有关承载物的作文

【篇一:月】

有时候总感觉,月亮是凝聚了万千美好思念于一体的承载物,神圣,皎洁,不可侵犯。

从古至今的诗人墨客都借月来衬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诗正是借明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月亮在夜晚时,总是很亮,特别是路边没有路灯的时候。有时候一个人走夜路,月亮就像是我们的照明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总感觉月亮在跟着自己,是自己一个人,这是假的,月亮从来不吝啬,它无私地给予世间万物,飞鸟走兽,一花一木。

月亮在某种程度上,像极了我们的心,像极了一个纯净澄澈的灵魂。像我们内心的小千世界。正是每个人都内心有一个个这样的小千世界,才足以组成一个大千世界。不应把月亮当做欣赏物,更要体会到月亮带给我们深层的含义,细细品味,领略其中的真理。

今晚的月亮又出来了,伴随着很多星星,挂在天空中。我看着月亮,心里宁静了下来,杂念在凝视月亮中化为乌有,面对这样纯质的月亮,我根本无法生出其他的俗念,只想好好地享受这一刻,或者又有一些写作的灵感了。

【篇二:年味历久弥香】

城市里硫磺气味散尽,留下一地红色爆竹的纸屑。时间的叹息汇聚成茫茫大海,岁月的声音编织成鬓角的碎片,静静聆听岁月的过往。陈旧的日子被悄悄翻过,开启了新一年的篇章。

在感叹岁月流逝的同时,我又不禁想起儿时的新年。母亲厨房忙碌的身影,爆竹声中欣喜与期待的脸庞,四处飘逸着猪肉的香味儿……浓浓的年味气息弥漫,巷子里传来笑声一片,将喜悦传遍每一个角落。

而如今,在春节到来之时,年味变成了一张张回家的车票;变成了大街小巷商店里节日促销的音响;变成了人山人海的超市购物;变成了道路拥挤的鸣笛声。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是因为缺少仪式感,春节失去了特殊性;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是因为社会进步让人们对新年的喜悦感和期待感减少了。

而我认为,不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而是我们长大了,年龄的增长无法让我们再体会儿时纯粹的快乐了。

那些小区里的孩子仍然像儿时的我们,聚在一起玩“价格美妙”的摔跑,仍然提着大包小包零食,仍然在过年前“偷吃”年货,稚嫩的脸上处处洋溢着喜悦。他们拥有着纯真的岁月和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光。

而我们,已经不再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段,因此,我们也无法像儿时一样体验过年的快乐。

还有另一种对年味变淡的解读,如冯骥才所言:“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少部分人认为年味已不复存在,可是我觉得,年味一直都在,红灯笼红对联仍在,洋溢着的喜庆仍在,家人团圆的亲情仍在……”

也许在很久以前,年味在那一顿年夜饭,那一场爆竹声中,而现在,它在社交软件的红包里,在拜年信息里,无论如何,年味一直都在,只是换了一批开心的人,换了一些承载物。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春节代表着家人的团聚,随时代的不断变化,年味也有不一样的解读,也具备了各自的书写,在日渐明媚的春光中,年味历久弥香。

【篇三:一路书香,一路笑】

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令我最熟悉的便是那蕴藏着无尽知识的书籍。在我的成长之路里,一路上我有书的陪伴、书的熏陶。正因如此,路途上我从未觉得乏味,名叫“笑容”的灿烂之花一路绽放,哪怕在荆棘丛中依旧绚丽夺目。

从小时候起,它那独特的美丽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了。仿佛就是那有磁力的磁铁一般,而我就是那块异极的磁铁。还记得第一次与书结缘是因为一首古诗词,那时我还未上学,不过姐姐却已临近小学毕业。看到她天天手里捧着书本,嘴里念念有词地诵读着。童年的好奇心驱使着我,让我依样画葫芦的学了起来,没想到不久之后自己也念得朗朗上口了。至今我难以忘怀的是那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余音绕梁。

上了幼儿园,与书的交集便多了起来。每当夕阳升起,光辉耀地之时,老师都会教我们读一篇短小精巧的儿诗。身处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又加重了一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着我把每篇儿诗都背得滚瓜烂熟,当我每每背儿诗给同学们听时,他们都对我赞不绝口。可是有一次,一个同学把我给问住了。她说你把诗词背得那么流利,你知道诗词的意思吗?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深省,对呀!我虽然日积夜累了很多诗词,但是却不知其中的意思和道理。毫无疑问,如此下去,背得再多也是徒劳无功罢了。于是乎,我加快了对诗词探索的步伐。

步入小学,我对诗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是当初一气呵成的乱背一通,而是连带着诗词的意思一并理解,融会贯通的记忆背诵,这样背诵印象也更为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诗词的篇幅也不再短小,意韵更加深奥,内容颇为丰富。每天吟诵着那些著名诗人的经典作品,记得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绝句》、还有白居易的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描写得淋漓尽致,成为那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同时也成为了我遭遇挫折时的励志名言。我也要像小草一般在这大千世界里顽强地生长,养精蓄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现如今,我已经是中学生了,脑海里堆积的诗词也越发多了,最初的那首《悯农》似乎已经被掩埋在茫茫诗海里,可纵然有再多的经典也掩盖不了它与众不同的意义,对我而言,它是令我与书为伍的启蒙诗,书香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一路书香,一路笑!让我继续以这样的姿态去探寻那人类历史文明的承载物——书籍。

热门推荐
1梅花
2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3《城南旧事》读后感
4我们班的捣蛋鬼
5第一次熬夜
6摘樱桃
7一次神奇的采访
8我的过年红包
9请停止“染色”
10感冒好了吗
11掰手腕
12捡稻穗
13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4春天的柳絮
15携行李箱上路
16赞美大树
17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
18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19我的老师
20换个角度想问题
21愿有所息
22有趣的辩论课
23
24秋游恒山
25虚惊一场
26星空下的遐想
27感动五十三中
28我的拿手好戏骑自行车
29想起来就觉得可笑
30月光下的遐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