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安居士的作文

【篇一:何为幸福】

每天两点一线的奔波,繁重的课业,繁杂而忙碌的生活似乎让我没有丝毫幸福之感。闲暇之时徜徉诗词文赋,翻越千山万水,在与古人的攀谈中对幸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身处晋末乱世的五柳先生,晚年退隐躬耕,过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生活。他少年时胸怀大志,怀着“兼济天下,道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坠入官场。却经历了四次宦海沉浮,使他看清了人世沧桑,不为“五斗米折腰”。把酒于东篱,临渊而赋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凝望傲然挺立的菊花,他会心地笑了。即使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却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让后世仍能感受到他淡泊的心境、归隐的幸福。

由盛转衰的唐朝让少陵野老扛起了夹缝中芸芸众生的叹息。他一点一滴地细数黎民苍生的苦难,蘸着满腔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身为诗圣的他在自己的破茅屋中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用自己的笔铸就了饱含血泪的诗史,用一颗仁厚的赤子之心揭露了朝廷的腐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对他的真实写照。他虽生活贫困,却用自己的爱国之心,在黑暗的社会中用自己蘸满血和泪的笔谱写了自己悲壮的幸福。

宋末的乱世让本应满载闺中少女一切幸福的易安居士开始过上了飘泊无定的生活。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情投意合的丈夫赵明诚的思恋成了她心中抹不去的伤痕。第二次婚姻的失败更使她愁上加愁。国家山河破碎,处处物是人非。她留下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以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后人心中留下无尽的哀愁。晚年的她怀着对曾经的幸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怀念留下一首首婉约的词句。她在用笔怀念幸福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着别样的幸福。

原来,幸福就是这样:当一个满怀理想的人成就了自己的梦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当一个忧伤的人找到一种排遣内心忧愁的方法,内心都会涌出一种幸福之感。现在自己的忙碌奔波不正是为今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吗?想到这,内心的幸福之情不知不觉间油然而生。

【篇二:在中国书法的影响下】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射在苍茫的幽深古道上时,文明之灯渐渐升起,巍然不动,与太阳争辉。铭刻于灯上的中国书法,如盘龙般气势雄伟,让我内心震动,正如书法老师所说:“练书法,学做人。”

矫惊龙,灿似星。王羲之,洗砚池前的身影。昭昭赤心,日月可鉴。《兰亭序》里写下了行书第一。最爱王羲之的行书,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舒缓。胸中大志尽情挥洒,心欲碎,泪横流。在字体中,脱然而出的是超然的气度。是一代大家的胸怀和底蕴。岁月悄悄流走,逝去了舒曼的纸张的柔软,逝去了墨迹的脱俗。但是每次见到书圣的大作,胸中便涌起一阵阵感恩之情。是他—叫我懂得什么叫气质,是来自内心对文化的捍卫,是永不枯竭铸于灵魂的高尚。

稳健似刚,沉重如金。记得我最先学的就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牌》,耳旁回响着老师的话。“颜真卿的字似大将一般,走起来横平竖直,大气磅礴。”颜真卿的大字让我感受到平静,每一笔起笔精到埋锋而下,不留一丝尖锐。每一笔都富有生机,提顿之间尽显沧桑的阅历。我不禁想起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中,我懂得了沉着冷静,懂得了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我明白了认认真真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清秀明丽,委婉挺拔。欧阳询的字体是女孩子们的首选,仿佛在抒写易安居士一样的诗词,欧阳询的笔锋十分独到,柔中带刚,刚中见柔,刚柔并济。字体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清爽,豪放与热情一览无余。我便从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展现自己的活力。我学会谦逊,懂得感恩,让欧阳询的举手投足倒映于我心中。

热爱书法,在中国最灿烂文化—书法的影响下,我融入了社会,在灵魂中播下了中华文明的种子。

在中国书法的影响下,我已渐渐长大。宽容、仁爱、无私、冷静,一天天与我相融一体……

【篇三:赶路】

清照有词云:“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什么扰了易安居士的心绪,以至于她匆匆赶路,惊起了河塘里的鸥鹭,碎了河渠里的月亮?

不去考察历史,我更希望是一为赵明诚的男子在家中候她归来。归来何事,把玩玉石,赌墨泼茶,如此而已矣。

或许每一个在阳光古道上策马奔腾,惊起滚滚尘埃的侠客,抑或是游子,都是因为心中住了一个人,而匆匆赶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给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中的女子清丽婉约,但面对未归人时,也变得豪放起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远方的儿郎,你何时归来哦?

赶路的人莫不同样焦急难耐,只恨不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此便可一解相思之苦。

不愿再让那窗后的女子觉得“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不想让家中亲人彻夜灯下坐,说着远方未归人,一个又一个漂泊在外的灵魂踏上了漫漫征途,匆匆赶路,片刻不歇。

赶路,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因有期盼,而收拾行囊,踏上征程,步履匆忙。

赶路者,像是千里外握着思念的红绳,绳的另一端,扣在心中所念之人的心上,她抑或他在那一端等你,想你,便想念一次,便用心扣击一次绳弦,以至最后那绳竟一直振颤不已。这时,远方的未归人便当了悟,是时候归去了。

愿尘世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另一人与你共执一绳,如果各自安于天涯,那便是时候赶路了,也许她正在思念着你。如果近在咫尺,那就珍惜眼前人,因为你永远无法体会那赶路者的焦急。

陌上花开,可归矣。

【篇四:水墨清云日初照】

月光如水,悄然浸满窗楣,手执一袭书卷,只叹寂然悲楚……

——题记

残花缀在繁枝上,撒得满红落地,落寂,无奈,仰望天穹,唯有“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花季少女怀揣着一份灿烂与娇羞,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微笑,让晶莹的露珠悄然滑落掌心;俯首,观娇弱的花蕾一朵一朵绽放。泛轻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赏百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不经意间,一切的一切都似缥缈的白纱,落尽的尘埃,在一夜间逝去……

皇帝昏庸,辽国入侵,夫君赵明诚怀满腔热血,却造化弄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那江山只是一场繁华梦,杨柳飘絮,杜鹃啼哭,一个女子,怎奈住秋风晚来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泪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天,伤感的人,天地间一片伤感……

哭了罢,拂衣襟,你仰天而问:天下谁懂吾心?泪落花瓣,多像幼年的那滴滴露珠,无人应答,留下的,只是一片空寂……

累了罢,那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历史的巨变,让你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愁思,以文字诉于自己的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倦了罢,只愿独自一人于重阳佳节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于深深凉秋诵“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哀怨,那叹息,心中的愁绪蓦然散开。撩开历史那扇帘,好一个“易安居士”!

厌了罢,无所事事,孑然一身,孤苦,冷清,换回的终是那愁外愁………厌倦世俗,愿宁静致远永随……

尽是悲,却未有那林黛玉的柔弱似柳,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联“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将你的英雄气概诠释的淋漓尽致,虽为女儿身,却胜过男儿之情。你融悲愤入词,令爱国气概化为一身。好一个清云初照,好一个李清照!

李清照,你挚起那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那一段孤独的路,用那绝世的孤独踮着脚尖跳了那一曲独舞,以傲然的姿态撑起了那一座城,盛世之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闺愁,家愁,情愁,国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篇五:有这样一种声音】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深藏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滚滚长河中,一旦迸发出来,便会击水三千里,显示出她无穷的力量;有这样一种声音,她穿越过汉风唐雨,一路摇曳而来,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诉说着这个古国难忘的历史;有这样一种声音,她一直蕴含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沉淀着这个古老民族辛勤耕耘的土地上那一颗颗丰硕的果实。

汉字,中华文明的灵魂啊!

望着眼前一个个方正的字体,我不禁想到了它的来源。看着她,我仿佛看到了先祖们在龟甲上刻下的奇形怪状的图案,我仿佛听到了青铜器碰撞时发出的“叮当”响声,我仿佛嗅到了竹简散发出的缕缕清香。中华文明正是由她们背负在肩上传承下来的呀!

汉字不仅是形体在慢慢演化,就连内涵也被渐渐丰富着。听“大江东去浪淘尽”,我分明看到东坡先生手持羽扇,面对当年赤壁之战的战场,生出无限感慨;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分明望见了李太白蔑视权贵,摒弃功名利禄,手持一把剑,怀揣一壶酒,云游四海去了;听“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分明听到易安居士那一声声叹息,看到她独自一人站在窗前,为眼前残花落败的景象伤心落泪,更为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凄苦黯然神伤……字字是血,字字是泪,那诗词中蕴含着多少骚客文人的嬉笑怒骂、爱恨情仇,汉字被他们赋予生命,为他们寄托情感,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字的声音藏在史书中,汉字的声音藏在戏曲中,汉字的声音藏在图画中,汉字的声音藏在对联中,汉字的声音是无声的,但是无声胜有声,她用无声的声音奏出了一曲中华文明的赞歌,恍若天籁,如临仙境,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她的声音需要用心来体会,她的声音需要用情来感悟,她的声音需要用灵魂来寄托。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用血与泪做基础,用欢笑做伴奏,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是一个民族灵魂的载体,驾着巨龙,腾飞在九天之上。

有这样一种声音,她根植在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千秋万代,滋养着土地上的人。

你听到这种声音了吗?

【篇六:守望初心】

一直以来,不论城市纷杂喧扰,我始终告诉自己:我将伴着诗意前行。

对诗产生兴趣,是一个偶然。翻阅现代文作品时看到了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首诗中的清淡吸引着我,我得以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永恒诗意的追逐。

十分幸运,我与一位伟大的女词人易安居士在浩瀚书海中相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的意境让我心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忧思令我感慨。我不知诗中的她醉了多少回,但我醉进了她的愁。同样担心起屋外海棠的绿肥红瘦,害怕日暮渡船时惊扰了休憩的鸥鹭,在乎花儿飘零水儿流淌,担忧人似黄花般瘦了,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诗意便这样在我的心上积攒着,每见一处惊鸿落日,每遇一个难以忘怀的人,我的心中便汩汩流淌着诗意,激励我一次次直奔向前方。

可随着学业的加重,挤出更多时间去体会诗意变成了一种奢望。每日做完功课,窗外已是月明星稀,倦意早已攀上了双眼,再做些什么仿佛是痴人说梦了。而且身边愿意慢下步伐去领会诗意的人们似乎也少之又少。没有同行者的路程是寂寞的。独行的我有些迷茫了,脚步纷乱,我不知道是否还应该去守望那一点点不入大流的小小美好,我望着书架上的《诗经》,想起了三变、易安,心中满是不舍,却也无可奈何。

直到前不久一堂语文课上,我再次遇见了那熟悉的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终于,我心中寂然已久的诗意被再次唤醒,我下定决心,不管多么艰难,也不能丢下它,孑然前往远方。

因为诗意即是远方。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涯让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凭凝愁。”

我将不忘初心,伴着诗意,一路前行!

【篇七:漫步雨中思文化】

漫步雨中,无需撑伞,任由那雨滴由头顶含羞吐蕊的洁白槐花上落下。晓径通幽,款款而行,仿佛夫子的谆谆教诲沁入心田,又宛若走回远古,来到那鼓乐悠扬、书声琅琅的贡院,抚摸那历经悠悠岁月的石碑的刻痕。

驻足远眺,前方不远处一凹地已溢满了雨水。那波光粼粼的水面,依稀映射出了历史的画卷,我仿佛看到了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与牺牲,又仿佛看到了易安居士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还有那《霸王别姬》中虞姬自杀成就项羽无牵挂的忠贞大义与深沉爱恋——这一幅幅的历史画卷,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长卷,我们怎能不由衷地为之感叹!

雨,依旧扬扬洒洒,如丝如缕般轻伏在我们的肩上。小路上,一位女孩迎面走来,长发飘飘,光艳四射,擎一柄素伞,宛若飞天仙然飘落。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仿佛“四大美女”穿越时空,跨古越今,出现在人们了面前。相貌的美丽,自然使世间万物为之动容;而她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独到的个人魅力,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献身的精神,更令人赞叹!我想,她们身上,不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雄厚的文化传承吗?

雨水渐渐朦胧了我的双眼,雾蒙蒙的天空,亦使人流连忘返。忽然想起了王羲之,想起了他那用浓厚的笔法及深度的思想写出的《兰亭序集》。“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了无数代人对时光与生命的思考。书法,作为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我想,王右军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思想深度,大概也和他自小勤练书法艺术有一定的关联吧?

夜,很快就降临了,天空,已星光满天。仰望苍穹,清朗通透,似无一点瑕疵。“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文革十年,文化界陷入了真正的黑暗之中。可是,顾城心中,拥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即使身处黑夜,依旧等待黎明。他用这样的精神力量,与黑暗斗争,与命运抗衡,谱写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朦胧的雨夜,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岁月蹉跎,道路泥泞,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坚定信念,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光明坦途。

夜深了,雨停了,我经历了各种风景,亦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之博丰。民族文化的精神,激荡于我的心中,激励着我蹒跚前行。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将信心百倍的迎接下一个黎明。

【篇八:原来如此精彩】

自进入初一以来,我对历史这一学科并不感冒,觉得太过乏味,除了浅显的知识点就是枯燥的记忆,无趣至极,一点也不精彩。

每每上历史课,流程就未曾改变过,先自主阅读之后再圈画知识点,老师做些讲解最后就是自己去背。每堂课的知识点极为浅显,但是要背记的内容却很多,而且还很抽象。可是这一切都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老师脾气太臭,更让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因此,对付历史这门课程,我们班都有些消极怠工,上课不听讲,互相咬耳朵,甚者当堂睡觉的情况层出不穷,以致老师都无可奈何,害怕上我们班的课了。

母亲了解了来龙去脉后,不动声色地给我买了几本《苏东坡传》《李太白集》,让我专攻短板。我的内心是拒绝的,苦于母亲的威压,只好硬着头皮,咬紧牙关一字一顿地看下去。

刚看了两行,内心即是极不适应,甚至蠢蠢欲动,即将昏昏睡去,母亲见我状态不佳,有意无意地拿起一本书往桌上顺势一拍,“嗒”我立马弹起,洗把脸,继续看。

看着,看着,李白唱着峨眉山岳歌,离开家乡与亲人,踏上漫漫征途,他向裴旻学剑,佩一把青莲剑,游走四方,劫富济贫,有若水浒好汉;看着,看着,苏轼走出眉山大地,初识欧阳修,在考场上大放异彩,那时的苏轼才华横溢,满腔豪情,惊世之作不胜枚举。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我的眼前生动地呈现,这样的历史作品,将远去的人和事都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历史真让人着迷,让人醉啊。

我一发不可收拾地贪婪地浏览着史书,恨不得将它们一口气全部消化,吸收完。历史,着实精彩,人人都有各自的情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爱胸怀;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情;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闲适;易安居士应是绿肥红瘦的多愁善感……

历史就像一个大熔炉,容纳了五千年来的风土人情,五千年的文化都是瑰丽至宝,岂能不精彩。

现在想来,历史书的知识点并没有史书那么细碎,但它是将精彩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凝练出来的精华啊,怎能不在意它呢?

历史,原来如此精彩!

【篇九:春风吹,我忆起您】

与您的相遇,在春天。于是,在感受着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时,我又忆起了您。

我品读着您留下的词传,看着您过去的点点滴滴,已是春日了,易安居士,近来安好否?

那一年的随心之笔,点开了岁月,惊艳了时光。您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我不由得被您的自由与快乐所感染,比起那个时代的众多女子,您是幸运的,因为您的生活中已经少了许多拘束,多了许多自在。我就这样与您一同回忆着,那一次在藕花深处,与鸥鹭的争渡。

渐渐地,您也步入了少女的时节,少女情怀总是诗,带着些许的闲愁。在一个雨疏风骤的夜晚,您又一次“浓睡不消残酒”第二天醒来时“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一夜多少记挂与不安地辗转反侧,却仅仅换来卷帘女一句冰冷的“依旧”。您带着几许嗔怪,怎么会是依旧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侍女哪会懂得您的心思,惟有您,才是那海棠的解语花。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多希望能有个人懂您,懂您的笑中是否有泪水,懂您的哭是为何而心碎。

还好,上天对您不薄,也许一切的缘分,早就注定,人在其中,只要安心的等待,然后接受。一向温婉大气的您,何时也有了小女儿家的姿态?“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人便是赵明诚,后来您果然与他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买得一支春欲放,徒要教郎比并看。”新婚格外甜蜜热烈,“赌书泼茶”。可是好景却并不长,没过多久,宋朝政治出现了大动荡,您的父亲李格非一再被贬,公公赵挺之却不断升官。您去为父亲求情,话语感人至深“何况人间父子情"。可终究还是挽回不了这一切,父亲被贬出朝廷后,您只能讽刺着“炙手可热心可寒"。

您究竟是怎样承受着那过多的消磨?“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可只有经历了苦痛,才能守得住丰饶。“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您的一生仿佛是一场绚烂的花事,将美丽留给人间,将伤痛深藏于心底。在这春天,我读懂了您,临水照花,惟怜那一抹清韵。

【篇十:活出自已留下个性】

有人说:“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也有人说:“我活着是为了吃饭。”但我却说:“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我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奇景妙物,行于其间,难道只是为了吃饭吗?不!生于其间,要追求完美,展示才华,活出自已,留下个性,影响千秋。

生存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展示自我。

当李白在官场受到排挤后,他没有委曲求全地留在官场,而是放逐自已,展示自我,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走出官场;他邀月对饮,对影成三人,悠闲地生活。他的诗情,他的傲骨,他的阔达,早已深入人心,怎叫世人不为之高呼?生活可以委曲求全,但生存却不能,生存要活出自已。所以李白活出了孤傲。

生存不是高官显贵,而是悠闲自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出了陶渊明的生存方式。他的生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官运显达,而为了安闲自在。在官场与田野之间,陶渊明选择了田野,他要“种豆南山下”,他要“带月荷锄归”,只求“但使愿无违”。追求田园之乐,使他集“清高”于一身,使他成为古今清高的样板,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悠闲自得的生存方式吗?

生存不是安于现状,而是打破常规。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古人评价女子用的,所以古时的女子都安于相夫教子,但易安居士却不。她敢于写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敢于吟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她敢于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是这样的大胆,敢于打破常规,展示自已。她的才气,她的哀愁,她的思念,她的……无一不展现在诗词中。她是这样的令人喜爱,令人怜惜,这样的奇女子,世间能有几个?她的生存是不寻常的,而不是安于现状,而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活出了自已,留下了个性。

时间永恒,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昙花一现;万物生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鹰击长空;景物万变,但我们可以选择雨后彩虹。让我们活出自已,留下个性吧!让我们努力奋斗,偕手共创美好明天吧!

热门推荐
1父亲的背影
2写字比赛
3我不再能回到那一刻
4假如我是微风
5母爱很伟大
6我们都是一块砖
7一面墙的记忆
8母爱泛滥
9勇气
10《小雨点》诗歌
11漫画老师
12神奇的探险之旅
13艰难的归程读后感
14再见
15我能做到的事
16乡下的美景
17我喜欢的花
18门其实开着
19风筝与线
20秋之情韵
21美好乡村真美好
22秃的老香樟
23我的家乡
24抬起头
25我的未来不是梦
26羽翅梦
27欢乐的采摘节
28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
29我的爸爸
30吹鸡毛比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