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同的作文

【篇一:美美与共,方为大同】

古老的中国在几千年前的周朝便提出“大同”的社会理想,并且大同思想几千年来一只引导着中华民族向着美丽富强的理想社会不断奋斗……

可是,对于中华民族的至高追求,当今世界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人说“大同”只是统一的幌子,也有人说“大同”无异于同化,会磨灭世界的多元性……面对这些看法,我有我自己的观点。

《礼记》中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的大意是:世间万物共同生长却不会祸害彼此,最高的理想共同发展却不彼此违背。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智者哲人们早有觉悟——世间万物共存本就是一种和谐。道理是相通的,要想大道“大同”社会,也无法脱离各种文明的共生,甚至是互促发展。费孝通也有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追求的“大同”其实是一种“和谐共生”。只有天下和谐,才可能有理想的“大同”。

由古及今,习总书记也有“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借鉴的价值”这样振聋发聩的言论。总书记的话就像中华的行动指南,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追求多元,尊重各国不同的风俗;在国内,五十六个民族同根而生,却各自绽放自己的独特风采。“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句几十年前由费老提出的口号正在被一代代中华儿女践行,这句口号也形而上成为一种精神,激励着中华在“大同”的理想上不断前进!

文章及此,前面对于“大同”的反对也就不攻自破了。可是对于“大同”的和谐统一,我想仍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众所周知,“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但是“包容”与“大同”也应有自己的底线。像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歧视之风,汉族的“裹脚”、欧洲的“束腰”、非洲某些地区的“长颈族”“巨唇族”等畸形之风,我们定当加以制止与改正。中华的大同是为了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保留原始的世界。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十六字虽然简短,但却可为美美与共的“大同”指明方向。相互尊重,彼此包容,世界之大也会因“大同”的和谐而更加生动美好!

【篇二:我的家乡大同】

我的家乡在位于山西北部有着“古都”之称的大同,这里有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人们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下生活和工作。

要说大同哪里景色美,非文瀛湖莫属,当你站在碧波荡漾的湖边,眺望着湖对岸郁郁葱葱的树林,让人充满了遐想,站在林中,几只鸟儿从树林中飞出,时而落在树枝上,时而飞向天空,顺着它们望去,蓝色的天空在白云瓣衬托之下分外的耀眼,这就是我们城市特有的“大同蓝”。

再看那新修的护城河,像一条绿色的带子,环绕在古城墙的周围,给雄伟的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清清的河水映照着古城墙,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蕴含着诗情画意。最美的要属大同古城的夜色,古城楼上,彩灯照映,月色迷人,就像是天上人间,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的大同日新月异,一片欣欣向荣,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不久的将来大同高铁开通以后,便利的交通会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全国各地来我们大同旅游的人会更多,让大同的美景传遍祖国各地。

这么美丽的城市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爱护好一草一木、保护好公共环境、绿色低碳出行……全民齐动员,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让大同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生活更幸福!

【篇三:古大同游记】

我的家乡津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里充满了鸟语花香和欢声笑语。在这个美丽而热闹的津城中,有数不胜数的景区。仙女般的后湖公园;悠悠流动的澧水河;历史悠久的古大同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古大同寺。

古大同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这里。

来到古大同的山脚下,抬头一看,只见山上到处都是古木参天的大树,在大树的中间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阴小道,上面还铺了一层厚厚的枯叶,好像是勤劳的秋风姑娘忘了打扫这条林阴小道,又好像是秋风姑娘专门为怕摔跤的宝宝们设计的,让他们怎么摔也摔不疼。

我顺着这条铺满了枯叶的小路往前走,一路上我听见了水流的叮咚声,小松鼠吃着美味的松果发出的称赞声……“喳喳、喳喳”“布谷、布谷”……群鸟齐鸣。“哇!鸟儿唱的歌真动听啊!”我不由得发出赞叹。我心里很清楚,鸟儿们合唱完后,会起飞,完成它们一天的任务。不出我所料,不一会儿,一大群鸟儿抖了抖身上湿漉漉的羽毛,从我的头顶飞过。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一扇大门前,只见大门最上面有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子,上面写着:“古大同禅寺”,门的两旁有着两尊石麒麟,走进大门,便来到了弥勒殿。弥勒殿的两旁有一幅对联,上面写着“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再往里面走,我看见了一位大脑袋,慈眉善目的弥勒佛坐在那里,肥大的耳垂竟垂到了肩上,好笑极了。

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十八尊罗汉。有伏虎罗汉;有布袋罗汉;还有开心罗汉……可布袋罗汉为什么要背着一个布袋呢?后来我才明白:布袋罗汉是一个捕蛇人,他抓到了蛇,就拔掉了它的牙齿,然后放生。最后变成罗汉……。

我喜欢这古木参天的古大同山,更爱那历史悠久的古大同寺。

【篇四:古城美景,触动了我的心灵】

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没有作业。我妈带我去了山西。

天气太热了,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怂恿下,心甘情不愿的走了遭山西。到那里才发现,山西应该和云南一样,称为我的第二故乡的。“精神之故乡”。

我去的是大同。那儿有的不是美景,不是美食,而是钱。大堆大堆的煤老板是出自大同的。但是到那里我却并不感觉陌生,因为风土人情是与莲城差不多了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但是不同的却是有的。那里的天空很蓝,可以用“湛蓝”来形容,为什么呢?别的地方天空是微微带些灰色的。大同的不一样,蓝的纯洁,蓝的干净。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二来是文物。我认为,身为中国人,中国必去的俩地,一个西安,另一个就是大同。为什么呢?很简单,地上文物看大同,地下文物看西安。所以我就啥也不管的奔向了云冈石窟。看佛家东西是必须要有一种仪式感,通俗来说,就是要用佛系的眼光,佛系的视角,佛系的经历去看。那样人才能够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神奇与壮丽。

第三是它的历史背景。人们都只被太原的光辉照耀眼睛,却从来不被大同那微弱的光芒引起注意。大同其实是一个很神奇的城市。它此生都活在太原阴影之下,但却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我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有依据的。不妨去看看,古时君王若不定都西安,也是会越过太原来选择大同的。听名字,大同,大千世界百杂碎,同于其中千社稷。导游也是讲过,经济的发达自宋朝开始便依赖于此。每年朝廷要从此提多少人才,多少妃子提取出来,所以为什么我说它很神奇了。

既然我来了大同,就不妨往平遥古城走走。看看那被数千年风沙都掩盖不住的王者古城的气势。古城里有着大同乃至山西独有的味儿:醋味。往街角拐角走去,总是有那么一两家店子里酿制着几大缸醋。那刺鼻的味提醒着人们敬而远之。当然,我来的是山西,不去吃一碗正宗无比的面怎么能行呢?

湘潭的面馆大多是坐在椅子上,看着那煮面师傅熟练的拿起筷子放到沸水里,舀来舀去间,面便熟了。然后经碗来到桌子上。接着顾客开始吃。一切是那么俗不可耐而又顺理成章。大同人不喜欢这样,他们把煮面当做一种艺术。摆在后院,用一大锅浓汤,从清晨开始煮,香气飘遍每个角落,一场表演过后,一碗倾注心血的面便出场了。这便是大同的美食境界。

最后就是大同的美景。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每天早上醒来,那迎接我的第一缕寒风。这是大同的标准叫醒方法。那时我就会知道,该起床了。大同的早上有如仙境一般。你站在台阶上,伸个懒腰,便会发现,太阳拖着还耷拉着的眼皮,向你道早安。风轻悄悄的,拂过你的面庞,天空还只是微微的蓝色,那时,整个大同都还在睡梦中,所以请轻轻地,轻轻地,不然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随着第一声鸡鸣,天空破晓,整个大同就此从梦中醒来。

冬去,春来。

【篇五:我的家乡大同】

我的家乡东兰县大同乡,是广西的鱼米之乡。走进大同,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大街,商人们摆出各式各样的商品。瞧,这是我们的特产——鱼、板栗、白菜和米巧。

最引人注目的是米巧,米巧是用米团和巧手捏出来的动物。看,小狗形的顽皮可爱,小兔形的温柔善良,老鹰形的威风凛凛……我们大同的白菜可不一般哦,吃起来软绵绵,甜津津。鱼儿又大又肥,白白嫩嫩,收获季节一天可打捞几万斤呢!

再向里走,往右边看去是一个大湖泊,湖水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的,好像水中藏有“宝藏”。“宝藏”是那一条条活跃的鱼儿,它们时而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又直落入水中。接着,一大群鱼儿越过水面,那情景是多么奇特动人啊!过了一会儿,鱼儿们疲惫了,全部都沉入水底休息。水面渐渐平静了,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突然,一只渔船开过水面,把“镜子”分成两半,顿时间“镜子”漾起了笑的涟漪。

再朝里走,就来到了板栗园。大同的板栗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它们皮薄个大,吃起来美味无比。大同的板栗真像个“小明星”。丰收季节,板栗园硕果累累,那黄褐色的外衣长满了尖刺,近看像只小刺猬,远看像个毛毛球。拿起一个篮子,飞奔到果树下,看着这一个个沉甸甸的板栗,不知该从哪个摘起。使劲摇晃果树,熟透了的板栗们争先恐后地掉进篮子里。不一会儿就堆满成了一座“刺球山”。

这就是我的家乡大同。

【篇六:校长论坛采访记】

6月22日,长沙市芙蓉区在大同小学举办“芙蓉幸福教育论坛”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核心素养与校长使命。我们东茅街小学有三名小记者在陈老师的带领下,亲临现场进行了采访。

我们穿着红彤彤的采访服,佩戴采访证,早早地来到了大同小学。校门口的两旁站着大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穿着漂亮的制服,精神抖擞地站在校门口迎接大家的到来。

三个论坛分别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德育工作、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学校课程建设。芙蓉区在任校长、书记等领导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

我们利用论坛的休息时间,围绕论坛主题,现场向参加讲座的领导、校长提问。石锦依先采访了陈姿斌校长和王娟校长,接着贺琳玲采访了大同学校的老校长伍英校长。她俩与领导们的轻松互动,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刘建琼教授的讲座结束以后,我们一个箭步奔到刘教授面前,比湖南教育频道的大记者们速度都要快。我微笑地说:“田教授,您好!我是东茅街小学的小记者,我能釆访您吗?”“可以呀!”田教授和蔼可亲地说。我迫不及待地问:“您认为幸福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应该就是爱的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论坛上详细地论述的。”田教授笑着说。“请问您这是第几次来大同小学?”我接着问,“我这次是第一次来呢!”田教授小声说,听到他这样说,我立马回答道:“我也是哦!您知道大同小学这崭新的校舍是今年春季开学落成的吗?”

“当然知道呀!大同是芙蓉区的一所名校,现在的校舍是在原址新建的。”田教授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回答。最后,我礼貌地说:“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接着,田教授为学校题词留念。

今天的采访圆满成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大同小学。通过这次采访,我体会到了小记者的快乐。

热门推荐
1风雨中的那张笑脸
2忍不住回头
3植树看图写话一年级
4足球赛
5独予你花期
6心情扫描仪
7爸爸,我想对您说
8便利的碎片化生活
9有你真的很幸福
10足球精神,指引我们前行
11我当上了天气消息发布员
12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3我生命里的那抹阳光
14爱的叮嘱
15以老物件为题
16取个新名字
17物虽小,勿私藏
18父子之间
19小组“排卖会”
20乡下人家
21自信让生活更美好
22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23我的房间
24话到舌尖暂隐藏
25以自然为友
26声声爆竹除旧年
27童年趣事
28星空下的遐想
29赶集的日子
30莫为恶魔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