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理想点亮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步入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而河流之源,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
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华无数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因而具有契而不舍,披荆斩棘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有可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理想可以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辅相成构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惊声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有引导人们不断的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越坚定,精神世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呢?我认为,当代中学生在生活理想上要追求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做生活的强者;在职业理想上要把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成为有用的人;在道德理想上要养成良好的品质,做大写的人;在社会理想上要志存高远,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有了这样的理想,中学生才可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多数中学生都有自己初步的人生理想,如果我们只是在脑海中勾勒自己的未来,把所有的理想止步于想象,那么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幻影,终将消散不见。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如: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学生要把心中的梦想上升为人生理想,才能指引人生走向光明之路!
理想是一个看是简单实则沉重的词语,现在的我们没有能够立即实现理想的条件,但我们充满对未来信心,把理想装进行囊,永远奋斗在人生路上!
【篇二: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志”就是有决心、有志向。“成”就是有所成就。所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凡是有所成就的,都是有志向的人。
有志向的人都少不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奋斗目标。因为目标和理想是奋斗不息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随意止步。
有了奋斗目标,还得有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因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时,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解决困难,才能成功。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的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会被我们后人所知晓。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可是,古今中外多少有才能的人,就因为志向不明,最终只能碌碌无为,遗憾终生。
北宋神童方仲永,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在五岁时,就能作诗,而且作得相当好。他的父亲感到非常骄傲,因此,就带着他到处应酬炫耀,从此,方仲永就没有接受教育继续学习了,人生也缺少了远大的理想。等到他二十岁时,作出来的诗就和平常人一样,不再显得那么突出了。
从上面的两个事例中,我相信你一定也读到了:每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要用自己的毅力来完成。不能因为一点小失败,就轻言放弃。
我作为一名学生,目标就是搞好学习,敢于和困难斗争,并坚持不懈、克服懒惰,多动脑筋,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只要坚信“有志者事竟成”,那么就一定会取得应有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