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版的作文

【篇一:《山东教育》——我的老友】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名老师在《山东教育》教育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全校老师的轰动和羡慕。于是抱着好奇的心理从同事那里借了一本,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在随后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期的《山东教育》我都读一读,书里面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鲜活经验的生动展示,让我获益良多,成为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对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十几年来,《山东教育》的栏目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指导着山东的教育改革、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每一期的扉页上有一个教育视窗栏目,里面的内容都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有用的、独到的建议。有一期里面刊登了一篇名为《教育教学少与多》的文章,对教育教学中在教学改革、情感态度、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四个方面存在的“多与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培养品德少,只管成绩多”、“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等等,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通过与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照、反思,改进、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我特别喜欢“教学版”栏目,因为这一栏目紧扣教学实际,以精练的语言,条理的思路,质朴的文风,把一条条成功的或正在探讨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展现出来,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给广大教师指明了教改前进的方向,唤起广大教师对教改理性的思考。正是通过“教学版”这个栏目,我才有机会见识许多名家的课堂实录,领略到名师名家的先进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取了他们教学成功的真谛。教学实录及评析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范例,它不仅教案设计新颖,而且点评和总评有针对性,从中我不但学到了应该怎样设计教案,而且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从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正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我不仅从中了解了许多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向,而且也从中了解了如何管理班级,如何教育学生,懂的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她的每一个栏目都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上的东西,让我常常在教海中拣拾到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

《山东教育》让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找到了目标,学到了很多很多经验,听到了许许多多的声音。在《论每个学生都能创造奇迹》这一卷首语里,我学会了要教“活书”;布置作业时,我学习《谈作业的布置》,记得在下课铃响前,在同学们精力集中的时候认认真真地清清楚楚地布置作业,有时还记在黑板上,使学生们写作业的目的明确,明显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当我撰写论文时,急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山东教育》就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理论性的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教育哲言,有的格言概括性很强,给我的论文增色不少,有的格言可以进一步指导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将一如既往的怀揣着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通过《山东教育》这一老朋友,去聆听专家的教诲,吸取同仁的智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改进!

井沟镇呼家庄中学 王发明

【篇二: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有人说:“十年磨一剑”。可是和一群孩子摸爬滚打了十年,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空空的了。原来,这几年,我只注重怎样去教孩子,却忘了适时地补充自己。每每自己感慨:我好像没有时间读书了。只会对孩子说:时间像海绵,挤一挤它还会有。却忘了告诉自己。

读什么呢?随手拿起其他老师桌上的《山东教育》小学版翻了起来。瞧!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一本书吗?它没有长长的篇幅,适合我现在的性格。它拥有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反思和理解,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汇集了更多精英老师的思想、方法,值得我学习。从此,它成为我的朋友,我从它的身上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一、开阔了我的眼界,提高我的创新能力

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确实是这样的,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与教育相关的书,就常常会惊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我怎么没想到呢”。在《山东教育》中不但有教育版,还有教学版,不仅有刊物文化还有校园文化。它包含了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这使得像我这样只接触语文的教师可以观看其他学科的课堂,而这些学科中的许多东西是触类旁通的。

比如,我阅读了《山东教育》2013年第10期中的一篇文章《解暗箱教学策略浅探》,让我豁然开朗。这位老师写的是科学教学中的暗箱策略,但在语文课文中也存在许多类似的暗箱,那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教材中的暗箱在哪儿,怎样寻找正确的突破口揭开它,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学习。我把他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经常去读这些方面的书,在教学实践中思路会更宽,更具有创新性,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引领我更深入地钻研教材

新课标施行后,刚开始教学时,对新的教材不会分析或者分析地很浅,不会自己深入研究。有一次我拜读了《山东教育》有关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党照虎的有关文章,让我茅塞顿开。在文中他多次提到:“教材解读要得法,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党老师对解读教材有自己的“一二三解读法“。即:把握住”一放一收“,掌握两种读书方法,做到三个“乐于”。在后来的备课中,对于教材分析,我试着运用党老师的方法,发现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慢慢地能准确定位了。是呀,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依靠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这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帮助的。有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做基础,我们慢慢就会明白为什么课本上这样设计,为什么又要那样处理,遵循的是什么教育规律等等,知道了这些,在教学时就能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也就有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改变和重组。教材研究透了,相信课堂质量肯定会提高。

三、促进自己多关注课堂细节

在阅读《山东教育》教学版中一些优秀教师对某一课的课堂实录时,自己就会反思,自己当初上这一课时的做法,把自己的课堂实录和别人的对比,觉得自己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有些地方自己的处理方法会比别人更恰当一些。通过反思、对比,使自己更关注课堂的细节。

比如说:课堂上对学困生的关爱够不够了,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全体学生了,某些方面有没有让学生养成习惯了,是不是忽视了一些教学中重要的隐性问题了等等。而当你关注这些细节后,自己的课堂将更加精彩。

伟大的教育家孟德斯鸠曾说过:“至乐莫如读书” ,就让我们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来好好读点书,边读边思,与思考结伴,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吧!

潍城区南关街办武家小学 王萍萍

【篇三:阅读《山东教育》十八载有感】

从教伊始已十八载光阴荏苒,每每打开《山东教育》闻着淡淡的墨香,我打开目录首先在“教学版”中找与小学数学教研教改及教学方法有关的文章,然后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从中吸取先进的教研教改方法及教学方法或从中寻找能解决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引导我沿着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前进,紧跟现代教育的步伐和日新月异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及教育方法,不致落伍。达到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同时我也非常喜欢看“校园文化”板块,其中的文章都是有相当深的文学造诣的教师写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并不时的向齐鲁大地上的广大教师传递着正能量。多读这样的文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达到调整自己心态的作用,利于及时修正自己的价值取向,把社会上迎面扑来的铜臭之气涤荡一清,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职业,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做一名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高素质、高修养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在读完以上两个板块后,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我都会抽空仔细的阅读,细细的品味《山东教育》其它板块的每一篇文章,并从中吸取各种有益的养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及人格魅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学生都在快乐的,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积极的,健康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长大后都能人尽其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财富,从而达到“雏凤清于老凤声”的目的。

因此,以后我将更加仔细认真的去阅读每期《山东教育》孜孜不倦的向那些思想先进,才情并茂的各位名师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

热门推荐
1我多了一份
2努力了就是幸福
3进化与退化
4我的青春摆渡人
5我渴望成功
6寒假趣事作文
7与君书
8特色班的一件事
9强者乎?弱者乎?
10孝顺父母
11碎片化的隐私权
12校园夜色
13第一次卤牛肉
14优秀作文
15冲动后我才懂得
16我喜欢这样的你
17养蚕真有趣
18野炊记
19精彩的运动会
20吊兰
21森林审判大会
22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23参观奶牛场
24七星瓢虫
25我的父亲
26会唱歌的猫读后感
27这就是我
28剪窗花
29我是小小美食家
30我爱家乡的贺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