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师的作文

【篇一:读书收获快乐】

我从小便酷爱读书。或厚重或精简包装的书一拿在手里,就再也不愿意放下。沉醉在书中的我,能领略到陶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坚守节操的隐士风采;能领略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能领略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誓死报国的豪情壮志。书,伴我成长。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战国的苏秦苦学纵横术,读到疲惫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长时间的苦学使他同时佩挂了六国的相印。汉代的孙敬酷爱读书,晨夕不休,读书太累时,用绳子系住头发驱走睡意,从而受到世人的敬仰。读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从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体会到母亲无私的奉献和伟大的母爱,书让我学会了站在母亲的角度看女儿的言行,学会了去爱身边所有关爱我的人。从朱自清笔下那父亲蹒跚而又颓唐的背影,我看懂了父亲深沉的,不言于表的爱,学会了给支持整个家庭重担的父亲带去关怀和微笑。我的童年,书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书就像春日里的暖阳照耀着我,包裹着我,使养分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儿的体内。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一些普通的书已经不能满足我的味口了,我开始像顾炎武一样渴望“读遍天下书,”于是,世界名著开始被我翻阅。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我开始接触名著时,我终于惊叹于来自不同国家大师们思想之深刻、眼光之独到、分析之精湛。我惊叹于凡尔纳笔下科学与幻想结合的巧妙,惊叹于托尔斯泰眼光的锐利与独到,就像高尔基说的“这对眼睛有一百只眼珠”,惊叹于恩格斯学识的渊博,就像马克思对他的赞誉“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在我不断拜读各地大师的作品时,想起了美国格拉索说的一句话: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原来,读书也不是仅仅是凭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的,像鲁迅说的“广然后深,博然后专。”从那以后,在惊羡于大师们的作品时,我也开始广泛的涉猎一些其他方面的书籍,乐衷于学习书里面的丰富学识。这时,我发现书读多了竟然还可以提高我的数学,物理成绩。

书,带给我快乐。

从小到大都保持看书的习惯使我渐渐离不开书了,去到哪儿手里必须捧着一本书,否则心里就觉得空空的。而泰戈尔的作品则让我最为享受。他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有的洋溢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对热爱祖国的情绪,也有他光风霁日的一面:白云、流水、月夜、星空、似锦的繁花,潺潺的细雨。英国的叶芝说过:每天读一句,可以让我忘却世上的一切苦痛。泰戈尔的诗就像迷药使人爱不释手,无法脱离敏锐,清新与优美。每每读他的诗,就会沉醉于书中描写的景色,美不胜收。每当这时,心里就被快乐填充不留空隙。

徐特立说:必须多读书,多读书才可以增益见闻。是的,书,伴我成长,书,使我快乐,书,让我收获。

【篇二:站在诚信的门口】

在小镇的一条街上有两家肉店,一家门面破旧不堪,另一家装璜的金壁辉煌,老爷子是那家破旧肉店的店主。

老爷子二十岁便跟随一位庖姓的肉案大师学习操刀技术,听别人说,那庖姓的肉案大师可是庖丁的后裔,因为这兵荒马乱的失了儿子没有了接班人,才收了老爷子作徒弟。而另一家店则是小李开的,手艺也十分的精湛,又能说会道的,会作生意,店开的十分的红火。每天清晨,两家肉店同时开铺作生意,可是老爷子的店铺总是鲜有顾客,老爷子只是跟根据买主的要求割肉,称量,收银,几乎与客人没有太多交流。时常看见老爷子坐在店铺门口托着旱烟杆吞云吐雾,直到夕阳西下。

一天,他们都去镇边的村子去买猪,碰巧遇上了,他们在驴车上,边赶路边聊了起来,老爷子吸了口旱烟问道,“小李,你那店里生意咋那么红火啊?”小李很是得意的笑着说,“老爷子,不是我说你——你把那肉分类割开,还分的那么仔细,完全没那必要,来买肉的人只是来买肉,至于是那个部位的肉,他们也分不清也不会分得清,所以,我每天的肉卖个精光,一点零头碎料都卖给了饺子店了。嘻嘻!”老爷子望了望小李,欲言又止。小李又说,顾客就是上帝,他们要买,你只管卖给他们便是,再说了啦,哪儿那么巧就能吃死人不成?老爷子先是一愣,深吸了一口烟,没有说话。

正说着话间,村里有几个男人正拉着一头驴向一个挖好的坑走去——小李立即跳下车跑向那群人,边跑边从衣兜里掏出烟,点头又哈腰的递给那几个拉驴的人,问“这驴怎么了?”那其中一人很丧气的说:“嗨,也不知得了什么病,本来还指着它能再下小驴,赚个本钱呢,”另个人接过话茬说道:“如果是瘟疫,会害死人的,早点埋了,也省点草料钱!”小李绕着驴转了一圈,对大汉说,“这驴我买了”。那几人一惊,一个人说:"这驴都快死了,干不了活儿了。"小李笑着说,“我知道,驴不能干活了,你们只管卖给我就是了。”

回程的路上,老爷子问道,你买这头病了的驴子啥用啊?小李狡黠的说“卖肉呀”。老爷子惊异的望了望小李,小李看到老爷子的脸色,那原本喜于言表的神色也稍收敛了些,继而又说,“嗨,老爷子,你也太胆小了,这个驴肉低价卖给饭店,油里一炸,味道也没啥两样,嘿嘿!”老爷子听后没有作声,猛吸了几口烟,在车边使劲的敲了敲烟灰。

后来的日子一天天的过着,两家肉店也各自开着。老爷子的店铺仍然不温不火的,一个傍晚街上一阵嘈杂的打骂声,还有官府衙役的吆喝声……。原来是那些饭店的肉,吃出人命了,小李也被关进了大牢,他的肉店也关门大吉了。

现在老爷子的店铺日渐红火,每每有人怀疑肉的质量,饭店老板总会告诉他,这是老爷子的肉,甚至饭店都在自家的店门口挂上醒目的招牌:本店的肉源自老爷子的肉铺。站在门口,人们看见牌子,就知道站在诚信的门口,便毫不犹豫的走进去……

【篇三:民国风骨读后感】

近日,抬眼一望书架,便看到了这本《民国风骨》,拿下来,轻抚着这本书,不觉想起半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感时间之飞速,如今再读,又有数不清的感受。现在,奉上这迟了半年的读后感。

不得不说,民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大师时代,这里不知出了多少名人,又不知出了多少犯人;不知出了多少伟人,又不知出了多少罪人。可又不得不承认的是,出了数不胜数的大师,大师的风范,璀璨了黑暗的民国,照亮了时代的道路。我就来谈谈几个大师吧。

第一个真正让我觉得是正义化身的人,便是章太炎。他是位敢想敢做的“祢衡”,他敢骂万恶的黑暗社会,也敢义无反顾的反抗日本帝国,更敢在日本扎下根来,通过在报纸上发表反清朝反日本的文章来抗议。他生平最有意思的事有两件。一次,他看到日本人鄙视中国人,便用诙谐幽默的口气回击。填写日本调查户口单时写道:职业,圣人出身,私生子年龄,万寿无疆。非常简洁的说明了日本存在的问题,还带着调侃的意味,让日警哭笑不得。他十分机智,是我及大家都学不来的。还有一次是他为反击袁世凯而大闹总统府,他将府里一切珍品皆打碎,边打还边骂,胆子十分大。可当袁见这一幕不让仆人阻止,可见章地位很高,是真正受人尊敬的。而章见袁不为所动,又为此绝食,可见他什么人都敢骂,且敢作敢当,为了新中国不怕一切酷吏,他太无私太正义了,值得人们尊敬。

第二位便是“海归”辜鸿铭。他精通九国语言,并怀着学习中国(故乡)传统文化的目的回到祖国。他起先在张之洞身边当翻译,后来受沈曾植启发苦心钻研古文化,最后研究政治。但是,他十分自大,且瞧不起人,这无疑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而且更为让人受不了的是他在清朝落败之后依然留着辫子,而且越留越“嗨”,毫不忌惮。然后便是他好古代女性裹脚的气味,听说他闻到这种气味才能写出文章来。但反过来想一想,我认为他这个喜好应是在国外待久了而看到“古文化”的一种“解脱”吧,在民国这个动荡的时代,这种行为应不足为奇。

第三个便是徐志摩,在他光鲜亮丽,文人浪漫的背后,却是风流成性,拈花惹草的性情,他一生和三位女性结过婚,但最后也葬在了第三个女人身上。就伦理道德来说徐是不道德的,但就社会来看,却是可怜而可悲的,我十分同意作者的标题---“佳丽误我”还是“我误佳丽”。

如此,这便是民国的几位截然不同的人物了,若硬要评判,也只能叹一句了。总结一句,便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该以一事为标准,特别是在动乱频繁的民国。

【篇四:我们班的乐天派】

米多拉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生。她喜欢笑,笑起来有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可爱极了!而且当她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也不会唉声叹气,我们大家都叫她"乐天派”。

记得有一次,我借了她的钢笔,一不小心把头弄断了,我连忙向她赔礼道歉,但是她不生气也不难过,笑呵呵地对我说:“没事,我回去修一修,换一个钢笔头就好了!”“你会修理?”我好奇的问道。“对呀,每次我钢笔头坏了,都是我自己修那!”啊!原来米多拉不仅是个“乐天派”还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修理大师”呢。

还有一次她来我家做客,我们俩正玩的不亦乐乎,她一不小心摔倒了,她爬起来抖了抖身上的灰还是笑呵呵的说道:“只是擦破了点皮,不要紧的,明天就结痂了。”然后我们两个又继续玩了起来。

每一次遇到不高兴的事,她都对我说:“这些困难只是生活中的调味料,不用太在意,笑一笑,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米多拉不愧是一个“乐天派”呀!

【篇五:话题最新作文】

在绿树遮映的弘一法师骨塔下,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高耸的碑石上,“悲欣交集”四个红色耀眼的大字在萧瑟的松声中屹然不动,年复一年,它又在告诉人们些什么呢?这样密而不宣的内心轨迹,我是没有能力揭示它的任何光片羽,也许你也不能——但我想起来了,那年大师正在书斋中打坐,有一位女子携友而来——那是大师出道前认识的,也许有十几年不见面了,当满山门的弟子都期待一次亲情上演时,大师却执意下令把她赶走,这一举动曾经引来世人唏嘘不已,只有大师自己清楚,只有那“悲欣交集”能告诉我们一些只言片语。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什么是你孩提时的憧憬和梦想,如今它们在你生命的哪个角落?

同样存在着人的空间里,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太多的文人骚客,仿佛除了写作与习画,其他的事顾及很少。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

跟随他人的期望可以声名显赫,可以去争取物质世界的充裕,这事实上已成为一种倾向,像古人那样自娱自乐在这个精神世界日渐泯灭的社会中早已销声匿迹。但只是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篇六:南郭先生逃走以后】

自从南郭先生逃走以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一会儿,从皇宫里“赚”来的丰厚薪金就花完了。南郭先生走投无路,只好在一家酒店里当了店小二,每天累得半生不死的。南郭先生觉得这不是办法,决定另谋生路。于是,南郭先生辞去了酒店里的工作,在大街上寻找一份好工作。来到一家卖弓箭的小店,拜师学艺。但老天爷不给面子,这家店业绩不佳,没几天就倒闭关门了。南郭先生整天无所事事,和他的妻子儿子勉强的过着日子。终于,南郭先生再也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了,决定奋发图强,再次回到他的老路上——吹竽。他来到一位吹竽大师的家里,诚心请教大师吹竽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南郭先生终于吹得了一手好竽。他又来到皇宫里,可齐湣王也病死了,继位的齐王不喜欢听竽。

南郭先生长叹一声:“难道天要我亡?”便离开了京城,回到了故乡。这时,南郭先生已经两鬓花白,但还是没有一份稳定的的工作。他整天哀声叹气,不务正业。从此,这件事在大家的嘴里慢慢传开了。一位商人知道了南郭先生的经历,感动至极,便和南郭先生说明了他的来历,把南郭先生带到了商人的乐器店。原来那些乐器正愁没有销路,南郭先生吹竽吹得这么好,可以帮他卖乐器啊!南郭先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和商人一起踏上了“经商之路”不管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南郭先生都坐在店门口吹竽,南郭先生吹竽吹得这么好,自然有人来看啦。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诚心改过,就能取得进步!

【篇七:小记者活动】

最近因为梅雨季节,每天都是接二连三的下雨,天空都是灰暗的,然而今天的天气却和我心情一样的,万里晴空,阳光明媚,因为我和妈妈要一起去参加小记者一日游。

我满怀期待地乘上了大巴,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王森烘焙学校。一进门,一阵阵蛋糕和咖啡的香味把我包围着,往上看天花板上都挂满了水晶灯,墙上有一张王森大师的画像,那眼睛看起来是那么有神。来这之前我做了一点功课,知道王森被评为国家级的烘焙大师,被誉为“圣手教父”。我们今天就是要在这里体验一次做烘焙大师。一个负责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大教室里,不一会儿来了两个蛋糕师,一个胖胖的叔叔像熊猫一样憨厚可爱,还有一个漂亮的大姐姐,他们演示了如何把鲜奶用打蛋器打发成奶油的过程,奶油雪白雪白的,拎起来有个小倒勾的形状。胖叔叔又给我们演示了怎么用蛋糕胚做成一个生日蛋糕,同学们都围着他,争先恐后边看边问。看起来好简单。轮到我们自己做了,我拿着刀去抹奶油,边抹边转动转盘,忙的手忙脚乱,好难呀!好不容易做出来了,蛋糕却是高低起伏不平整,漂亮姐姐帮我处理了一下,哇她的速度好快,做出来的很漂亮,她肯定努力做了很多很多回,才会做的那么好。我舍不得吃,要把它带回去和姐姐一起分享。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弘戈堂的地方。这个地方看起来比较老,走进房间一看全是石头刻的字,基本都是古老的字体。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如何用拓印,他发了两个像大蘑菇一样沾墨的锤子,一边蘸墨,一边拍墨,瞬间课堂上响起了在石碑上拍墨的”啪啪啪”的声音。一开始我用的力有点小,没有颜色。后来用力太大,纸被我拍得有点皱了。终于拍好了,胳膊都酸了,轻轻揭下刻好的纸。虽然不太好,但是很有成就感。老师还送我们一张“中国梦”的拓印作品,告诉我们要有爱国的心,有自己的梦想。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拥有一个很珍贵的纪念品。

这次的小记者一日游,我收获很多,不仅自己做的蛋糕和刻字,而且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不能半途而废,要不断的学习最后才能成功。

【篇八:济南泉城游记】

8月27日,爸爸终于忙完手头的工作,兑现了要带我去济南大明湖游玩的承诺,那个期盼已久的愿望也随着高铁加速前进,兴奋的心情就如车窗外跳动的树影,更如一串活跃的音符。

到济南后的第一站,便是大明湖,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琉璃瓦,朱红漆柱,一排古色古香的大门楼,穿过门楼在绕过几个不知道少年岁的大柳树,便能看见波澜壮阔的大明湖,浅滩处郁郁葱葱的荷叶成片的绽放,犹如一把把绿纸伞撑在湖面,再仔细一看还有一个个莲蓬,和几朵艳丽的荷花,真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古典的亭台楼榭呼应,感觉像是到了电视里看到的江南水乡。

更为神奇的还有大明湖景区里面的奇石馆,里面的石头千奇百怪,造型各异,有玉石,泰山石等等各种材质,琳琅满目,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午时分,我和爸爸泛舟湖上,感受那份安静祥和的气氛,坐在船上,静静的看着水波荡漾,偶尔间几条红色的小鱼浮出水面,湖中心的岛上也会偶尔间飞出几只水鸟。

下午,我们去参观了有“天下第一泉”美称的趵突泉,一进大门,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小桥流水下,那一条条肥硕的锦鲤,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憨态可掬,顺着青石板路,沿着泉水的流向,我们走到了李苦禅大师纪念馆,苦禅大师早就听说过,对于我一个中国画爱好者来说,这里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一幅幅字画,大气磅礴,栩栩如生。让我刮目相看。

转过苦禅大师纪念馆,又走过女词人李清照的纪念馆,便来到了趵突泉,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远远望去,三个泉眼,泉水涌动,像三朵不断盛开的花,

泉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结队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无忧无虑的很是快乐。

也许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时间过得会很快,转眼已是黄昏,我和爸爸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的火车。

【篇九:人生】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融汇中国传统哲学的巨著《人间词话》中,对人生的三种境界有非常经典的描述: 古今之成大事均大学问者,必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但我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老子曾经说过“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中国古代有许多的名人贤士都是很喜欢清静,比如陶渊明,他喜欢田园生活,他远离世俗纷扰,隐居生活过得非常清静自在,他作诗的灵感也来源于安静的环境,反过来想有哪位名人能在喧嚣吵杂的街区创作出优美的诗文来。

当然,我喜欢清静,并不代表我否定大师的三种境界,我不知曾何时看到过一句话“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不惊过一生,不乱于心,不感于时,不伤于怀,只求一瓢饮,如此面对人生,一切安好。”这不正是大师说的三种境界吗?

尽管在这时光的洪流中,我们并不算什么,但也正像蒙田说的: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人生。这些梦想或大或小,有的梦想是红色的,那是火焰的衣裙;有的梦想是金色的,那是初日的光辉;有的梦想是蓝色的,那是大海的笑容。综合起来,便是人生,人生是多姿多彩的。有梦想的人,才是有奋斗目标的人,才是人生有意义的人,你也不枉有过此生。

人生的路有时清静安稳,让人感到幸福;但人生的路有时也是非常坎坷曲折的,让人感到无比绝望。

但,昨天,已是过去,不管我们昨天是经历绝望,还是倍感幸福,那都已经过去,我们不可能活在昨天,不要因为昨天的绝望而怀疑人生,也不要因为昨天的幸福而忘乎所以,因为过去不代表将来。只有将过去的绝望或幸福当作垫脚石,努力向前迈进,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少年,你不要太猖狂,人生的路还是很长的。

【篇十:浮华流尽,寻找心中瑰宝】

舍弃珍珠,寻找麦粒充饥,这是公鸡的追求。于浮华中,人也一样容易迷失自己,不加考虑地索取,却忘记本真,未想过是否适合自己。面对诱惑,每个人都应当仔细考量,带着赤子之心,于俗世纷扰中,探求心中瑰宝。

隐身浮华,追求文学巨宝。

钱钟书与杨绛在文学上成就颇大,媒体报社、学者都各怀目的地上门拜访。他们甚少接见。名利于他们犹如浮云,他们只怕扰乱自身的安静,影响创作。他们只想寻找隐身衣,隐去浮世的纷扰,而后探求文学瑰宝。钱钟书夫妇清醒地明白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东西,因而在名利这块肥肉面前无动于衷。而反观当代作家,为迎合大众,挣取稿酬,无法突破桎梏,即使名噪一时,终究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流星,怎可撼动钱杨二老在文坛中的巨匠地位。

看淡浮华,执著音乐之梦。

李宇春是大众歌星,是众多选秀冠军中,唯一一个影响巨大的明星。这不仅仅靠她个人的才华和勤奋的努力,更靠她那颗坚定如初的心。面对质疑,她默默接受;面对盛赞,她也不改初衷。她知道,名声金钱不是她要的,音乐才是她的灵魂伴侣。面对荣誉,她淡然地说:“八年我心如初,音乐还是我最大的梦想和信仰。”若当初她急于求成,追名逐利,那么她早就在浮华巨浪中沉沦。保持心灵一方净土,寻找音乐真谛,才是李宇春的追求。

看透浮华,追寻真我。

“国家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些称号对于季羡林来说并非盛大赞誉,反倒使他惶恐,他清醒地定位自己,所以都辞掉了。大师只求一方静隅,潜心创作,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宝,潜心研究,收获文学至宝。季老说过:“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就是大师,清楚地知道创作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名誉对他来说毫无用处,甚至会成为绊脚石。

钱钟书夫妇寻找隐身衣,李宇春坚守音乐梦,季老辞去荣誉,他们都在浮华尘世中找到自己的宝贝,在各自的领域中成就一番辉煌。

浮华流尽,心中之瑰宝方是永恒之物,何必执著短暂的名利?何不怀揣梦想,坚守真我,创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热门推荐
1汉字有情
2我眼中的世界
3给老师的一封信
4我尊敬的人
5爱的传递里的微感动
6虚惊一场
7家乡的山
8辉煌与梦想读后感
9爱让生活更美好
10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11老人的商店
12关爱,在那个夏天
13人生路上能够支持多
14轮滑大赛
15二十年后的故乡
16游闽南井冈山
17美丽的老师
18徜徉在你的世界里
19消灭蟑螂
20姐姐,我支持你
21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2黄金村游记
23我喜欢的小动物
24我的弟弟
25与校园说再见
26停却是为了更快速的前行
27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
28善良的果实
29那次玩得真高兴作文三年级
30红豆成长观察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