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想成为一只雁】
我想成为一只雁。
它像一条弯船,有着一双带着蹼的脚,像是两只船桨,在浩翰天际遨游时即像一只船在那徜徉。那扁平的嘴有着锯齿状的缺口,便于切断各种植物。
可以有着翱翔于天际的强健翅膀,有着许多人艳羡的极度的自由。可以肆意的飞翔,飞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在规定的时间里,遵守自然之法则,飞跃千山万水,跨越重重阻碍,飞出那让人拍案叫绝的“一”或“人”字型。
我想成为一只雁。
既是王维笔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的雁,寥寥数笔勾勒出塞外的壮丽景象;又是李清照笔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中的雁,为那楼中的人带去那无限的哀思;还是范仲淹手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雁。在各种人的笔下,肆意幻化出万千姿态,赋予或美好或悲伤的含义。
我想成为一只雁:可以飞回那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可以常伴在两个白发老人的身边,;可以在他们做事的时候搭把手;可以在闲暇时光陪他们走走、说说话;可以…可以一直陪在他们的身边……
我想成为一只雁:可以飞去河的西边,见到那日思夜想的人儿啊;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到那一人倾诉;可以在有好消息时与她分享;可以陪她走陪她闹陪她哭陪她笑……
我想成为一只雁,成为一只自由的雁。
【篇二:清明寄哀思】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人去世了,却无法再回来。又是一年清明节,每逢这时,我总会想起那些用鲜血染红五星红旗的英烈们!
在这一个和平而又幸福的年代,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却不曾想过,这个幸福的年代,是谁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先烈们,缅怀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他们每一步都踩在泥泞的道路上,他们从未抱怨过,从未松懈过,就算在烈日当空、瓢盆大雨里,也不敢有一丝丝的休息!缅怀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他们在战火连天的环境下生存并保卫祖国着。记得在抗美援朝的一个黄昏,一名战士双手颤抖地捧着一个苹果,他浑身上下没有见到一块完整的部分,他毫不犹豫地将苹果拿给了其他人,而其他人把苹果传过来又传过去,因为,他们不舍得吃这一个苹果,都想把这个苹果让给最需要的人。听了这一个故事,我不禁感叹:这样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战队,怎么会取不得胜利呢?
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捧着鲜花来到了神圣的烈士陵园。我走到烈士的墓前献上鲜花肃立默哀,表示我们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和怀念的心情,对他们的高尚情操感到无比崇敬。我走上前,观赏浮雕,那栩栩如生的画面记录着当时那血流成河的场面。可战士们没有一丝畏惧,脸上显现着和敌人抗争到底,手持钢刀和枪。战士们的英勇,威猛,那势不可挡的动作深深地震撼了我。那浮雕就像烈士陵园中的参天大树。每一棵大树都象征着战士们不屈不饶、大无畏的精神,无论经历过多少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依然是一动不动地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
走出烈士陵园,我的脑海中还留着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虽然烈士们牺牲了,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代。我们中华儿女将永远引以为自豪!
【篇三:淡淡永远的徘徊】
如淡淡地墨,只是蜻蜒点水般的触碰,却在水中抽出层层墨丝。然后,与水相融。糊在心头的是说不出的愁怅与淡雅的哀思。
风吹云散,两辆自行车并肩骑来,夕阳下深深背影被拉长。接着便是离别,父亲拥着女孩久久不肯放手,也许他已料到这是场决别,那眼中的不舍与担忧尽化为这一抱,真情尽显。
是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而女儿则在一年一年的等待,站在最高处去眺望,去企盼,岁月就这样一点点在车轮下逝去,她明白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他,只是他不肯去承认这个事实,宁可自欺欺人的去等待,一切都好像已成了一个习惯。只有夜幕下的寻找,昭示着这场思念在悄无声息的发生。
人生如轮,在永远不停的滚着。久了,车胎扁了,车链锈了,一切都已无法回头,倒不如放下,心中留有一个念想的等待。穷尽一生,女孩在等待,直到她老了,在小船中的幻想与父亲重逢。亲情浓浓,尽显其中。
没有神态的描写,只有环境的特写,淡淡的如水墨,却勾起几丝愁怅。
【篇四:月夜遐思】
夏天,夜的精灵拉开帷幕,月亮出场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顺着树梢攀上屋顶,稀疏的星子散落天空,犹如珍珠点点,飞舞的萤火虫在空中盘旋着。
我爱看月,爱在月光下浮想联翩,爱被月光笼罩的感觉。
淡黄色的月亮散发着幽怨的月光,似乎在倾吐哀思。古往今来,有多少文豪为明月挥笔写下千古名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面对国家分裂的哀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独在异乡望月时对弟弟的思念……此类诗句不胜枚举。
月光逐渐明亮起来,像一只眼睛在注视着我,这是谁的眼睛?好像是母亲那期盼的眼睛,临行密密缝的心意,有几人能真正领悟?出门在外的游子看到这轮圆月,顿时感到一种悲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王维的感叹,也是所有游子的心声。而此时,所有的母亲,也一定站在门口,望眼欲穿地等待孩子回来。
月亮升至中天,周围一圈柔和的光晕,像一张苍白的笑脸。我整个心仿佛被揪了起来,姑姑,那熟悉的笑脸分明就是姑姑!冥冥之中我好像听到了姑姑的声音:“孩子,每个人死后都会到天上,变成一颗明亮的星星。以后想我的话,抬头看看天,我会让月亮看着你。”月亮成了我对姑姑无限哀思的寄存点,是我的精神支柱。
月很美……
【篇五:清明寄哀思】
春天的脚步姗姗来迟,柔和的春风已把春的消息带来。满树的繁花、画桥的垂柳、出岫的白云、染绿的江山,都在轻柔地抚慰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心灵。但在这个细雨霏霏的季节里,人们的心绪也如春雨般绵绵,因为惹人怀念的清明节就要来到了。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清明去乡村扫墓和踏青。在春雨绵绵的春天,人们走出林立的高楼,穿上舒适而又轻薄的衣服,来到闲适的乡村。温暖的天气让心灵乘着柔暖的春风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自由驰骋。撑一把雨伞,结一段哀愁,踩在泥泞的小道上,踏着音符般的步履,举袂迎风,来到故人墓前。那孤独的石碑流露出不一般的沧桑。
用手抚摸着那充满着岁月沧桑质感的石碑,一个个字仿佛敲在心头,一段段记忆如流水般从流年的相册中涌出。斯人已逝,石碑上的字刻满了他的一生,或长或短,或伟大或平凡,或努力拼搏或人生虚度,或精彩至极或碌碌无为……但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消散不见,没有云横雾亘、烟岚重重的纠缠,一切都已显现在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之中,任人阅读。如流星划过天空一般,绚丽而又短暂,什么痕迹都没有。只有在石碑上的那一滴滴的雨痕,似乎表明了它所存在的时间。
春风,停住脚步,在石碑前默默哀悼;细雨,不断冲刷,在石碑上留下岁月的印记;花朵,收起笑脸,在石碑旁静静陪伴;花香,慢慢萦绕,在石碑上刻上人间美好;阳光,无私普照,在石碑上留下春日气息……
鞠躬、叩首,我们用最诚挚的礼仪来表达对先人的深深感谢;怀念、哀悼,我们用最庄重的心情来寄托对先人的沉沉哀思。或许,我们不曾记得他们;或许,连他们的容貌都描绘不来;又或许,他们只是存在于人们口中。但他们是我们的先人啊,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不论他们是好是坏,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生命,是他们创造了我们所有的现在。我们理所应当去追怀,去悼念。
在一往无前的岁月的长河中,人生只不过是极细小的波浪,但因为有了前人才有我们现在的高度。而在清明,我们停止向前,回眸莞尔,向那些逝者表达感谢。
让我们在春深处,寄哀思。
【篇六:哀思在感恩中萌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诗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清晨,又是浓郁的雨天。我在门外徘徊了一会儿,感到分外惆怅。
吃了早饭,父亲母亲带着姐姐和我,拿起香纸和红烛,扛起锄头向墓地走去。
踏着路上的荆刺,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祖父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上黄纸,插上香,再将黄纸点燃,在烟灰弥漫中,磕了头,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冒着小雨,准备去祖母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祖母坟前。
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我不禁满腹忧愁,脑海里浮现出祖祖慈善的笑容。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他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记得慈祥的祖母最爱笑着看我和妹妹贪婪地抢喝她冲的蜂蜜开水。每次一到她家,我便嚷着要喝蜂蜜水。祖母笑吟吟地走进小屋,捧出一罐蜂蜜。微颤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拧开盖子,舀出几大勺晶亮的蜂蜜。温热的水注入白瓷碗,没等碗底的蜂蜜溶化,我们便急忙将蜂蜜水往嘴里灌。双眼紧盯着不断下降的水面,耳畔是祖母慈爱的声音:慢慢喝,别呛着,喝完再冲。于是碗里的蜂蜜水也越喝越甜。
除此之外,我的记忆中再无任何关于她的事,可她令我永生难忘。
我对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一种奇妙的亲切感,无聊之时常去祖母家坐坐,陪她说话。我对于她,除了有对自己奶奶一样的尊敬,也掺进了一丝朋友般的感情。与她一起剥胡豆、教她做早操的情景一股脑地涌出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祖母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一大把放在祖母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年年都有清明节,年年都有不同的哀思。
【篇七:烈士陵园扫墓】
今天,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去了烈士陵园扫墓。和煦的春风也带些悲鸣,路两旁的树木也为之动容。在春风的吹拂下,树木奏出一曲悲伤的歌。诉不尽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意。
又是清明节,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伟大的革命先烈们,并为他们献上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来寄托我们的哀思。看着雄伟的英雄纪念碑,听着老师们深情的讲话,让我们的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和无畏。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有多少人光荣地牺牲了:黄继光、刘胡兰、夏曦等同志,他们是祖国的好儿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是啊!如果没有革命烈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哪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缅怀烈士们的精神,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好少年,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而奋斗!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八: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要给死去的亲人扫墓寄托哀思。清明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户外活动,比如踏青、放风筝、踢足球……
早晨爸爸妈妈和我去给姥姥扫墓路上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悲伤,到了姥姥的墓前,我先给姥姥鞠了三个躬,爸爸去给姥姥打扫了墓碑,我给姥姥鞠完了躬,赶紧帮爸爸清理墓前的杂草,在这时我看见妈妈在那儿念念有词地请求姥姥保佑我们平安。打扫完毕,妈妈摆上姥姥最喜欢吃的东西。爸爸和我找来树枝,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燃了纸钱,看着燃尽的纸钱,我心里更加想念亲爱的姥姥了。这时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家了。
明年清明我还要给姥姥扫墓寄托我的哀思。
【篇九:牺牲自己,为的是他人】
10月24日,两名儿童不幸落入长江。当时,水流特别急,眼看两名儿童即将被滔滔的江水冲走,营救行动迫在眉睫!已经等不及让专业营救人员来了。路上的行人非常担心,可是又想不出办法。这两名儿童的命运会如何呢?这时,长江大学的11名大学生自发的组织起来营救儿童,没有专业的营救工具,于是十多个人手拉着手,踏入长江营救儿童。
水很深,汹涌澎湃的江水击打着大学生,仿佛要吞噬掉这一切。时间一分一秒地逝去,路上的行人看着大学生顶着巨浪的拍打,可他们帮不了任何忙,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大学生们祈祷。
江水还在阻挠着这些勇敢无畏的大学生们,大学生们每进一步,就被大水冲回来几米,想逼他们退缩。尽管这样,大学生们没有畏惧;没有放弃;更没有逃避。而是奋力去救两名落水的儿童。两米、一米……近了,更近了,最前面的大学生们一把手抓住了儿童,往后面送。终于,两名儿童被成功救上岸,而人梯中冲在最前面的三个人却沉入了滔滔江水里。人们望着还在咆哮的江水,呼唤着他们,盼望着他们能浮出水面,
可是只见汹涌无情的江水在咆哮,他们再也没能浮上来。
隔天,许多群众不约而同地在堤岸边献上了数不清的鲜花;一支支的烛光;寄托着人们的敬仰、哀思和祝福。学校和社会被他们的英雄壮举所震撼,校园、社区和网络媒体传颂着他们的事迹。
然而,评论也如雨点般落下。有的说,为了救两名儿童而死了三名大学生,一点也不值。在汹涌的江水里搭建人梯救儿童,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智慧啊!换作我们,会这样做吗?我们能有这样的壮举吗?对比起来,那些大学生们是伟大的。
也许有人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别人吗?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做法呢?只有体会到人间真情的人才知道。有句名言说:为幸福活着的人,渺小;为别人幸福活着的人,高尚。
他们三人牺牲自己,为的是他人。我想他们是幸福而高尚的!
【篇十:清明节扫烈士陵园有感】
时令又到清明,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清明的气息,生机和活力溢满了大地和天空,残冬的痕迹一扫而光,迎着清爽的晨风,我们来到了成安烈士陵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屹立在正前方高大肃穆的纪念碑。白色的建筑,中间烫金大字,在风中萧瑟。我看着那高耸入云的纪念碑,固然时间会腐蚀它的轮廓,但战士们冲锋陷阵时的那种豪迈丝毫没有褪去。
纪念碑前,我们献花,我们哀悼,我们鞠躬,我们宣读入团誓词。这一切让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战争年代,看着一个个热血儿女,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看着墓碑上一张张老旧的照片,那是烈士们年轻的遗像。透过他们坚定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战场上硝烟滚滚,听到了号角阵阵。
听着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爷爷那骄傲的神情,让我不禁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心里的浮尘也被一点点打扫干净。我明白了国家、社会、学校、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也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去回报他们。
缕缕春风,在诉说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深情,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让我们忆往昔,诉不尽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斗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