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的我们】
在黄昏的余光下,靠在一把藤椅上,感受着落日的余晖温暖着面颊,手中捧着一本书,在迎面的微风中细细阅读,感受着生活,感受着流淌的时光。
这幅图絮只出现在信息革命前的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我们的祖父辈。然而,对我们这些出生在信息革命时代的人来说,这成了一幅美好的愿景。
街上的人们步履匆匆,低头盯着眼前一块小小的屏幕,在那几分钟的时间里,读光一篇微文或是检查邮件;餐厅中,人们一边用餐,另一只手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下滑动,利用这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碎片化的阅读。
人们的生活变得碎片化,生活节奏愈来愈乱,人的耐心开始消磨,现代的人们已很少有耐心潜下心来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阅读一本名著,乃至有些人连区区几百字的博文都从开始跳到结尾,这是何等的一种悲剧啊!信息时代本应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生活与优越的条件,却成了人类高级精神娱乐的“杀手”。
人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文字敏感度这些年来都在不断下降,可接触的信息以指数增长,但其中高质量的文字不增反减。
碎片化的我们,周遭全都是碎片,姑且不提这样三心二意是否真的能提高效率,即使这种方式确实可行,人类真的因此感到快乐了吗?整天处于高压之下,没有完整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真的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不懈努力所追求的吗?
纵然,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改变社会,更不可能让全人类放弃互联网,一起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但是,我们自身可以进行调整,把一块块碎片重新拼接回去。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少刷屏看朋友圈、看新闻,匀出来的时间用来给自己放松调整,我们也完全可以关闭智能设备,给自己留下几个小时安静的阅读时间让书香浸润心灵。
让我们放慢脚步,暂时放下手中的小屏幕,去欣赏真实世界这块更大的屏幕,将碎片化的自己重新拼接起来。
【篇二:夜空随想】
夜深了,万家灯火渐渐阑珊,惟有我的小屋依然灯光闪烁,仰望依稀星斗和皎皎明月,在夜幕乌纱的轻拂下,撩起我悠悠的思绪。
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啊,宇宙是何等的苍茫!苍茫宇宙,边在何方?黑暗中只有这点点光明,又使多少人为之倾倒!这就是理想,这就是道德,这就是人们心灵中的点点明灯!
陈独秀,胡适等人,在黑暗中,为人们心灵点上明灯。他们在五四时期发表的文章,涉及问题极为广泛,文风犀利,有摧枯拉朽之势,为五四运动爆发准备思想条件!
记得上学期某个夜晚,为一睹流星雨风采,我抵着冰凉刺骨的风,静候佳景。忽然,天空里划过一道亮痕。流星!来了!燃烧着自己躯体,迸出强烈光芒,尽管短暂,却是辉煌,也足以划破穹窿的寂寞。热血随着流星划过而沸腾,虽然只存在不到一秒时间,但被它照亮的,决不只是天空中那一段亮痕;被它点燃的,还有站在地面己被冻僵的心灵。
麻木的思想被冲破,在学生率先行动下,工人、商人等各阶层人们也纷纷站出来抗议,形成极具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
运动中,不少学生、群众被黑暗的政府无理逮捕,甚至杀害。还加上讲不通,莫须有的罪名。他们生命虽短暂,但却是辉煌的。他们怀着热情与执著的烈火,在寒冷中寂寞地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我们对他们要起敬。
很幸运,我们这一代不是处于动荡不已的环境。能在这平静环境中学习,真是幸福。可惜却有部分同学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机而荒废学业,那是多么遗憾。尽快醒吧,想想现在,再回首昔日,就知道人生处于和平安宁是多么美好。不要忘记祖父辈曾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
康德曾说过能真正震憾人们心灵的,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多些探寻历史,放眼未来,不要耽于逸乐,迷失自我,方不负烈士的牺牲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