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作曲家的作文

【篇一:我也追星作文600字】

我最喜爱的乐器演奏,当属钢琴了,因为它可以培养人的气质,而我最崇拜的钢琴家正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个德国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自己和母亲一起生活、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作曲家,是因为他有那不服输和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者一生中,有许多的挫折和磨难。命运之神几乎没有光顾过他。他在28岁的时候就感觉听觉渐衰,他在50岁时完全失聪。但他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仍然坚持创作。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如;《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这位遭受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剧人,在最后一次智慧的时候,听众的脸上都有奇怪的表情,但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了。他永远也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全聋了以后,经常在家中不接带客人,但有一天来访者终于说服了女佣,于是带他来到贝多芬的房间,贝多芬接待过客人后,大声对他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内希望写出的音乐。

一个作曲家,没有了听力,那种情形对他来说可想而知,但贝多芬没有那么悲观。而且创作出了很多乐曲,他这种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篇二:高贵与卑微】

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你如不屈服,这世界又能将你怎样!

---题记

卑微,只是一个名词罢了,他并不是受人侮辱的理由,人这一生,请你不要弃自菲薄,你只要肯努力,足以创制新的辉煌。

掌握命运

贝多芬一个十分有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中,创造了上百首的曲子,每一首都是闻名于世界的,这样的辉煌又有几个人能超越呢,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坎坷。他在创造命运交响曲之前就已经失聪了。

一个作曲家,失去了对于自己来说的最重要的听力,在那种情况下,他创造出了闻名于世界的名曲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的曲谱中,几乎没有错误和大意,贝多芬将自己的命运灌注到自己的曲谱中,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命运可以掌握,就算人的一生在怎样的坎坷,再怎样的卑微,也足以创造奇迹。

一生的坎坷

杜甫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却是一路的坎坷,起初杜甫是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一个人,他曾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诗句。但因为种种的原因是,他终究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当上了一个很小的官,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止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生,虽然艰苦,但是他却写出了自己伟大的抱负,伟大的志向,他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什么卑微,只有愿不愿意去创造奇迹,去改变命。

卑微,只是一个名词,他不会成为阻挡我们成功的障碍,人的一生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别人不一样,相信自己可以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那么这个卑微就算得了什么,记住高贵的生命永远都不会卑微!

【篇三:追梦】

从小,钢琴就一直陪伴着我,那一个个作曲家的名字,也被我刻在心中,而成为一名作曲家的梦,也悄悄开始生根发芽。

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几十分钟的钢琴,从简单的只有几个音的曲子,到密密麻麻足足有几页纸的曲子,我都按部就班的练着,将那几十分钟正好练完。也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计时,弹完规定时间就不弹了。渐渐地,那些钢琴曲变得没有意思——不就是一堆音符加上一堆符号嘛,我开始心不在焉,那几十分钟也变成了“活动手指”。

随着曲子的难度增加,我“活动手指”活动的越来越灵活,老师也发现了我弹曲子时没有情感,她告诉我一定要加上自已的情感。而我则纳闷起怎样加上情感。记得我曾经把乐曲中每一个渐强和渐弱,渐慢和重音都圈了起来,却也只是声音和节奏的一个变化。我还试着怀着各种心情——兴奋的、伤心的、感动的、怀念的,弹奏乐曲,但乐曲不会因为我的心情变化而有了感情。在课上我听着老师将那“一堆音符加上一堆符号”弹奏成一个个奇特的画面,一首曲子甚至能让我如同游历了一片带有迷雾的树林一般,让我心潮澎湃,也让我感叹这乐曲的奇妙,难道这就是一堆音符加上一堆符号?

贝多芬著名的月光奏鸣曲是在他看到那倾泻的月光后有感而发;肖邦的军队波兰舞曲在他自己弹奏时,甚至产生波兰武士和贵妇人侵入他房中的幻觉;被誉为“音乐之父”的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虽然很少有画面感,却独有一番韵味,让人思考。如同看书一样,要先理解作者的感情,将那些音符转为画面,不断的推进,不断的理解。一个乐曲好像是一个人的人生,曲折而又变化多端。我突然明白了,于是就坐到钢琴前,看着黑白的琴键,脑中浮现了一条不断延伸的线,有时变成一片波浪,有时则勾勒出一个蹦蹦跳跳的由远及近跑来,而有时则旋转着。手也随之弹奏起来,弹出的乐曲也随着灵动起来。也许作曲也是一样,一定要倾入自己的感情,尽情想象,做出不一样的风格。

追梦路上有时会碰到困难,但只要用心感悟,总能离梦想更进一步。在这条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最终我并没有作曲的天赋,但我为追梦所付出的,总会有收获,我也会用心地,坚持地朝着目标走下去。

【篇四:生活是一位作曲家】

生活是一位作曲家,它谱写出来的曲子也各不相同。

清风徐徐一摇,几束碎碎的阳光偶然从叶缝间掉落下来。我背上书包,嘴里哼着轻快的小调,蹦蹦跳跳地走出家门。远远望去,走来一位老邻居,她手里提着满大袋的新鲜蔬菜,向我咧开嘴,露出她那标准的八颗白牙微笑,说:“早上好啊!”我扬起嘴角,绽开微笑:“早上好!”说完,我大步往前迈出步伐,一步两步,慢慢地走着,走累了,我停下步伐,望着被刷得蔚蓝的天空,太阳从东方放射出它那耀眼的金色光芒,菜市场里工作的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小朋友,让一下好吗?”一位带着绿色帽子的叔叔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我点了点头,挪了挪脚步,叔叔地脸上先我绽开谢谢的微笑,接着就从车上搬下一箱又一箱活蹦乱跳的鱼儿,用洪亮而又绵长的声音吆喝着:“新鲜的鱼哟,快来买哟!”小时候的韵味还是没有变呐。

早晨的一天是美好的,而生活将这美好的早晨谱写成一首轻快但又不是韵味的曲子。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我和同学一起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太阳从西边落下,月亮就要上来了。我回到家,妈妈在厨房的一头翻炒这我最爱吃的青瓜炒肉,而爸爸在另一头,淘洗着米粒。我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生怕打破了这温馨的情景。

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走过门前被月亮洒满清辉的小路。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公园漫步,享受这一家人最惬意的时光,我们走在林荫小路上,叽叽喳喳地鸟儿的鸣叫声,伴随着我们一家。我抬起头向那发出鸟鸣声的鸟巢望去,原来鸟儿一家互相依偎着,在享受着一顿大餐。我们一家人没有太多言语,不像鸟儿一家那样善于表达出对彼此的爱,我们只是静静地静静地走着,相互拉紧对方的手,从大手牵小手中传递这我们对彼此的爱。

夜晚的时光是温馨的,而生活将这温馨的时光谱写成一首幸福的曲子。

生活是一位作曲家,它每天都在谱写着不一样的歌,而每天也有一首不一样的新歌曲等着我们去发现。即使生活的有些歌,谱得不尽人意,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细细聆听,就会发现那不一样的美!

【篇五:音乐】

音乐这种东西会使你时而感到高兴,时而感到宁静,时而感到热血,时而感到感动……我对音乐的第一次相遇是从那件事开始。 那是一个宁静的晚上,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感到十分无聊,便去玩一会儿电脑。此时我看到“酷我音乐”的软件,我用鼠标打开了它,在其页面上随便找了一首歌。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darin的《surrender》,整首歌以钢琴为主的演奏,给人一种宁静又带有一些哀求,讲的是一个男人苦苦请求一位爱着另一位男人但他并不在意她的女人来在意他,爱他。当时我一个星期都在听这首歌,喜欢它给人带来的宁静和歌手的那真挚的感情,直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地哼起那首歌。

从那之后,我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几乎在双休日的所有休息时间,我都用来听歌。最近我又喜欢听一首歌,那就是鹿晗的《勋章》。

这首歌是在音乐课上我们的老师亲自点播的一首歌。我觉得这首歌鼓励那些追逐梦想的人们,勇敢地面对梦想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并且努力战胜它们。从歌中的“而我所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更是对努力追逐梦想的人的赞美。整首歌给人带来温暖又有励志,先是一段小提琴演奏,似乎在描绘一种场景;后是用一些管弦乐器的演奏,让人感到慷慨激昂,内心十分激动,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是一首典型的励志之歌,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反复听它,到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哼起这首歌来鼓励自己。

最后我想说的一首歌,它只是一部钢琴演奏曲,它是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summer》,它是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曲,虽然作曲家是日本人,但音乐是不分国界的。《summer》这首曲子,给人带来一种温暖、治愈的感觉,让你找回那最真实的自己。这是一部治愈之歌,让我到现在都在脑海中回荡那部曲子的旋律。

我非常喜欢音乐,因为它能够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着我,你喜欢音乐吗?

【篇六: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一想到“春”这个字,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春回大地时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我也会想到挪威著名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谱写的春天颂歌——《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时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说起格里格,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他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挪威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有《小调钢琴协奏曲》、《挪威舞曲》等主要作品。《致春天》是一首富有北欧气息的春天颂歌,乐曲采用三部曲式,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

在家里,在路上,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两样东西陪伴着我——书籍和音乐,我最爱听的便是格里格笔下的《致春天》。

每当听到那段熟悉的旋律时,我总会闭上双眼,用心聆听春的召唤,用心感受春的激情——在挪威,冬天是个漫长而寒冷的季节,而春天却与它恰恰相反,它代表着阳光与希望!冬去春至,虽冰雪尚未融尽,但可以感受到一颗象征希望的种子正在萌发、膨胀,向人们昭示着春天的到来。在乐曲的高潮部分,我亦心潮澎湃,放佛看到——江边杨柳依依、莺歌燕舞,都迎接着这春天的到来;田野上一茬茬整齐的稻苗正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向人们展示自己勃勃的生机;山谷里,在黄莺美妙歌声的呼唤中,在春姑娘纤纤玉手的爱抚下,小河在冬季的酣睡中醒转,欢快地奔跑;花园里一片片花海正沐浴着明媚阳光,尽情绽放着迷人的笑颜;马路上,人们早已脱下厚重的棉袄,换上轻薄的衣衫,走出家门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每当我打开音响,那抒情悦耳的琴声便缓缓流泻下来,流入耳际,清新舒适;流入心田,心生向往!当真是百听不厌!

唯美的春天的乐音引起了我们对春天的无尽想象,欢快的音符拂去那料峭的春寒。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尽情享受春天,邂逅音乐,用自己的生花妙笔谱写一曲春的乐章!

【篇七:我们要坚强】

漫步在楼下的小公园里,傍晚时分,来这散步的人慢慢的多起来了……

一个大概刚会走路的小男孩小手抓着他妈妈的大手一小步一小步用心的走着,突然,他松开了妈妈的大手,用仍有些蹒跚的步子向前小跑起来。跑着跑着,小男孩“叭”的一声重重的摔倒在地上,趴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边抹眼泪边用可怜的眼神望着他妈妈。

“给我自己站起来!起来!”妈妈严厉地呵斥着小男孩。我楞了……

最终,小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跌跌撞撞的爬了起来,小手沾满了灰尘。

回想起这段情景,我想了很多,很多……

这样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毅力,战胜了困难,这就是——坚强!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行为吧!在现今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女子也可以做大丈夫!

世界著名作曲家贝多芬26随时就创作了最初的三首奏鸣曲,可是痛苦却走向了他,因为治疗不善,他的耳咽管炎转为慢性中耳咽,听觉越来越衰退。1820年,他的两耳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简直是个致命的打击!然而,他没有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以超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失聪带来的种种困难,为人类留下9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部弦乐四重奏曲等不朽的音乐瑰宝。贝多芬称得上是不受造化、命运主宰的坚强的人!真正的“大”人!大丈夫!

弗洛伊德把认得欲望称为“本我”,把人的常规理性称为“自我”。他认为,“自我和我的关系,可以以骑马者与马的关系作比喻。马提供牵引力,骑马者则有特权确定目的地,指挥这个剽悍的牲畜的动作。但是在自我与本我之间经常出现一种不尽理想的局面:骑马者迫不得已只能随着马所愿意走的路径走下去。”

也就是说,人的理性应该成为自身的欲望,被欲望反控,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可见男子汉并不能简单得成为大丈夫。男子汉可以通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成为大丈夫!同样,我们女子也可以通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成为“大丈夫”!

我们都要争做大丈夫,无论男女!你认为呢?!

【篇八:耳边响起你的声音】

钢琴独奏的时候就像一个沉稳的人,坚定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但是小提琴响起的一瞬,钢琴就会悄悄地化为伴奏,轻轻地衬托着小提琴悠扬的琴声。

从我出生起,我的视线里永远会有着这两样乐器--钢琴与小提琴。妈妈是一个爱小提琴爱到痴迷的演奏者,在她的心里,学会演奏各种曲子,然后用心去体会作曲家的音乐世界,体会曲子蕴藏的细致感情,似乎就体验了人间百态,这就是学习音乐的乐趣。

妈妈总会去各地参加演奏,演奏前几天,我会拿着小凳子偷偷躲角落观察妈妈练习。“渐宽广”“极速最急板”“稍快小块板”“稍慢”她身穿白色连衣裙,轻轻地把右手的弓放在弦上,闭上双眼,左手按把位,右手运弓,美的小提琴旋律,漂洋在这星光璀璨的夜空中。

妈妈慢慢放下小提琴,我跑到妈妈身边,追着问妈妈,这曲子叫什么?我也想像妈妈一样拉出能让人开心的曲子。

妈妈摸着我的头,缓缓地说:“那是小夜曲与新春颂串烧,你要是想学,妈妈可以教你拉曲子”

“只知道炫技巧,感情在那里?!”妈妈的批评声又一次响起在耳边。窗外,细雨绵绵,灰黑一片。学习小提琴三年有余,曾苦练技法,苦学乐理,但学到了《卡农》,不管怎么演奏,却总是表达不出那种有一种自由的感觉,就像在麦田里自己一个人拥有整片天空那样。

“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古人学诗是如此,那么学琴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沉思》里学到了婉转抒情的曲调,在《爱的礼赞》中埃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画卷,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感受到了作曲家对恋人的感情,在《圣母颂》中,感受到了作曲家的追求一种脱离喧嚣、远离浮华的心境。

再次演奏《卡农》心里不再有哪些错综复杂的技法,那些杂乱的音调,而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篇九:《钢琴之森》观后感】

昨晚,我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钢琴之森》。电影的主人公有阿之野老师、羽宫、海君和誉子(又名:厕所公主)。海君带羽宫去看他在森林里发现的钢琴,羽宫看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琴盖,准备开始弹,一按下去却发现钢琴根本发不出声音。海君叫羽宫用力弹,羽宫很用力地弹下去,可还是发不出声音。羽宫走开了,海君到琴跟前弹下去,钢琴立刻发出动听又嘹亮的琴声。羽宫将海君能弹响钢琴的事情告诉了阿之野老师。原来那架钢琴是阿之野老师丢的,他曾出过一次车祸,左手和右手都受伤了,伤好之后,再也弹不响这架钢琴,这架钢琴就被抛弃到森林里去了。阿之野老师得知海君能弹响那架钢琴后就教海君弹钢琴,还让海君参加全日本的钢琴比赛。海君的朋友羽宫让海君要全力以赴,同时自己也非常认真地准备。

比赛前不久,海君让阿之野老师给他一点力量,阿之野老师给了他一盒磁带还有一本乐谱,海君拿到磁带之后模仿得非常像。后来老师就将磁带毁了,他说:“你必须弹出自己的钢琴,这本乐谱是作曲家写的,如果你弹不出自己的钢琴,作曲家就会将乐谱给要回去。”因为海君不懂什么是自己的钢琴,当天晚上他就产生了幻觉,走在路上的时候,作曲家莫扎特拦住他,对他说:“把你的乐谱还给我!”到森林里去弹钢琴的时候,更多的作曲家都对他说:“把乐谱还给我!”海君只得无奈地继续走向钢琴。临比赛之前海君的妈妈告诉羽宫一个小秘密,海君能弹响那架钢琴,是因为他小时候从窗台上掉下去,我以为他摔死了,其实他被森林保护着,正落在那架钢琴边上,后来,他有时间就去那架钢琴边上玩,所以他就能弹响那架钢琴了。

比赛的时候,海君看到誉子在哭,因为羽宫也去弹了,誉子认为羽宫比她弹得好,原本她自己能拿第一的,结果羽宫参加,她就拿不到第一了。海君问她,怎样才能平静下来,誉子说,她坐在马桶上才能平静下来。誉子走进厕所,又跑出来说,她家厕所比这个大,而且她还需要一只狗。海君无奈的说,这里哪能找到狗哇。誉子看到海君的头发是金黄色的、又多,正是她家狗毛的颜色,马上把他拉进厕所,抱着他,摸他的头发,慢慢地平静下来了。

誉子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想象她在大草原上弹琴,坐在马桶上,琴和马桶都在草原上跑动,她的爱犬也在她的旁边飞跑,接着,誉子和琴飞上天去了,她的爱犬跟着她在天上飞跑。最后顺利地弹完了这首曲子。

轮到海君弹了,他走上台的时候,看到台上坐着很多个作曲家,不给他让座,最后,坐在琴凳上的莫扎特起身了,给他让座,他才坐上琴凳,弹起了曲子,因为他弹不出自己的曲子,所以他的幻像老是不消失。弹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下来,扯掉领带,脱掉鞋子,将一只小蚂蚁放到琴上,说:“我们一起去森林吧!”他推开琴凳,站了起来,弹出了自己的曲子,把下面的观众都带到了一片广阔的森林里。弹完了曲子,大家都忘记鼓掌了,还是一个男士最先站起了开始鼓掌,其他人热烈的掌声才响起来。

虽然海君弹得很不错,但日本的比赛规定,一定要用作曲家的风格,所以没给海君进决赛的名额,羽宫的妈妈还说海君自作主张。但是海君一点也不伤心,他忘记了他刚刚是在参加比赛,他有了自己的钢琴世界。

最后羽宫离开了海君,回到自己的老家,在他坐车的时候,看到一片广阔的森林,他能想象里面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男孩,正在弹着自己的钢琴。

这个电影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海君和羽宫的友谊,他们既是好朋友,又在互相竞争,他们既在竞争,又在给对方加油,同时自己也很努力。他们两就像两块磁铁,既能互相吸引又能互相排斥。还有我觉得海君很大度,羽宫弹得好,他高兴,誉子弹得好,他也高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且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弹同一首曲子都可能不一样,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篇十:别让音乐也变得碎片化】

现在“标题党”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一篇文章,一条新闻看个标题,就算读过了。通过这样的碎片化阅读或许我们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迅速获取。但是这样的碎片化阅读真的好吗?

其实不仅仅是阅读变得碎片化,现在的音乐也快被时代摔得破碎。

我一直非常喜欢古典音乐,这可能与我从小就学习各类乐器相关,可是现在谁还会把一首耗费了作曲家数以千计个日日夜夜所创作出来的乐曲听完。我想,如果《命运交响曲》是这个时代的作品,它可能只有5分钟,或者只有我们熟知的第一乐章,这首长达33分钟的交响曲的后28分钟,有谁去认真听过?后面的部分难道不是贝多芬顽强地抵抗着自己的命运而写下的吗?这让我想起,在初中时我是校管乐队的一员,当我们在艺术节上演出时,台下的观众哪个不是刷着手机,打着哈欠,等待着我们的结束?大家根本没有耐心去听完一曲,听着碎片化的乐曲,看着手机中碎片化的信息。

难道流行音乐就能逃过被碎片化的命运吗?现在人们听音乐是件非常平常,甚至是随性,随便的事情,走路、打扫卫生、开车、玩游戏、喝咖啡、看书、吃东西等等的同时都在听歌,路上的行人常常是边刷着手机屏幕,边插着耳机听歌。这些听歌的时间大都是非常碎片化的,但我们每次都能够把每一首歌听完吗?我身边有一类人,他们寻找新的歌曲,或是只根据前奏来决定这首歌好不好听,又或是直接拉到副歌部分,一锤定音。把一首歌曲摔得粉碎,再从中挑出一块碎片,决断整首歌。在这样一个新单曲发布频率这么高的时代,这样的方法不仅省时而且省力,可是这样音乐的价值也就会这样被省时省力地被否定。

事实上哪止音乐,阅读变得碎片化,影视作品也进入了“快进时代”,我们也早已失去了用书信交流的安心。我仍衷心希望以后有“副歌党”,“前奏党”,甚至是“歌名党”的出现,让我们用心听完每一首歌,每一个作曲家,作词家,演唱者都值得我们的尊重。就像周杰伦的歌词中写到的: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把故事听到最后才说再见。让我们拒绝音乐碎片化,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

热门推荐
1搁浅的烛光
2温暖
3小发现
4妈妈的爱
5种子
6花儿比美大赛
7成长的滋味
8多变的云
9爸爸的坏习惯
10描写交警的作文
11我做主
12枯枝开花
13小鸡孵化记
14我的新老师
15我喜欢“吃”书
16难忘那双手
17进步,再进步
18荔枝
19读《爱的教育》有感
20童话故事
21我的妈妈
22秋天
23黑山羊的情感
24小雅·采薇改写
25都是糖果惹的祸
26我的校园
27快乐的一天
28孙大圣,我想对你说
29我的理想
30童年蠢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