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共享也是“共护”】
当今的共享资源可谓是种类繁多,最普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共享单车了。它给城市居民带来更为便捷的代步工具,简直是出行的最佳选择。
在获利的同时,似乎也涌现出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街道上挤满了共享单车,扫一扫却都是报废的;甚至有的居民贪图便利,将共享单车藏进了自己的家里。这样的做法又何谈共享?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了那个人不一样的一面。
张大爷已经年过半旬,却还是一个人形影单只,我们住在同个小区许多年了,没见过他的子女,也从来没搭过话,就连寒暄的问候也不曾有过。在我对张大爷仅有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个冷漠,不喜言语的人。
那天,艳阳高照,天气热得不像话,我骑着共享单车来到小区旁的地铁口,这可是过多共享单车的重灾区。到达时已是满头大汗,心想着迅速回家享受空调,便将车子随便一放,任它随波逐流,与其他“造型别致”的车子一起妨碍行人的道路。
当我转头刚要动身时,我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张大爷吗?他低身蹲在地上,身旁放着一个工具箱,只见他的双手不停地触碰着共享单车的各个部位,眉头因耀眼的阳光皱在一堆,颗颗汗珠顺着脸颊止不住地向下滑落。我大吃一惊!无法想象平时沉默寡言的张大爷也有如此暖心的举动。恍然间,我猛然发现自己刚才的动作是那么愚蠢、使人生厌,心中无比的愧疚使我迈不开腿,立在原地,脸涨得通红。
此时,张大爷忽然将一辆共享单车用双手托起举过头顶,侧身挪动着,挤出那共享单车构成的丛林。他轻轻放下车子后扭头发现了我,朝着我一笑,却是触到了我的心灵,从他身上散发的光芒如太阳的光芒一般令我睁不开眼……
共享该如何理解?我想,最好的理解便是在张大爷这类人身上吧。共同维护“共享”给予我们的快乐,才是共享时代的核心。
【篇二:浮云作雪,世味成茶】
与其轰轰烈烈繁华一生,不如平平淡淡偷渡半旬。不求洗尽铅华,出尘不染;但愿坚守自我,不与吵杂世界狼狈为奸。
墨守成规的清淡与变态万千的趋鹜相比,我更爱前者;必不因我厌倦烦恼,而是这世界过于变化,花花世界,最易让人迷了眼。
与其做个赎罪的苦行僧,我更心属那修道人。
梅,怒放于寒冬。若我逸致够雅,步行个大半年,蹲在那山坳沟沟里,陪她看着漫天大雪,无拘无束,自是风流倜傥之族。不求折了半枝插在花瓶里,若真折了,反倒拘束得紧。颇有我强迫她随我来反衬我之嫌,罢了,就让这梅与我,相忘于江湖好了。
兰,散幽于清水之畔。哪天修道成仙了,我可得好好管管她。好好的临江仙不做,非得跑客厅里去做“高雅之物”。真真地取末舍本。若我下世能为兰,我必生根于清水之畔,顾影自怜,孤芳自赏。哪能成为人们精神的虚伪反映呢?
竹,傲立于劲风之中。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孤傲清高的竹子也难逃人类网罗的大网,作为盆景的一种,居于静室之中,本该享受的风成了空调二十八度的凉风和十度的冷风。真真笑死个把个散仙。就这样一个挺高耸的清高之物,给人类养回了原形——竹子是草。
菊,吐瓣于重秋。顶着重霜,迎着白暖夜寒的无常,傲立茎头。够高冷的吧,然而人类却用她来装饰公园,作为一个小景观。芬芳,已使我鼻不忍嗅;美景,亦使我目不敢视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众多诗人之所以说鲜花娇嫩的缘由了。观赏呵,观赏呵,不在观赏中自刎,就在观赏中驯化。然而大多数的人,选择了被驯化。
无奈,我是一个修道者,自当远避红尘琐事,可看着尘世中的万物因异而变的扭曲样又于心不忍。怎么办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世人呵,愿你们能懂吧,毕竟改变也不是瞎改。
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无论世道如何,作为一介修道人,我只愿能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如此千年,亦可安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