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传统习俗的作文

【篇一:话说中国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我坐窗前静品《中国味》一书,总会有一阵细微的喜悦和浅浅的愁绪涌过心头。

这本书,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携我们乘上文化的“冲锋舟”,去领略各式各样的中国节日传统习俗:春节,要扫尘,贴门神,吃饺子,守岁;元宵节,要猜灯谜,看花灯;中秋节,要赏月,品月饼……这些点点滴滴的节日风情,共同组成了我们中国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今天,已是年二十八,按照我们家乡的年俗,这一天是要做“籺”吃的,一大早,我们家便会传出奶奶做“籺”发出的“当当……”声。“籺”是一种类似糯米糍的食品,做这“籺”并不简单。首先用精磨的糯米粉搓好皮,接着放入香味扑鼻的馅料,再放在木模具定型后,一番敲打使其脱落,贴上洗净的树叶,最后点上红印,一个个造型精美的“籺”便呈现眼前。煮好后,迫不急待地咬上一口,一阵香浓的虾仁味便久久回荡在嘴角。奶奶则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我,只言:“慢点吃,别烫着。”

在奶奶眼角的鱼尾纹里,在她那早已被岁月染白的银丝里,我仿佛看见了传统习俗那长长的脚印。这习俗,实际上是蕴藏着中国人对苦难往事的纪念,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拿我们家年年都做的“籺”来说吧,单靠奶奶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在短时间里做好100个“籺”的。每到这天,我们家就来个家庭总动员,妈妈早早洗好树叶,我帮忙搓好面皮,爸爸洗刷好锅炉,爷爷准备好红纸水,最后只等奶奶大展身手。一整天里,空气中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在浓浓的年味里,我领悟到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和睦,什么叫爱!传统节日,拉近了亲人间的距离,安抚了思乡的愁绪,实现了团圆的企盼。年复一年,循环往复,爱的种子,便在此生根发芽。

合上书扉,脑海里还感受着中国习俗的多姿多彩,嘴边还回味着香浓的“籺”饼香,眼前摇曳着崭新的中国结,灵魂却已沉浸在那充满喜悦的年俗里……

【篇二:找回清风明月】

大概是因为时代发展的原因吧,如今过春节的习俗和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人们过春节,直接从商场买来包裹精美的春联,在饭店预定独立包间来吃年夜饭,用手机上微信、QQ疯狂的抢红包礼品。传统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我们遗失了属于我们的清风明月。

那么,过去人们是怎么度过最富有中国传统气息的春节呢?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动手写春联,享受其中的情趣,借此抒发美好的愿望。写春联前,先将红纸剪成条幅,把干净的毛笔放在小筒里泡软,再把香浓的墨汁倒在一个小碟子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味儿,让人神清气爽。拿起泡软的毛笔,蘸点墨汁,工整书写对联。舒展洒脱、豪爽霸气、酣畅淋漓的大笔一挥、一气呵成。上联是“春为一岁首”,下联为“梅在百花先”,横批则是“四季平安”。动手用毛笔写春联这一过程让人体会到浓浓的年味儿和亲手劳动的淳朴喜悦。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大桌年夜饭,享受这一劳动的美好。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都要回到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亲自动手做年夜饭,每人都有各自详细的分工。姑姑和妈妈一大早去赶集,买回新鲜的食材。我和表姐来洗菜,凉凉的水浸湿了菜叶、浸湿了手,也浇灌了我们干燥的内心。洗完菜,星级大厨姥姥拿出绝活,动作娴熟的切菜、翻炒、装盘,整个过程流畅潇洒,糖醋排骨、油焖大虾、红烧猪蹄……每道菜是那么的高大上。姥爷端盘,大家围坐桌旁,边享受美食,边侃侃而谈,仿佛要在除夕夜把一年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尽才罢休,心中的充实感、满足感溢于言表。动手做年夜饭这一过程让人体会到亲手劳动的淳朴自然和一家人温馨和谐的气氛。

过去的人们过春节,喜欢亲自写寄明信片,流露祝福的真情。选好精美别致的明信片,附上感谢的话语,感激这一年在生活、学习、事业中真诚帮助他们的父母亲人、同学老师、上司同事。真诚的话语表达了内心的初衷,洗涤了人们浮躁的内心。一张小小的明信片,拒绝抱怨,展现了积极阳光的生活。寄出明信片的那一刻,内心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满满的都是幸福。薄薄的明信片厚重非凡,写寄明信片表达的是人们的深切祝福和来年美好的愿景。

春节传统习俗不只有这些,还有放鞭炮、登门拜年、守岁等等,它们曾经是我们的清风明月。但是,随着网络和手机时代的到来,有的习俗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有的渐行渐远。

是时候该找回我们这代的清风明月。我们现在的社会急需关注传统习俗。政府该出台政策指导传统习俗,社会该组织关于传统习俗的宣传和活动,人们该培养过传统习俗的意识。我们在享受信息时代和物质发展带来的方便快捷时,应该去追求精神的富足,体会文化的美好。

【篇三:春节】

【目光所及的春节】

初三赵惠婷

愿你在我的目光所及的地方开出一树独属春节的花儿。——题记

我是茶几上一只干净的茶壶。

我目睹了她所擦的地,目睹了她所擦的桌面,目睹了她所擦的吊灯,无一不是干干净净。虽说保持干净是春节来临前所必须做的,但是一个人似乎太累了,我偷偷告诉了她的孩子。当抱怨化为理解时,我又目睹了他们所整理的床铺,目睹了他们所摆放的拖鞋,目睹了他们所整理的橱柜。漾开在他们嘴角的微笑。目光所及,理解独属春节。

我是一只带着祝福的饺子。

我目睹了他乘坐的火车,目睹了他所带的大包小包,目睹了他跨进家门无时不是面露笑容。无论多远,回家过年都是一个外出打拼的人对一年最好的馈赠,他也是如此。于是我又目睹了他们一起吃着年夜饭,一起分享自己一年的收获,一起观看春晚。每一个人绽放在嘴角的肆无忌惮的笑。目光所及,团圆独属春节。

我是挂在街头树枝上的一个小灯笼。

新蓝的天空下,我看到了每个人穿着的新衣,我听到了露着兴奋祝福的“过年好”,我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味道。如墨的夜幕下,我看到了亮着的彩灯,我听到了聚在一块儿的小孩儿们的欢笑声,我嗅到了家家户户飘香的饭菜。目光所及,幸福独属春节。

我是一朵绚烂绽放的烟花。

当夜完全笼罩大地时,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演出,在夜幕中不停绽放。我希望我的美丽让你难移的目光,我希望我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希望我可以用我的美丽为你们的未来铺路。我终于在如墨的夜幕中绽放。我希望自己预示着每一个努力拼搏的你们可获得的辉煌!目光所及,希望独属春节。

不知道你是否在我的目光所及的地方开出独属春节的花儿,但相信理解、团圆、幸福以及希望你已获得。希望我目光所及的春节,带给你的不独属春节,而是向阳而生,遍地花开!

嘀嗒,北京时间,24点整。

【五味杂陈的春节】

初三马锐林

万家灯火绚烂,蓦然回首,我才恍然惊觉自己又度过了一年的光阴。春节的味道安放在记忆深处,从未改变。我细细拼装,追寻春节的时光,思索收获与失去,体味着其中的五味杂陈……

甜·稚子笑颜

每逢亲戚带着孩子来拜年,弟弟总能和他们玩到一起。一开始孩子们只是各自蜷缩在自己父母身边,眼睛环顾着四周,害羞的不敢移动一步,但只要弟弟拿出一颗糖或是一个玩具,就能成为孩子们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探地走动,装作漫不经心的走到玩具面前,小心又乖巧的问一句:“这是什么呀?”就是这句话成了他们友谊泉水的源头,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得不亦乐乎,白嫩的脸上泛起红晕,两只眼睛眯得如两个弯弯的月牙儿,嘴角的弧度刚刚好,眼神也如碧波般清澈。他们“咯咯”地笑着,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天真无邪,看着他们,我的嘴角也不自觉的上扬,心里感觉暖暖的,甜甜的。

酸·至亲离乡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但亲人远在他乡,未能团聚,也让人十分痛心。这年春节,叔叔未能回家过年,大年夜时,奶奶与他通话。奶奶坐在床边,问着叔叔的近况,但三句话不离“你初几回来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直到一句“我不回来了。”奶奶沉默了,即使这时心中纵有万语千言,奶奶也痛心地无法说出口了。挂了电话,她看上去无比平静,但我分明看到奶奶的眼里噙着泪,慢慢的,一滴泪流出她的眼眶,她看到我在看她,赶忙抹去了泪。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里一阵酸楚,那咸咸的泪水,酸酸的鼻尖,久久萦绕……

苦·挑灯夜读

春节的欢乐在心头萦绕,但开学和中考的日子也渐行渐近,我不得不用一只笔去战胜作业的压迫。夜深了,街上只有路灯和楼房上的红灯笼,给予我光明和希望,我只觉得胸口被什么堵住了似的,涩涩的,沉沉的,但心中仿佛又有一只困惑又愤怒的小兽咆哮着,想奋力冲破围墙。看着作业,只有心中的苦涩和眼睛辣辣的痛觉熬过了这一夜。

酸、甜、苦、辣、咸,一个春节便品尝了人生百味。惟愿度过这个感受颇丰的春节后,我能够不负这一年的光阴,洗尽铅华,勇敢前行!

【“余额”不足的春节】

原创:温华鑫

常听人们说智商余额不足,手机余额不足,假期余额不足,电量余额不足,那么余额不足的春节,你是否经历过?

春节人数余额不足

唉,又是一个举国同庆,阖家欢聚的春节,可对于我来说并非这样。

电视上正在播放着家家户户团圆的美好时光,再回眸定睛,身旁却也只有老妈相伴。老爸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坚守在岗位之上。姐姐也随同姐夫回到自己的家中过年。所以就只剩我和妈妈在硕大的家中,心中也未免有些小失落。不过呢看着一大桌丰盛的饭菜,香喷喷的饺子,香甜可口的饮料,我只能抛开烦恼化悲愤为食欲,开始了一顿美食大作战。可是全家玩乐,居然连斗地主的人都凑不齐,这人数余额也未免太少了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春节文化余额不足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祖辈们传下来的节日习俗,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确实如“知音”般难觅。举个实例来说,我对习俗了解并不透彻,什么腊月二十八要贴对联,三十中午要吃一顿富贵饺子,大年初一早晨要接财神……我都需要按妈妈的指令来机械进行。再加上城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条令,人们也失去了放鞭炮的兴奋小情绪,躲在温暖的家中安静地看着电视。2019的年兽也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大街上欣赏美丽的灯景了吧?就连一年一度的春晚,都在年轻人抢红包的呐喊声以及游戏取得胜利的欢呼声中,悄悄溜走。在传统习俗面前,就算是拜年走亲戚这件重头戏,也逐渐淡化。

总而言之,传统习俗正在被一些新生事物慢慢侵蚀。如果这些传统习俗遗失在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习俗淡化实堪忧啊!

春节年味余额不足

在我的认知观里,春节是我们小孩子最为期望的,因为小伙伴终于可以久违地聚在一起游戏,家人们会在一起吃一顿最为丰盛的饭菜,家中会囤一大堆干果、水果以及零食等年货,还会有绚丽无比的烟花接连不断,太多太多儿时的期盼,竟多到无法跃然纸上。

可随着年龄增长,对春节的味道却在渐渐淡化,盼望虽然在不断减少,我现在最想看到集市上热闹的场景,最想看到家人一起举杯互相祝愿的场景,最想看到旺火熊熊燃烧的场景……虽说现在的期盼并不多,可是期盼还终归是期盼无法实现。春节往往在过了三十,初一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寂寞,年味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足,往往会被工作,被金钱,被法律拐走,剩下的一些也就所剩无几了。总之,春节的氛围在渐渐被抹杀,年的味道与之前截然不同。

年味淡化留几许?

吐槽了这么多,余额不足的春节也早已等不及要接受大家的缴费了!快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找回久违的团聚,去传承文化习俗,去搜寻被拐走的年味吧。真心希望以后的春节会“余额满满”,希望真的年味儿能够“荣耀归来”!

热门推荐
1描写柳树的作文
2民族团结一家亲
3有一种美,叫孤独
4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作文
5我梦想畅游华夏文化长廊
6停电
7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8责任的议论文
9我们的学习乐园
10包包子
11潺潺流水,触动了我的心灵
12忘不了母亲的眼泪
13不走寻常路
14这就是我
15冬米糖
16我的弟弟
17平凡的自豪
18军训的感受英语日记带翻译
19你,光彩依然
20安全副校长开学讲话稿
21我的家
22心怀感恩
23春天作文
24诗韵飘香
25冬天
26我懂得了坦然以对
27我家的小鱼
28我读懂了父亲
29我最敬佩的人
30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