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联大的作文

【篇一:“度”与“毒”】

有语云:“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此指君子当有胸纳山水的气量,吞吐日月的气度,大丈夫当大肚能容,犯而不校。而今,此语却逐渐变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对“君子”、“丈夫”则以其酒量、狠毒来定义,此之谓失其本心。

“度”与“毒”之间的差别,无非是价值观的差别,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尚“毒”而非“度”。

胡适有言:“容忍是自由的根源。”容忍,即度。胡适在新文化的纠纷中,能始终保持有一份理性、温和与包容的态度,他说:“我怕这种不容忍之风造成之后,这个社会要变成一个更残忍、更残酷的社会,我们爱自由争自由的人怕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了。”这种容忍,就是君子的气度,更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气度。没有容忍的气度,人之为人便少了应有的谦和,而一群狠毒无气量的人只能将这个国家带入无边深渊。

君子的气度,应有对他人他事的包容,更应能容下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未名湖畔,蔡元培的雕像谦和的独守着一方净土,无论岁月的风尘如何扬起飞落,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蔡先生却因为他容纳各种不同言论思想的气度在时光的浪潮中风采依旧,永不褪色。因他的气度,北大才改其狼藉声名,成为一思想自由的名校,才得已吸纳无数人才。这便是君子,这便是君子之度。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因其度而非其毒。抗战时期北大、清华被占,南开被夷为平地,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合并为西南联大,三所大学风格各异,却在梅贻琦的管理下巧妙融合,而同时期的西北联大,学生们却总是打的头破血流。可以说是梅贻琦的公正无私、温文尔雅的气度才造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传奇。三所大学中无一人对梅先生不满,这是多么大的气度才能到达的高度!

故君子如河海,有容乃大。君子,是《周易》中的“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菜根谭》中的“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是《近思录》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君子贵在其度,胸怀天下,心优苍生,芥子纳须弥,如君子的芥子,其实比须弥山更加高大,伟岸。

【篇二:偶遇】

烈日炎炎的夏日,我与你偶遇在云南红色的土地上。

2016年的夏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心中精神的殿堂,中国近代教育的珠穆朗玛—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带着对大师们的崇敬,想与梅贻琦、傅斯年、赵忠尧、叶企孙,陈寅恪,闻一多等教育大师对话,学习他们崇高的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在当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现云南师范大学)校园的遗址上走着,倾听茅草屋的细语,欣赏铁皮屋的雨声,感悟联大精神的不朽。突然,前方的黑色的石碑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疾步向前,定晴一看。啊,那是一块西南联大学生从军的石碑。

碑略显破旧,碑底座长满了青苔。深黑的碑身显得深邃,碑身还有几道裂痕,那是文革留下的痕迹。碑身上方有个拱形,上面刻着小篆,有古典的风韵。一个个白得苍劲的字镌刻在深黑的碑上。字忽而飘逸、忽而沉重,忽而刚毅,忽而自由,忽而迅疾,忽而欣悦。忽然飘入这几句歌声:“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眼前悠忽可见一张张青春的脸上都是坚定的神情。“走,到后方去。”天地苍茫,乌云布满了天空,只看到一条长龙在天地间缓慢移动。学生们日行数十里,衣衫单薄,饥渴不已,但一些头发苍白的老教授拄着拐杖,在前面缓慢的登山,学生在后默默的跟随着。不知是谁唱起了《中国男儿》的歌曲:“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巍巍长城……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鲜血犹殷红!”雨越下越大,歌声也愈来愈高亢。我明白了,这是对民族的责任感,才使他们坚定地走到了祖国的大西南。

碑的后面也刻着字,我猛一转身,只见:梅祖彦、穆旦、黄宏嘉……。碑上刻着联大800多位从军学生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年轻而鲜活生命,悠忽间,大批的学生穿上军装,走出校门,向军队走去。这里面有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他们清楚自己生命的份量,但他们义无反顾的走向前线。我泪眼朦胧,是呀,当祖国蒙难,每一位年轻人都有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责任。

感谢你,西南联大的义士们,我有幸在这里遇到了你们,你让我明白了民族责任感的崇高。每当我疲倦时,一想起你,我就会更加努力,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竭尽我的全力。

天下着蒙蒙细雨,我伫立在碑前,久久不愿离去。

【篇三:方正圆融】

自古便有说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然个中深味几许,权衡把握,只留待个人去勘破。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领悟是人类探索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循序渐进后的必然所得。人们从个人天地走向社会后,在发现了个人与集体的从属关系后,迫切地维护其个人利益并探索其社会性,从而便发展出个人原则和社会规矩。而方正圆融的处事态度正是将个体性与社会性、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诉求熔铸于一炉而形成的普适于社会的思想共识。“方正”是个人底线的量尺,“圆融”是人与人交往的载体和独步社会的通行证。

“方正”强调为人有棱角,社会法制有棱角。苏子诗云:“我本麋鹿性,谅非伏猿姿。”如麋鹿般洒脱随性,而不献媚权贵,这是苏子的底线,亦是他的棱角。“方正”的处事原则亦可见诸历史长河的点滴。它是亡国危机下知识人的满腔悲慨,牺牲进取;是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魏晋文人风骨;是一曲长歌怀采薇……方正同样指制度透明平等,裁判公正。“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方正的规则将所有人拉到一个统一平直的起跑线和笔直的赛道上,让秩序成为环境底色甚至人性自觉,从而建立文明和平的世界脉络。

但历史的车轮从不会是方的。“圆融”便是要求人们磨出一个曲面,从而减小接触时的阻力;撒出一个网,包罗矛盾的突出点。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在中国黑云压顶的时刻,留下了一片河汉灿烂,正是因为它形成了“如云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的教育和研究生态,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中努力维护着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联大更就是一个在挺立民族主体性的同时保持接纳世界的开放姿态的抗争史,它自由之思想、自由之争论,与积极汇通中西、讨论国际学术成果的氛围,无形中给联大人和联大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增大了曲度,使学术思想日臻全面完美。

正如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杂技十分困难一样,能够保持方正圆融的心态也十分难得,很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只有时刻掌着舵,控制着规、矩、方、圆之间的平衡,才能进退自如。

要让规矩立得住,转得动,便是它能够适应条条框框,普适形形色色,找到方、圆之间的支撑点,维护原则与包容之间的张力,真正做到方正圆融。

【篇四:文化的纯粹】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篇五: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我们都在奔跑,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你追我赶,风起云涌春潮,海阔天空,敞开温暖怀抱。”这不是青春的模样吗?有梦可做,有力量去追赶,是最值得羡慕的人间四月天。

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虎也不会怕他。青春看起来有点莽撞,缺乏让人畏惧的力量;但是青春却又是最值得敬畏的,因为梦想的力量可以让青春势如雄鹰之击空,捷如猎豹之扑物,美如鲸鲨之游弋。奔跑在追梦的路上,这正是青春应有的姿态和模样。

追梦可以让青春有为。五四时期的青年,西南联大时期的学子,是什么让他们走上混乱的街头激情呐喊?是什么让他们回到漏雨的教室勤学苦读?是让人生绚丽的梦,是让中国崛起的梦!他们被激情与梦想点燃的青春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五四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在敌人的炮火中求学的联大学子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领域取得的成就堪称不朽。今天的我们崇拜他们,仰慕他们,也应该让自己的青春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追梦亦可以让青春永恒。金庸八十多岁还要到剑桥求学,塔莎奶奶九十多岁还在自己精心打造的花园里起舞。青春不仅是丹唇,是胶原蛋白,是强健的筋骨,更是不老的心,不灭的梦。

奔跑是追逐梦想的姿态,是灯火阑珊处依然执著的寻觅,是衣带渐宽时依然无悔的付出,是你在书堆里求解时的模样,是你在师长那里聆听时的模样,是你和同学辩论时的模样,是你在如梭的时光里来去匆匆的模样。因为时不我待,纵使迟暮的美人依然可以保持年轻的心态,但是不得不承认,人生不过百年,时间终会带走可爱的生命。对于个体来说,那些没有实现的梦想将永不会实现,所以梦是要追赶的,奔跑虽不是青春的专利,追梦虽不是青春的独有,但是它们应该都是青春的标配。

今天,千山万水待我们去跋涉;海阔天空待我们去飞翔。只见窗外姹紫嫣红开遍,谁愿付与断井颓垣?只见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谁愿全落他人院?把青春融入时代,让自己的梦在时代的斑斓星河里散发出迷人的光,正是当今青年应有的选择。

风起云涌春潮,青春有梦正好。

热门推荐
1吃一堑长一智
2丢三落四的我
3爱的力量
4我的书屋﹒我的梦
5寒假趣事
6假如我有翅膀想象作文
7雪糕雨
8给自己一个微笑
9小雪花旅行记
10悄然而至的秋姑娘
11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12写身边有特点的人
13带着梦想起飞
14往事
15写给哥哥的信
16路上的发现
17念你来看荷
18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19我爱我家
20最爱的蘑菇屋
21
22学打乒乓球
23有你,真好
24留住年华的芬芳
25描写接力赛的作文
26看电视
27我的乐园学校的操场
28我家的淘气包
29寻找童年的足迹
30军训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