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芥子的作文

【篇一:“度”与“毒”】

有语云:“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此指君子当有胸纳山水的气量,吞吐日月的气度,大丈夫当大肚能容,犯而不校。而今,此语却逐渐变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对“君子”、“丈夫”则以其酒量、狠毒来定义,此之谓失其本心。

“度”与“毒”之间的差别,无非是价值观的差别,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尚“毒”而非“度”。

胡适有言:“容忍是自由的根源。”容忍,即度。胡适在新文化的纠纷中,能始终保持有一份理性、温和与包容的态度,他说:“我怕这种不容忍之风造成之后,这个社会要变成一个更残忍、更残酷的社会,我们爱自由争自由的人怕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了。”这种容忍,就是君子的气度,更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气度。没有容忍的气度,人之为人便少了应有的谦和,而一群狠毒无气量的人只能将这个国家带入无边深渊。

君子的气度,应有对他人他事的包容,更应能容下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未名湖畔,蔡元培的雕像谦和的独守着一方净土,无论岁月的风尘如何扬起飞落,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蔡先生却因为他容纳各种不同言论思想的气度在时光的浪潮中风采依旧,永不褪色。因他的气度,北大才改其狼藉声名,成为一思想自由的名校,才得已吸纳无数人才。这便是君子,这便是君子之度。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因其度而非其毒。抗战时期北大、清华被占,南开被夷为平地,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合并为西南联大,三所大学风格各异,却在梅贻琦的管理下巧妙融合,而同时期的西北联大,学生们却总是打的头破血流。可以说是梅贻琦的公正无私、温文尔雅的气度才造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传奇。三所大学中无一人对梅先生不满,这是多么大的气度才能到达的高度!

故君子如河海,有容乃大。君子,是《周易》中的“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菜根谭》中的“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是《近思录》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君子贵在其度,胸怀天下,心优苍生,芥子纳须弥,如君子的芥子,其实比须弥山更加高大,伟岸。

【篇二:生而平凡,立应坚韧】

《菜根谭》中说:“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不难理解,凡是伟绝之物自是身处谦卑,平凡却坚韧。

叶嘉莹,叶老提出的“弱德”之美,何为“弱德”?风雅之美,这种美兼具教化作用,是美与善的统一。其中强调,“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是趴在那里挨打。弱的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质才是弱德。人生而平凡,但越是平凡的生命,却铸就着不平凡的事迹--郭川单人完成环球航线、吴斌危机关头忍痛停车、朱敏才夫妇晚年乡村支教……

《道德经》中言:“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强调了凡是重器,自是心藏大千谦逊不严,放低自己才能看清世界。面对卑微阿久悠这样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同样也正是如此也成就了他平凡的生命。

《金刚经》中有句话这样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其实我没见过几个有成就之人,有一点作为就到处夸耀。没见过真正有实力的作家,有点墨水就写这些那。如同米切尔在发布会上被一个出版过300多本书的男子嘲笑,却面带微笑的说:“先生,我没您那么伟大,我只写过一本书。”当男子询问书名时,才知道是家喻户晓的《飘》。

生活便是如此,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作为高中生,三年正如爬山,而爬上山顶,却发现青春碎了一地,青涩的狂妄与无知一夜之间淹没在这最后的三百天里。我和我的同学,正如纸上穿梭的铅笔,平凡,却坚韧。

佛曰:“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记住我们虽生而平凡,但若是立,定要坚忍坚韧!

【篇三:有你相伴】

留步饮杯茶,一夕浮生梦。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茶——此一生有你相伴,足矣!

每日夜晚,我都要饮一杯茶,不知为何,更喜欢苦茶。

夜深人静时,常握一杯清淡的茶在手中,坐到窗前,看繁星点点,望月影憧憧;喝一口茶,嘴中由苦到甜到涩滑;头看着茶,渐渐地喜欢看茶叶慢慢下沉,继而又浮上水面,如此的安静美好,如此的静谧。我的心也渐渐沉淀,思绪也渐渐浮升,抛去白日里的喧嚣与浮躁。一杯饮尽,人也轻松起来,不禁想:茶,有你相伴,真好!

每每伤心难过时,看到身边那些笑容满面,鲜活的脸,总想他们是否是真心快乐,还是掩藏伤痛,对人微笑。常喝茶,第一口苦,随后便是无尽的甘甜,甚至还带有香。人与人之间不也一样吗?会欣赏笑容的人太多,可只有看到他眼泪的人,才有爱他的资格。这道理,男女之间如是,父子之间如是,朋友之间亦如是,只看到一面便认定全部的人,总会弄丢许多东西。喝茶似修行,第一口苦,就认定整杯茶都苦,于是便不再尝第二口,因为这样的误会,错失多少好风景?思及此,我想:谢谢你让我懂得了“微如芥子,也成世界,谁施谁受,未如眼见”的道理。茶,有你相伴,我很幸运。

有一种茶,非常非常苦,但苦过之后,是深长的甘甜,那茶,叫浮生。

不尝苦,何来甜。

人生本就是对甘苦与共的一段旅程。

茶,第一口是苦的,再喝,却感觉有一丝淡淡的甘甜,一丝淡淡的香,爱情是如此,生活亦是如此,只有经历了苦难,才会懂得珍惜所有。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长健,三愿临到老,岁岁与茶伴。茶,此一生,有你相伴,不枉此生;茶,此一生,有你相伴,足矣!

【篇四:碎片化时代的思考】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当下,碎片化的时代已悄然降临。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便利,无论是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子设备,我们就能用它在我们碎片化的时间里上上微信、翻上几页公众号、顺便再看几眼朋友圈……这些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大部分人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然而,我们实在应该静下来思考一下,通过这样碎片化的阅读浏览,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就好比以最受人们欢迎的朋友圈为例,许多人喜欢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到朋友圈,与家人朋友同事们分享。在这些风景美食满天飞的朋友圈里,偶然可见这样的标题或文字:“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多看多想多做,超越常理,出奇制胜。”乍一看这些文字都很有道理,但是阅读之后,对自己的内心也并没有什么帮助,转眼也就忘记了。仔细一想,“多看多想多做”这六个字,谁都会讲,听上去觉得不难,可真的要付出行动时,又有多少人能完完全全做到呢?

这些看似正能量的文字背后,有着许多被我们忽略的,最本质的东西。在许多时候,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它会让你觉得努力和承受痛苦的重要性,而却忽视了其它成功的条件和方法。这种文字隐藏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只讲大家喜欢的东西,这也是碎片化信息流行的原因。

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当下,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去学习齐白石的学习方法。在那个信息贫乏的时代,他20岁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指导书在当时非常有名,对他来说就如同珍宝一般,可这套书是别人的。他下定决心,一定努力工作向主顾借来读。在他百般恳请后,主顾终于同意将它借出。之后,他便利用每晚空闲的时间,用薄竹纸附上书页,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画地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足有半年,画成十六册,才悉数描完,然后才把原书归还。

接下来的五年里,齐白石靠着全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反复斟酌,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而在今天,又有几个人可以像齐白石先生那样去读一本好书呢?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每天五彩斑驳的信息,

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总是被那些“标题党”所吸引,打开正文后又匆匆关掉,再滑到下一个……

我觉得,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下,我们的思维智慧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而唯独缺失了一样东西——深度。每当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时,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沉浸到角色中去,不被外界所打断。而是平凡的时间,利用起来也固然不是什么坏事,可以先计划性的定一下几个小小的目标,能在几分钟内完成,而又不影响到其他工作,比如背上十来个四六级单词,钻研钻研自己看过的一小段文章,又或者是听上一小段轻音乐,放松放松呢。

所以我认为碎片化的时代并不是完全没有利处,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并利用好它了。

【篇五:芥子纳须弥】

佛说:“芥子纳须弥。”又说:三千大小世界之外,芸芸众生奔走轮回之间,追寻着自己不朽的因果。而宇宙之大,其实也不过是一芥子罢了。

对比天宇的浩瀚,我们的确若沙粒,甚至连沙粒也不及。人类的弱小,各种灾害的肆意都可能让我们的生命顷刻消失。可面对着生活中的一个个凡俗的躯体迸发出的力量,我不禁疑惑,为什么明明生命苦厄却仍奔行红尘?明明注定生命不过轮回一遭却依旧笑脸,不悔一路前行?眼前浮现那张早晨卖汤老人沧桑而又生动的脸颊,还有寒风中通红而又生机勃勃的隔壁小学弟妹们的面庞……他们给我答案,那是一种渴望生命而又无比昂扬的生命状态和精神力量,那是一种不畏困难追寻结果和超越的期待。

是啊,那就是一种明知我“微”,却“心向往之”的踊跃。

我似乎有了一丝明悟,芥子与须弥本为一体,而又分为两端,当两者完美结合时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应当明白对于苍茫宇宙,虽个人命运的微小而我们却又执着于奔向远方。

眼前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布鲁诺,索菲亚,哥白尼,谭嗣同,他们无不是以凡人之躯,微渺之身冲击着真理乃至皇权至尊。布鲁诺被绑于十字架,索菲亚被当做女巫处死,哥白尼受教会迫害……他们明知一切生命的宏大与结局的注定,但仍然要去承受命运对他们的“嘲讽”而去追寻心中那片明净的天空。正是因为“微”而更要彰显生命的坚强。

回望自己过去的历程,就像一粒种子永远在满是砂石的泥土中反抗,为了追寻萌生的阳光和空气,不断向上,甚至头破血流,也决不退缩。在命运的作弄下心中更加坚定了对天空的向往和追求。

我明白,当我冲击着岩石,我会看见刺目的眼光,在满是郁金香的花园里,布鲁诺,哥白尼他们的身影一直都在,如此安详平和。

微小是我们作为人类的界定,但是没有一切可以让我们永远微小,我虽凡尘,亦心向往之,才是人类得以超越的永恒。

热门推荐
1浮生若梦
2激发渴望,成就梦想
3读《绿野仙踪》有感
4用心灵感受美
5小黑鸡历险记
6选择决定命运
7五指争功
8我熟悉的一个人
9不屈的灵魂——观《血性山谷》有感
10谈宽容
11七年级英语作文
12优秀记事作文
13给妈妈的信
14我的妈妈
15点亮心灵的灯
16劳动节作文
17快乐的旅程
18我爱大海
19感恩母亲
20我之国学观
21记住这一天
22有这样一种声音
23晨练
24祖国的变迁
25爱,还要会爱
26走过“青春国道”
27沟通创造奇迹
28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29探秘城南书院
30家乡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