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粮票的作文

【篇一:我的电脑票】

听爷爷说,四五十年前买东西都是要凭票的,买肉要肉票、买米要粮票、买煤要煤票、买电视要电视票……哈哈,如今我手中却有“电脑票”。不过,它是专门用来控制玩电脑的。

粮票之类的你也许见过,现在还有人收藏,而我的电脑票你却不一定见得到,因为它是我的专利。具体是这样的:

“孙艺杰电脑票(一小时)节约此票奖2元”。电脑票看似简单,其实到我三年级开始每天只能得到一张,也就是能玩一小时的电脑。以前我上一二年级的时候,能玩两个小时的电脑游戏,正因为这样,作业也不好好做,学习成绩下降了。这下可不得了啦:老师急了,父母急了,我自己也急了,可我就是改不掉玩电脑的毛病。

怎么办呢?还是爷爷想出了个好主意,给我设计了“孙艺杰电脑票”,规定每天给我一张电脑票,就是说只能玩一小时电脑。如果这一天不玩电脑,节省下来的电脑票就可换两元钱奖励;如果多玩一小时则罚四元。

还别说,爷爷的方法真管用,半年下来,我不仅戒掉了玩电脑的坏毛病,还挣到了52元零花钱呢。

小朋友们,不信你也试试?

【篇二:改革开放前后家乡变化】

以前我总听到父母啰嗦说他们以前的日子有多么多么辛苦,又说现在的孩子有多么多么幸福,每当这时候我总是会小声嘟囔一下:“真啰嗦,不都是童年嘛,能有多大区别。”直至这个寒假,我参加了历史综合活动,才知道改革开放前后的改变实在太大了。

民以食为天,所以首先说说吃的变化吧。以前的人们买米需要粮票,而现在却没有再使用了,粮食在哪里都能买到。听父辈们讲以前的人们都是吃番薯一类的廉价食物,更别说营养搭配什么的了,反观现在的食品种类实在丰富多了,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了。而在节假日出去聚餐等活动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在外饮食支出也不断增长。

其次谈谈穿吧,在改革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一套衣服也需要穿很多年,对于衣服的样式也没有多么讲究,他们总是觉得穿得暖就可以了。改革后,那就大大不一样了,人们总会去追逐潮流,要让自己变得时髦,拥有的衣服数量多了,穿同一件衣服的次数缺少了。

然后住宿条件也不一样了,改革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平房,而现在高楼大厦随处可见。比起改革前人们乘船等的出行方式,改革后人们的出行也更加便捷了。

家乡的变化又何止于此呢?除了上述的几点外,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好了,人们的需求更能满足了,娱乐活动也更多了……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让我们过得更舒服,但是我们仍不能忘了要勤俭节约,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各尽所能,我们的家乡将会变得更好!

【篇三:变化】

今年是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在这七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次我去外婆家玩的时候,偶然在柜子里发现一个红彤彤的布袋子,我满怀好奇之心打开它,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皱巴巴的纸。仔细一看,上面还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粮票?粮票是什么呢?我满腹疑惑地去问外婆。外婆耐心地给我解答:“粮票在过去是用来换粮食的。”“那现在为什么没有了呢?”我又好奇地追问。“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很穷,东西都是限量供应,凭票购买的。粮食很少,每个家庭只能挣到很少的粮票,然后凭粮票去买粮食,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你再看看现在,不但吃饱穿暖不是问题,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商品,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外婆抚摸着我的头回答道。

傍晚外公带我出门遛弯,他指着灯红酒绿的街道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那里还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农田。农田的旁边是一排排茅草屋,那就是老百姓的家,即使在白天,屋子里也很暗,到了晚上,照明主要靠煤油灯,灯光很昏暗,还冒着黑烟。现在就不一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高耸入云,绚丽多彩的灯光已经不仅仅用来照明,更多的是用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

接着外公又告诉我:“过去,学校的教室里没有像样的桌子椅子,有些是用水泥板和砖头搭的,甚至还有坐在地上上课的。虽然那时的学费不算高,但是还是有很多家庭拿不出学费。有的孩子家里穷得买不起鞋子,只能光着脚走路去上学。无论天气是正常的还是恶劣,孩子们都要自己走很远的路去上学。然而现在随着新中国强大起来,百姓家庭逐渐富裕起来。教室里有了整齐干净的桌椅,孩子们可以在国家优惠的政策下上学,脚穿各种样式的新鞋,上学放学都有家长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接送,再也不用担心路程遥远和天气恶劣了。”

回家的路上,外公牵着我的手边走边告诉我:“过去人们的衣服都会穿好几年,破了,修补一下继续穿,小了,续上一段改成大码再穿。年复一年,穿同样的衣服,即使是过年也极少有新衣服。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衣服破了、旧了、小了,甚至看腻了就会买新的,大人和孩子们拥有各式各样的漂亮的新衣服”。

听了外公外婆的一番话,从这些小细节我能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贫困逐步走向小康和富足。我也终于明白了爸爸曾经对我说的一句话——“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响起,我总感觉鼻子酸酸的。”

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拼搏,作为当代的一名少先队员,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知识,练本领,长大后为祖国的科技发展作贡献,愿祖国更繁荣,人民更幸福。

【篇四:老物件“粮票”】

在我们家的书架上有一本看上去很古老的册子,有一次我把这本册子拿下来翻着看,原来这是一本集邮册,是我爸爸小时候收集的。

集邮册里收集了种类繁多的邮票,有人物、花鸟、建筑……我被这些精美的邮票吸引,不禁一页页翻了下去,翻到最后一页时发现这页的票和之前有些不一样,这些长方形的小票据上都写着“壹斤”、“贰斤”等,于是我拿去问爸爸这是什么。

爸爸告诉我,这是他小时候使用的粮票。我忍不住问“粮票?干嘛用的啊?”爸爸说,在他小的时候,粮票是用来买粮食用的,而且只能按照上面规定的重量去购买,是不能超过的。在那个年代,爷爷奶奶每月领工资以后,还要根据家里的人数定量发放这些粮票,用来买米、买面等粮食。我惊呆了,买东西不就是带着钱去超市,想怎么买就怎么买吗?爸爸说,那会儿粮食很紧张,物资匮乏,不仅仅是粮票,还有布票,想做件新衣服还需要拿钱和布票去购买,可不像现在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随便购买。

通过这张粮票,我才知道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为能生活在这么美好的年代而感到高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粮食和物品。

【篇五:九村一日游】

今天我们二六班二十几个同学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九村秋游。

我们一起坐上了一辆大车,车厢里时时传来一阵阵欢笑声。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目的地。

一下车,我们认识了一位叔叔,这位叔叔穿着军装,一脸严肃,原来他是我们的带队教练。教练带着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拔河比赛、卖菜、龟兔赛跑等,比赛时我们分为两队,获胜的队伍能获得特殊的奖励,粮票一张。最有趣的游戏是拔河比赛,开始之前,家长告诉我们:双手要一前一后紧紧地抓住绳子,双脚要迈开一大步。教练吹响了哨子,比赛开始,同学齐心协力往后拉。家长们在一旁喊着:加油加油,绳子中间的红领巾一点一点向我们队靠近,这时教练又吹响了哨子,紧张的比赛结束了,同学们赶快跑到前面看看谁赢了,突然我们队的一位同学高兴地大声喊叫:起来我们赢了,我们赢了!我们队的所有同学都跳了起来,后来,更有趣的是十六位妈妈和十位爸爸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当然是我妈妈队赢了,因为我们同学也都加入妈妈队,真是树多成林不怕风,人多力量自然大!

九村不仅好玩,风景也很美,九村有一大片紫色的薰衣草,远处望去就像一片花海,还有许多白色的漂亮的建筑物。

最后我们还用粮票换领了礼物,今天真是收获满满啊!

【篇六:关于老物件的作文】

在外婆那本破旧而凌乱的相册里,一个虚掩着的角落,一沓满身折痕的粮票被轻柔地夹在书缝中,四个小巧的数字“1966”被岁月的风波冲刷的模模糊糊。一旁宏伟的大桥更是被风风雨雨淋出了一片片黄斑,只有那三个端正而引人注目的红色大字“伍市斤”仍是那样庄重整洁。

大人们常说,粮票可是三十几年以前的“抢手货”。因为物资匮乏,买任何物品都需要凭票才能出钱购买,在当时,粮票虽然可以换成钱,但是用钱却很难换到粮票,粮票简直就成了生命的根基。

我疑惑不解,于是好奇地问外婆:“外婆,您以前既然买不到粮票,那该从哪里拿粮票来换粮食呢?

外婆摸摸我的头,眨眨眼睛告诉我,那时,中国政府会把定量的粮票发放到各单位和学校,大人一个月只能发到二十五斤米的粮票,学校每个月也只给每个学生发八斤米的粮票,而且还需要从这少之又少的粮票中省下一部分来换布票、鞋票等,食物非常紧张。

我看着那沓发黄的过期粮票,不禁不解的问:“外婆,你为什么要把这打粮票留下来啊?为什么不去在开放销售之前换成粮食呢?”

外婆笑眯眯的看着我,乐呵呵的说:“这呀,还得‘归功’于你那糊涂的外公,你妈妈12岁的时候,有人开始在江湖上流传,很快全国就不再需要用粮票了。我赶紧拿着粮票去粮店换粮,可是,你外公就是要说这传言一定是假的,一定要我把粮票存着。于是,这沓粮票,就又在这相册里躺了二十多年。”

我的脑海里不禁出现了四十年前,人们靠着粮票挨饿受冻的寒酸生活,我幸运的出生在了这样一个富裕而幸福的年代。习爷爷告诉我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00后我们也要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篇七:参观厦门特区纪念馆】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2019年1月22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伴随着慷慨激昂的少先队队歌,穿着校服走进特区纪念馆来感受特区建设40年的风雨历程。

走进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艘游艇,这艘游艇叫‘鹭江’号。‘鹭江’号就是邓小平爷爷1984年2月视察厦门特区乘坐过的游艇呢!节假日期间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们来特区纪念馆参观,目睹‘鹭江’号的风采,回顾特区的发展历程,缅怀邓小平爷爷,感谢他为人民带来了小康生活,让我们衣食住行有更好的水平。

在纪念馆的展示柜里,我们看见了以前买米要用到粮票,粮票只有一寸照片那么大,有点儿像邮票,没有粮票就吃不了粮食了,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粮票在过去的生活中用处这么大!现在的我们可真幸福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东西就上超市,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纪念馆里面还有过去的鼓浪屿与现在的鼓浪屿对比图、学生证、工程建筑图等,通过这些实物、资料、图片等,我仿佛看到了厦门经济特区40年以来的艰辛历程,如今的厦门的辉煌成果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经济特区城市,应该珍惜这个美好的环境和年代,好好学习!

最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还用前瞻性的动画为我们展示了厦门的美好的未来蓝图,也用真实的历史照片介绍了厦门的悠久历史。我们看到了过去,也预见了未来。“厦门这40年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是所有同学们参观完图片展后的共同感受。我们跟着爸爸妈妈们研学了一个上午,了解了很多关于厦门的历史以及厦门在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蜕变,受益匪浅。

参观完特区纪念馆后,每位同学都被改革开放后,厦门的巨大变化所深深触动,接受了一次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洗礼,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建设更美丽的厦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厦门明天的太阳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篇八:中国财税博物馆一游】

“要劳逸结合!学就认认真真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地玩!”这是妈妈的格言。

我们家一向按妈妈的格言行事。我的假期生活是:上午完成预定的作业,下午出去玩或自由活动。

今天下午,我们约好去吴山广场,我很期待。

“出发!”我们飞快地跑出了家门。

来到吴山广场,一查地图,发现边上就是城隍阁和中国财税博物馆;城隍阁我们已经去过了,今天就去中国财税博物馆看看。

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了一棵大大的“摇钱树”。随后,我们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粮票,这实在太古董了,有些纸都破的不成样,妈妈都说没见过。

然后看到是一套人民币,面值五花八门:五千元、两百元、一万元、一千元……颜色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连同样两张一千元颜色都不同。

紧接着,我们看到了古代财会用具。有各种各样的符号,还有钟鼎文、甲骨文等文字;我最喜欢的是各种各样的算盘,形状各不相同:有圆的、扇子形的、长条的、三层的……还有口诀呢!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

最后是一些珍品展,展出的是国际交流的纪念品,有巴基斯坦的、印度的……镀的金子闪得让我睁不开眼。

中国财税博物馆,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知识,不虚此行!

【篇九:未来世界中国有“戏”】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种交通工具像雨后春笋一般。这一样样老物品的消失,一件件新事物的诞生,都在叙述着中国七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爷爷讲粮票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总爱给我讲故事。爷爷说,在他们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买任何东西都要依靠粮票。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在各地建立人民公社,对物品进行平均分配。爷爷说,公社会根据每家每户的人数量平均分发粮票,再用粮票到“供销社”买所需要的物品,由于资源缺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爷爷每次去买东西总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也不一定买得到。粮票记载着一段新中国历史上异常艰难的岁月,它的历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的生活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的写照和证明。粮票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每当爷爷回想起这段历史时,都会深深地叹一口气:“唉,国家不富不强啊!”

听爸爸讲信用卡的故事

到了爸爸这一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来了,经济发展了,人民也幸福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购物,虽然国家并不十分富裕,但已经改善很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爸爸的生活里多了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使用信用卡。听爸爸说,刚办信用卡的时候,人们都很开心爸爸在银行门口排队等了几天才办到的呢。起初,人们总想不通,那么多的钱,怎么装进这个小卡片里的呢?后来,信用卡的作用越来越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自然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使用信用卡了。

听我讲互联网的故事

到了我这一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脑走进每一个人的家中。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让购物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购物时“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全球好货,只需在网上下订单,“淘宝”“京东”等购物软件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不用为了购物天天出门,宅在家中也可找到物美价廉的好货。

从粮票到信用卡,从信用卡到互联网,不仅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历经70年风雨一头雄狮屹立在世界东方。从1949到2019,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这其中蕴含了多少代人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如今,国家不断繁荣富强,人民不断走向幸福,经济不断加速发展,科技更不断创新进步!有一种骄傲叫扬眉吐气。珠港澳大桥、国产大飞机C919、AG600、水陆两栖飞机“蓝鲸2号”,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第一、全球领先的大国重器盛装亮相,铸就了一个个多彩的中国梦。

有一种努力叫真抓实干,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领先……一项项温暖人心的举措,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是这70年来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中国精神。有一种责任叫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我们以精彩纷呈的中国特色外交广交天下好友,彰显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立已达人的气魄。有一种梦想叫伟大复兴。回望历史,我们饱受凌辱。如今,我们高歌猛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未来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戏份正越来越多。

尽管我们的中国日益崛起,但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决不能贫图享乐,不思进取。新时代,新目标,我们应勇于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唱响时代的高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问西东,只问使命。

以大国之泱泱,添大国之风光。新时代,新变化,新任务,新使命。时代变化君毋惧,正是杨帆起航时,不负流金岁月,勇立时代潮头。请相信:未来世界,中国有“戏”。

【篇十:听外公讲那过去的事情】

“咳,咳”,老人的咳嗽声回荡在一屋子的惨白中,鲜红的血溅在老人白纸般的手上。我忙为他拭去血迹,他却突然用力握住我的手,骨头硌得我生疼。

“外公,您……”

“我没有多少时间了,”他吃力地坐起来看着我,薄唇微启,打开了回忆的大门,“但我很满足了,七八岁时新中国就成立了,教了一辈子书,看着几代人长大,也目睹了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

窗户开了一扇,有风刮过床沿,老人的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我小时候年代很乱,随时都在跑,又永远吃不饱,晚上也睡不了床,只能铺一席干草裹着毯子睡。记忆中没有父亲,听说是我刚出生就从了军,再也没回来,母亲在一次跑的时候倒在了血泊中,我想去看看她,但有人拉着我继续跑。”

老人虽竭力控制情绪,仍有几滴滚烫的泪落在我的手背上。

他转向一角用衣袖擦去泪水,又转回来继续讲:

“我们跑了几天,到了我大姨家,那儿已经解放了,解放军教我们识字,唱歌,还让我们上学。我们那个时候靠票生活,吃饭得用粮票,穿衣又要布票,但物资本来就缺,票呀,自然也缺,没多久票用完了,我们就只有饿着。”

“之后我去城里学习,读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去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感情已平静的他又重重叹了口气,“我的老师后来被抓了,我也就参加了红卫兵。当时徒步走到北京去,就从四川出发,去见了毛主席。”

“哇!”我由心而发的感慨代表着一个21世纪的少年对老一辈人经历的艳羡和惊异。

他却不以为意,又用沙哑的声音继续讲:

“我父母都死在了乱世的刀枪之下,我只是幸运地免于一难罢了,那时大家都挺绝望的。但你们不一样,你们是充满希望的,这样的机会太珍贵了,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嗯,我知道了。”

几天后,外公与世长辞了。在那场“热闹”的祭奠中,别人在哭泣,在悲伤,我在为老人最后对我说的话而沉重无比。

从前我总是认为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是外公第一个让我知道:我现在的生活是曾经多少人献出生命追逐的梦。

在外公满怀希望的寄语下,我一定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接过革命先烈们的火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他们未曾安稳过享受过的世界。

热门推荐
1蟹霸
2被感动的瞬间
3与爸爸相遇
4伟大的父爱与母爱
5小草
6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7胡辣汤
8童年的欢乐
9难忘的童年
10底线
11这天,我回家晚了
12那一次我被触动了
13校园文学之花
14天门山风景
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6国宝大熊猫
17我是胆小鬼
18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
19的作文
20阿甘正传观后感
21我的读书之路
22感悟生命
23粉笔
24差生怎么了
25老师的手
26国庆作文
27吵架
28长江三峡游记
29我的心灵憩所
30看《大材小用》漫画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