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速的作文

【篇一:一台古老的电风扇】

在我外公家里有一台古老的电风扇。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年龄已经超过70岁了。

这台电风扇的来历可不一般。1994年外公住在上海北新径时,那时正值夏天,天气炎热,那时候还没有空调设备,他的一位上海战友便将这台美国生产的永久牌电风扇作为礼物,送给了外公。这台电风扇价格昂贵,要几百元人民币,相当于那时外公近半个月的工资呢。这台电风扇,不仅给外公一家带来了无限清凉,也使家里变的更加热闹,周围的邻居们因此常来家乘凉聊天。

这台电风扇全身是银灰色的,全部是用铜制作而成,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它的高度约50厘米,扇面直径约40厘米,有四片风扇叶,底座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可左右调节的风速调节装置,上面刻有“HIGH、LOW”等字样。电风扇整体造型简洁,轮廓清晰。

这台电风扇一直被外公完好的珍藏着,因为它承载着那份弥足珍贵的友情以及那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篇二:跌倒之后,我停下来反思】

思考是行动的种子,跌倒之后不要及时站起,要认真反思,惟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

——题记

人们常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句话是对坚持勇敢的人说的,但对于聪明的人来说,他们如果跌倒就会停下脚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跌倒,要怎么样才能避免再次跌倒。

有时候人就像麻雀和海鸥一样。让麻雀和海鸥同时飞行,麻雀总是先飞起来,在海鸥还没有起飞时就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海鸥。而海鸥呢,它每次起飞都会先在地面上挥动好几次翅膀,这种行为看起来很愚蠢,但科学证明:海鸥挥动的每一下翅膀都是在计算风速与角度,所以它们能都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和角度,而且在飞行的过程中会根据风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快慢。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能飞跃上千海里的大洋,而麻雀只能在方圆几十里打转。

生活中难免有些人失败后,虽然会立马振作起来努力拼搏,但最终却不见成果。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静下心来,停下自己的脚步反思,没有反思怎么会成功呢?就像安迪生一样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才成功,人们只看到了它数千次的坚持,没看到他背后所作的数千次的反思。人不要只在乎坚持与前进,还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跌倒的原因。

人在跌倒时不一定要马上站起来,而是要停下来用脑袋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跌倒。如果只是站起来盲目的前行,也许到了下一次,你还会因为同样的错误再次跌倒。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旅程的长短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旅程中难免会跌倒,我们要像海鸥一样,在跌倒的时候要仔细思考原因从中汲取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路程打好基础,自己才能走的更加的稳,走的更远。

【篇三:参观炮兵团】

8月23日的早晨,我们小记者统一在太仓市博物馆集合,准备去参观炮兵团。在我心里,那里就是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地方,我的心里也是无比的期待。

首先,我们跟随一位军人叔叔来到史团馆,在里面,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炮兵团的知识。炮兵团成立于1937年7月,还有消防演练等等。

第二个活动就是去参观大炮了。原来大炮是由八名战士来操控的,其中三名队员来操作大炮;三名队员来测量方向,即风速、高度和位置;两名队员在地上护着大炮。

第三个环节就是去参观战士们的宿舍,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们的被子叠得四四方方,就像一个正方体一样摆在那儿,我既羡慕又崇拜。

今天的参观让我颇为感慨,祖国的和平和安危是他们在维护着,我向他们致敬!

【篇四:迷你小风扇】

大家好!各位观众好!我是风扇家族的“小不点”,只有普通风扇的四分之一那么大。忘了介绍我的“鼎鼎大名”了,我叫小白,接下来,我带你们看看我长啥样。

你们看,我的头部白白的,全身像披上了一件雪白雪白的外套。我头里的风叶是浅蓝色的,有点像天空的颜色。我对头部的中间有一小段英文,看起来是不是很怪,那可是我的品牌。我的头发上插满了许多发卡,那可是功能键:有风速高、中、低,定时等。后面的那根线是我的“生命之线”——电线,如果没有它,我会直接“沉睡”,直到主人将我“复活”。

看了我的外貌,是不是感到惊奇?来,再看看我的功能,你会更加的感受到我的厉害。我可以调节风速的高中低,还可以调节风类,风可以为人们带来舒服的感觉,收走人们一天的劳累。我甚至可以定时开和关。听了我的话,你们是不是眼前一亮?

现在的风扇技术研发可真是越来越厉害!例如小主人现在就有一个更轻便的风扇,可能连我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比我方便多了,它易于拿在手上,我却不行了。

有人说我们风扇跟蜜蜂一样默默无闻为他人作贡献,但环卫工人、警察、教师等人比我们更加努力地在为社会作贡献,我们风扇家族也要向他们学习。

【篇五:一次科学实验】

今天下午的作文课,可谓是一节科学课。为什么呢?嘿嘿,你们这就猜不出来了吧!瞧,朱老师正拎着一个袋子神秘兮兮的向教室走来呢!

她放下袋子,小声的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说完,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今天,我们做的实验就是要把乒乓球从纸杯里吹出来。”朱老师补充道。“这怎么可能。”许多同学半信半疑。朱老师笑着说:“那么,你们就自己来试一试吧。”说着,朱老师发给各个小组实验器材。

“我们应该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乒乓球吹上来才对。”薛智恒说。这是我振振有词地说道:“我觉得可以从乒乓球的侧面吹才行。”“嗯,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才行。”顾寒波赞同了我的观点。

我们开始实验了!只见薛智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子从球的侧面猛地一吹,在这一瞬间,我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乒乓球,期待着第一次实验的成功。可是球就像是一个小赖皮一样,死赖在杯底不动弹。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看到这时,原本充满期待的小组成员,现在个个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头丧气,不知该怎样才好。这时,顾寒波说:“既然在侧面吹球失败,那我们可以试试从正面吹呀?”我若有所思,轻轻的点了点头。“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成功了!”陈赟婕兴奋的喊道。我的目光立刻转移到了陈赟婕一组。啊?这么快就成功了。我在心里暗暗想着。“快,快,我们也不能落后。”我焦急的说着。第二次实验开始了。

这一次由我来吹球。我双眼紧紧的盯着球,眼珠都要掉到杯子里去了。双手紧紧握着,接着,深吸了一口气,对着乒乓球使劲一吹,乒乓球居然浮起来了。当乒乓球快要跳出来时,他还是在边缘溜达了一圈,然后又落到了杯底。可是球毕竟是离开了杯底。我没有放弃,继续挑战着。可是结果仍然不尽人意。这已经是我第四次挑战了。我鼓起腮帮子,噘着嘴,猛地朝杯子里的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乖乖的从杯子里溜了出来。“耶!我终于成功了!”我欢呼着。就连我们小组内的成员也为我高兴。

虽然实验成功了,但我仍有一个谜团尚未解开。为什么我们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就会从杯子里跳出来呢?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伯努利原理。其实就是利用气压让小球浮起来,乒乓球上方风速大,压力小,球下方风速小,压力大,这样乒乓球就自然被抬起来了!听了老师说的,我觉得这真是太神奇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明白了一个科学原理,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六:一次尝试】

在前几年的一个假期,我在小姨家,来到了游乐园来。

在这里我玩了好多好多东西,但是我看到一个很刺激的东西,它是这样子的:一辆火车(不是一节节的)在铁轨上行驶,先上去,穿过一个山洞后再极速下降。

我考虑了一会儿,最后鼓起了勇气走上了火车。穿上雨衣,我觉得心里舒坦极了。

火车缓缓地上来了,我觉得没什么可怕的,过了黑漆漆的洞,我看见了一道很斜的一道铁轨。我见了,把雨衣的帽子使劲往下拉,挡住眼睛并且闭着。在那一刹那间,我虽然闭上了眼睛,但是我的耳朵能听见风速,脸蛋也可以感觉到风速,觉得有很大的冲击力。

突然间,我感觉到脸颊上面有一些水,也听见了水声。火车终于不倾斜了,同时也有建筑物和人喷水,似乎在祝贺我们,欢迎我们回来,恭喜我们战胜了困难。

下了火车以后,我扑进了妈妈的一怀抱中,心里还想着再玩一次,期望着下次假期也能来这里。

在这里我明白了一定要勇于尝试,只要尝试了就可以知道这是√还是×,所以大家一定要勇于尝试,勇气+尝试+信心=成功。

热门推荐
1辉煌七十年逐梦新时代
2今天我主厨
3雪中情
4美丽的黄华山
5赞美陌生人的作文
6荷花
7饭桌上的故事
8那一次,我很感动
9豹纹守宫
10品菊
11潍坊血站观后感
12笙声伴舞,书似花海
13友谊伴我同行
14爱心提醒
15小黄鸭
16悲伤的泪水
17校园运动会
18美妙的水果晚会
19我家的狗
20欢乐时光
21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
22没有借口
23让梦想点亮心灯
24中秋团圆
25小星
26插秧
27找到藏在身边的幸福
28成长的岁月
29水上乐园
30与后排同学一起走过的日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