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五色线的作文

【篇一:我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前几天,到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息。

我和妈妈来到一位老奶奶的手推车旁买香苞,手推车架子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苞、五色线等。我看中了一个小白兔香苞,于是,妈妈就给我买了那个小白兔香苞,还买了一个小老鼠香苞给我的小弟弟。买了香苞,我和妈妈又买了五色线。该去买艾叶了,卖艾叶的老爷爷的三轮车上满是大把大把的艾叶,我和妈妈挑了两把艾叶就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忽然想起来要买粽子。这时弟弟听见了,跑过来问:“妈妈,我也想去,可以吗?”

妈妈笑着回答:“当然可以。”

弟弟高兴极了,喊着妈妈:“那快点儿走吧!”

妈妈说:“好,现在就走。”

我们三个来到超市,这里的粽子形状可真多!长方形的,圆柱形的,三角形的……我们都看花眼了,不知道该挑啥样的。这时,妈妈问我们:“咱们自己包粽子,好不好?”我和弟弟都很赞成。我们买了粽叶,糯米和蜜枣,就回家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煮好了,妈妈就把粽子冻在冰箱里,等待着端午节的到来。

盼啊盼,端午节终于来了。

一大早,我就起床了,穿好衣服、戴上香苞和拴五彩线;又去给弟弟穿衣服、戴香苞和拴五彩线。然后,我们就跑出了房间。

这时,我们闻到了粽子和艾叶的香味。我们看见妈妈把艾叶放在门口,又把粽子从锅里拿了出来。妈妈看我们醒了,就给我们一人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子,露出雪白的糯米和红红的蜜枣,咬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好吃极了!

我喜欢端午节!

【篇二:快乐的端午】

小时候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后来也是知道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

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这些可都是必不可少的,祈福我们无病无灾,快乐的成长。带在身上的五色线只能在下大雨或者第一次洗澡时才可以丢掉,妈妈告诉我说,据老人们讲,这样可以免灾免难,由此可以保安康快乐。

2020年端午节又要到了,奶奶就开始浸泡糯米和粽叶了。听奶奶说糯米泡的越久,包出来的粽子就会越糯。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今年我也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包。刚开始包的时候,要不就是糯米露出来了,要不就是叶子破了,妈妈也不会包粽子。我和妈妈齐心协力的一起包粽子,弄了好久才包出来第一个粽子。哈哈,看着我俩的成果,我想这一定是最好吃的粽子。我们陆陆续续地包了好几个粽子,动作也越来越娴熟。转眼,我们就包了一大盆粽子了。奶奶就开始煮粽子了,奶奶说煮好的粽子,需要在锅里闷一夜,才会更好吃!

端午节的早上,我们原本约了家人们去上山采艾蒿,因为妈妈没有叫我起床,哎!期盼的端午登山采艾蒿这就么黄了。奶奶中午做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我还吃了自己包的粽子,可好吃了!

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思念的节日,虽然我没有去采艾蒿,但我学会了包粽子啊!哈哈,真是个充满喜悦的一天。

【篇三: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我不禁想起了端午节。

端午节时,需要给小孩涂雄黄,为的是图利,去邪。可惜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这个习俗了。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于是,在端午节早晨,各家大人起床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小孩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线,系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可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丢入河中。据说,这样可以避开蛇蝎等毒虫的伤害。

悬钟馗抓妖像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在一些地区,家家都悬挂钟馗像,用来镇宅驱邪。

赛龙舟是端午节特有的。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不愿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拯救,追到洞庭湖还不见踪影。之后每年五月五曰划龙舟纪念之。并借此冲散江中之鱼,以免与吃掉屈原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日子。

【篇四:我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我们穿着老师发的校服,前往一个离学校很近的中西餐厅——富兰城堡。

第一个环节“端午忆屈原”开始了。大屏幕上面写着“浓浓端午情,悠悠艾草香”。接下来老师介绍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以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主要事迹及主要作品。作品主要是《离骚》、《天问》、《九歌》和《怀沙》等。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栓五色线和给孩子涂雄黄等等。

然后第二个环节开始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没有装香料的空香囊袋。红色代表热情,力量和勇气。他它可以增强疫力和吸引力。绿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颜色,它帮助你在学习生活中更加的谨慎细致,朝着你心里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前行。我轻轻下位,把香囊递给了我的妈妈。只见妈妈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叶放进香囊袋里,直到装满,系上一个蝴蝶结,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系蓝丝带”。我把蓝丝带系在妈妈的左手腕上。蓝丝带代表着感恩、鼓励、关怀和爱。

第四个环节是“诵经典”。通过大声诵读屈原的作品,我内心真佩服,他真是厉害呀。

终于到了第五个环节,快乐寻宝。当老师说完开始后,全部的学生都冲了进去。有的像大猩猩,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强盗。四处抢免单券,我找到了一张免单券。带着它去回答问题。问题真简单,问的是“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我的回答是“五月初五”。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屈原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像屈原一样,爱家爱国,忠贞不二。

【篇五:端午节】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

所有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了,有卖香囊的,卖艾草的,还有卖五色线的。俗话说的好,屋上绑艾,家家有爱。于是我家到处也都放上了艾草。妈妈还买了一些五色线,戴在了哥哥姐姐和我的手上。

今年的端午气息,老家最旺,和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粽子,那才叫“艾”。所以我们决定去奶奶家过端午。

一路上鸟语花香,果实累累。到了,我下了车,便向家门奔去。爷爷奶奶在看电视,听说某地又新增确诊病例23例,不会吧!病例又增加了这么多,看到这儿,我才想起自己又忘戴口罩了。唉,我真是大马虎!

中午,爸爸妈妈准备包粽子,我也想包一下试试,可妈妈说我还不能包粽子,因为我太小了。爸爸比较善解人意,说:“她想包就包吧,小孩子手巧,说不定能比咱们包的还好。”于是我就加入了“包粽子团”。

首先,准备一张方形的粽子皮,然后把糯米平铺在上面,再放几粒花生,可花生到底放几颗呢?我不太爱吃花生,那就不放了吧。然后再放两颗蜜枣,这样口感吃起来甜丝丝的更符合我的少女心。最后再放一层糯米。开始包了,先将长的那两边往里包一下,再把上面短的一边往下折,然后翻个面,用绳子固定好粽子叶。看到爸爸妈妈娴熟的手法,我百般羡慕,可我还是第一次包。绳子一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我那个有点拙态的粽子,心里欢喜着:我会包粽子了!我屋里屋外的跑着,看见人都指着我的粽子说:“看,我自己包的粽子!”人们都连忙夸赞:“妞妞会包粽子了!”我快乐地回了家,爸爸说:“要上锅蒸了,把粽子给爸爸好不好?”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把粽子给了爸爸,然后去看电视。

不知不觉中,粽子蒸好了,爸爸把我包的粽子放到我的碗里,那粽子白白的,像个白胖子,吃一口糯糯的。

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篇六:多姿多彩的端午节】

我过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没有包粽子,更没有扔粽子。我只有坐在家里干巴巴地啃着买回来的粽子……唉,我多希望在这端午节过得有节日气氛一些!

如今,端午节的习俗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人们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赚钱、上网、旅游等方面。现在,你还会在湘江河面上看到那千舟竞发的壮观景象吗?还会体验到包粽子和扔粽子的乐趣吗?

“端午节要给小孩子系五色线呢!”“等等,端午节还有这风俗?!”我惊讶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妈妈。将信将疑的我赶紧请教了“度娘”——这在以前确实是真的!可是,亲爱的朋友们,请您看看,现在端午节的大街上,有哪个小孩子会系着五色线呢?唉,我们许多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会销声匿迹呢?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它有特定的节日习俗。人们淡忘了千古流传的习俗,便是对爱国诗人屈原的侮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漠视!那么,我心目中的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为你们来描绘一番吧!

我心中的端午节是激烈的:一艘艘龙舟像鱼儿一般地贴在涛涛的江水上急速地行驶,龙舟上,每个人都在卖力地划桨。他们身上湿漉漉的,不知是被汗水浸湿的,还是被那激起的水花打湿的,而在湘江两岸观看龙舟赛的人们则大声喊着“加油!”

我心中的端午节是温馨美妙的:大家欢欢喜喜,围着桌子包粽子,老人们就是最好的老师,三两下就将粽叶、糯米、红豆、蜜枣、五花肉裹成了一个棱角分明而又胖嘟嘟的粽子。小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嚷嚷着也要来试试。结果,糯米、配料洒了一地,那一串粽子的身影里也多了几个“四不像”。笑声伴着粽子出锅了。解开包着粽子的麻绳,剥开粽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甜枣,咸粽子里白白的肥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看着棒,吃着更棒,真是人间美味啊!

我心中的端午节是有趣的:众多的人站在江边扔粽子,划成一条条美丽的弧线,这条条弧线中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追忆……我也拿起一个又肥又大的粽子,胳膊一扬,用力地向江中心扔去,然后看着它在江面上划出道道涟漪,迅速地沉入江中。

期盼着我的愿望成真,期盼着我心中的端午节早早到来。

热门推荐
1难忘的“第一次”
2成功就在不远处
3我是一颗牙齿
4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5为你喝彩
6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7鳄鱼与红尾鸟
8超越自我作文
9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10白纸上的色彩
11生命的果实
12下雨啦
13这就是我
14吃福饺
15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16青蛙演唱会
17美丽的九寨
18春天来了
19读书也是一种享受
20公园四季
21鸡蛋浮起来了
22逃过一劫
23轻嗅年华飘香
24吃米
25蚂蚁和蝈蝈
26似水流年,一去不返
27粗心的小猫
28冬天里的树
29教师节作文
30爸我爱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