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魂的作文

【篇一:祖国在我心中】

翻开中国的历史,一条条不平等条约映入眼帘,一把大火烧毁了美丽的圆明园;一颗颗子弹夺去了抗日英雄的生命;一缕缕硝烟笼罩着我们的祖国。918事变,南京大屠杀,这些血淋淋的历史让人揪心。

我们的祖国,有着壮丽的大好河山。震惊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蜿蜒曲折的长城,滚滚的长江,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

我们的祖国,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五月端阳,纪念诗人屈原,龙舟把诗魂追赶;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传统的新年辞旧迎新,亲人团聚庆团圆。

我们的祖国,坚强的祖国母亲。八国列强曾经在她身上任意踩踏,日本鬼子曾经把魔掌伸向她,对她肆意蹂躏。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惨死,多少珍贵的文物惨遭盗取和破坏。祖国母亲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屹立不倒,事实证明胜利永远属于爱好和平的中国!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啊,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让我深情地对祖国母亲说一声:“我爱您,祖国!”

【篇二:我眼中的宋词】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题记

诗有诗魂,词有词魄。我最爱读的,就是令我如万箭穿心一般的词。宋词,顾名思义,出产于宋。宋就是一个文化达到顶峰的王朝,同时,她又懦弱到了极点。我仿佛“求虐”一般,偏爱她这种美。爱她的无门,爱她的离愁,爱她的伤春。词中,诉着愤懑,凝着凄美。

壮志·难酬

每每读起她,我都若万箭穿心一般;可我,偏爱她的难酬:梦回北宋,来到边塞,宋兵正与西夏铁骑战事吃紧。范仲淹望望带着些凄凉的月,凝视着面前紧闭的城门,摸摸已近全白的鬓发,不仅苦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又瞻南宋,陆游已经病危,听着远方的号角,望着百里外正进犯的金兵,拭着滚烫的热泪,不禁抒发心中的悲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心中钻心的痛,好像万箭穿心。

红尘·苦诉

每每读起她,我都若万箭穿心一般;可我,偏爱她的苦诉:梦回北宋,苏轼正遥思着已经归天的亡妻,他望着门口她遗留下的身影,轻抚着她用过的发簪,倚着她倚过的阑干,含泪苦笑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又看南宋,陆游,撇过她难舍的眼,回想起那段被母亲亲手拆断的婚姻,回忆着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叹道:“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我心中钻心的痛,犹如万箭穿心。

花间·惜时

每每想起她,我都若万箭穿心一般;可我,偏爱她的惜时:梦回北宋,晏殊正在花间休憩,望着花在无情凋谢,而天边的春燕却在飞来,身边已无春意,不禁吟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我心中钻心的痛,好比万箭穿心。

每每读起她们,都好像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中的情,万箭穿心,苦中作乐——我想,这也是种独特的爱吧。

【篇三:《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这本书。边读边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里面的一些名句让我记忆深刻,而且我还因此在“国学达人”里做题得分做到了“礼部侍郎”呢!

书中有很多劝慰、警醒世人的诗句。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句来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告诉我们要趁着年轻勤奋努力,要不然到老时只有后悔和失望!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一首《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掷地有声、寓意深刻。宋代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感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而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这些诗句代代相传,鼓舞激励了不知道多少的仁人志士!

书中还有很多描写美景的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来自贺知章的《咏柳》,让人看到了无数刚刚抽出嫩芽的柳叶随风摇摆,仿佛垂下了千万条的绿丝带。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则因为调皮的蜻蜓的到来赋予了初夏小池的动感之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一幅深秋美景图,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除了冬季的雪景更表达诗人夜宿农家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很多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步成诗的曹植,号称“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诗圣”杜甫,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诗仙李白,喜欢他朴实无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喜欢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气奔放;喜欢他“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神来之笔;更喜欢他的恰逢盛世。由此我真诚地祝愿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书中的每一首诗都被注入了它独有的诗魂,仿佛带我进入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可真是我的宝贝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篇四:何其有幸作文】

安徽当涂,古称姑熟,山青水秀,地灵物化。著名的有长江三矶之一的采石矶,为江边一奇景,更籍李太白的衣冠冢筑于此,给原本就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当涂又添了重彩一笔。

李白生前经常在江边采石矶饮酒作诗,仙逝后人们将诗人的一件白袍和喜爱的酒具存于衣冠冢中,纪念诗人。然,距当涂县城东南约7,8公里处的大青山麓,山势峰峦叠嶂,奇石横竖,水色秀丽,绿林隽永,一年四季气象常青,春夏秋冬环境怡人。青山怀抱中诗人真身长眠于此。

李白一生与姑熟结下不解之缘,曾多次游览此地,攀登横望山,醉卧采石矶,泛舟丹阳湖,涉淌姑熟溪。尤其是政治上失意后,徘徊于金陵宣城和当涂之间,游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激发灵感,触动心境,悲愤喜悦,热情讴歌,尽情挥洒,诗人为这方山水留下了五十多篇诗文,《姑熟十咏》使得当涂的山川风物更具诗意和生命力。

李白晚年穷困潦倒,不得已投奔时任当涂县令的族叔李阳冰,避难于此,最终客逝当涂,因当时李家的窘迫处境,草葬于龙山东麓,五十年后,因其先人与诗人有通家之旧的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景仰诗人的人品和诗风,到处寻访诗人后人,终在当涂访得诗人孙女,得知羁傲不训、狂放无边但却“一生低首是宣城”的诗人生前遗愿“志在青山”,即迁葬于青山之阳,遂诗人之愿。

诗人临终前将平生所作诗文手稿托付李阳冰,后由李阳冰编篡成《草堂集》并作《草堂集序》以示对诗人的景仰和敬佩,为最早的李白全诗集,留传至今。

当涂县志记载,太白墓从宋明清到1954年曾大修过十二次,1979年第十三次重修。

自中国国际吟诗节”在当涂举行,来自全球的诗人崇拜者集聚一地,太白墓前缅怀诗人,凭吊诗魂。

生时倾情写姑熟,逝后钟爱眠青麓,当涂时刻当绘涂,诗魂长世诗如魂。

【篇五:这其中应该有我】

回望钢筋水泥包围的灰暗“丛林”,我被迫驱逐出境,人们的心灵被禁锢,在追名逐利中迷失了自我。我的名字叫做爱,我常感叹夜路难行,良辰美景虚设,放眼望去,又有谁能容得下我呢?哪里才应该有我呢?

我来到汨罗江畔,望见屈原纵身一跳,不禁感叹,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他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不了他浪漫的诗魂。那江水中央漂浮着的衣裙,诉说着忠贞的信念。屈原的爱太多太多,他爱国爱民,爱楚国的大好河山,爱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是他将这爱化作《离骚》、《天问》、《九歌》,在这一篇篇诗篇之中,我想应该有我的身影。

我来到金光灿灿的“精忠报国”面前,心中感慨万千。总是忘不了这一行刺字,寥寥四字,却寄寓着母亲殷切的期望和深深的爱。岳飞,他战功不凡,光明磊落,他背上的刺字嵌入灵魂。母亲刺字于儿背,用大爱告诫儿子大丈夫立世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这一行刺字里面应该有我,渗透着浓浓的母爱。

我来到潇湘馆中,望见黛玉焚烧书稿,火苗摇曳的身姿衬的黛玉脸色更加苍白。她的爱太过凄凉,前世她为绛珠仙子时曾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尽他了。谁曾想,她的眼泪竟真的从春流到冬啊!那一滴滴清泪里,应该有我,无论她与宝玉的结局怎样,这眼泪中应该是有我的。

屈原的爱国,岳母的爱子,黛玉的爱情。点点滴滴,皆历历在目。这其中应该有我。

冰心曾经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鲜红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过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回望整座城市,人群来来往往,我恍然大悟,在这平平凡凡的大千世界中,在燥热的天地之间,其实爱不处不在,其实我不处不在,这其中一定有我。

【篇六:诗魂】

自小便懂得望着明月,口中咿咿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是稚嫩的声音更像是一声声呐喊,传遍古今,又怎懂得其字字句句皆为泪血,溅满华夏历史,也不会懂得正是那悠悠传千古的思绪才能使那些诗家喻户晓,漫天黄花落地,花残人败,直到后来也才知道,诗是有魂的。

诗,固然没有上下五千年那么长的历史,但它是诗人的精神,那些寄托,早已超越了五千年。

诗,是有灵性的,如鸿毛落地,悄无声息,但又有如高山的沉稳,雄壮,其中包含的是诗人的魂,历史的魄。古时的文人墨客,总喜在初春之时,选个日子,在草地上或树荫下,围席而坐,抖抖两袖清风,架一棋盘,夹一枚棋子,再几碟黄酒小菜,饮酒乐甚,草色遥看近却无,或牧笛横吹,望天下江山,品古文美女,那一篇篇不朽的诗作,在羽扇纶巾谈笑间诞生,被刻上时代的印章。那是自由的诗,文化的诗,像轻燕抚水般清新飘逸,如青石板街般幽径曲折,没有孔教礼仪,没有封建规章,题诗行间有的只是自己的精神,行世间的洒脱。

诗,是有情感的,像一潭湖水,反射的影像后,是无穷尽的哀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大概是李后主的亡国之愁吧,像一江春水向东流,江壁河山,倾城倾国倾刻间烟灭,朱颜会改,那是历史在前进,自己的亡国仇恨又怎会扶灭,被掳去的,只是肉体的自由,那一首首满是哀愁的诗词歌曲,才是情感的依托。

可满天下愁得又怎会有他一人?”人生自古谁无死?那是悲壮的愁;拔剑四顾心茫然,那是迷茫的愁,可又能如何,面对涛涛大军,只能视死如归;看不见前方的路,那就乐观的相信未来,让迷雾都揽在自己无边的胸怀当中。西北望,射天狼,大志难成,满江热血无处流,于是诗中便多了几份幽愁,几成愤闷,那是随历史长河一曲东去不复返的情感,是诗人用眼泪和鲜血拼凑而成的千古绝唱。那一首首诗,便被赋予了情感,像一个个有灵性的精灵,或悲伤,或抑郁,或满怀壮志,或视死如归。在东方的历史文明中跳跃着。

于是诗,便有了生命,有了信仰,有了尊严,它不再是历史中的文化,而是一群生命,否则诗仙怎会安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或是苏轼的豪迈,“穿林打叶声,”让人心寒。“同行皆狼狈”。而东坡却拉着拐杖,拖着芒鞋,悠悠然在“一蓑烟雨”中前行,何等自乐,最后啸出“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漫天豪情彻底打垮了一切贵族势力,那逆境中的乐观,像细雨,流淌在诗行之中,汇成一曲乐章。那是有生命的诗,无畏封建天子,挟着一颗乐观的心,倚剑走天涯,管他春夏与秋冬!

于是诗,便成了穿梭在时空的字符,扣印在历史的痕迹中。

至今卧在窗台前,看纷纷细雨洒江天,咏着那一个个具有灵魂的生命,在雨滴迸溅间,仿佛又穿过华夏的历史,走在奔赴古城的小路上,望着远去的晨光,逝去的年华,那是诗留下的脚印。

【篇七:诗魂】

远古的风轻轻地拂过大地,淇水汉河的浪花轻敲着河畔,草木互相摩挲着,泛起层层的碧波。染着白露的秋晨,有踯躅的男子吟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映着残阳的傍晚,有痴情的女子喃喃地自语着“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那广阔的中原大地,更蹒跚着无数的老兵,悲歌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夜幕,模糊了他们的面容,大地上只留下阵阵苍凉的低吟,诉说着远古的悲风。

可是,听,在三峡的幽谷里,在湘水之畔,有一种别样的声音袅袅升起。它不同于大地的合唱,如一只孤傲的青鸟,划破了楚地浓浓的迷雾,直冲云霄,那清越悠扬的唳声在天地间激荡。啊,天亮了,那晨曦中踱出一个身影,高冠长带,佩着长剑,挂着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是他,屈原,以中国第一位诗人的形象屹立在历史面前;是他,第一次唱出了个人的诗歌;是他,第一次叩开了理想的大门;是他,奠定了一个诗人的形象。

他是大地的孩子,一颗博爱的心承载着楚国的百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现实是滋养诗歌的,中原大地上遍生着葛艾般的民歌,而三峡的空谷中却独自育出着一颗幽兰。他是上天的孩子,以诗人的好奇探寻宇宙。“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他惊叹于自然奥妙神奇。“何恶辅,谗谄是服?”他悲叹现实的黑暗。探天问地,他打开了诗人心灵的大门。

他刚直,宛如一棵青松;他高洁,恰似一朵白莲。“固世俗之工巧合,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固容以为度。”他绝不肯向世俗低头,仍“好修姱以鞿羁”,终“謇朝淬而夕替”。他徘徊于湘沅之间,“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他绝不肯向挫折低头,高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冷眼打量着这黑暗的世界,坚持自己的理想,与它决裂得彻底些吧。于是,他以深沉的一跃,完成了人生最高贵的选择,淬炼出一个诗人最美好的灵魂。

追随者屈原的脚步,多少人在诗歌中吟出生命的伟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傲骨使权贵汗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忠心使史册失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的热血使天地动容。而钟会、周作人等文人固然文采超人,而历史永远耻于把他们打上诗人的印迹,因为,他们不配那一颗千古的诗魂。

千年历史,归于烟云,而那汨罗江畔的艾草依旧飘香,我看见河的彼岸行着一个孤傲的身影。我欲呼:“屈公。”那身影却又模糊了,是刑场上从容地弹奏着《广陵散》的嵇康,还是长安城内面对断壁残垣落泪的杜甫?我默然不语了,深深弯下腰去,再抬头,屈子对我微微一笑,踏波远去了。

君魂未离,魂兮归来。

热门推荐
1遥不可及的梦
2爱唠叨的妈妈
3走进秋天
4不能逞的“英雄”
5窃吃记
6有时也会想念你
7拖拉的我
8聆听大自然
9我的梦想
10关于存在
11独一无二的苇草
12难忘的一次烧烤
13梦回江南
14使我触动的一件事
15美就在我们身边
16拜师学艺
17战争
18溜冰
19愿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20我的好朋友
21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22惊喜
23祝你生日快乐
24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25唠叨的妈妈
26幸福的蒲公英
27在诗里相遇
28秋天的图画
29记一次游戏
30新学期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