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意料和情理】
一位留学美国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没有人相信他的能力,都不录用他。
然而,一件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事发生了,这位留学生收起所有的学位证书,以最低身份去求职,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真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不但毫无怨言,而且干得十分出色,还能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老板很疑惑,于是他亮出了本科学历证书,便被老板提升了程序主编。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有独到的见解,比一般人要高明,于是他又亮出硕士学位证书,老板便提升他为业务主管,又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的能力远不止这些,于是他又亮出了博士学位证书,老板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便提升他为副总经理,重用了他。
从一个小小的程序员到公司的副总经理,他的这段经历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都以为他的心中一定有一种崇高信念,才使他最后取得成功。
后来,这位留学生因贵人邀请,要去某地方做一次演讲,演讲结束后。有人问到:“您从一个小小的程序输入员到最后被提升为公司副总经理,您步步高升,有什么秘诀?”不料这位留学生却回答说:“因为我有高度的忍耐性,再加上善于运用‘以退为进’‘以低到高’这一基本常识,就这么简单。”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留学生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自我推荐的艺术。
退,并非萎靡不振,懦弱无能,而是深谋远虑,顾全大局,后发制人,只退不进,乃为懦夫所为,只进不退,乃匹夫之勇;亦进亦退以退为进,方能有所作用,留学生也恰恰利用了这一点,从而走向成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出人意料的事。比如,曾经有一位大学生去应聘,因偶尔捡起一张废纸而被录用,随他一同去应聘的几位大学生都感到很意外。再回头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合乎情理的事,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基本素质。
在学习中,也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事发生,比如,有的学生每天从早学到晚,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而有的学生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来休息,打球,出人意料:每次考试的结果,前者比不过,这也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因为:“抓紧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
“出乎意料,合乎情理”乃生活之常理也。
【篇二:知足一定常乐吗】
“孩子们,我们要懂得知足,不能贪得无厌,因为知足才能常乐呀……”老一辈人的教导总是萦绕在耳边,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可是对于这一句又一句的谆谆教导,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像有一团棉花堵塞着我的思路。
知足一定常乐吗?这个问题苦恼了我许久,脑海中总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敲打着我——知足并不一定常乐!
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他的所作所为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当大家都在努力打拼,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时,他却选择了安逸。大学毕业后便成日待在父母留给他的房子里无所事事,完全没有要出去找份工作的想法,成日就是呆在家里打游戏,连填饱肚子都是依靠父母,可以说是除了必要的生理活动基本不会动弹。亲戚们来劝他工作,他选择充耳不闻;朋友们来找他一起学习,他也笑着拒绝,没有一丝一毫上进的念头。如若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不知进取,他便会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对于现在的生活,我很知足,也很开心。有句老话说得好’知足常乐‘嘛!我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面对他的回答,我无力反驳。但是难道这样就是知足常乐吗?我却不敢苟同!
而有这样一位运动员,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在为国家赢取了多枚金牌,取得了无数至高荣誉后光荣退役了。她本可以依靠她的过往成就,无需再努力便可以过上安闲舒适的日子,但她却不满足于现状,选择了继续学习。在清华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又前往剑桥大学深造,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我不是比他们更聪明,我只是比他们更努力。”这是她时常说起的话,她就是——邓亚萍!“活到老,学到老”也是她一生所秉持的。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也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她去探索。这样的不知足是我所敬佩和信仰的。
知足不一定常乐。我认为人不仅要有着不满足于现状的拼搏精神,更要有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永恒信念!
【篇三:理想点亮人生】
理想,如一对五彩的翅膀,引我们飞向希望;理想,如一艘远航的舰艇,载我们驶向未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有人把理想比作是引航的灯塔,也有人把理想比作远行的帆船。在每个人眼里,理想都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人人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真正为了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并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又有几个人呢?
有人为了理想,可以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但有些人只是沉缅于所谓“美好”的理想中,最后让理想变成“幻想”。
理想,并非一堵不可逾越的城墙,通往城墙顶端的阶梯,便是“勤奋”。
关于“勤奋”的例子不少,但在我看来,斯蒂芬·霍金的事例最为打动人。霍金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坎坷不平。他21岁时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剩两根手指可以动弹,可他刻苦努力,发奋学习,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完全失去了说话能力,可他依旧刻苦学习,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斗,创作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有人说霍金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的确,霍金有如此大的成就,不仅归功于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他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个能让他永不放弃而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
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从不放弃,不愤恨命运的不公,通过触摸世间万物来学习各种知识,用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终于,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并出版了包括著名的散文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文学著作。马克·吐温曾感慨道:“19世纪有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而海伦·凯勒也和霍金一样,他们的生命之所以闪亮,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屈的灵魂与伟大的理想,并用一生为之奋斗。
对照他们,想想自己,我们是否有理想?我们是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过?
就如老话所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谈到理想,如果我们只是谈谈而已,行动上还是停滞不前,不向自己的理想进发,终将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要从此刻起,确立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我们必须从现实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必想着我将来要怎样,只需每天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一天只为这个目标奋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一步步脚踏实地,我们最终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张开充满信念与梦想的翅膀,让理想渲染五彩缤纷的生命华章,让理想点亮人生!
【篇四:读书就是读自己】
我觉得读书就是读自己。
有人说,读书就像照镜子,如果说镜子可以映射出我们的外表,那书便真实的反映了我们内在的,包括我们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书的面前,我们似乎变得透明,变得一清二楚;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会读书的人就比别人更能认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但是有多少人在读书中意识到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呢?我们往往能从书中看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人总是更擅长与别人评头论足,这时书便充当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和别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来,让你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书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离不开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我们在读别人,倒不如说我们在读自己的影子。
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将来取得什么学位、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读,而是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读,我想人生不应该包括学位和工作这两样东西吧!人的一生是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最好的工具——书。当然,要从书中认识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思考、探索、得道的过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读是一点收获也不会有的,会读书的人就能与智者为伍,会读书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为一种崇高目标而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最有价值的读书,最有效的读书,这样读书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读书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使人类变得有意义。读书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浆;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它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的力量,总在低谷增强你的自信,看清一个真实的自己。
【篇五:瞧那边还有一扇窗】
话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至于这扇窗到底位于何处,要怎么才难能翻过去,就交给你自己了。树木上去了绿色,却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果实;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繁星……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我们悲伤,我们难过,我们需要去找到自己的那扇窗。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上帝,那么他能帮助我们的时候也只有在我们改变自己之时。”
我国第一位获得欧洲体育学博士学位的专家田麦久,曾是国家800米纪录的保持者,但是在一次车祸之后他却再也没能站起来。坐在轮椅上的他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终日将自己关在屋里思索后半生应该如何度过。幸而他终于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将对体育的热情投入理论领域,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最后,他成功了,并成为了国家田径队的主教练。正是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主教练,率领国家队在亚运会上两次夺冠。
曾被喻为美国传媒界“金矿”的莎莉·拉斐尔女士也有过失落的生活经历,她尝试投身于各个行业,却屡次碰壁。经统计,她平均每1。5年便会被辞退一次。这意味着一扇又一扇大门在她面前无情地关上,但从未被击倒的她却打开了一扇属于自己的人生之窗,并且阳光明媚。
接下来,我家来讲讲我身边的人,我初中时期的一位同学,小时候因为一些事情遭成了截肢,每天他妈妈都这么背着他来学校,放学了又一瘸一瘸的回家,风雨无阻,重来没有迟到过,他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他喜欢画画,画的很不错,他明天坚持画一张画,然后发朋友圈,让同学们点评,日复一日,终于他打开了自己那扇窗,被著名美术学院破格录取。我为我有这么一个同学感到自豪。
无论是谁都会遇到困难,在人生的旅途上,都会穿过许多房间,它们并非只是门和墙的集成体,大门紧闭也未必是一条死路,我们还能为自己打开一扇窗,获取新的空气与阳光。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相信你也一定功破难关,会找到属于你的幸福。
【篇六:八年级作文】
20xx年到了,这里就是斯德哥尔摩。在富丽堂皇的“圣殿”上正举行着“若贝尔医学奖”颁奖仪式。许多人都向一位中国男医生欢呼,这位中国男医生就是不久前获得博士学位,用中西药结合战胜猪流感病毒的中国男医生***
他的容貌并不俊俏,脸上布满陨石坑般的小黑点。只有那浅黄的肌肤和深邃的双眼,才凸显出“东方才男”的特有聪慧。他手上没有珍珠钻石,只有中国的彩缎。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忘不了曾经的回忆
年的一天,年仅十三岁的他正在电视上看“焦点访谈”的节目。节目上出现一张张无奈的脸,那是感染猪流感病毒的病人,由于没有疫苗和药,它们只能在医院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节目结束前还放着一幅画面:一位猪流感患者仰望着窗外的蓝天,目光仿佛在诉说痛苦.无奈.惆怅和苦闷。从此,他立誓要挽救这些病人的生命,为战胜猪流感病毒而奋斗。
后来的一年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在**高中毕业,他选择了医学。大学生.
硕士.博士在短短的一年内,他耗尽心机。学位越来越高,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选择博士后论文题目的时候,他选择了“战胜猪流感”这一创新式题目。他“披挂”上阵了,实验室中常有他和助手废寝忘食的身影。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他发现中药中的当归和西药中的阿莫西林结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他赶紧将其制成了几瓶液体,送到猪流感隔离带。当实验病人恳求他试试时,他打了第一针并颤抖地离开了,他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第二天,当医院传来病人全身剧痛的消息的时候,他几乎吓疯了。直到第三天,当医院再次为病人检查身体时惊奇地发现病毒已经消除的消息传出时,他笑了。他终于成功了。
他就是我!他就是未来的我!也许我的幻想过于美好,但我会想幻想中的那样去拼搏.去奋斗。我坚信我会成功,因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美好的愿望总来自心底的呼唤,也正是因为这令人向往的美梦,才会有孜孜不倦的追求。
【篇七:致人类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人类朋友:
您好!
我是地球上第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兔子,我叫小可。你们有比我们强一亿倍甚至万亿倍的头脑,一双比猫灵敏的眼睛,一双比蚂蚁勤劳的手。我佩服人类的创造力,他们创造的坐骑,比如汽车,飞机,火箭比人的身体大上上千倍。同时我也恨你们。这都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二十年前,我和另一只兔子为了解压,在一起到林子里到林子里散步。突然,他的疯病又犯了,在森林里乱跑。终于撞上一根树桩,死了。正当我在那惋惜的时候,来了一个猎户,笑呵呵的就把我的兄弟的尸体抬走了。我还以为他要厚葬那只兔子,所以只好追踪那名猎户。没想到,他竟然直接往屋子里走,又过了半个时辰,一桌“全兔宴”呈现在我眼前。可恶,我恨死人类了!后来,那个人类以为天天可以等到兔子,就天天等,天天等,于是不再耕田,草长得比豆苗还长。最后,猎户被饿死了,直到那时候我的气才消。
记得好像过了几年,一个姓毛的先生和一个姓邓的先生提出了一个不能乱捕杀动物的条件,这才让我们的森林不再生活在“战乱”之中。
作为拥有博士学位的兔子,要保住性命,当然是要请保安了,我有一位两年前仙逝了的保安,它是一头熊,它的一个亲人被一个叫“归真堂”的一个人员抓住,并割去了熊胆,它的亲人没有几天就死了。熊保安非常愤怒,当天就从森林跑到高速公路上,把几辆车砸得支离破碎。没办法,警察只好来击毙他,将他葬在了森林里。
我讨厌那些用我们动物的生命做图谋不轨的生意的人。如果你们在不金盆洗手的话,那我们就让你你们人类孤独的生活在这个地球吧!
博士兔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