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年趣事】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我已步入六年级,这意味着我的童年即将画上句号。回首望去,童年的故事如一付珍贵的光盘,只要一想起来,就会有温暖在心中荡漾。
夏天是一个吃西瓜的季节,每当看到西瓜,就想到八岁那年做的傻事,那是一个盛夏,整个城市像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爸爸妈妈出去办事情,把我一留在家中,天气闷热难忍,令我烦燥不安,这要是有一颗西瓜,再有一瓶冷饮那才惬意呢。突然,一个想法从我脑子里闪过,为什么不去买呢?我飞奔着向大门外跑去。忽然,又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因为我没有钱,又匆匆跑回来,只有一张破旧的五毛钱。哎,我长叹一声,看来吃西瓜只能是美梦了。环顾四周,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海中冒出来;卖东西换钱,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废品的声音,对啊,我可以卖废品赚钱,我连忙把收废品的叔叔叫回家里,把家里的瓶子废铁全部拿出来,可是只卖了两元钱,哎,这点钱哪够买颗西瓜呀,这时,收废品的叔叔我说:“你家有废锅没”?我顿时受到重启发,飞奔进厨房,将铁锅铝锅,不绣钢锅,就连铁勺都拿出来,我得意洋洋的把它们交给了那位叔叔,叔叔诧异的看着我,最后给了我二十元钱。
我接过钱,飞快的向水果摊奔去,买了一颗巨大的西瓜,我心欢喜。在家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妈妈回来后,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发雷霆,我差点就挨皮肉之苦。
光盘的放映结束了,剩下是我深深的回味,真是“一寸光阴不可轻”。转眼间,我已再不会做这种傻事了,童年的故事令我永远难忘。
【篇二:感动】
感动,好像就是一刹那或一瞬间的东西吧!那么奇妙,流露着真情,那么纯净,荡漾着神圣。
我不常感动,但在去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感动了。
那天,天很热。妈妈买了几个西瓜给我和爸爸解渴,我们家吃西瓜是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吃的。而是将西瓜一分为二,用小勺子挖着吃。我们一家人围坐着桌子吃西瓜。妈妈用小铁勺从西瓜中间挖了一块西瓜递给我,爸爸也用小铁勺把西瓜中间的部位给了我。我没想那么多,一口将西瓜递进了嘴里,西瓜的确很美味,特别是中间那个地方,真是整块西瓜的精华。一口咬下去,凉爽可口的汁水顿时滋润了我所有躁动的细胞,我感觉浑身充满了活力。
正当我津津有味的品味着西瓜却又厌烦吐西瓜籽而抱怨的时候,我突然觉悟:爸爸妈妈把最好吃的那块五籽西瓜给了我,那他们……而我竟然不懂事的一口吃掉。顿时自责和惭愧的利剑射穿了我的心脏。回想起儿时的一幕幕,他们总是把那块西瓜省给我吃,如此种种。他们为我做了那么多,不求回报,而我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我顿时感动了。
那种滋味可真是奇妙,它鼓舞着我的眼泪冲出眼眶。可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我不希望再次不幸的看到他们焦急关切的目光,那样我的良心会受到更多的谴责。我在心底发誓:以后决不会再接受爸爸妈妈的这块西瓜,不仅如此,我还要尽我所能去回报他们。
我要感谢这充满爱的西瓜,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感动。让我在一瞬间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它鞭策了我,嘲讽了我,谴责了我。让我知道不仅要用眼去观察,还要用心去发现身边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他们可能都包含着亲友对我们的爱。
以前,我不知道感动是什么,也没有用心去体会过感动。现在,若有人问我:“感动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呢?”我将会无比自豪地告诉他:“感动啊,就是你身体里的人性精灵用它那温热的小手去触碰你内心那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那酸涩而神圣的感动才是你内心最真实情感地流露。”
【篇三:翻车的那一刻】
早上起的晚没有吃饱,中午不到12点,就开始了饿的想呕吐。家里还有三个小朋友,关键时刻还是得自己来。
我熟练的从冰箱里取出两个西红柿,开了一小锅水。拿个小漏勺,小心翼翼的把西红柿放进开水里烫。被溅起的开水烫到恐惧感,早已支配着我。
冰箱里的鸡蛋凉凉的,给燥热的厨房降了不少温。打好的鸡蛋,西红柿早已烫的皮都翻了起来。我快速的一揭,又一切。一个放到锅里煮,另一个拿来凉拌,确实是个好想法!
“西红柿拌好了,谁要吃?”那三位早已饿的不行,像饿虎扑食一般挤过来。哼哼,早饭吃不饱,家里的零食早就吃完了,就猜到你们会这样。
西红柿汤煮好,我又怕味儿不行,又放了一包方便面的酱料。没办法,还是经验不足啊。我揪起一把挂面就往里放,“这么多够不够?”“这么多少不少?”说到底来还是经验不足,我犹豫半天,还是放回去了点。
加盐,加醋,加生抽,加老抽,加味精,鸡精……我把厨房里有的配料几乎都放了一遍,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就是犹犹豫豫的。但是手底下的锅可不给你留情面啊,那热气往上熏的叫一个痛。
我又翻了翻冰箱,拿出一袋昨天吃火锅剩下的小丸子。“再不好吃就靠这个补救一下好了,这样也不至于没人吃。”
第一锅出,先给几个饿坏了的盛了几碗,却没了我的份儿,我只好再借着那点儿汤再煮了。
但一个巨大的问题向我扑来——汤不够了。可我只顾着快点煮熟去吃,哪还顾着这点问题?却不知,这将是我翻车的第一步。
加热了汤,我放了一把觉得够自己吃的面,便到外面等待了,厨房比户外还热,谁想在那里待?
即使在等待的过程里,我也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我觉得时间够了,才突然闻到一股糊味儿。
“完了,要翻车了!”我搅了搅锅底——果不其然,我底沾满了面条,像用502粘上的似的,硬邦邦的。那两根纤细的筷子怎么抵挡过呢?先把上层那点还没糊锅上的捞出来,我拿了把铁勺用力地扣了扣。粘在勺子上的是黑乎乎的,让人难以下嘴,光是看着就食欲全无。
不仅如此,那堆被“救”出来的,也有几根面条“合体”了。一口咬下去,简直是一块还没煮熟的面疙瘩!我还能怎么办?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经验不足。自己做的饭,含着泪也得吃了!
看来,做饭有风险,下手需谨慎!
【篇四:观察日记作文】
秋风起落叶飘,螃蟹上市了!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来到了菜市场。我们来到卖水产的地方,挑起了螃蟹。爸爸伸手到水缸里捉螃蟹。看着它们耀武扬威的样子,我想起了十月一日在外婆家,我被它咬的情形,我提醒爸爸说:"小心点!"爸爸挑了三雌两雄,一共五只。
到了家,爸爸把螃蟹倒在水槽里,对我说:"田田,看着点,别让它们跑了。"我手拿铁勺,每当它们要爬出来的时候,我就把它们敲下去。螃蟹有八条腿,两只钳子,圆圆的.背壳前面长着两粒小眼珠,嘴里还不停地吐着泡泡。螃蟹的钳子上长着黑黑的绒毛,腿上长着金黄金黄的毛,走起路来总是横着。
吃饭了,餐桌上的螃蟹是橘红色的我挑了一个雌蟹,里面的蟹黄红红的,硬硬的,真好吃啊!蟹肉又嫩又鲜,只是很难剥。我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爸爸说,螃蟹虽然味美,但小孩不能多吃。
金秋的螃蟹真好吃!
【篇五:这样的人让我尊重】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丰厚,这是渗透在人们骨子里的传承。这里的居民,是自信的。他们是文化传承者,让我尊重。
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悄悄到来,它不仅绽放在长安城中,更绽放在人们的脸上,心上。虽然,它很调皮,时不时要冷上一两天。
我在城墙下走着,身上的棉衣将我裹得像一只大笨熊。突然间,我嗅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很熟悉,心中竟还有一分按捺不住的欣喜。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又为这空气中增添了一抹暖意。就是这样,阳光的味道,春天的气息与这带着丝丝甜味的香气充分地在空气中揉和着,氤氲着,酝酿着。
我沉醉了,这股香气越来越浓,我抬眼一看,便看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推着一辆小新推车。上面陈列着许多勺子,砧板和一口大锅。它们静静地摆着,勺子反射着光。像老爷爷,安静,不张扬。
老爷爷像一位教书先生,身上穿着灰色的马褂,显得更像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两鬓已然有了花白,精神却依旧很好,胡子也是整整齐齐的。他的眼神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的一切,却依旧慈祥。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有一种寻常人难见的坚毅。
锅里是热乎乎的糖浆。我大喜过望,用颤抖的声音说:“我要一只小猪。”他笑了笑,眼窝中也含着笑,一举一动,好像能包容天地。他右手轻举,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有力的手。旋即,他拿起最大的勺子,在锅中翻搅,直到糖浆充分均匀。此时的他,到更像一位书法家,艺术家。他拿起另一只勺,轻舀糖浆,在那块砧板上开始了创作。收笔,顿笔,再起笔。笨重的铁勺在他的手中,成了毛笔,成了画笔。他的眉头紧锁,眼中的慈祥早已消失,取之而代的是严肃。此时此刻,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长安城的才子,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状元,看到了白居易,柳公权。
咬一口糖猪,我便愣住了,这种熟悉的味道,是西安味呀!他是人们童年的记忆,使我们文化的见证。老爷爷,传承了我们先几千年的文化,让我尊重。
【篇六:写蟑螂的作文】
每当我看到化妆台前的那把小椅子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有关于它的故事。
那天,我们搬到了新家。新家非常干净,一尘不染的,但到了晚上,客房里总会传来一阵噪音,让我很烦恼。有一晚,那噪音把正在做美梦的我惊醒了,我火冒三丈,迈着大步怒气冲冲地走到了客房,用手“砰”的一声把门推开。推门的响声把爸爸妈妈都惊醒了,他们飞快地跑了出来,见我在那,连忙问我什么事。我把事情讲了一遍,他们才叹了口气,说:“就是噪音嘛,大惊小怪的。”说完,又进去睡觉了,我十分无语。
我还是决定进去客房一探究竟。我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生怕惊动了那发出噪音的小东西。我先打开了灯,耐心地等待它再次发出声音。耐心的等待总是会有回报的。果然,没过多久,那噪音又出现了,我把目光转移到了发出噪音的地方,那里只有化妆台前的一把椅子,我瞬间傻眼了。难道发出噪音的真是那把椅子吗?它究竟想干什么?我走近那把椅子,搜索了一遍可什么都没找到,我又开始继续搜索,可不管搜几遍都没有什么线索。于是,我决定搬起椅子的那一刻,一只“小强”从椅子底下跑了出来,把我吓了一大跳。说时迟那时快,我一脚踩扁了“小强”,可当我抬起脚时,“小强”还在动。俗话说得好,打不死的“小强”,“小强”可真是打不死呀!于是,我又用力补了几脚,它才完全死去。
接着,我去叫醒了爸爸妈妈,请他们来解决。爸爸先去检查了一下椅子,发现椅子脚上有个深洞!然后,爸爸又去厨房拿了个长长的铁勺过来在洞里使劲地掏啊掏,竟然掏出了一团黑不溜秋的东西,那是“小强”的蛋!我十分吃惊,想:要是今天没发现这些“小强”蛋,可能今后,我们家就不再是我们人类的家了,而是“小强”们的家了!
【篇七:故乡的灶台】
推开老屋的第二进门,袭来的是一股陈置已久的柴薪味。
掸开轻蒙的一层灰,外公提起大锅上的圆木盖,用一柄铁勺盛了些许水倒入锅中,用一旁干黄的丝瓜筋擦拭着锅底,水在浑黑的锅里漾起水花,在九月的阳光下射出一片奇幻的色彩。
难得回乡下过节,外公决定用故乡的老灶台做一顿饭。
看着眼前外公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旧时的画面:冬天,一家子围着灶台,父亲洗菜,母亲帮着大厨外公打下手,爷爷奶奶端菜摆菜,外婆则搂着缩在灶台后烤火取暖的我笑呵呵地添柴。那时,旧玻璃窗上挂着的水珠,也往白墙上投出了不可思议的光。灶台就是家。
现在,我又一次站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面前,对着它说:我回家了。
我坐在墙角仅一尺高的板凳上,看着眼前在灶洞内跳动着的火苗,往里添了一捆稻草,火须臾就旺了,蹿高,升温,变亮,黄红的火光韵满了我的双瞳,直到热气逼得流眼泪了,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盯了许久。当司空见惯的火焰再一次真实地跃动在你眼前,你会再一次惊奇、痴迷。
“刷”的一声响,外公往锅里倒下了青菜,那响亮的油声在城市的炒锅中是听不到的,是独属于灶台的歌。这独特的声音又把我拉回了旧时:最爱看外公在灶台做饭,那响亮的“刷”声骤起,一种兴奋又害怕的感觉涌上心头,并随着那持续的“咝咝”声愈发强烈,我到最后甚至是逃得远远的,引来外公一声声笑。现在,这种久违的感觉又扑面而来,我本能地后退,猫回灶台后面添柴,心头却咀嚼着这份灶台带给我的温暖和快乐。
我不经意瞧见了灶台顶上靠近墙的地方贴着一张褪色肿烂的红纸,想到了什么,啊,那是灶神符。更早的时候人们会往灶上贴上神符,祈求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康泰。这张纸不知是何时贴上的,但我知道,这是灶台的魂,是旧时人们的精神寄托。
菜出锅了,伴着一股大锅做的菜特有的柴火味,喷香下肚,满心都是香气萦绕的。
而此时的灶台,已如飘飞的尘土般归于平静。
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把灶台归还于这份宁静了,或者说,归还于那份执着与感动,它执拗着守在家中,无论何时,无论多久,等候家人归来,呈上一顿可口的饭菜。
灶台啊!故乡的灶台!你是故乡之魂,我不忍看着你在轰响的机器声中走向毁灭,我不忍你被遗忘在时间之尘中,你是我们的归宿,可谁又将左右你的归宿呢!
【篇八:最美妙的声音】
拐入一条小巷子,去那里寻找我们心底里最淳朴的、伴随几代人成长至今的美妙之声。题记
轻轻推开一扇尘封的黄木门,找一个明亮的小角落坐下,静待一场皮影戏的开始,这场戏由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头主演,老头个子挺矮,扣着一顶褪色的蓝帽子,实无威武可言,往台后一站,却立刻变了个人,成了戏中小人的上帝,国之兴衰祸事、人的生死存亡全部由他决定。突然,孙悟空大声喊道:“妖怪!哪里逃?”一场好戏就此开演。历史悠久的老皮鼓,破了漆的锣,开裂的竹笛会声一处,配着祖先们的技艺,展示它们最美妙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也决定着小人的戏生:明亮时,孙悟空驾着筋斗云,自由自在天际遨游;抑扬顿挫时孙悟空提着金箍棒,冲上云霄大闹天宫;低沉时,孙悟空被放七星炉猛火毒攻八十一天。这些小人的举手投足,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头摆脑、收腹挺胸,全身的每一个部分顿挫有致,无不令人赞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淳朴的美妙之音。
手捧一杯清茶、哼着小调我闯入爷爷的房间,听见一阵“沙沙”声,知道爷爷又要写书法了,我赶忙放下茶杯,跳到爷爷身旁,他正在翻动宣纸,这些宣纸似乎按耐不住被封藏已久,将重见天日的激动,都争先恐后地扭动自己扁平的身躯,好让主人选到自己,爷爷铺平白宣拿起一只毛笔点入墨水,似乎只要滴向白宣,万千生灵便会跃然纸上,毛笔在纸上行云流水发出“沙沙”声,就像万泓清泉归入汪汪大洋,流出爷爷心中,将心中万物用简单的墨表达的淋漓尽致。笔轻放桌面的声音,纸轻轻浮动的声音,墨轻轻浸入宣纸的声音都是伴随几代人成长至今的美妙之声。
犹记起,小时候过新年拐进一条巷子总能遇上画糖人的叔叔,我用油腻的小手递给他一张满是折皱的10元钱,大叔便一拍桌子豪爽地用一腔东北话说道:“好嘞,小弟,给你来个大的!”只见叔叔从塘瓷锅抽出铁勺,发出“叮叮”的声音,铁勺突入黄糖溅起暖人心灵的朵朵糖花,铁勺倾斜,黄糖似金龙须般撒在画板上,发出令人难以听闻的“滋滋”声,黄糖在画板上勾勒出一个个叔叔心中的期望,此时心中的无声的确已经胜过城市中的有声了,糖板出炉,轻放牙间,“咔”糖板支离破碎,但心却被甜甜的愈合了,年幼的我认为,这就是最美妙的声音。
不管在世界的哪条巷子、哪个角落,我相信:祖先留下的最淳朴的伴随我们成长的传统,就是最美妙的声音!
【篇九:做豆腐】
天气渐渐变凉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棉袄。眼看着日历一张一张地少掉,年也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过年前每家每户都要做豆腐,所以这天晚上,外婆就提议说:“明天我们把豆腐做起来吧!”
我听了很高兴,心想着明天既可以做豆腐又可以吃豆腐了,连忙用滑稽的土话说:“好的!特别好!”妈妈和舅舅也用轻松的语气回答:“好的,我们明天早点起来。”咦?外公呢?原来外公去拿豆子和木头了。
“好起床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外婆的叫声叫醒了,我懒洋洋地翻了一个身,问妈妈:“几点了啊?”身子还躲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妈妈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五点半了,今天要做豆腐,所以要早点起床!”等我磨磨蹭蹭地下楼时,天才刚刚蒙蒙亮。外面寒风刺骨,到处都静悄悄的,唯独我们家却有种热腾腾的感觉。
开始了。我负责把豆放进石磨的小洞里,外公负责的是磨石,看那个石磨的气场就知道是个“重量级人物”。外婆负责做豆腐和接豆水,舅舅呢则是要把火烧旺,让锅沸腾起来等等。妈妈干什么呢?好吧,妈妈只能帮助我们端一下盘子或抓一个白布纱。
我一手拿着一个热水袋,一手握着一个小铁勺,每当外公转完了三、四圈时,就在用清水泡着的豆盘里装半勺豆,让它们滑入那个小洞洞里。外公说:“越是好吃的豆腐越要这么精细地打磨。”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时外公会很吃力,推着一个大约有10公斤重的石磨,旋转着,就像老驴推磨一般。外婆可忙了,在这边接好豆水,还要倒在另外一个盆子里,上面还要架着一个细沙网上面铺着白纱布,过滤过的水则送去烧,不对是“蒸成块状凉菜豆腐”,被扣留在白纱布上的脏东西就被外婆精心挑去,再被白纱布包成小块块,又被搬到蒸笼上形成一个豆糊!最悠闲的要数妈妈了,由于外婆怕她会累就不叫她拿了,她只是有时帮我引入小豆豆进洞或去烧一会儿火。
我喜欢做豆腐,更喜欢一家人一起通过劳动感受生活的美好。
【篇十:一碗豆腐花,让我驻足】
那诱人的豆香,从一间小小的磨房中悠悠飘出,从吱吱作响的石磨中缓缓溢出,那清鲜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小时候,我偶遇一家豆腐花店,店里很小,但异常的整洁。店门口站着一位年老的奶奶,她手中拿着一把木制的薄勺,旁边摆放着两桶刚磨好的豆腐花,微微冒着热气,让人垂涎欲滴。
老奶奶热情地招呼我,问我要不要吃一碗,我有些犹豫,怕没带够钱,奶奶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盛了一碗让我免费吃。
那豆腐花雪白嫩滑浸在红糖姜汁水中,用勺子轻轻地拍打,薄嫩的豆花轻轻弹起,荡起一层层细纹。舀一勺品一口,入口即化让我陶醉。那雪白的豆花好似冬天的冰雪,那橙色的姜糖水又好似春天融化冰雪的阳光,两物相融是绝配,淡甜的豆花加上甜腻的糖水,细腻而甜滑,柔软而清凉。
几年后,我又来到这家小店,店主人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慈祥的老奶奶了,而是一个温柔的阿姨,当初的木勺子也不见了,变成了冰冷的铁勺。我听阿姨说,那位老奶奶太老了,走不动了,她希望这门手艺传下去,所以把小店传给了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这位阿姨。
当初的磨坊还在,豆花也是当初的味道,糖水也一直是当初的味道,我细细地品尝着,童年的味道又一次袭来。
也许,这碗豆腐花给我带来的精彩就是回味童年的味道吧,一碗豆腐花,让我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