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上浮的作文

【篇一:一次成功的尝试】

“鸡蛋浮起来啦!鸡蛋浮起来啦!”厨房里传来了我兴奋的喊声。听到这个声音,你一定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吧。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今天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儿,便拿起一本刚发下来的《我们爱科学》杂志,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突然,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实验:让鸡蛋在水里浮起来。我立即来了好奇心,跳下沙发,去问妈妈:“妈妈,鸡蛋真能在水里浮起来吗?”妈妈听了,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对我眨眨眼睛,说:“那你就自己做个尝试吧!”于是,我便带着疑问,走进了我的“实验室”——厨房。

我按照书上的实验,准备了一个大杯子、一个鸡蛋和水、盐。

首先,我把鸡蛋投进一个装了水的杯子里,看了看,鸡蛋就像一块石头“石沉海底”。接着,我放了一勺盐,用筷子搅了搅,只见鸡蛋开始慢慢地向上浮,但还没浮到一半,就沉了下去。“可能是盐不够。”我自言自语道。于是又放了一勺盐,鸡蛋开始向上浮,我好像又看到了希望。只见鸡蛋像一个喝醉酒的人,晃晃悠悠地,突然,又倒了下去,我脑中的“鸡蛋”“咔”一声,也破了。“再加点盐!”我仍然不死心,又加了一勺盐。这时,鸡蛋终于浮出了水面,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乐呵呵地对我笑。

可是为什么加了盐能使鸡蛋浮起来呢?我看了书,原来盐能增强水的浮力,这个疑问终于被打开了,我高兴极了!

生活中会有很多次尝试,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要用心面对,它能使我们吸取教训,获得经验……

【篇二:有趣的实验】

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做一个小实验。同学们听了都很兴奋。回到家后,我写完作业思考着,该做什么实验呢?:这时我想起一位同学跟我介绍过“鸡蛋上浮”的实验,便决定就做这个实验。

这么想着;我立即找来实验材料:一个鸡蛋,一个杯子,一包盐,一些水和一根筷子。实验开始,首先,我在杯子里加入了四分之三的清水,并把鸡蛋放人杯子里,鸡蛋从杯口落入水中,静静地沉在水底。接着,我将一些盐倒入水中,左手拿着杯子,右手拿着筷子,用筷子贴着杯壁顺时针搅拌,水立即变成了乳白色。搅拌了一会儿之后,我将杯子放在桌面上屏息凝视着它,瞪大眼睛望着杯子,可鸡蛋像睡着了似的,躺在杯底一动不动。怎么回事,难道盐还不够?我又加入了三勺盐,这一次,鸡蛋慢慢脱离了杯底,慢慢上浮到水面上,我用手将鸡蛋按到水底,鸡蛋又飘飘悠悠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实验成功了!

不过。鸡蛋在水中又是如何上浮的呢?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到网上查找了资料。原来,鸡蛋上浮和水的密度有关;如果在水中,鸡蛋的密度大于水,鸡蛋的密蛋大于水,鸡蛋就会下沉;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如果鸡蛋密度小于盐水,那鸡蛋就会上浮。

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中竟藏着这么多的秘密,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实践,探索更多生活中的奥秘。

【篇三:鸡蛋浮起来了】

今天我在读一本科学书时,看到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我很好奇:“鸡蛋真能在盐水里浮上来吗?”我把妈咪也叫来和我一起做这个实验。

我先拿来两个一样的杯子,里面装着一样多的水,又拿来两大小一样的鸡蛋,再在其中一个杯子里放了少许的盐,便把两个鸡蛋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水中,可两个鸡蛋都沉入水底了。妈妈说:“可能是盐放得太少了。”于是我又放了一些盐,可有盐水的那个鸡蛋,就像一块石头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可急坏我了,心想:“这个实验太难了!”这时爸爸回来了,问我们在干什么,我把小实验的事讲给爸爸听后,爸爸笑着说:“儿子,你还太小了,你还没有学到浮力。”

“爸爸,浮力是啥?能吃吗?”我摸摸头说。

“当然不能啦!”说完。爸爸绘声绘色地讲起来,“如果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上浮,如果盐水的密度小于或等于鸡蛋的密度,那鸡蛋是不会上浮的。”

我恍然大悟,于是我继续加盐搅拌,我还用手指沾水尝了尝盐水,呸!呸!呸!真咸啊!加着加着鸡蛋不知不觉地浮起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我把浮起来的鸡蛋按下去,它还浮起来,像一个顽皮的跳跳球一样。

我仔细地看着它们,沉在水底的那只鸡蛋像一艘潜水艇在水底“巡逻”,而另一只鸡蛋像在变魔法似的,浮在水上像乒乓球一样。这一幕仿佛停止了,可我的心却在快乐地跳跃。

这个小实验告诉我,大千世界真是奥秘无穷啊!

【篇四:会跳舞的葡萄干】

“哈哈,太神奇了!它们竟然真的动了……”你想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那就跟我一起到课堂上见证奇迹吧!

这节课,黄老师特别准备两个透明烧杯、一袋葡萄干、一瓶矿泉水、一瓶雪碧。为什么要准备两种液体呢?因为有对比才更有说服力呀!

一切准备就绪,黄老师先把水和雪碧分别倒在两个烧杯里,接着抓起一小把葡萄干分别投入两个烧杯里。这时,只见装矿泉水杯子里的葡萄干,像石沉大海一样,悄无声息地沉入杯底;而另外一个装雪碧杯子里的葡萄呢?则像炸开锅似的,在杯子里调皮地四处蹦跶:它们时而像要上来呼吸新鲜空气;时而又一动不动地待在杯底“睡觉”;时而跟小泡泡跳着水上芭蕾;时而……热闹极了!

同学们没看到最后就按奈不住七嘴八舌地聊开了:“怎么那么神奇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回去我也要自己做一次!”……

其实只要我们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雪碧里的葡萄干,表面聚满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泡泡,不要小看这些泡泡,它们可是有大能耐哟!我就不卖关子了,我们一起来揭开葡萄干跳舞的神奇面纱吧!因为葡萄干质量较轻,表面积又大,雪碧里的气泡(CO2)附着在葡萄干上,这时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葡萄干会在气泡的浮力下上浮。上浮到液面后,因与空气接触,气泡破裂,导致葡萄干受到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如此循环反复,就是我们看到的会跳舞的葡萄干啦!而另外一杯矿泉水不会产生CO2,所以水里的葡萄干没有浮力就直接沉入水里怡然不动了。这个奇迹是不是很神奇呢?

这次试验使我懂得了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其中的乐趣和真理!

【篇五:瓷花片片】

房间的角落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瓷器,盛着半瓶清水,养着一朵普普通通的月季。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有着普普通通的外表和成绩,在下午的课上犯困,在期中考前突击,在地铁上发呆看着人来人去。

不知道哪一天,“碎片化”这个词撞进了她的生活。她猛然发现平日生活的间隙可以染上五颜六色的色彩,正如再茂密的树也有洒进阳光的缝隙。她开始在地铁上捧着手机背单词,偶尔抬头看见漆黑车窗中自己微笑的倒影,公交车晚点,她跻身怨声载道的人群,安然地读着电子书上的《战争与和平》;以往在熙熙攘攘的文具店中左挑右选的身影不见了,她刚刚利用午休在网上下了订单,现在正打开一本数学笔记,她发现,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竟然充裕了起来,生活也充实起来,原先脑海中断断续续的空白被五彩填满,平平淡淡的生活再也不枯燥乏味。

一天,她在手机上读到一篇文章《瓷花开片》,心血来潮看了看角落里的瓷瓶,欣喜地发现瓷瓶上不知何时布满了光滑的裂纹,钧瓷开片。细小的纹路将瓶身分割成一块块碎片,却使得原本普通的瓷瓶变得变化多端,甚至有几分流光溢彩。那枝月季在这样的衬托下似乎也多了几分生机,愈发显得柔美娇艳起来。

但是,她变了,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碎片化”似乎不满足于只占用她的碎片化时间,却一步步把她规律的生活也踏成碎片。她用大把的时间刷新碎片化的新闻,一秒前传明星八卦,一秒后骂落马官员。她还进行着碎片化阅读,只不过内容已由世界名著变成网络小说。墙角的瓷瓶不知为什么裂开一条小小的缝,她发完“心爱的瓷瓶开裂了,好心疼”的朋友圈后仍将它弃置一旁,享受着纷至杳来的十几条“赞”与回复。她感受到自己变了,却又不知道变在哪里?只隐约觉得周身轻飘飘的,还不断向上浮,向上浮,仿佛要飘起来一般。脑海中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大量轰炸,但爆炸之后竟一片空白,一缕硝烟也没有留下。手指明明在不停刷动屏幕,心底却升起一股不可遏止的空虚与乏味,像一头馋咸的羊,贪婪而又焦躁地等待下一个标示着红色感叹号的盐块。

“啪”不轻的响声在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刺耳。她还低着头,似乎没有听见,面庞在手机荧屏的光下有些扭曲。

房间的角落里,华美的钧瓷裂成了碎片,那一支娇艳欲滴的月季早就枯萎了。

【篇六: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篇一: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一张写满箭头的纸,一个装满清水的水杯,还有一个满头大汗的小孩,让我想起了去年暑假做的一个小实验。

一天早上,阳光明媚,我心血来潮想做一项小实验,我想来想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突然我的爸爸在看一个小视频——《迷失的方向》。

我按照小视频准备好了一张纸,一个透明玻璃杯、水和彩色笔。我先把清水倒入透明杯中。倒满后,我在纸上画了两个朝右的箭头,然后把带有箭头的纸放在离水杯差不多一厘米的位置。好奇怪,我发现箭头图案反了过来,原来箭头图案都是朝右的,现在竟然都朝左了。

我问爸爸:“爸爸,这是为什么啊?”爸爸解释道:“因为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传播介质发生了变化,因此,光线发生了折射。另外,玻璃杯倒满水后,圆柱形的水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某个距离区间内,我们看到的图形就成了左右反向的图像。”

噢,太奇妙了!虽然爸爸解释的内容我不是完全都懂,但我相信,只要我仔细观察,不断探索,以后能掌握更多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前几天,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项小实验。我得想办法让一个熟鸡蛋被吸进一个杯口比鸡蛋小的玻璃杯里。

回到家后,我先找出鸡蛋,煮熟后剥掉蛋壳,然后放在小口杯子上试了试,果然下不去。然后,我拿出打火机和酒精棉球,把棉球点燃后,赶紧扔进杯内。我看了看,棉球还在烧,于是立刻用鸡蛋堵住玻璃杯口。可这时,杯子里的火熄灭了,鸡蛋却没有掉下去的迹象。我等啊等啊,5分钟过去了,鸡蛋还是静静地待在杯口上。

“奇也怪哉!”我十分纳闷,明明我已经按照书上给的步骤做了,为什么还是没成功呢?是鸡蛋跟我过不去还是杯子找麻烦?我把杯子一推,甩手想放弃。

这时妈妈对我说:“天天,不要放弃,仔细地再看一遍步骤,说不定是你有哪里看错了呢?”听了妈妈的话,我仔细观察了一遍,发现我少做了一个步骤,原来我忘记在杯底放一些沙子。于是,我按照之前的步骤又做了一遍。终于,鸡蛋“扑通”一声掉进了玻璃杯里。

我兴奋极了,终于完成了实验。可我还是有一点想不通,为什么要在杯子里放一些沙子呢?在上网找了资料后,我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沙子可以帮助火来提高温度,使得在杯口的鸡蛋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掉进去。

这次我做了一个很小的实验,但却知道了很多道理。

【篇三: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科学实验室。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叫'彩虹桥'的实验……”我最喜欢的实验开始了,这个“彩虹桥”的实验听起来非常有趣,一下就吸引我了,于是,我决定跟着它一起做。

实验开始前我要准备好要用的工具和材料,需要的物品比较简单,有搅拌棒,六个小量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水,卫生纸或纸巾。但准备过程中,我发现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小量杯。眼看实验要做不成了,我着急的直跺脚,妈妈看到焦急的我,温柔的说:“你遇到什么麻烦了?”我难过的说“我想做‘彩虹桥’的实验,但是我没有小量杯,家里的水杯太大了,而且数量也不够。”这时,妈妈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了一摞小量杯说:“这是喝药用的量杯,妈妈觉得它们可以重复使用就保留了下来。你看能不能用?”我看了数量、大小都很合适,我高兴的说:“太好了!非常合适!谢谢妈妈。”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实验开始了。

第一步,把小量杯摆成一排,在量杯里倒上等量的水;第二步,调颜料。咦?彩虹可是有很多种颜色的,可是我们只有三种颜色啊!嘿嘿,这可难不倒我。以前上美术课的时候学过红色加黄色可以得到橙色,黄色加蓝色可以得到绿色,红色加蓝色可以得到紫色。加上材料里的颜色,就有六种颜色了,把颜料分别倒进小量杯里,用搅拌棒依次搅匀,第三步,把纸巾拧成纸条,把它轻轻弯折一下,将拧好的两端分别浸入相邻的两个小量杯的液体中。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纸巾条两头慢慢吸收着量杯中的颜料水,两种不同的颜色渐渐往中间合拢。几根纸巾条和小量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实验成功了,主持人说:“这在生活叫毛吸现象:面巾中有很多小的缝隙,水遇到了这些小缝隙会沿着缝隙上升和扩散。”“彩虹桥”实验不仅让我运用了学过的颜色混合原理,还让我学会了新科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我反复欣赏着这座色彩缤纷的彩虹大桥,内心充满了喜悦,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实验啊!

【篇四: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今天上午,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科学课,老师说带我们做一项实验,名叫“上浮的鸡蛋”。老师话音刚落,我觉得很好奇,“鸡蛋会在水里上浮吗?”

实验材料很简单:“一杯清水,一个生鸡蛋,一包盐和一根筷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跟着做了起来。首先,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在水中,只见它好似一个石头一样快速下沉。然后就待在水里一动不动的,看起来就像在睡觉,好似天塌下来它都不怕。

接着老师让我们在水中加盐,让盐溶解掉,我用勺子轻轻的搅拌,鸡蛋只是向上浮了一点,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继续睡着它安稳的大觉了,好似让睡也吵不醒它一样。额?我想“老师是不是骗我们啊?鸡蛋根本没有上浮,是不是我们加的盐不够呢?”同学们和我的想法一样,像小鸟一般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老师皱了皱眉头,急忙说:“同学们要有耐心啊!不要着急啊,我们继续加盐吧。”然后我们又加了四五勺盐,又不停地搅拌,最后发生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哇,鸡蛋竟然上浮了,只见它还对我们招手示意,我们还用手把它向下按,它不但没有下沉还用力抵抗。

我好奇极了,向科学老师求解,老师不慌不忙的慢慢说到:“在清水中的鸡蛋,我们只要在水中加上盐,当加到盐水比鸡蛋的密度大时,鸡蛋就会上浮。如果向盐水之中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就会不断减小,当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下沉了。”我们顿时茅塞大开,就像拨云雾见到青天一样,我由衷赞扬老师的知识渊博。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善于观察周边的事物,就会发现科学的奥秘。

【篇五: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今天我做了一项有趣的小实验——制作会飞的氢气球。

早上去小区时,我看见了一个小孩子在玩会飞的气球,勾起了我浓浓的好奇心,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呢?

回到家时,我查了百度,原来这种气球里面装着氢气,氢气比空气轻,所以会飞,同时我也查了自制氢气球的方法,我也想让气球飞起来。

于是我从储物间里拿出了“威猛先生管道疏通剂”,从厨房里取来一个玻璃瓶和一些锡纸,又找来气球,开始了我的实验。

我先把“管道疏通剂”倒入玻璃瓶里,再把锡纸撕成一片一片的,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然后把锡纸球塞进气球里面,最后把气球口套在玻璃瓶上,竖了起来。只见“管道疏通剂”碰到锡纸球就慢慢地冒着小泡,气球一点、一点地变大,渐渐地“管道疏通剂”冒泡的速度越来越快,气泡也是越来越密,气球也是明显地变大。不到三分钟,气球足足有足球那么大了,我赶紧取下气球,用绳子系好,一放手,“哇哦,气球真的飞起来了!”我看见气球一下子飞到天花板上兴奋地叫道,我心里说不出来有多高兴。

科学真是太神奇了,原来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小物品,就能做出那么有趣的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世界上并不缺少趣味,缺少的是发现趣味的眼睛,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动手一定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七:浮力大魔术】

我喜欢做实验,只要有空总爱缠着爸爸给我做实验。有一次,爸爸对我说他要当一回魔术师,跟我表演一个浮力大魔术。

爸爸准备了一个玻璃杯,一瓶汽水和一块橡皮泥,开始跟我施展起这个魔术来。

爸爸先把橡皮泥掰成几十粒米粒般大小的泥块,再往玻璃杯里倒入半杯汽水,然后将掰碎的橡皮泥先后放入汽水中,最后神秘兮兮地向杯子里大吹了一口气。做完这些后,爸爸说大功告成了,要我仔细观察,等待奇迹的发生。我于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杯,看爸爸到底在耍什么花招。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杯中的橡皮泥身上冒出许许多多的小气泡。这些橡皮泥然后就像游泳技术高超的小孩,调皮地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潜入水底;它们又像一个个身材柔软的芭蕾舞演员,在杯中的汽水里婀娜多姿地跳着舞。

看到这个情景,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地问道:“爸爸,你有什么神奇力量,让这些橡皮泥这么听话,既能上浮又能下沉呢?”爸爸笑着说:“如果你平常多看些科普知识类的书籍,这个魔术就很容易破解了。”爸爸接着说:“橡皮泥之所以这么听话地在汽水中上浮和下沉,主要是因为汽水中的小气泡就像绑在橡皮泥上的氢气球一样,使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增加而浮到水面上。等橡皮泥浮到水面上后,小气泡破裂了,受到的浮力就变小了,橡皮泥就只好乖乖地沉下去了。”

听完爸爸的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橡皮泥能在汽水中上浮下沉,不是爸爸会什么魔法,背后的神秘力量竟然是浮力捣的蛋。我赶紧找来《小牛顿科学馆》这套书,继续搜寻有关浮力的知识。我终于弄明白了,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本身的重力时,它就上浮,反之它就下沉。热气球、潜水艇和轮船都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同学们,让我们多看科普书籍,了解更多科学知识,做科学小达人,一起玩转更多有趣的科学大魔术吧!

【篇八:我以钢琴为知己】

钢琴是我接触的第一个乐器,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中遇见了它,之后,它陪伴了我十年。父母让我学它并不是为了得到考级的证书,只是想让我在以后的孤独和黑暗时有“人”陪伴。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随着父母来到武汉,听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音乐会,这次恰巧遇见了它。

我静静的坐着,等待着音乐会的开始,这时,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披着长发的姐姐走上了舞台,她走到钢琴旁,然后坐下,我看着这从未见过的黑色“大怪物”很是好奇,期待着它会有惊人的表现。表演开始了,第一首曲子就点燃了全场,《野蜂飞舞》。这首曲子是世界上最快的钢琴曲,要求弹奏者的基本功十分扎实,我仔细盯着表演姐姐的手。那还是手吗,简直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跳舞,那一群群野蜂忽聚忽散,都奋力地振着翅膀,激情的钢琴与旁边悠扬的大提琴相呼应,让我听得如醉如痴,更是点燃了我的音乐梦。我想妈妈询问着那个“大怪物”是什么,妈妈说是钢琴,“哦,原来它就是钢琴”幼小的我偏着脑袋重复说。从此,钢琴这一词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过了不久。我就开始了。钢琴的学习。可是谁知?我一学就是七年。还记得在那次考试失意,然后又与最好的朋友吵架了,回家后又被父母数落了一顿,这人外表看似无坚不摧的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坐在墙角处,泪水朦胧了双眼,头靠着墙壁,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当我醒来时,我不知道几点了,只知道小区大部分人家已经熄灯睡觉,爸妈也睡了,我看了看房间四面,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窗外的月光射进来,点亮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它反射着温柔的光,温暖了我的心。我慢慢走过去,抚摸着钢琴,然后轻轻揭开琴盖,手快速划过每个琴键,在寂静中发出轻快、巨大的声音。这时我踩下柔音踏板,使它的声音小了许多,我端庄地坐在它的面前,弹着我喜欢的奏鸣曲。奏鸣曲那欢快的节奏使我沉浸在那音乐当中,并试图用自己那跳跃的手指弹奏出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渐渐,进入高潮,原本欢快、柔和抒情的曲调突然间随着左手流畅的伴奏中显得非常激昂。而我从容地弹着,慢慢地弹着,慢慢的闭上双眼,去聆听自己的音乐。刹时,我觉得身体上浮、再上浮,与钢琴浑然一体,让我沉浸在音乐的海洋,这时,我感觉自己豁然开朗,不再迷失在那些烦心事中,重新振作起来,十年前,赐予我勇气与力量。钢琴,你是我的知己。

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中也到了考级的时候。在那个暑假,我每天只有一有时间就开始练琴,天天如此。很快,我与坐到了考级时的座椅上,优雅的提手到钢琴上。一开始,声音朦朦胧胧,它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昔日画卷;接着,声音渐渐清晰,我已经全身心的投入在往事的回忆中,忘掉考试的紧张;慢慢地,声音有起有伏,仿佛事情有了突变;最后,声音如烟如雾,又仿佛事情又平息了……就这样,很快结束了考试。这一次的考级,我没有从前的紧张,因为我想珍惜每一次与你的交流。

是你,让我知道,有付出有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果。我从小到大,学过许多东西,但唯一坚持的只有你,因为你的独特、高雅还有那一种与众不同的孤独和高贵,让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你,你也陪伴我走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你陪我笑,陪我哭,就像一个朋友在我身边,我珍惜你,爱护你,希望你可以陪我一直走下去。

钢琴,知己兄,感谢你,你让我决心勇往直前、坚持不懈,你激励着我,让我成为更好的人,你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热门推荐
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国庆趣事作文
3假如我是一池湖水
4当我面对苦难的时候
5难忘的生日
6过生日
7味道
8这就是我
9照片里的故事
10低如尘埃心怀云彩
11顽皮的小猫
12每天多进步一点点
13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14花开几朵,天各一方
15别样的木棉
16天长蕴美
17我的生日礼物
18人生所承载的永远是幸福的重量
19一觉醒来,我变成了校长
20难忘的一节课
21我与诗情
22雨天
23我真想有一对翅膀
24挑战自我
25初一军训日记
26我熟悉的一个人写人作文
27学会放弃议论文
28无言
29真不容易
30外公,我想你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