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读的作文

【篇一:百家文读后感】

人贵勤奋

寒假里,妈妈推荐我读了《百家文》这本书,“勤奋”二字回荡在我的脑子里。

我自以为自己很勤奋,每天在学校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时也能坐下来静静地看看书,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也很有共同语言。可是,我比起《远行千里为借书刘恕》,《映雪而读的孙康》后,我不禁有点汗颜,和他们比我就差得太远了。

在《百家文》中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在会稽山大战,结果吴军大败越军。一位高高在上的大王一下子就变成了囚徒,可是越王勾践坚定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忍辱负重,带着妻子为夫差当奴仆。终于,得到夫差的特赦。回到国中,他每天卧薪尝胆,告诫自己不忘国耻。正是凭着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励精图治数年,三千越甲吞了吴。

是呀,人若有“图强”的精神,许许多多的难题都会给你“让道”!以前老师在我的作文本上写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怎么啦?你的字又“喝酒”了,怎么东倒西歪的!爸爸也时常叹息:“你啊!别的都好,就是字写得龙飞凤舞!叫你横平竖直,你就是左耳进右耳出!”一直以来,我很苦恼,也想写端正些,可写着写着又“重蹈覆辙”——不知不觉中又潦草起来了。一天,表姐来我家做客,她一见我的作业又唠叨开了:“你啊,与其长久的煎熬,不如痛下决心把字练端正。”于是,我买来了钢笔字贴,开始练习起来。可是心血来潮没几天,我又似乎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现在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缺乏一种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篇二:回不去的时光】

今天,看着令人眼花缭乱的课程表。忽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那段时光,对于已经升入六年级的我来说,是最美好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对于我而言,是最美妙的。

忘不了张老师和蔼的笑容,上课时,和我们分享荣誉;课下开各种玩笑把我们逗得笑破肚皮。在张老师的带动下,我们班同学进步最明显的是书写。张老师让我们写好字的方法就是鼓励。某个同学略微有点进步,张老师就会给他点赞,让他伴着自信更加努力。

其实,我们进步最大的还是写作。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她真是煞费苦心。她惜才如命,看到有同学写出优秀习作,她如获至宝。不仅仅在班上当范文读,还要连夜打字编辑发到个人公众号。第二天还要在多媒体上投影给全班同学看。这对作者来说该是多大的鼓舞啊。就这样,大多数同学写作兴趣越来越浓,积极性越来越高。同学们就是在这种鼓舞中渐渐的喜欢上了写作,并且越写越好。

虽然和张老师仅仅相处了一年的时光,但是她给我的影响却是终生难忘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方面的,比如:宽容、大爱、仁慈……

回过神来,上课铃响了。我不禁有些难过,知道那个时光已经回不去了……

【篇三:生活需要毅力】

生活是磨炼人的。在生活之中,人们会领悟到许许多多的道理。比如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毅力。

这个词语,我们生活中用得很广泛。在学习中,我们要不断拼搏,依靠毅力来战胜困难;在劳动中,我们要坚持不懈,借着毅力来完成任务;在为人处事时,我们也要用毅力去获得成功……

身边就有不少例子。班级里有一位同学曾经很讨厌写作文,小学的时候总是嫌麻烦,不肯写,因此考试时总要比别人低几分。

后来他在家长的鼓励下写了日记,由于长期的坚持不懈再加上生活的阅历和经验的积累,使他现在成为班中写作文的佼佼者,能常常让老师拿着自己的文章当范文读。

这位同学的经历很简单,同时也启示我们:毅力其实很容易培养。“只要不懈地努力,终究会有回报的。”

另外还听到过相关的报导,比如某大学生因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而坠楼自杀,还有某企业老板因投资不成功导致亏本而喝农药自杀身亡……

这些事例,虽然身边不多,但也同样反映出相同的道理。生活是需要毅力的,如果一点点打击就让人失去坚持不懈的信心,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可悲的后果,甚至一时想不开拿生命当儿戏。

毅力真的很重要。比如说生活中常见的,两个原本很优秀的学生,一个一直努力着,而另一个因为学习累而松懈下来。那么很自然的,前者一直奋斗着、快乐着并成功着,而后者则不断沉沦,陷入失败的泥潭中,再也无法爬起。

真的,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就只差一步之遥,而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用说还是毅力。要是你有毅力,能忍受,会坚持,那么前途就是光明的;而要是无法坚持到底,结果是无比晦暗的。

生活中无数的成就与失落,不管千回百转,仍然是需要毅力做支点。只要是学会了忍耐,学会了不懈,那么努力终究是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的。

祝愿所有的有心人,早日获得自己播种的成功,就像勤劳的农民总会有丰硕的果实在向他们微笑一样。

没错,生活就是需要毅力。

【篇四:我与书的故事】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像迷途中的路标,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而我说一本好书是一瓶“洗涤剂”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美好体验。

说起书,我从小就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在我牙牙学语时,就爱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到处乱转,那时的我已经会拼音,就自己看着书上的注音一字一顿的读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能勉强背出个一两句,却无法解释诗里的意境!

待我长大点了,能独立看书了,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诠释每个诗人的情怀。慢慢懂得了游子那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乡愁;感叹于诗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无奈;惋惜于一代才子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怀才不遇;更感动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那份忠诚!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嗜书如命,它的功劳更是不言而喻;上了三年级后,我的作文经常拿去做示范文读,因此我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提高。

书是雨露,能滋润我得心田;书是春风,能感动万物生灵;书像一片大海,而我是就是一艘帆船,流向未知的远方!

热门推荐
1小学科幻故事
2种糖记
3故乡的河
4捉蝗虫记
5我的高考梦
6描写小商贩的作文
7回忆小时候
8蝉和乌鸦
9我爱美丽的树叶
10书籍退化的思考
11秋天的树叶
12学骑自行车
13夺走幸福的尖刀
14六年级新学期作文
15美丽的荷花
16善待生命
17从此我不再懦弱
18有一种风景叫文明
19变忙碌的妈妈
20妈妈,您辛苦了
21读《小飞侠彼得潘》有感
22我的母亲
23我是一朵雪花
24一堂难忘的课
25一段不同的旅行
26我会变
27妈妈的爱
28课间抢书
29红色的青春
30我读书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