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历的作文

【篇一:我的母亲】

知否?那灯火阑珊人未眠。——题记

夜,服侍母亲就寝后,于屋内呆坐,无丝毫睡意。沏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母亲近日腰疼病发,以至于不能微微俯身。我每日服侍母亲,衣食住行,都需准备妥当才是,不敢怠慢丝毫。幼时,母亲定也是如此待我。

母亲已是不惑之年,却极其在意妆容服饰,总是笑靥如花。母亲出身乡下,却凭着辛勤努力换得旁人刮目相看,只是体弱多病,不尽人意。

曾记得,小学时父亲公事外出,需一段时日,便由母亲照看我每日学习。正值小升初大关,母亲未敢分毫放松,每晚酉时准时断网,坐我身旁,与我同抱一册厚书学习。每晚屋内便极其安静,唯有时钟轻响,针掷地而能闻其声。每我走神,母亲便使戒尺抽我左手,几日下来,左手便青红相间,如青蛇上盘。而况母亲不准我哭,每我落泪便更是叱咄。那几日,我很是惧怕母亲,可我每窥得母亲薄唇紧闭,双眉紧蹙,全神贯注之态,内心又不免多了几分敬意。

才及初一,母亲便患上大病,需去京城才得医治。去京城前夜,我内心充满恐惧与自欺欺人之自我安慰。思付着需问候母亲,一面我可详细探得母亲病情,一面也可尽己所能给母亲些许安慰。去了母亲房间,看到床上散落着些病历单类的纸。纸上字我竟不认识,只是“切除甲状腺”几个字分外扎眼。母亲红肿着双眼,憔悴不堪。我轻声问道:“若去京城医治此病,快否?”母亲呆滞一瞬,便微笑着向我回答:“无大碍,此去京城,不过一朝一夕之间。你莫要担心,我身子好得很,还愁医病?”说罢,便一边哼着曲一边整理物件。此曲甚是难听,难听得令我快要流出泪来。母亲常常如此,将任何苦痛之事深埋心底,却总是展颜于他人。母亲一路坎坷,坚强俱自苦痛雕琢而来。

母亲工作脚踏实地,从不图勾心斗角之术,而立之年便已职升较高,慕煞旁人。因而有资历较老而不得提拔者颇有微词。其中一者更是处处为难母亲,令母亲不得安生。我本以为母亲此等要强,理应惩治此者。却不曾料想母亲对其是色愈恭,理愈至。我甚是不解,询问母亲奈何如此,母亲只嫣然一笑,道:“其本极为出众而况资历又深,却不擅于为人处事,不过是为其自身打抱不平耳,何苦伤了和气?”遇元宵佳节,母亲携礼亲自登门拜访此人,又于另一提拔机会前引荐此人,此人大为感动,冰释前嫌,极其尊重母亲,二人共同研究与工作,创出过人成绩。旁人皆啧啧赞叹,更加认可与高看母亲。我顿悟母亲为人处世之智慧。

我轻轻吹气,清茶之上缕缕轻烟匿迹于恬静的空气。我回味母亲之艰难历程,颇多感悟。望向天空,忽想贻母亲明月一轮,以表我微不足道之感激,感激母亲将其处世之道遗传于我。无论我是否受用,其都将成为我不尽之财富。

夜色蒙蒙,灯火阑珊,今夜,注定无眠。

【篇二:让熬开花】

“熬”,一个如此平凡的字眼,它没有“拼”那般莽撞突兀,也没有“争”那般急功近利,它只是以理性思维、平和心态来孜孜不倦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这样的“熬”质朴可贵,我们应该让熬开花。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载,“熬”贯穿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终率三千越甲凛然吞吴,左思呕心沥血,十年枯坐,一朝横出《三都赋》,“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屠呦呦数十载风霜雨雪,终成青蒿素,挽千万人于水火之间。他们无不例外,都在“熬”,最终熬出了一番天地作为,熬出了一朵朵绝世之花。

渴望成功的人能熬出一片灿烂的星空,战胜挫折的人能熬出一条宽敞的大路,追求梦想的人能熬出一道绚丽的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正是在“熬”的精神鼓舞之下,奔向人生的象牙塔;中华民族正是在“熬”的精神鼓舞之下,即使在危如累卵、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最终击败侵略者,“熬”出了新中国;拘束保守、颓唐灰暗的旧社会在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之下,“熬”出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确地运用“熬”的精神,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使个人、民族、社会的有机统一。

然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深刻把握“熬”的精髓。正如媳妇位卑,受婆婆压制,一味隐忍,“熬”到成婆之后,便欺压自己的新儿媳,“熬”出了一种“媳妇”心理——只知忍耐,不求改变的思想,似乎如此,便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又如某些人想得到地位、财富,却无所作为,希冀通过“熬”取得资历,步入成功的殿堂,如此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之人能够取得资格,而积极创新、锐意创新之人却被资历湮没,这难道不可悲么?那些人不“熬”业绩,“熬”命长,“熬”到奴隶翻身,“熬”成下一个奴隶主,以病态的意思影响着社会,最终使社会也变成病态!正如某位哲人曾说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的社会,不需要“熬”的资历,而需要“熬”的内涵,“熬”的精髓。

正确的“熬”,熬出新文化新社会,让熬开出一朵惊世之花。

【篇三:家庭趣事】

我拿出一张纸,坐在沙发上,又取出一支笔,问妈妈:“妈妈,我帮你画一幅全身画吧!”“好啊!”妈妈回答我。

我调整好状态,身体坐稳,双手压着桌子,开始画妈妈的脸。“容我再好好看看!”我故意压低了声音,摆出一副大师的样子,严肃的用笔来测量应该画多大。“嗨!你个小样,画个苹果都画不好,还摆出一副资历丰富的样子,真不知羞耻呀!”妈妈讽刺我。“我的资历很丰富画的苹果不下100个!”我自豪的用手拍着胸脯。“哼!看你怎么画!”妈妈放出狠话。走着瞧!妈妈摆好造型。我在纸的正中心小心翼翼的画着妈妈的脸。“太好了!这一次终于画圆了!”我欢呼雀跃!该画身体了。这要怎么画呀!我绞尽脑汁。脑海突然生了一计,哈哈。我拿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了起来。“看我的!’我在头下画了一个椭圆形,在椭圆的边上画起了一只只小脚来,看我一横,再来一个小叉叉,再多画几只脚。哼!这回不整死你,我就不姓”张“!"一副美丽的人头,人身,和36只蜈蚣脚的妈妈全身画就在此大画家——张祖麒的笔下诞生了!来!鼓鼓掌吧!”我对妈妈冷笑。妈妈用“愤怒”的眼神看着我:“你你你!想把我气死呀!哈!”“憋不住了!憋不住了吧!“我笑眯眯地对妈妈讲。”哈哈哈!"妈妈终于捧腹大笑。

“蜈蚣妈妈”也会笑?

【篇四:眼中的好老师】

听说这学期换了语文老师,我好奇地等待她的到来。据数学宋老师介绍:新的语文老师姓墨,资历高深,是有三十多年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这就更增加了我的好奇感,她长得如何?她是怎么教语文课的?一连串的迷等着解开。

终于等来第一节语文课。当一位戴着眼镜的女老师走进教室,只见眼镜里透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蔼可亲的脸庞更给人不少亲和力,她严肃可又略带微笑地走上讲台,开始了语文第一课。哦,这就是新来的语文墨老师。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果然,墨老师讲课有她独特的方式方法。她讲解课本句句在理,分析得十分透彻;她由浅入深、启发同学们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原来对语文课单纯的枯燥的抄写、读背,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这就是我初识的墨老师。我希望有这么好的老师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初识是开始,来日方长,对老师们的辛勤教育,对老师们的努力付出,我由衷敬佩。

热门推荐
1以愿景为题的作文
2大连旅行记
3二十四孝读后感600字
4家乡变化征文
5我眼中的色彩
6我心中的夏天味儿
7用风俗编织成爱
8改变·奋斗
9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10快乐的元旦
11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梦想
12读书使我陶醉
13快与慢
14放风筝
15我们的共享时代
16以体谅为话题的作文
17与报成友
18我学会了面对挫折
19的作文
20不长大该多好
21成长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22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23五彩缤纷的春雨
24守望星空
25有趣的自然现象
26美丽的大海
27吹笛子
28有一种声音
29越读越美半命题
30暑期日记大全2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