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末页的作文

【篇一:爱,与我同行】

父亲常年在外。家中的桌子总也坐不满,象被天狗咬了一口似的,缺了一边儿——于是,我与妈妈的生活,虽然充实,却少了那“一边儿”的怀念。有一天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是“爸爸的爱”,我呆呆地愣了许久。回家后便发誓:再也不要爸爸了,没血的家伙!

9岁时,我们意外收到了一个包裹。快递小哥扛着一个大得难以进门的家伙站在我家的外走廊上时,我上上下下细细查看:地址没错,姓名没错,寄件人是——

“父さんから”?

母亲走出来了,打量着气喘吁吁的快递小哥。我拉起她的手,轻轻地指:

“妈妈,这是日语吗?”

她一转头,眉宇间神情极淡,看不出一丝波澜,然而嘴角上扬,皱纹没了,竟是满面春风的笑靥。真美啊!母亲说:

“你爸爸寄来的!”

我却参不透她的古怪表情了。或许,对父亲,她由心责备吧。爸爸远在日本,也从不寄来些小玩意儿什么的。拆开包裹,大大小小的木片儿,竹片儿和几包涂料、胶水散落一地。妈妈略有不快地嘟哝:

“这包装……”

不知为何,我觉得气氛怪怪的。但这似乎并不重要,我问:

“爸爸是木匠吗?”

母亲抚摸着我的脑袋,那些短发很扎手吧。她说:

“傻孩子,不是的!你看看说明书——”

我捡起那本小册子,翻到末页。这是我的习惯,无可抗拒的。“成品图”,三个红色隶体的大字在眼前炫耀着,那是一座双层的尖顶别墅,白墙红瓦,绿坪黛窗。

最醒目的是屋顶了吧!一架天文望远镜从天窗里探出来,天窗下,有几个人影,绰绰地不清其貌。我向一大堆材料望去,一一对照去,我看到了——

三个小小的陶人!

我哭了,因为它们不是人工用胶粘在一块儿的。它们自出世那日,就塑在了一起。妈妈没有看见,但她轻轻拍着我的背脊,眼中,也泛着闪亮而润泽的光芒。她似乎确实已经料到了。

若干天后,我才按指示说明建好了这栋二层的尖顶别墅。那以后的若干年里,妈妈与我依然生活在幸福的二人世界里。我还成长得非常的好!是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当我向那历史性的别墅“惊鸿一瞥”,我似乎突然长大了。哦!这一切,妈妈的用心!

【篇二:成长】

日历又翻过了一页,突然间感觉时间过得好快。翻过去的照片,看过往的留言,眼前的时光仿佛又回转到从前,手边的闹钟却“嘀嗒嘀嗒”地提醒着我:已经17岁了。

成长仿佛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在某个瞬间,突然想通了过去感到迷惑的一切,突然意识到对于未来,自己所要担负的一切。于是,不知不觉,时间的潮水拍打心灵的岸堤,便有了那样一种压迫感与责任感。

透过时光的缝隙,我回忆着过去的自己。蓝天下,手持风筝,是那样得顽皮;高高的梧桐树下,尽情地游戏;书桌前,那为了梦想而奋力拼搏的身影……只可惜白云已抹去了天空的记忆,昔日茂盛的梧桐也只剩下树桩而已。还好,梦想没变,激励着我始终向前。

十七前的光阴像是一滴从笔尖滴入水中的墨,慢慢地扩散,看似不经意,可全部的水却因此有了痕迹。

成长的过程是一条路,一路上给过你影响的人,给过你影响的事让你的路变得精彩而与众不同。在路的岔口,有人选择向右,有人选择向左,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决定了一路上的风景。

蜡烛一根根地增加,已经是高三了,2010年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桌上的书本越堆越高,原来这就是高三,无奈却又别无选择。成长的路上,为了我们的梦想,总有一些要去舍弃与告别,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囊才会装下接下来的惊喜与感动。

我们渴望着成熟,早点融入这奇妙的世界,可在大人们眼里,我们的脸上却刻着“幼稚”一词,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可以早点长成能够抵抗风雨的大树,但当风雨来袭,他们又不放心让我们独自面对风雨。

“90”后是社会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称呼,有期待与赞许,也有误解与批评,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我们成长着并收获着。如果说成长是辛酸快乐并存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种磨炼我们的方式。

我们并不惧怕批评,因为这是成长路上必经的挫折;我们不理会质疑,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凭能力证明一切;我们更不会沉溺于赞美,因为我们在成长,在一点点意识到肩头的重担。我们终将会走入社会,成为明天的建设者。

当岁月的风将童年载着梦想的纸飞机吹向某个远方,当翻过一本本漫画书的末页,当霍格沃茨的红色蒸汽机车渐行渐远……太阳落下又升起,我在成长,我们在成长,那些无数个美好的明天正等着我们去创造,去开启!

【篇三:读《原来我这么棒》有感】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份自信心,唯一不同的是,看自己能发掘几分,并且适当地活用。——题记

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如刀割般疼。我背着书包沮丧地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心里却酸涩难忍。刚才那一幕,又重回我脑海。

“怎么回事?你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数?……”耳边充斥着老师的训斥,眼前呈现的是赤红的“60”,我的脸颊通红,把头埋得深了些。同学们小声地交耳议论着,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眼睛余光与之相撞,我赶紧把眼神挪向别处。至于老师后来说了些什么,我却浑然不知,只觉得脸越来越烫,头越埋越低。

回到家中,迎接我的是爸爸妈妈的一顿“口水战”。接下来几天,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课堂上老走神,作业接二连三地错,批评一次挨一次。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我真的不如别人吗?真的是学不好吗?是因为我比别人笨吗?……此时的我再也无力抬头挺胸。干脆算了,放弃吧!反正也学不好,何须再给自己添烦恼。也许,我,早已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差生”了吧!

无意中,信手翻开《原来我这么棒》,静心阅读,合上“作者序”的末页,风悄悄送来阵阵感动。

内向胆小的高小瑜在全班面前喊个“立正、敬礼”的口令都惊慌失措,总是流着泪哭诉“我说了我办不到嘛!”。在参加研习营活动中,更是状况百出:第一次上台发言以摔跤告终,用肚子痛逃避攀爬人工岩,不确信自己心中的正确答案。但小瑜最终鼓起勇气,接受了挑战,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在礼仪训练课上受到了赞扬,在野外求生中扶助同伴,寻找到了正确的出口。自修就是这么有魔力,让小瑜在别人眼中看起来与众不同,那是专属于她自己的一股力量。

反观自己,只不过一次小小的考试,我何必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呢?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失败中学习成长的。当我这次考试失败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下次要更专心,更努力。把失败当借镜时刻自我鼓励,告诉自己“我做得到。勇敢再试一次。”小瑜能做到,我怎会不能?信心满满,重振旗鼓。课上,我认真听讲,努力思考;课下,我虚心请教同学,不放弃,不气馁,坚持到底。一次考试中竟拿了“90”分,捧着试卷,内心暖暖的,眼眶却湿湿的。

自信,就是这么有力量,它让我不再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让我再次抬头挺胸,面朝风雨,让我蜕变成蝶,静候花开。

抬头看望灰天,几朵浮云在风中浮动,似是对我笑。

【篇四:心中的树】

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在昏黄的灯光中,占有一方静谧的天地,默默地翻阅着桌上泛黄的文摘。读了几遍,心中却无收获。此时,我那本应平静的心渐渐浮躁起来,文章遍谈世态炎凉,却终究洗不尽自己内心的铅华。然而,在书的末页,一篇《胡杨之死》令我的内心不再烦躁,犹如一眼甘泉,清冽而滋润。我猛地扎入了文章的字里行间,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忘了困倦。

不知何时坠入梦乡,我的心自始至终没有离开那个神秘而危险的地带——位于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那儿,是胡杨树的故乡,也是它们的归宿。有人说,“胡杨树是最顽强的战士,是沙漠的抵御者”。起初,我还颇感怀疑,什么植物能滴水不沾与生命禁区共存?然而就在梦中,我忽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泛红的颜色,瘦骨嶙峋的枝干,没有几片叶子,四周满目荒芜,黄沙遍地。原来我变成了一株胡杨!自己长期疑惑而不得解的疑虑终于有所着落,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我斗志昂扬,不折不扣地努力向上生长,拼命地向下扎根。一瞬间,三千年的时光流走了,此时的我已不再含有半点当年的锐气,而枝干却愈长愈密,根愈扎愈深,只为心中的信念:努力活下去,守住这一方净土。

又是一个三千年。

久经沧桑的我已不堪风沙的侵蚀,枝干不断地断落在地,碎成一片炭木,随风而去——我的大限将至!但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生命的消逝是如何悲怆,我的信念从未改变,直至自己的躯干轰然倒下。最终,我化成一块黑色的煤炭。

猛然,我醒了,手仍指在所读之处:“胡杨三千年生长,三千年死亡,三千年不倒。”我似乎能够感受到那些胡杨的心情了,它们永远坚韧,永远不屈不挠,保持着自己的风骨,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吗?

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株胡杨吧!尽管自己很普通,尽管不为人所知,但我们绝不平凡!

热门推荐
1猕猴桃的味道
2我的好习惯
3老门东游记
4童年趣事
5计算机式丈夫
6难忘的一节教育课
7学校前的街道
8最美是樱花
9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10化开的春
11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12
13记一次游戏作文四年级
14享受语文
15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16让地球不再“受伤”
17清明时节
18我爱读闲书
19风景这边独好
20给校长的建议书
21捉拿“小刺球”
22我的父亲
23金沙滩
24人生的那段旅程
25小王子读后感
26调皮大王
27我的娘炮同学
28我的拿手好戏书法
29没有姐姐的一天
30我与书的那些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