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隶体的作文

【篇一:爱,与我同行】

父亲常年在外。家中的桌子总也坐不满,象被天狗咬了一口似的,缺了一边儿——于是,我与妈妈的生活,虽然充实,却少了那“一边儿”的怀念。有一天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是“爸爸的爱”,我呆呆地愣了许久。回家后便发誓:再也不要爸爸了,没血的家伙!

9岁时,我们意外收到了一个包裹。快递小哥扛着一个大得难以进门的家伙站在我家的外走廊上时,我上上下下细细查看:地址没错,姓名没错,寄件人是——

“父さんから”?

母亲走出来了,打量着气喘吁吁的快递小哥。我拉起她的手,轻轻地指:

“妈妈,这是日语吗?”

她一转头,眉宇间神情极淡,看不出一丝波澜,然而嘴角上扬,皱纹没了,竟是满面春风的笑靥。真美啊!母亲说:

“你爸爸寄来的!”

我却参不透她的古怪表情了。或许,对父亲,她由心责备吧。爸爸远在日本,也从不寄来些小玩意儿什么的。拆开包裹,大大小小的木片儿,竹片儿和几包涂料、胶水散落一地。妈妈略有不快地嘟哝:

“这包装……”

不知为何,我觉得气氛怪怪的。但这似乎并不重要,我问:

“爸爸是木匠吗?”

母亲抚摸着我的脑袋,那些短发很扎手吧。她说:

“傻孩子,不是的!你看看说明书——”

我捡起那本小册子,翻到末页。这是我的习惯,无可抗拒的。“成品图”,三个红色隶体的大字在眼前炫耀着,那是一座双层的尖顶别墅,白墙红瓦,绿坪黛窗。

最醒目的是屋顶了吧!一架天文望远镜从天窗里探出来,天窗下,有几个人影,绰绰地不清其貌。我向一大堆材料望去,一一对照去,我看到了——

三个小小的陶人!

我哭了,因为它们不是人工用胶粘在一块儿的。它们自出世那日,就塑在了一起。妈妈没有看见,但她轻轻拍着我的背脊,眼中,也泛着闪亮而润泽的光芒。她似乎确实已经料到了。

若干天后,我才按指示说明建好了这栋二层的尖顶别墅。那以后的若干年里,妈妈与我依然生活在幸福的二人世界里。我还成长得非常的好!是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当我向那历史性的别墅“惊鸿一瞥”,我似乎突然长大了。哦!这一切,妈妈的用心!

【篇二:我读懂了鲁迅】

有那样一个人,即使被埋没,却仍在战斗。

有那样一个人,即使被压迫,也不曾低头。

如刷子般根根挺立着的头发,如用弄墨写出来的隶体“一”字似的胡子,如野草在寒风中顽强的站立着的瘦削而又挺拔的身影——他,便是鲁迅先生。

我的姥姥是名党员,从小她便灌输我一些高尚的,伟大的精神给我。未曾知道我身处的这个国家有怎样光辉亦或黑暗的过去的我,自然便与听天书无异了。

她的书柜里有山一样的书,琼瑶的书啊,小人书啊,童话书啊,无所不包。似是有意,或是无意间,我翻到了一本看上去年头已久的书(虽然包着书皮)。上面还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着几个楷体字——朝花夕拾,鲁迅。当时的我就这样记住了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这个名字很怪,令人印象深刻,又或许是某种奇怪的直觉——这人大抵很了不起。

后来我学到了他的文章,老师和同学也多少提到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他,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名气,响遍了多个领域,不过,他的文章,我读不大懂。不同于席慕蓉优美,温婉的风格,也不同于林海音亲切,生动的语气,他的文字,怎得这样悲凉?那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

直到最近,我学到了中国近代史,与以前不同,中国不再是一头雄狮,而是一只待宰的肥羊。就算是一个日本小孩,在当时去拽中人的辫,中国人也不能吱一声。我终于懂得了为何他的文章字字如刀,直刺人心,也佩服起他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为了国家,他愿放弃那本应属于他的荣耀;为了国家,他愿过上四处游走的艰苦日子;为了国家,他愿奋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他,世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叶圣陶,再比如郭沫若,说他悲观呢?还是乐观呢?我认为,两者皆有,悲观与乐观,能看清世界两面的人,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吧!

【篇三:和鲁迅先生聊聊天】

我看过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我十分敬佩他。他被誉为“民族魂”伟大领袖毛泽东都称他为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我十分想和鲁迅先生聊聊天,突然陷入了梦境……

我终于和鲁迅先生面对面坐在一起了。我万分激动地说:“您好,鲁迅先生。我看过许多关于你的故事,非常敬佩你。”我惊讶的看着他——黄里带白的脸,头发精神抖擞地站立着,胡须像被墨水涂抹过的隶体一字。他微笑着点点头,看起来十分幽默,而我的心渐渐的冷静下来。

我一时不知和他聊些什么好。我的脑子里好像闪过了什么似的,哦!原来是鲁迅先生关爱车夫的那一幕呀!那一幕是这样的:鲁迅走到一半时,发现地上有一滩血,抬头往上看一位车夫坐在地上,鲁迅看见了,立马拿酸水,敷药,立即向前救治。我便对鲁迅先生说:“您总是为他人想的多,为自己想得少。您难道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吗?”鲁迅先生笑了笑:“我这样,只是想带领全人民像我一样为他人着想,服务!”“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您的地位又在我的心里高了一筹。”“没有”他谦虚到。我又问“您为什么要为写作这么拼呢?”鲁迅先生回答“我之所以这么拼,夜以继日地写作,是因为我想用行动,写作去感化别人,让他们为祖国付出一份力量,让中国富强。”

我被鲁迅先生感动了,不禁流下了眼泪。“谢谢”我表示特别的感谢。鲁迅还是那样笑,慢慢的离开了。

哦!我从床上摔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场美妙的梦啊!

【篇四:与“雷锋”见面】

2014年秋天,我去看望我的爷爷。

一天下午,我去爷爷家,天空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敲了敲门,无人应答,原下爷爷下班还有半个小时。我心想:到新华书店去吧,去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坐会儿也好。

店里几乎没有几个人,只有两个中年男子在谈话。我顺便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边的是一个瘦瘦的、三十上下的中年男子。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牛毛细雨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②。《毁灭》?我记得一本爷爷亲给我说过,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到第一面就爱不释手,一个矮小而精神抖擞中年人——服务员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

“叔叔,这本书多少钱?”他殷勤的接过书点了点头笑了笑,想了想:“十五元”。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上衣的口袋——袋里只剩十元钱了,那是妈妈给我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服务员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零花钱是恋恋不舍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随身带着,挤下时间,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静静地坐下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服务员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说:“老板,请您来一下。”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抖擞的样子给人一些安慰,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孩子,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红了脸低下头说。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十块钱你有没有?十块钱!”

“有!”我抬起头睁大眼,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十块钱,一本。”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烟嘴头。这时,我忽然记起爷爷

向我讲述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张熟悉的面孔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说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我费力地从衣袋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十元钱,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

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袋子,提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我历经了许多,也感受了许多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活雷锋精神永远长存!”

热门推荐
1站直了做人
2校园里的秋天
3你是我的眼
4读《沈约读书》有感
5静的魅力
6珍惜生命
7快乐的端午节
8与书相伴
9路在何方
10饱经风霜的老屋100字
11厨房交响曲
12我喜欢小学里的时光
13渴望指尖的温度
14发现生态建湖的美
15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16展开想象的翅膀
17游戏时光
18艰苦的另一面
19我家的小金鱼
20当冬季来临的时候作文
21家乡的小河
22读《秋叶》有感
23乡村生活
24四祭
25阅读,我的最爱
26我是女孩,所以我快乐
27彩虹总在风雨后
28文竹
29童年趣事
30小树林里面的偶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