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碧螺春的作文

【篇一:茶与杯】

从茶叶到香醇、清苦的茶水,是需要一个特定过程。一些凭借物的。真正的好茶,需要特定的杯子盛装,需要经过特定程序的。茶是茶,也是是一种可随物赋形的道。

海伦·凯勒在双眼失明,双耳失聪的困境中之所以能世界闻名,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是因为她有非常得力的“双手”——安妮老师;肖邦能够把钢琴作为倾诉个人心境的手段,远离凡世的喧嚣沿一条幽僻的小径最终到了罗马。

有这样一则现代童话。一只飞越太平洋的小鸟,它叼着一根树枝,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困了它就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就这样简单的一根树枝,帮它完成了太平洋之旅。假如它把鸟窝,食物等用品都带在身上,它大概连飞都力不从心了吧!

从前,有一个渔翁在河边钓鱼,有两个年轻人走过去。渔翁告诉他们:“你们两个人中一个可以得到一箩筐的鱼,另一个人则可以向我学习钓鱼的技术。”一个人选择了一箩筐的鱼,另一个人选择钓鱼的技术之后,两个人就兵分二路走开了……过了一段时间那个选择一箩筐鱼的那饿死了,而那个选择钓鱼技术的人却依然活着。成功的条件对成功极其重要,而正确的选择对成功更是无法言喻的。

如果选择错误的条件,那么永远都不会成功。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在古雅的居室里席地而坐,欣赏到悠扬的古典音乐,用精致的杯子,裹住一涓香醇的碧螺春。让我们品尝这大自然的清新与芬芳吧。

【篇二:妈妈给我的爱】

“唉!今天作业怎么这么多啊!”我看着旁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一边挠着头写着作业,一边大声的抱怨着。妈妈看到我这样,没有做声,笑眯眯地走过来,对我说:“宝贝,来,妈妈教你泡茶。”我百思不得其解,作业这么多还让我泡茶,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妈妈一定拿出一盒新的茶叶,一边让我猜猜这里面是什么茶叶,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妈妈告诉我这种查找碧螺春,别看它样子不好看,但味道可不比“西湖龙井”差!碧螺春的形状十分奇怪,有的像田螺,蜷缩在一起;有的像扁担,长长的、弯弯的;还有的像小虫子粘在一起……妈妈叫我等会儿她去烧水。

不一会儿,水烧好了,妈妈拿出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先用茶匙倒入一些茶叶,然后再到处刚烧好的开水,忽然,茶叶有些像龙卷风一样旋转着,有的像玩累了的孩子,径直的跑到妈妈的怀里。妈妈告诉我:泡碧螺春必须先倒入茶叶,才能倒水,因为这样口感会好一些。我正想喝,妈妈让我等等,要有耐心,凉会在喝。“终于能喝啦!”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了杯子闻了闻,“啊!香飘四溢!”简直妙不可言,我喝了第一口,“啊!好苦啊!”和妈妈让我喝第二口。“咦?这怎么,怎么变甜了一点呢?”我心中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紧接着我又连喝了两口,更甜了诶!喝上去清澈柔和,我细品着碧螺春。

妈妈看我喝的津津有味,晓得合不拢嘴,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想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耐心,沉住气,并且学会忍耐!

【篇三:电视之争】

吃过饭,爸妈和我闲来无事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正要起身去把电视调到最近我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刺客列传》之上,就被爸爸的声音截胡了。

只见他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杯刚泡开的碧螺春,声音低沉地说“调到体育频道看球”。我顿时就不乐意了,好不容易能看会电视剧,结果还要去看那种让无数人吐槽的国足!虽不乐意,可毕竟是自己的爸爸,又不能太着急,于是我平复了一下情绪,故作娇嗔地说“爸爸,我一会儿就要去写作业了,你就让我看一会儿,我看完你再看国足好不好?”我以为这个办法一定是屡试不爽的,可又谁知爸爸居然不同意!

正当我准备生闷气时,妈妈的声音响起来了:“小孩子玩儿心大,你就让她看一会儿,反正那国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又燃烧起来了,眼底的光又亮起来了,我觉得这次一定没问题了,果不其然。“好吧,让她看会儿就赶紧去写作业啊。”我连连点头,顿时觉得窗外的月亮似乎更圆了。

【篇四:那时我的四月青春】

四月里,春暖花开。阳光透过无云的天空直直洒落下来,花草与泥土混杂的清香在院子里逐渐蔓延,深吸一口气还飘来阵阵茶香。

四月是最美丽的春季,也是我的生日,而我却无暇享受这自然又温暖的春光。现在,正是我埋头苦干的日子,生地会考的压力使我每天焦头烂额,再加上每天下课后不变的训练,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导致我开始抱怨这种不变的辛苦生活,然而却没有发现辛苦后的甜美。

一日,我搬了个凳子在正在闭目享受这美好阳光的爷爷身边坐下,听见我来了,爷爷稍睁了下眼睛,慢慢的坐起来,笑着问我:“怎么啦?最近很辛苦?”我点了点头,爷爷却也没看我,只是拿起了旁边的茶叶盒,随手抓了点茶叶放在壶中,再冲入一些开水。茶叶先是缩在一起,后又浮在水面上慢慢的舒展开来,最后缓缓沉入壶底,壶中的水也由清澈变得泛清,不一会,阵阵茶香溢出来,弥漫在院子中。

爷爷倒了一小杯给我:”尝尝,这可是我今年新买的碧螺春。”我接过喝了一小口,茶叶的苦涩顿时在嘴里蔓延,眉头皱在一起,正想开口说茶叶好苦的时候,那份苦涩不知何时已不见,口腔却以被淡淡的茶香占据。

“嗯,挺好喝的,虽然刚开始很苦,但后来就很香了。”“嗯,茶叶就是这样的,虽苦,但最后留下的肯定是清香。喝茶的人啊,铭记的也是茶香带来的美好,生活也是一样,到了我这个年纪,哪里还记得苦不苦的事,记住的,只有生活中快乐的事:有事没事喝几口茶,听听京剧,看看新闻,偶尔看会报,这样,才会快乐。”爷爷对我说道。

我点了点头,阳光照进院子里,明朗的天空下,春天的花开得正好,散发出淡淡花香。爷爷提起茶壶,茶水从壶嘴缓缓流出,在那一杯清茶中我也看到了我生活的美好。

“吃苦总是要的,但不能让它成为你生命中的所有。青春应该是绿色的,每个人都会要经历这条路,路上有困难是经常的事,有挫折也是应该的,没有谁会一帆风顺,这和喝茶是一个道理。”爷爷说。

微风吹过,吹走了我这些天的疲惫,四月里,阳光正好,春意盎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我抖擞抖擞精神,笑着面对明天的自己!明天的青春年华!

【篇五:诗词与茶语】

滚滚历史长河,层层历史画卷,贯穿古今的中国文化演绎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因为有了这些文化,我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其中,我偏爱诗词,茶语。

翩若惊鸿诗独秀,引领风骚词不绝。

看李白望月思乡,读李清照忧思难忘。我喜欢陆游那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喜欢唐婉温柔婉约的柔情,我喜欢苏轼壮志难酬却忠于报国的坚定,我喜欢辛弃疾《满宫花》的凄凉,更喜欢《声声慢》里诗人对情感细腻的解说。诗词是有灵气的,就像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跳动在字符之上。唐朝的诗词最为繁荣,诗词谱写了历史上最不朽的文化,流传至今。诗词有豪放的,田园的,婉约的,我独爱婉约。你看那不施粉黛,着一袭白裙的女子香不想李清照?站在楼台望断江月忆旧人。她用极哀极愁的形象塑造了历史上唯美忧伤的文化。诗词之美,在于精华。

千古风情永流传,搅动兰膏四座香。

淡然茶香,暗闻茶凉,红拂袖间,茶香飘渺,一纸清鸢,弦短曲扬。初采的茶清香扑鼻,细过细火煎熬,茶的醇香散发出来,氤氲在空气中,唐代诗人温庭筠先生曾用“采茶溪树绿,煮茶石泉清”来描述煮茶,钱起先生曾与友登临竹山饮茶,他大赞茶之香,拂袖挥笔题下“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追溯康熙帝游洞庭湖之时,竹阁木帘,他闭目凝神,抿嘴碧螺春,顿时眉宇皱开,他不禁拍案叫绝:“好茶,好茶!”彼时碧螺春还叫吓煞人香,康熙认为这个名词不配茶的清香,于是康熙帝派人取来笔墨纸砚,大笔一挥,更名为碧螺春。白居易钟爱香茗,因此他题下“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靡。”马壁情偏君山银针,因此他题下“龟蛇春酿热,胜似洞庭秋”。朱先明先生以武夷茶为最爱,因为他说“斗茶味兮清醒湖,斗茶香兮薄兰芷。”中国的茶文化,使得无数迁客骚人流连忘返。茶之美,在于精髓。

诗情与茶语,谱写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创造了许多辉煌。遥望历史长河,博大精深的中国蕴藏了多少文化宝藏,各种发明,语言,建筑,古物,无不是中国名族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文化,代表着我们与国家的情感,象征着中华名族正在不断崛起。

众多文化中,我偏爱诗集和茶语。因为诗词的灵气渲染了民族历史,民族感情。茶文化自古飘香,至今茶香愈发浓郁,象征着文化气息遍布整个民族。

读诗词,去感受民族历史,品茶香,去体味民族风情。

摊开历史的画卷,我看到了诗词和茶语,携着悠久而悠扬的中国文化,正款款地向我们,向未来,向世界走来。

【篇六:关于茶的作文】

踏过青石板路,嗅到一股似有似无的茶香,是碧螺春,还带着独特的水乡气息。

跨过木制的门槛,花果气息杂糅着馨甜的茶香沁来,身体似乎已弥散在其中,如舒展身姿的一瓣茶叶。

须发花白的老人朝我微微一笑,打了声招呼,将青白瓷杯放入热水中温着,做着手中的活边和我谈起了茶:“这喝碧螺春可急不来,就得慢慢泡,慢慢喝。”言语中的吴音很明显,吴音以软糯而令人熟知,普通的话语带上吴音,都让人忍不住咀嚼、回味,像饮一杯碧螺春。

沸腾着的水淋入瓷杯,深绿色的茶叶被绣上银白色的毫毛,条索紧结,卷曲成螺,投入水中定似白云翻滚,入水泛香,令人沉醉其中。

托着腮,木桌前的我静看这些银绿色的茶叶投入杯中,视线被白色杯壁所遮挡,却能想象到茶叶的色彩逐渐在水中渲染着,将水染作碧绿的湖泊。

凝想时,忽觉一阵馨香扑鼻,老人已托着木制托盘走来,将瓷杯取下,我伸出手,捧过那杯碧螺春。

从杯口我再一次细观这杯独具苏州气息的茶水。碧绿透亮的茶水越发觉得似茶馆外的小湖,而又有一只只银绿的小船在湖泊中闲游——茶叶。

我微微抿了一口碧螺春,入口清香,咽下后舌尖还带着一丝甘甜,久久萦绕在口腔中,许久不散。闭上眼,又抿了一口,耳边传来一声叹息,我寻着这声叹息扭过头去,老人正擦拭着手中的茶杯,向四周看看,我已了然,开茶馆如今已不再景气,利润无法支撑在苏州城的生活,只能勉强度日,我咽下那口茶,回味的甘甜中带着淡淡的苦味……

不是么?茶馆前陈旧的牌匾已说明一切。细看,你会发现匾上无一粒灰尘,在阳光下微微闪着光,想必经常取下擦拭。

茶香悠悠,我相信苏州的茶文化会像这碧螺春的茶香经久不散,萦绕在每一位苏州人的心中。

闭上双眸,再抿一口,好茶啊……

【篇七:惋惜,油然而生】

又到了这个季节,油菜花开。

沿路而行,唯有清香袭来让人精神一振,那一丛丛、一簇簇的金黄色花儿却怎么也没有叫人欣赏的感觉。

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心中的万般情感却不如知从何说起,只有那万种滋味涌上了心头。

香茗·清

虽说没有过多的时间享受,但我对茶的喜爱绝对胜过了万丈题海。我喜欢碧螺春的味道,它煮泡出的茶色更让我容易接受,其香也似可以除却疲倦。初三的生活也似多次的冲泡的碧螺春,会变淡些。

奶茶·醇

前些还有凉意的时候,在晚自习的教室里捧着一杯热奶茶倒有了别样的惬意。醇醇地奶香似勾来了别人的魂吧,颖子在短暂的休息时间也不忘来我这儿回魂。生活淡了情却浓了。

咖啡·涩

那种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不仅苦而且带了一丝涩。那次聊理想的政治课提醒了我,这个“家”迟早是要分了的,心中的那一丝涩却至今还没有散去,随着时光的流逝反而重了些。忆起离别,还有苦涩的梦。

那天在路上走着,油菜花的香没有远去。

这日在巷子里穿行,却听说栀子树已有了味。我想不会是香只怕是涩吧。

还记得有人最怕听《栀子花开》,那时我只说你太伤感了。如今,自己听来,却没把泪守住。我还是怕离别的,我惋惜与这群奇葩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惋惜这份情。

那个季节又快到了,栀子花开。

【篇八:品茶】

每天吃完饭,老爸都会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拿出自己心爱的紫砂壶、一系列茶具、和几大包茶叶。他先细细地看一下自己宝贵的茶叶,用小镊子仔细地夹出几根不好的茶叶,再用一个很小的木质小铲子,细细地、轻轻地铲出一点点茶叶,仔细地把茶叶倒到茶壶里,生怕把茶叶弄到外面,把已经烧好的白开水倒到自己精心挑选的紫砂壶里,一股茶香顿时弥漫在空气中……

我们中国有十大名茶,它们分别是: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还有福建铁观音。关于碧螺春,我知道一个故事。古代,一个茶农正在采茶的时候,发现这种格外的香,便给它起名“吓煞人香”。因为这个名字读起来不优雅,后人就把它改成了“碧螺春”。

喝茶可没有你们想得那么简单:烧一壶开水,把茶叶倒进去,然后把茶倒出来,最后一大口喝掉。

想要喝茶,先要有一个茶盘,最好是木质的,因为这样才有文化气息呀!你肯定还要有一个雅致的茶壶。茶壶也有不同的材质,主要分为:紫砂、陶瓷和汝窑。当然,你还需要几个茶杯。老师还告诉我们,古人还把一套茶具叫做“六君子”,这些器具让喝茶有了一种仪式感。

今天上课,覃老师带来了四种茶:普洱、正山小种、白茶和碧螺春。

老师先拿出普洱茶,为了方便运输,普洱是茶饼状的,老师用茶刀切了一小块给我们闻了闻,一股又臭又涩的气味马上让我捂住了鼻子。老师又把茶块放到了开水里。令我惊奇的是,茶块竟然散开了并且浮到了水面上。老师往我的杯子里到了一些,喝起来滑滑的糯糯的。

“正山小种”是一条一条的,闻起来像烟熏味,喝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然后,老师又拿出了白茶,但白茶的颜色竟然是淡绿色的,叶子呈一个“丫”字形,把茶叶放到水里,它们就在壶里跳起舞来,茶水闻起来一股竹叶的清香气息。

最后,老师拿出了碧螺春,这种茶是翠绿色的,形状像珊瑚,喝起来甘甜无比。

这次品茶让我印象深刻!

【篇九:品茶】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一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的诗句。而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品了这位列中国十大茗茶其二的碧螺春。

品茶,意境十分重要,所以我放了一首十分优美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将灯调成比较柔和的状态,然后,把品茶的地方收拾干净,放了碧绿的茶盒作为背景,就叫妈妈来和我一起品茶。

选两个玻璃杯,洗干净,倒上一杯刚烧好的开水,静置十分钟,待水不是很烫时,轻轻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入水中,有的在欢笑着,飞速下沉;有的则犹如跳舞一般缓缓落下;有的像一艘小舟,轻轻浮在水面上。靠近杯子,扑面而来的一阵阵夹着热气的清香,顿时令我感到清爽。仔细观察,发现有的茶叶从螺状渐渐伸展,当茶叶舒展开来时,每一片茶叶都如一条碧绿的丝带,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青翠透亮煞是好看。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叶片一点一点舒展,茶汤也由透明变为嫩黄,又变为青绿。这时,我小小抿了一口茶,并没有太多的苦,而是有一丝怡人的甜,还有一点的回味感。当我和妈妈都喝了一口茶后,我给妈妈介绍了有关茶和碧螺春的知识,妈妈听得饶有兴趣,我介绍完后,还为我鼓掌。

大约几分钟后,所有茶叶都已沉底、舒展,茶汤变为碧绿。这时的水底世界又有另一番风味。茶叶如一块块礁石,一块块珊瑚,在水中巍然矗立,虽然有一些参差不齐,但还是趣味十足,时不时还有一些茶叶水母一般漂起又沉下。端起茶杯,再品一口,首先感到的是苦涩,细细品味,一股甜滋滋的味道悄然而生。茶水入肚后,一份清远的香气还在我口中萦绕,那滋味妙不可言。我对妈妈说了我的这种感觉,妈妈对我说“茶如人生,先苦后甜,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也可以从茶之中去品味、领悟。”

谈着谈着,茶水又变成了墨绿,但依然清澈透亮。久久凝望那茶叶、那茶水,感觉整个人的神气都被滋润得清了、香了。再微微品上一口,苦涩更深了,有一点儿像中药,但随之加深的是甜和香。苦在舌尖上短短停留,代替的则是久久的甜美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碧绿、清香、苦涩、甜润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品到了人生百味,品到了岁月哲理,品到了月下优美的心境。

【篇十:一壶青茶念故乡】

爷爷是扬州人,家里有一块茶地,前些年一直是大爷爷在管的,这两年身体不适,就交给四叔忙活了。

说是茶地,其实也没多大。祖上两辈一时兴起,谁知真就把茶叶养活了,这样种下来,也有些年头了。爷爷从小就是喝这青茶长大的。

我是个俗人,悟不来茶,什么茶都喝,浓的淡的都不讲究,茶叶换的也勤,和“品”字一点儿也不沾边。爷爷每每见了都叹息:“傻丫头,茶是享乐的。”我半知不解。

爷爷十三岁就跟太爷到长江做修船的童工,待在船上的时间比在家还长。那些离家的日子里,青茶便是家。五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起来做水沏茶,细品一口,舒口气,才叫真正开始新的一天。从前条件不好,爷爷虽生活节俭,但对喝茶却颇有考究。这几年经济跟上了,自然更为精细。

茶叶泡在深粟色砂壶中,需用细瓷小杯倒出来喝。有时候淡青色的茶水面上漂着几片舒展的茶叶,颇有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味。不需要刻意学什么茶道,爷爷往那儿一坐,倒茶时行云流水的模样,便自成一派。他喝茶总是很慢,一口茶能品上好一会儿。

我体会到喝茶的雅致,却不能理解爷爷对茶的执着。

前段时间,爷爷生了场不大不小的病,在医院住了一阵子。可能真是到了岁数,面对躲不过的生老病死,爷爷消沉了。期间,我给他沏过一壶茶。我将带着些清香的茶放在他旁边的桌子上:“爷爷,尝尝,爸特地买的碧螺春,好茶。”他盯着那浮浮沉沉的茶叶,良久,才道:“好丫头,茶沏得不错,比起当年可进步大了。茶也确实是好茶,但我喝不起。苦了一辈子,就喝茶这么个爱好,喝来喝去就爱四儿的茶,亲手种的青茶,那才叫茶。”

我忽然有种明朗,爷爷这么多年的执着,左右逃不过一个“家”。年少时离家,茶是思念;壮年时离家,茶是眷恋。年老之际,在京口定居,一江之隔不能时常回去,茶便成了他的寄托。

我又重新泡了一壶四叔带来的青茶,看着爷爷饮茶时眼底的满足,我好像见着十多岁时的爷爷,坐在船的甲板上,捧着茶杯晒太阳。抿一口青茶,心中装着家乡。家里那块小小茶地,一定会在他想家的时候给予慰藉。

一处草木一段情,从此我便能赏得青茶来。

热门推荐
1我的老爸
2这就是我
3人蚊大战
4让我走远看看你
5难忘的运动会
6冬至包饺子
7习惯
8握住那一缕晨光——游杏坛马东有感
9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10拜年
1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12我就是我,自己的王
13父爱从未走远
14逆袭
15谈人生
16《夜和黎明》诗歌
17我家的小白猫
18背影读后感
19小乌龟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国庆趣事作文
22夏天的美景大明湖
23星空下的遐想
24美在回眸
25游热带植物园
26关于改变的作文
27窗外的阳光照亮我
28风采校园和谐人生
29课堂风波
30阴影中的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