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暑假里的一次经历】
暑假里的一天,我跟着妈妈去西安参加古筝比赛,十分兴奋。我和妈妈从大巴车下来乘坐18路车来到了西安音乐学院。“好大的学校!”站在校门口的我激动地喊了出来。三点钟,我们进入了学院开始报名,报完名我们坐地铁去舅舅家,由于我和妈妈都是第一次坐地铁,搞不清方向,第一次上去就坐反了,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这次坐正确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舅舅家,我不由得感慨:地铁还真不错。
第二天中午12点,我去考试,为了给我打气,舅舅、舅妈、表妹和妈妈陪我一起去。我们从舅舅家坐地铁来到音乐学院,一路上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心里有些紧张。我们来到音乐学院坐在等候室等待,我非常紧张,害怕自己这次考砸了让大家失望,我越是担心越是紧张,心想:这下完了。我四周看看,大家都一样嘛,心想:说不定他们比我还紧张呢。我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此时,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悄悄地对我说:“不要紧张,就和平时一样,平时怎么弹,一会上去就怎么弹。”
一会儿,我听到老师说“请黄博雯同学做好准备。”我的心一下子跳到嗓子眼,我再次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我们考试的选手和家长来到考试场地,我们大家坐到座位上等待评委的到来,此刻,我既激动又紧张,相信其他同学都一样吧。主持人宣布开始,第一位选手上去了,弹得非常好,第二位也不错。突然我听到工作人员念道下一曲是黄博雯的《绣金匾》,我不由得心跳加速。我走上去,向评委行过礼之后,坐到古筝面前,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就开始了。我刚开始弹得还比较顺利,感觉琴弦在自己的手里游刃有余,我抬头看了一下评委,看到评委很认真的在听,想想:这都是专家呀,一定要弹好,我也不由得心跳加快。到了曲子的后面,可能是由于紧张吧,我忘了几个琴音该怎么弹,琴弦也不听使唤了。乱了,乱了,我在心里默默地喊道,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弹完了。回到座位上,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后来发生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了。走出考试的大门,舅舅、舅妈都鼓励我,说不错,但我知道自己今天特别失败。妈妈看到垂头丧气的我,拉着我的手说道:“考试不仅考一个人的技能,也在考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妈妈能带你跑这么远的路来考试,不是为了那个第一名,妈妈就是想让你锻炼一下自己,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因为在安康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就骄傲,以后考试的机会还会很多,但是妈妈希望每次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在回舅舅家的路上,妈妈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
考试成绩终于出来了,我获得了优秀奖,我知道其实这是评委老师给大家的鼓励奖,鼓励其他同学,也鼓励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大踏步向前走。这是我这个暑假里一次不寻常的经历,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面对挫折与苦难时,我们要勇于挑战,要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面对,就会取得成功。
老师评语:小作者将自己参赛的经过如实地写下来,让人仿佛跟随她一起参加了这次比赛。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腻的情感,心理描写打动人心,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心有所感,兴之所至,让读者有所启迪。
【篇二:赶路】
从第一次坐地铁开始,我就发现一件事:我命实在太衰了!几乎每次都能赶上高峰期,我整个人都快被挤成一根棒子了,放弃坐地铁吧,也不行,原因只有一个:赶路啊!不坐地铁赶不上。当我体会到“人满为患”的新境界时,我也发现了一件事:大家其实都在赶路,有人要去远方,有人要回故乡,有人是去上班,有人是下班回家。如果你问他们坐地铁干什么,他们先会把你当二傻,然后淡淡地吐出两个字:“赶路。”
就拿最近一次坐地铁来说吧,那时候是去哪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其实火车上是有阶级分层的。在这封闭的空间内,车,收入都变得不再重要,有座的人,便是高高在上的有产阶级。哪怕车厢里挤得快爆炸了,他们都方寸不乱、安然淡定,或闭目养神,或闲看手机,或想着自己的心事,任神思游离到外太空。相比之下,站着的人就辛苦多了,他们只能用左胳膊在胸前顶出一小块宝贵的空间,只能借助一块发光的屏幕暂时忘记地铁里浑浊的气味,同时还要留意着“有座阶级”的动作。
那时候我人品大爆发,成为了“有座阶级”,而且那时候人也不是很挤,我心想:这次赶路运气上线了。结果才过了一会儿,地铁上某个人大叫起来:“我的钱包呢?我的钱包去哪了?”大家都瞬间明白了这个人的钱包丢了,不过即使钱包丢了,地铁也不可以因此就停下来。当时,整个地铁上就有人开始安慰丢钱包的男子不要着急,其他人则相当费力的把头低下来找钱包,我的心突然好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大家都是在赶路的人,只是刚好顺路而已,不过大家依然去帮助他人,即使自己或许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女孩手举一个钱包,天真地叫了一句:“是这个吗?”男子急忙回答:“是我的,是我的。”然后,大家相安无事。
下车后,我想到了一句话:在这样赶路的道上,大家其实都是陌生人,都赶路,但依然要帮助大家,即使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