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黑与白】
偶然翻到一张黑白相片,乍一看,照片上的人有点眼生,哦,是我外公年轻时的照片。
情不自禁拿在手里看那照片里的人,一头乌黑笔直的短发,浓眉大眼,两眼格外有神,像是能把人看穿似的;眼神清澈且严肃,两片厚实的镜片也无法挡住;面庞如刀削一般,略显消瘦,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严肃。不听外婆说,我还真认不出这是我外公,那黑白的照片,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看着照片,不知不觉眼前有水雾弥漫,不自觉便想到了我早已过世的外公。
外公是开中药铺的,打我记事以来,每天都看到外公在晒药、煎药、写药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外公自己身上也有了一股浓厚的药香,洗也洗不掉。自然,我也是一天到晚待在药铺里,打理着那几个精致的小药炉。药炉一律是白色的,外公说看着清爽。唯一有趣的,便是看他写药方,“当归二两五,黄芪半斤,党参四两……”,那清秀方正、苍劲有力的毛笔字,在白纸上留下了一排又一排。病人都走了,只剩下外公一人坐在一张老旧的躺椅上,灯光直照下来,照在外公那一张被岁月无情践踏的脸上,眼睛却是黑白分明,有一种精神气,但清秀的眸子中也露出了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那种东西叫沧桑。外公那时正值中年,四十几岁,头发却已花白,穿一身黑色的长裤,再加一件白色长袍,还真有些两袖清风拂世去的味道。两股相思却又相反的药味,在空气中弥漫一浓一淡,古朴而幽远,仿佛那香气也是黑白二色的,那一股药味盘旋着,仿佛充斥着整个天地。
一说到外公,就禁不住想到他开的药铺,黑瓦白墙,说不出的古朴,仿佛是从江南的水墨画中走出来的。古老而淡雅,那青色的长满了许多苔藓的瓦片,覆盖在了那有些裂缝的白墙上,老屋的墙上已经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微微靠近,就会有一股清新的药香迎面而来。再看看那老屋,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很有年代的沧桑感。也许是睹物思人吧,不禁想起了最后一次见外公,那是一个傍晚,天气很好,西天还有着些残霞,血一般,很壮烈,染红了半边天。我就这样跟着他,他牵着我的手,扭头一望那又高又瘦的身影在我印象中是那么的难忘,挥之不去。
就在那个夏天,你一言不发就走了,走得那么安详,坐在药铺的躺椅上,睡着了一般。但是,这一睡就再没有醒来。你是携着药香走的吧,我总是天真地以为。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可当那一股炽烈的温度袭向我时,你可知道,我还是会因你而悲,因你而痛。怎会忘得了,那天傍晚,你那干枯黝黑的手是如何紧紧抓住我的手的,一切都是那么突兀,一切都是那么不知所措,我甚至都没有好好看你一眼,你就这样走了,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了那白色的药炉和那些散发着苦香的棕黑色的药。
静静地,收起了照片,泪,却在不经意间滚落了下来。
【篇二:蜡烛借物喻人作文】
【蜡烛】
作者:张家轩
停电了,人们都打开了的电灯,来找要光明,却都没有看见蜡烛。过了一会儿,电灯也没有电了,怎么才能照亮光明呢?这时候,就用着蜡烛了。人们纷纷点燃蜡烛,虽然只有一点点的火苗,却为人类点亮了光明。当电来了的时候,再看看蜡烛,已经烧完,变成蜡了。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为的就是可以为人类获取一点点光明,或是给人类带来一点点温度,照亮屋子,温暖心怀。可是却牺牲了自己。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一天晚上七点,我正在看书,忽然停电了,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妈妈立刻拿来了蜡烛,点燃了它,为我们照耀了光明。九点的时候,又来电了,这时,蜡烛也烧完了,我凝望着蜡烛。
弟弟说:“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蜡烛呀,蜡烛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却牺牲了自己,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习它这种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弟弟说。
在生活中,具有蜡烛品质的人有很多,清洁工就是。他们在马路上扫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他,他也从来没有停下过,一直在扫,为人民默默奉献。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拥有蜡烛和清洁工品质的人。做一个为国家、人民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人。
【蜡烛的光辉】
作者:朱博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医生就是这样品质的人。
我的姨父就是一名医生,他工作兢兢业业,一点也不马虎,每天当太阳还没升起来的时候,他就上了路,到了药铺里,开始为病人们看病,每天来看病的人很多,但是他的时间却只有一上午,因为他还有一个店,他总是给予人们希望,总是鼓励病人,我也有过几次去拿药,还没到药铺药铺,就远远地望见了药铺门前挤着一堆人,原来是看病的人太多,都挤到门外去了。
不光在村里有个店,在县城里还有一个店呢!每天上午看完病后,就会一刻也不停留,马上去县城,因此一直没有时间,他的午餐每天只有泡面,到了县城里,又开始忙碌地工作起来了。每天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中午也不能睡觉,他总是把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能休息一分钟。就是在晚上,他也得很晚休息,一直到12点才睡,第二天4点就得起来。
因为这样,在一个下午,姨父又要去县城了,可就在这个下午,走在两边都是沟的情况下,他实在忍不住了,闭上了眼,就这一秒钟,车已经到沟边上了,如果再晚一秒,后果不堪设想,全家人都劝过姨父,说注意身体,但是姨父不听,照样这样,在衣服的帮助下,全村人的身体越来越好,姨父开心地笑了。
这就是我的姨父,一个给予人希望,工作兢兢业业的人。
【蜡烛】
作者:刘宇帆
蜡烛,是每个人都见过,可是它有个品质。
窗台前,一个蜡烛快要被烧完了,它快结束这一生了,它的燃烧是在默默奉献,为什么呢?原来是蜡烛在被使用中燃烧自己,为别人带来光明,它们虽然了解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帮助了别人。像蜡烛这样默默奉献的物还有很多,比如:火柴,汽油,电扇等等……。有默默奉献的人很多,比如:环卫工人,警察,主席,士兵……。科学家也是其中的一员,但他们默默奉献是为了让世界更发达,我长大也想当个科学家,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的生活着想,为了让国家不落后,顽强的拼搏。爱因斯坦就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就是因为他我们才有了电灯,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去为世界默默奉献的话,晚上将是多么恐怖,什么也做不了。我们要感激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是因为他/她们我们才有了电视,电灯,电脑……,都是因为他/她们我们的科技才会发达。
默默奉献,谁都知道,我们也要有默默奉献的品质。
【蜡烛】
作者:李俊佳
每位老师都像一支蜡烛似的奉献自己,照亮他人。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细心地跟我们讲,只要有不会的,老师总是不耐烦的一遍又一遍的为我们解说。下课了!老师还不忘提醒我们:“都多喝水,别嗓子哑了!”到了下午,您又开始说让我们多喝水之类的话。每当这时候我有时候在想:“老师中午睡了吗?”可是事实证明,老师几乎没怎么睡。
比如说前几天下午,我们女生刚到教室。看到办公桌上趴着一个身影。啊!那正是我们的老师啊!我们的声音惊醒了老师,老师看到我们,不由得说道:“哎!原来是你们啊!我还以为谁呢,困死我了!”说完便打了一个大大的哈切,然后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捶了捶背,又坐端正了!
我记得老师的家就在附近,走5分钟就到了,可老师为什么不回家呢?答案可想而知,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老师每当中午,先把男生送回宿舍,然后回到教室开始批改作业。只有几回清闲的时候才回家。
老师,您像一颗蜡烛照亮着我们42位同学,也照亮着42颗心!
【“蜡烛”——医生】
作者:任冰奕
医生总是把生命献到工作中,就像蜡烛一样把生命献于光亮。
蜡烛总是在黑暗中闪出一丝光亮,给我们带来一丝生命。但它总是默默的为人们到导出明亮的前路。我还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贫穷的家庭攒够钱买了一个光线强的台灯,于是他们全家便把蜡烛扔到了墙角,让台灯的光亮照亮房间,但蜡烛只是在那里默默的待着,但台灯却抱怨道:“每天让我费这么多电,累死了!”。突然有一天,台灯的灯光消失了,家人们只好点上了蜡烛,蜡烛只是不吭不响的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直到耗尽了生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医生就是这种人,他们把生命献于工作,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很多人的健康,并帮人们生取后代。但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医生也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候病人家属便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医生的身上,但他们并不反驳,默默的听着家属们的叫骂。他们每天都是这样,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比如王珏,他拖着自己的病帮他人治病,最后以工殉职。
他们世世代代帮助很多人恢复了健康,我们应该在心里对他们感到感激。
【“蜡烛”——老师】
作者:陈昱帆
老师是我们的法宝,老师是我们的字典,老师是我们的百度。我们的老师就像一个蜡烛一样,在我们最需要光明的时候给我们点亮。
老师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各科的成绩在老师的心目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们考好了就给奖励,考差了就批评。就像蜡烛一样,如果我们点燃了蜡烛她不给你想要的光明,我们就会伤心,如果蜡烛给你你想要的光明,你就会开心。或者是,你看到两个不一样的蜡烛,一个是又肥又高的蜡烛,一个是又瘦又矮的蜡烛,高的看见了就会开心,矮的看上去就会伤心。
老师也一样,如果老师看见你上课没有认真听课,老师就会很生气甚至给你很多的惩罚,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课了回答过很多的问题,老师看见了一定会表扬或者给奖励。
无论是上课的时候还是下课的时候,老师永远都是我们的法宝、字典、百度,上课时想说就说下问就问,下课也是,有什么问题不懂得就问老师。
老师就是我们的“蜡烛”,我们人人都应该感谢老师,是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
【篇三:隐形的翅膀——自律】
自律,是一门从先秦就开始的一门学问。《礼记》中记载:“君子必慎其独也。”“慎”即“心真”,“独”指“独处”,独处之时仍旧心真,谨慎行事。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唐代张九龄在《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曾说到:“不能自律,何以正人?”明代的大学士徐溥就是自律的典范。他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地,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后来为官,他还一直保留着这一习惯。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正是因为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品德,最终才成为了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拥有了自律,我们就可以取得长足进步,走向成功,古今皆如此。大家都应该知道鲁迅刻“早”的故事吧。鲁迅自幼勤奋好学,但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入狱,父亲患病,他为了生计经常奔走于当铺、药铺之间。一天,他上学迟到了,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可不许迟到!”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默默地回到书桌前,刻了个“早”字。后来,父亲的病更重了,他更是频繁地到当铺典当物品,再到药铺买药。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按时到达私塾,看到书桌上的“早”字,非常欣慰。正是凭着自律,长大后他也愈发优秀,在文坛上留下了不朽的杰作,成为时代领袖、民族之魂!
虽然我们还只是中学生,但同样需要自律。老师不在班时,我们要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写作业遇到难题时,不是想着搜答案,而是深入思考,独立解决;课堂讲解再无趣,也不会走神,而是坚持听下去。学习上如此,生活中也如此:无论多紧急,也会遵守交通秩序;时间再匆忙,也要坚持阅读;即使不喜欢,也不肆意评论他人……
自律能让我们抵制不良诱惑,不仅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益,对于我们今后走上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律成为我们隐形的翅膀,带领我们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篇四:悠悠药草香】
小悠因为从小体弱多病的缘故,长这么大,喝下了数也数不清的中药,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汤药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似乎自己的血液中,有一半是那味苦的褐色液体一般。
每当这时,小悠的爷爷—那头发已花白的老人便会从那只红漆大木台上抬起头来,也许手上还会捏着些许金银花,摇摇头说她乱讲:“汤药喝下去,全变成润心护脉的好东西啦,又怎么会在你的血里?你将来是要接替咱们家的铺子的,不能胡说!”说罢又埋头于哪一个方子中,从身后那个由无数个小格组成的柜子里捏出点什么,过秤后又放回去一些。爷爷是小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拿捏药品的份量最是厉害,往往都不用过秤,用手一掂就知道多了还是少了,往日小悠没少因为手法不准而被爷爷责备。而这次这么小心,连一毫一厘也都兼顾着,是因为这次的药方可是由县里的老爷送过来,要为他的六姨太安胎的。这可马虎不得,出一点差错可是要掉脑袋的。
其实对于自己是家里中药铺的接手人这一点,小悠是有些不忿的,就因为这个,自己就得像爷爷一样,整日埋首于这间光线昏暗的大铺子里,将那身后的一个个方格拉出来又推进去,双手也会慢慢地变得娇嫩不再,粗糙不堪。还有那些冬虫夏草,虽说现在的她已不再害怕,但自己一个女孩子,整日与蛇蝎为伍,草虫为伴,身上还有着终年不会散去的药草的微涩气味……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倒像个几十岁的老妪!但她又有什么办法,父亲正值壮年时,上山采药一不小心跌下山崖,从此再无音讯,她只好担起责任来。
噩耗传来的时候,小悠正背着竹篓在后山上采爷爷要的几味草,顺便再捉条乌梢蛇回去做药引,乌梢蛇没捉到,却听到爷爷被县老爷叫去问罪的消息,据三儿说,是六姨太难产,眼睁睁看着个男孩就这么夭折了,县老爷暴怒之下非得说是这安胎药出了问题,爷爷被兵们带走了,只留下个空荡荡的药铺子,小悠在铺子里度日如年地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爷爷的尸首,小悠握着那双粗糙的大手,痛哭流涕,而爷爷身上特有的那股药草香,沉默而静谧地将小悠包裹起来……
小悠将爷爷厚葬,一个月后又重新将药铺开张,不仅是为了镇上的人们,更是为了爷爷,小悠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一样,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郁郁不乐。她熟练地开药方、抓药、采药、制药。人们都夸她有爷爷的影子,而心中那个悲伤的空洞竟也渐渐在这日复一日的辛苦中得到了几份填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药草的气息在她闻来已不似往日苦涩,稍甘的气味有点像金银花制成的药丸,有点涩,有点甜。她在药铺中长大,这气息早已在她身上留下来深深的烙印,她开始和她的爷爷一样,沉醉于这间大房,似乎这里的每一件物什都与她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十六岁的芍药花般的生命,在一个由方格和红漆大木台组成的深沉世界里,悄然绽放。在悠悠的药草香中,合二为一。
【篇五:妈妈的爱】
这个世界上谁没有享受过妈妈浓厚的爱?谁没有得到过母妈妈的关怀?我就幸福地体验感受过。因为我有一位好妈妈,一位爱我的妈妈。
今天早上的一件事深深感动着我。话还得从凌晨四点左右说起。
在温暖的被窝里,我睡得正甜时,突然感觉肚子非常的疼,像是在做梦。可这种疼让我马上清醒了。肚子疼,头也晕乎乎的,我紧紧地抓着被子,汗珠从头上往下掉,口水在嘴里打转,我蜷缩着身子,口里时不时小声叫道:“妈妈,妈妈……后来不争气的眼泪从眼帘上一涌而出,我一边哭一边叫着妈妈。
这时妈妈披着一件衣服着急地来到了我的房间,妈妈还以为我在说梦话,我难过地对妈妈说:“我肚子疼,头晕。”妈妈听后心疼地让我忍一忍。随后妈妈帮我倒了一杯热水让我喝下。可我还是很难受。妈妈没有一点儿不耐烦的情绪,坐在我的床边,用热乎乎的手慢慢地揉着我的肚皮。不一会儿,我便哇哇大吐起来。妈妈没有一点嫌弃,没有一点责备,赶忙为我擦洗,倒水洗漱。
吐了之后,我舒服多了。前面还担心着天亮后要去药铺里打针,可没过一会儿,我在妈妈的陪伴下有幸福地睡着了。是妈妈满满的爱,治好了我的病。
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爱就像一味味神奇的药,治好了我的各种病病。长大后,我要用加倍的爱来报答妈妈,为妈妈治好各种病痛,让妈妈永远健康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