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栅的作文

【篇一:乌镇游】

六月里的一个周末,我和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水镇——-乌镇。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2014年11月19日开始,乌镇成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下了车,我们首先来到了乌镇的西栅。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子,沿着河两边整齐的排列着。河上横跨着大大小小三十几座桥,这里的水不是溪不是河,而是平静的水,静得犹如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房子及游人都“吸”到里面,构成一副绚丽多彩的画卷。水面上一艘艘乌篷船来回穿梭,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独特工具,它时而轻快,时而舒缓,游人坐在船上,顺水而行,一路观赏河两边的风景,这也是乌镇独有的特色。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们来到了乌镇有名的染布坊,一匹匹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竹竿上随风飘动,像一副水彩画。

乌镇的夜景也是特别美丽,一条条船上打起了灯笼,犹如无数只萤火虫。街道两边也亮起了无数盏灯,白的,红色,黄色,紫的,将乌镇点缀的格外明亮。

小桥、流水、人家,乌镇一座江南特色小镇,更像是一副古画,让人流连忘返。

【篇二:游乌镇】

早就听说乌镇是江南水乡著名的古城,也是人类保护的5A级景区。这次趁着妈妈放假我终于有幸一睹她的风采。

到了乌镇,稍作休息我们的步伐就迈向第一站——古老的东栅。来到东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真的是一座古老的小镇。你瞧,那一座座清韵悠悠的小桥古朴典雅;一条条乌篷船在微波荡漾的河面上穿梭往来;一排排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木屋与小桥流水交相辉映。顺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一路参观了织布坊、酒坊。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文化。

逛。完了东栅下一站就是欣赏更加古色古香的西栅夜景。西栅的夜景才是好看的,是一副河、桥、古宅完美融合的美丽画卷。街道上、桥洞里、水中……亮着无数盏灯,白的、红的、金黄的、绿色的、紫色的……那点点“繁星“给古镇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把这神秘的地方,打扮成了灯的海洋。我们几个兴致勃勃地登上一艘船准备好好游览一遍。抬头向上看到沿河的古宅亮起了黄色的柔和的灯光,这让古宅显得不同于白天,更加有种古韵味。巷子里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大家一边逛一边欣赏。船缓缓前行,其中便过了许多座桥,我发现桥形态各异,造型独特,却颇有江南水乡其韵味。有些桥只有一个大大的桥洞,与水相接,两个半圆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有些许石桥便为三个桥洞,一大两小,再低头看看我们脚下的水,因为灯光的原因,它也比白天时还美。船桨的拨动使水面激起一层层小浪花。微风不时拂过我们的脸庞,心情无比舒畅。我们一个个争相拍照,都想把这美景永远地留住。

乌镇的美是那么独特,我们可得好好品味。

【篇三:乌镇之旅】

暑假里,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江南水乡乌镇,从上海出发开车2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先到了酒店入住,放下身上的一些物品,在酒店里查阅了一下乌镇的地图,了解到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个景点,酒店的服务员建议我们先从东栅开始游玩,晚上再去西栅看夜景,准备就绪,我们轻装上阵出发了。

东栅分别有一条商业街和一条景区街,我们先逛了商业街,那里有许多的小吃和商店,我们经过了一家卖平衡木蜻蜓的商店,我看见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小蜻蜓,它的头尖尖的,架在立装上,我把它拿起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轻轻地放到我的食指尖上,竹蜻蜓居然不会掉下来,还跟着风动轻盈地舞动起来,好神奇啊!妈妈说,这是因为工匠师傅把蜻蜓的两个翅膀做到了平衡,才能有这样的效果。我心想:师傅叔叔的手太巧了,真佩服。我太喜欢这个蜻蜓了,所以就和妈妈商量,买了下来留作纪念,妈妈愉快地答应了。我们在东栅很有人气的小饭店吃了当地特色的菜肴,然后回到酒店,避开了中午最热的时间,打算凉爽一点再出发去下一个景点西栅。

太阳西下,我们又出发了,来到了乌镇的西栅,在这段景点中,我认识了两位著名的艺术家。首先,是茅盾先生的故居。茅盾先生原名沈德鸿,他生于浙江乌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我走进他的故居时,发现他家的房子好大呀!让我感觉非常惊讶的是茅盾先生的家里居然有上课的教室,茅盾先生在家里上学吗?于是我仔细看了一下房子的简介,原来茅盾先生家里原先非常富有,可以请老师来家里教学,所以那时他们家自己的私塾,在他年少的时候,他在自家的书房里看了一百本的书籍,天啊,太厉害了。参观完茅盾先生的故居,我感叹先生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文学家,他在抗日期间,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为了保护自己他曾换过几十个笔名,我十分敬佩他。

乌镇大剧院坐落在西栅景区里,整个大剧院远远望去,像极了江南水乡独有的乌篷船,剧院四周围由小河围绕,河上停靠着一艘艘乌篷船,非常应景。在乌镇大剧院对面,就是我认识的另外一位乌镇著名的艺术家—木心先生的博物馆,木心先生1927年出生在乌镇,本名孙璞,早起一直在上海求学毕业于上海美术学校,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在他被囚禁的那段日子里,他创作了66篇作品。在馆内有许许多多他的作品和随手书写,后来他开始画画,但是他画画得方式非常特别,他用刷子来画,用墨汁来涂抹画板,然后再覆盖白纸,掀开后剩余的墨汁若影若现的留存在地板上,就成了一副山水画,真是神奇。木心先生晚年回到了乌镇,收学徒传授画画技巧。他还会作曲,随时在纸上记录他的创作。

乌镇的夜晚也非常漂亮,小桥流水,在霓虹灯的映照下万分热闹,人群熙熙攘攘,逛着手工艺商店,吃着江南特色小吃,油凳子、桂花糕、酥糖,走在石头路上,我喜欢乌镇。

【篇四:岁月东栅】

我们坐了三小时的车,下午一点,来到了具有“梦里水乡”之称的乌镇。

我们先去了东栅。由于不是周末,虽然游人如织却也没到人满为患的地步。地上还铺着不知何年何月,何朝何代的老青砖,上面刀刻般不太清晰的痕迹是岁月的痕迹,而且也正在被抹去。

河水不算清澈,像一块墨绿的玉玺所呈现的颜色和历史的厚重。

起风了。

我盯着水面,像是要把人的魂也勾进去的水面。

一圈圈闪亮的波纹漾开去。

我猛地意识到:下雨了!

原来只是零星的几点雨丝,然后是沙沙小雨。这和春雨的细密细腻又有所不同,它更接近于沙砾略略粗糙的质感。这样的小雨真是给乌镇蒙上一层薄纱,和最合适不过的一种意境了。

我们从一条条窄窄的巷子中走过,土生土长的宁波人老爸说,他小时候整个宁波就是一个大乌镇,可惜我是无缘见到这美景,只能从乌镇这冰山一角来想想了。

我特意去看了染坊博物馆和茅盾大师的故居。走进染坊,露天大院里有着令人震撼的景象:几十匹长长的蓝印白花布匹搭在高高的竹架子上,随风轻轻摇曳,好像一首江南柔美的民谣。

而茅盾故居又给人以另一种感受,跨过大门,院中郁郁葱葱,青翠一片。青石板上投了一层翠翠叠叠的树影,显得更为青碧。那未曾间断的清脆蝉鸣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东栅出口之一的小池旁,那儿青瓦白墙,极富生活气息。小池上方还有一群蜻蜓狂热地翩翩起舞。屋檐上,青瓦间,一只半大的小黄猫翻了个身,显得慵懒可爱极了。

一天的重头戏即将开场,暮色昏昏沉沉吞没了天空,西栅已是华灯初上。我们要赶往西栅去观那世人皆知的西栅夜景。

可是我为什么只描写了东栅,我问自己。我还是更偏爱东栅,因为东栅有着与西栅不同的安静,也是世间少有的美丽。这种美在西栅无法觅见踪影,它太喧闹也太有名。如果说西栅是吸引无数人慕名前来、倾城倾国的绝色名妓,那么东栅就是江南渔家的小家碧玉,清纯朴素,回首嫣然一笑却也惊艳世人。

坐在河边,品一蛊花茶。

这种美,叫做岁月静好。

【篇五:优秀记事作文】

今天,我真倒霉!

昨天,奶奶和我说好今天她带我去西栅景区游玩,她说这几天西栅景区在开蚕花节,让大家去看看蚕花娘娘,所以人们不用买票就能够走进景区去看看,在平时那是不行的,走不进去的。我听到了,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所以,今天我很早就起床了,心里想早一点去西栅景区那就可以多看一会儿。可惜,我起床以后看到天公不作美,突然变起了脸色,吹起了很大的西北风,气温也迅速下降,天也变得阴沉沉的了,奶奶看到以后对我说:“小杰,今天天气不好,你去了可能会得感冒的',就不要去西栅景区游玩了。还是呆在家里,我给你买许多好东西吃吧!”我听了,真是大失所望,没有办法,只好呆在家里做做作业,看看书,吃吃好东西。

到了中午,天空变得更加黑了。又过了一会儿,竟然下起了雷阵雨来了。这时,我自言自语地说:“还好我没有到西栅景区去游玩,不然的话我真会被雨淋成一只名符其实的落汤鸡了。

这一次,虽然没有去西栅景区游玩,但是我想下一次还会有机会去的。到那个时候,我一定会再去的。

【篇六:有名的江南水乡——乌镇】

放暑假啦,小姨带着我和姐姐来到了乌镇。—进镇里,就看见房屋连天,大部分的房屋都是褐色的,用木头做的。当然也有用石头做的房子,但是在这里很少见到高楼大厦,—般都是—两层楼的小房子。而且乌镇大部分的房子全部都是敞开的,里面卖着各种东西。有的人是卖烤肉的,有的是卖冰淇淋的,还有的是卖臭豆腐的。各式各样的店铺都在这里看见了,丝毫不比城里的店铺差。

住进酒店之后,我们到的第—站则是乌镇的东栅。来到这里之后所有的房屋都变成木头做的了,而房屋的中间则是—条小河,上面竖立着小桥,边上有栏杆,栏杆旁边有两两条石头铺的小路。小河之上有几条小船,旁边飘着几片小船似的叶子。河水并不清澈,甚至还有点浑浊,是绿色的。小路上人来人往。旁边还有许多的小店铺,全部都是敞开式的。店铺的房顶有的是露空的,有的铺着瓦片还有的则是平着的,上面还可以站人。走过小道,绕了几个弯儿,这里再也看不到河水了,但是这旁边却还是有非常多的店铺。小路越变越窄,窄到只能两个人并排行走了。我们来到了百床展,这里有非常多的床,都是古式风格的。终于,走过了这—条街头,又能看见河水了。

走完东栅,我们又来到了西栅。西栅仍然是之前的那几样东西,房屋,小河,小桥,小路,小船。西栅就比东栅要有趣多了,这里不仅有之前的那几样东西,这里还可以观看皮影戏。我们买了票去看了皮影戏,里面的孙悟空栩栩如生,就像真的—样,而且他每次转身的时候都会留下—个影子。看完皮影戏,我们还尝试了用手自己制作皮影戏,有趣极了。对皮影戏我就有—个疑点:孙悟空的金箍棒呢?

走完西栅,已是傍晚,我们又去了如意桥夜市。夜市就比那些小房屋热闹的多了,这里的房屋全部都是亮着光的,而且这里仍然也有河流小桥,这里的店铺也变得更多了,东西更新鲜了,也更有现代化风格了。这里几乎什么都有,有卖饭的,有卖玩具的,有卖冰箱贴的等等。

乌镇可真有趣啊!

【篇七:乌镇,一座古老的城】

摇曳于水中的倒影,错落有致的民宅,层叠翘飞的檐角,大小不一的石桥,缓缓流淌的河水,青砖黛瓦,无一不透露出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

这就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乌镇虽然没有西湖的绝美,没有皇家园林的奢华,没有万里长城的恢宏,但却有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气派,那洗尽铅华后的婉约灵动,正是它独特的魅力。

乌镇那已然成为经典的水乡风光让人赞叹不绝。古朴、典雅是乌镇房屋的特色。潮湿的青石长阶,即便是在夏天,也生出了一丝丝凉意。给乌镇添上一抹抹色彩的,正是那一棵棵苍翠的柳树。

一阵微风拂面,柳枝便随之摇摆,树影婆娑,丰姿绰约,在阳光的照射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

我们游览的是西栅景区。走进西栅,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石桥,石桥饱经风霜,经过一次次风雨的洗礼,石桥上雕刻的花纹早已模糊不清,却透露出一种岁月无言,却又万语千言的丰富与深邃。乌镇的水清澈见底,如一块一尘不染的碧玉,不带一丝杂色。水中的鱼总是那么欢脱,或快或慢地在水中游动着。

乘船渡过元宝湖,穿过西栅大街,走过通安桥,我们走到了叙昌酱园。园内空地上摆满了形状相同的酱坛。而叙昌酱园的不远处,则是亦昌冶坊,一进坊,就能看见一个大锅竖立在内,支撑着锅的方台上,刻着几个字“天下第一锅”。

走上栈桥的时候,恰巧看见几个人在喂鱼,原本沉于水中的鱼闻到食物的香气,渐渐地浮出水面,喂鱼的人将鱼食四处抛洒,鱼群都聚集在一个区域,每一条鱼都很肥大,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星星点点,闪烁不停。

草木本色染房,将是我观赏的最后一个地方。一阵风刮过来,晾晒在空地上的布匹飘荡起来,各色各式,直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布匹纷飞,像是挥动告别的手,在送别我们。

清新而脱俗,秀丽而隽永,古色古香而不加修饰,这就是乌镇,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

【篇八:风从这边来】

常有人如此形容,曰:“秀色江南。”然而这“秀色”该是种怎样的风韵啊?莫非是那一座座苍老了容颜,却依旧屹立在水乡石桥上的灰绿色苔藓;亦或是那菁菁流淌了千年,轻风逐流的水乡碧波的澄澈透明;还是那盛开在烟雨朦朦中,颇具风情的油纸伞的古色古香的雍容?

就像书中所写,江南,似乎在所有时代的画卷里,都如此诗意。

故,来到乌镇,寻觅着自己脑海中的江南的风韵。我背着单反相机,微倚在斑驳的石桥栏杆上看风景。走过石桥,便是走过了从亘远传来的江南的岁月。码头停靠着的乌篷船,游客轻举着的油纸伞,一座座白墙灰瓦的房屋……这儿,就是江南,一个“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莲花过人头,风情万种的慢节奏小镇。

乌镇西栅,这是一处被完全开发了的古镇旅游景区。很多建筑都是旅游公司开发新建的,整个景区少有当地的原住民。这里有很多创意店铺,总有那么几家能让你驻足、停留。夜幕下的西栅是很美的,站在石拱桥上眺望两岸风景,灯火辉映,如诗如画。此时的乌镇,仿佛一位带着淡妆的美人,有她独有的韵味。

东栅,一天中最美的时候是清晨和傍晚。清晨,河道上会洇起薄薄的雾气,是“兰烬落,屏上暗红蕉”的一份朦胧。傍晚,当夕阳西照,游人散尽,一个生活着的乌镇便徐徐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里是清一色的古建筑,原住民也在这小小的镇子里安然生活。这儿的河,送出了涓涓细流,荡涤着尘世间的浮躁。行走在河边,抬起头,阳光透过木质的窗棂,映下婆娑的树影。时而看见老爷爷在阳台上浇花,时而看见老奶奶在厨房里忙活。河边,主妇们辛勤地洗着衣服……我不禁感叹,这才是理想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我静观着眼前的景色,如初入桃花源的渔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里的老宅不施粉黛,上了年代的老墙漆灰剥落,收音机里断断续续地播放出一段黄梅戏来;墙角被遗弃的石砖上,工匠的刻字显得漶漫不清,斑驳陆离;人们居舍门前的绿杨阴下,几只猫猫狗狗侧卧在石板上,慵懒可掬。

乌镇的手工作坊里,依然能看见劳作中的手工者。酒作坊里的佳酿飘出来的香气,染坊里扎染的特色蓝白花布,布艺的手工鞋子,手摇的织布机,现做的麦芽糖和糕点,木雕馆的匠心独运,无一不体现了勤劳的乌镇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昨天辉煌的历史和文明!

我寻觅着的江南,不存在于博物馆的展柜里,也不湮没于开发商渴望金钱的欲望里,它是眼前这份原汁原味的小美好。我不禁莞尔,悠悠地举起相机来,记录下这些鱼米之乡的生活碎片。

仔细回想,自己去过不少地方,最爱的,还是江南。我与江南,几面之缘。对它的爱,从春日的柳絮缠绵,秋日的梅雨兮兮里来;从摇摇曳曳的乌蓬小船,斑斑驳驳的古意石桥里来;从易安居士的情有独钟,东坡居士的缠绵悱恻中来,如此云云。

就是这样的一份初心,让我哪怕是读到再让人心动的文字,归来,仍是一位独爱江南的少女。初心依旧,江南亦然。

我知道,或许人们不吝以“四季如画”来与江南相媲。然,在我对江南略略品来,便知江南的美感却决然不是那寥寥数笔所能够描绘的。江南的风韵,似那冰山美人的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江南风,一直都在。它留存于那些原生态的村镇里,留存与每一位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的骨子里。举手投足,轻柔温婉。

无需总是在记忆的博物馆里刻舟求剑,亦无需在开发商的海市蜃楼里缘木求鱼。不妨去江南小镇的旮旯角里走走吧,去触摸那刻上了年代的皱纹的墙壁,去吸嗅每一缕草木留香的徐风,去感受一息尚存、破茧成蝶的江南。

江南,其实早已不再是幻想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现在的江南,多了些时代的气息。旧垣残壁,仅仅是江南的表,而里,是那种与生俱来的儒雅,是时光怎么也磨灭不去的清高。

坚守,是每一处江南小镇与漫漫时光的一场细水流长的暗恋。

我独自站立在一条小巷里,一阵飒爽的穿堂风,从巷头穿到巷尾。

这风,古老而又新鲜。

同而有异,与时俱进。

是为江南风。

【篇九:乌镇风光】

今天,我与父母一起来到乌镇,希望领略一下古镇的独特风光。

乌镇位于桐乡市,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成为江南古镇中的佼佼者。乌镇最早开发的是东栅,而比东栅大三四倍的西栅,能带给人们一番“全新”的古镇体验。这种“新鲜”的感受不仅在于白天观光,更在于流光溢彩的夜游休闲,以及多样化的个性住宿,让游客能真正住下来细品。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来到景区牌楼前,那座古朴又不失雄伟的牌楼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文化深厚的内在精华。牌楼是木质的,屋檐微微翘起,散发出一种古老的气息。我们要坐小舟过河才能到达景区内部。河面风平浪静,透过船窗,看着河道两边的风景,像是走进了一幅中国水墨画,这也是都市人享受不到的乐趣。

终于来到了陆地,迎接我们的是一片全新的世界:高楼大厦变成了民屋平房,水泥路变成了条石拼接成的石子路,正所谓“轻轻石板路,千年古老屋”。路两旁开着数不清的小店,有卖古玩的,有卖小吃的,有写字楼,还有茶馆。

听人说,夜晚的乌镇十分漂亮,我们吃了晚饭静待夜晚降临。

天黑了,乌镇的灯从街头亮到街尾,让人顿觉耳目一新,比起白天,乌镇的夜晚也别有一番情趣。我们还正好赶上了“乌镇水灯会”旧称“乌镇灯节”。旧时农历新年前,乌镇民间一些作坊、店家和百姓都会制作彩灯、筹划灯会,相互之间还会展开比拼。今年,乌镇景区重启“水灯会”这一传统,意在挖掘历史,传承民俗。春节临近,迎春“水灯会”为水乡古镇带来浓浓的传统年味。

河面上,大型彩灯纷纷亮了起来,有“漕运宝船”“年年有余”“年画童子”……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乌镇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我喜欢这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小镇!

热门推荐
1第一次骑单车
2飞越丛林
3母亲
4醒来
5守住心中的火焰
6同学的变化
7友情在细微处
8认清自己
9写人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追逐自由
12泰国之旅作文
13孝心,不容等待
14我是快乐冰雪娃
15我咋这么自信呢
16父亲的摩托车
17家训悠悠一道风
18未来的汽车
19我的扑克牌家庭
20美丽的夏夜
21今天停电了
22我爱我的家乡
23不忘初心,必有回响
24又是一个冬天
25美丽的化风山
26到底放不放鞭炮
27放大美好作文
28游动在大街上的鱼读后感
29我要开这种商店
30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