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成器的作文

【篇一:读国学,品经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稚气未脱的邻家小妹婷婷口里念着《三字经》,一蹦一跳地来到我眼前。我蹲下身,摸摸她的头,轻声说道:“这可是一本好书,你一定要好好读哦!”而此时,往事却如潮水般向我涌来……

自从牙牙学语之时,妈妈便教我念《三字经》。因为它简单、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很快便喜欢上了。冬去春来,整整十年,我也能体会到一些它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它就像一颗颗宝石在我心里灼灼生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自我懂事起,妈妈就用这句话来教育我。当天能完成的事一定不能拖拉,务必按时完成。记得有一天,我去市里参加讲故事比赛。一路斩关过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到家后,满脸喜色的妈妈激动地拥我入怀,对我说:“雨露,你太棒了,妈妈为你骄傲!”喜形于色的我心想:“今天我表现得这么优秀,晚上的奥数练习可以取消了吧。”可还没等我说出口,妈妈轻轻说道:“你休息一下,做了奥数再去睡觉吧”,我一听,不乐意,嘟起了嘴:“妈妈,今天的讲故事比赛我取得了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绩呢,今天就不做奥数了吧!”妈妈一脸正色地说:“雨露,做奥数事小,养成一个好习惯难啊。只要你能自觉养成爱学习、爱动脑的习惯,这比什么成绩都重要。玉不琢,不成器……”没等妈妈把话说完,我接过了话:“妈,我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也得有吃相,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你当老师够辛苦了,我自觉点。”于是,我三步并两步地上楼去做奥数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要求我们感恩父母。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我的父母在生活中为我树立了孝敬老人的榜样。我阿婆的膝关节受损,常年犯痛。妈妈下班回到家,便主动承担了家务活。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后,又烧热水为阿婆敷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看到眼里,记在心里。想到妈妈在学校工作重,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实在太辛苦。于是当妈妈为阿婆打来热水后,我便自告奋勇为阿婆拧帕给阿婆热敷。爸爸妈妈纷纷为我竖起大拇指说:“我家宝贝长大啦!”听到了称赞,我心里好似喝了蜂蜜一样!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经,它伴我成长,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它经过了历史的考验,经历了沧海桑田,依然流传至今。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它犹如天际耀眼的启明星,照亮我们炎黄子孙勇往向前的道路!

【篇二:致父母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也许我在你们心里应该是一个淘气,爱耍小孩子脾气的我,而我却在同学的眼里却是一个活泼,开郎的同学,也正是因此我感觉我离你们也越来越远了!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吃肥肉,您却不让吃,说是太油了对身体不好,我就一气之下把碗给摔了,现在想想,我却是还挺淘气!您还总是说我小时候有多像男孩子,为什么我不投个男孩呢?

小时候您和爸爸就很少陪我,现在长大了也是陪我的次数也很少。从来没有好好的陪过我,从小到大十分之六的时间是与爷爷奶奶在一起住。每当我看见别人的父母来接她时,我的心里多么不是滋味呀,多么的羡慕他们,羡慕他们的父母能在身边陪他们,照顾他们父,您和爸爸总是说为了我。为了我赚钱,可是我却不觉得钱很重要,父母在身边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过的什么样的日子,一家三口在一起才重要,您有时也会问我愿不愿意让你留在身边,我就会说随便,因为我知道你还是会离开的。

您说我叛逆,其实我也这么觉得,为什么别人父母在家的孩子没有叛逆心理呢?而我却叛逆,因为您和爸爸都不在身边管我,照顾我,您总是把我放在叔叔家里。您也只是问我吃饭了没呀?在干嘛呢,要爱干净。

俗话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别的孩子被打虽然很疼,但很幸运,很幸福,而我却没有人打。

您知道我又是多么羡慕那些中午下午都可以回家的孩子呀。我从五年级开始您就送我去住读,虽然早已习惯了住宿,读三,四年级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咸宁,但我知道您还是很担心我的,因为开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流鼻血,感冒,扁桃体发炎,当时您和爸爸就会天天给我打电话嘱咐我说:”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今天流了鼻血的没,我为了不让你们担心,没事,你们不用担心我的。

也许正是这些种种原因才让我们如此的疏远吧!但爸爸妈妈无论今后怎么样你们永远是我的好爸爸好妈妈,我爱你们。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您的女儿XX

【篇三:她生气了】

妈妈还在上班,我的作业又写完了,练字作业自以为完成得非常好了,就一个人在家里拿起一本书,喜滋滋地看了起来。

门“呯”的一声关上了,肯定是妈妈回来了!妈妈一回到家,就检查我的作业,她看我前面几项作业时,嘴角上扬,脸上洋溢着欢喜的微笑。而当看到练字作业时,她的笑容瞬间收敛,脸色跟着阴沉了下去。我感觉到了不妙,有些不安起来,立刻问:“妈妈,作业怎么了?”

“你还好意思问怎么了,我倒是想问问,你这练字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练成这样?你觉得这字好看啊。”妈妈双眉紧皱,鼓着大大的眼睛瞪着我,用生气的口吻质问我。

我咽了一口口水,在心里很不服气地嘀咕:“我练得还行吧,用不着这样吧。”心里这么想,表面又不敢这么表现出来,沉默是最好的抗拒方式。

妈妈见我不说话,瞬间像点燃了引火线的鞭炮,轰隆一声爆炸了,一下子看穿了我的不服气,她拿起我的本子,重重的往桌子上一拍,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我浑身发抖。妈妈的气焰嚣张,开始不停地数落起我的错误:“你这是什么学习态度,我好心帮你指出不足,你倒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停步不前,还一脸的不服气挂在脸上……”她连珠带炮,如数家珍,她的口水如子弹一样一枪一枪爆在我身上,砸得我头晕眼花,头都不敢抬,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火上浇油,再次惹怒了她。

可我心里还是不服气,虽然妈妈说得有点儿道理,但我觉得自己的作业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我就感觉妈妈的话,就像鸡蛋里挑骨头。

妈妈也许觉察到我没有把她的话听进耳朵去。更是怒从中来,狠狠地蹬了我一眼,二话不说,本子”咔嚓”一声,我的练字作业一分两半,妈妈重重的把撕开的本子往我身上一砸,命令道:“重写后,拿过来我检查。”气鼓鼓地冲出了我的房间。

我呆在房间,认真地重写,不一会,一幅字就出现了。妈妈拍照发给老师看后,看到老师回复十分赞赏的话语,我心里乐开了花,妈妈也怒气全消、喜笑颜开。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真的错了,妈妈是对的,做作业,不可以将就,一定要做到最完美,玉不琢不成器,也许正是妈妈的严格要求,我才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看着妈妈的笑容,看着原本温柔的妈妈为了我的将来发这么大的脾气,愧疚涌上了我的心头,我暗自下决心,这种相同的错误,以后我不会再犯了,我对妈妈满满的感激,满满的心服口服。

【篇四:难懂的父爱】

七岁

广场上,我坐在独轮车上神情恍惚着,待到神思飞回来时,我才发现面前的大狼狗,我一时心急忘了刹车,径直开了过去……“汪!汪!”我吓破了的胆从车上掉了下来,左腿顿时鲜血淋漓,我疼得哇哇大哭,无助地望向父亲。父亲向我走来了,我眼中露出了欣喜之色,但很快,我却失望了,因为父亲只是把车扶了起来,瞥了我一眼就离开了。我心中愤愤不平,抹去眼泪,跨上车向广场中心的同伴们出发,看都不看他一眼……

十岁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奖状——“美德少年”。我大摇大摆的把奖状拿回家,本以为父亲会高兴地表扬我,拥抱我,可是没有……父亲接过奖状,冷哼一声:“继续努力。”边说边把奖状扔到了一旁。我把书包提回卧室,关上门,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前天

父亲对在老家的我不闻不问,却在私底下和姥姥悄悄问我的身体状况,吃得如何,穿得怎样。当我发现时,父亲立马训斥我:“大人讲话,小孩能偷听吗?作业写完了没!”我抽泣着离开了,就在我下楼梯时听到姥姥说:“你呀,对你儿子太严了。”“没办法,玉不琢,不成器呀!”在此刻,我才知道了父爱是什么。

今天

作文班上,一位小男孩——我,在本上写下了往事,也明白了父爱,当年的无知和不理解,也不会再有了。

难懂的父爱,令人读不懂的它,此时我懂了!

指导:阳泉卓尔教育培训学校

【篇五:玉不琢,不成器】

与父母一起去云南的鹤庆,没过几天,我就感慨道这鹤庆真是个好地方,这儿不仅有许多舒适的温泉,还有不少成色上好的玉石。

我与母亲闲时走进一家玉石铺,一进店便看到了在店中间放着好几块大玉石。玉石的表层石头还未完全剥离,只有顶上有些部分被清除了石头,我看见这玉石翠绿的,便知定是上好的材料,我不禁拿手去摸了摸玉石,玉石冰凉凉的,但因为还未被打磨,所以上面还显得有些生硬,粗糙。

“嘶……”不知是谁,突然撞到了我,让我差点直接扑在玉石上。我有点生气,正回头想说一两句,就愣住了,只见一群人围着什么东西在讨论着,时不时还有机器摩擦硬石的嗡嗡声从圈中响起。于是,我仗着身体瘦小,挤入了人丛。我好不容易挤到了最里头,就看见一个头发略有花白的老师傅正躬着背,眼睛盯着玉石与机器砖刀的交接处,一丝不苟,小心翼翼地摩擦着。我看着看着,便入了神,老师傅的手灵巧地转动着玉石,让玉石变得滑润,在逐渐地让玉石有了形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身后围观的人也上去了,我依旧站在老师傅的身旁,看着他将一整块玉慢慢变成了一尊如来佛祖的玉像。

就在这时机,机器声骤然一停,我回过神来,只见那个老师傅这才直起了背,又眨了眨酸涩的眼睛,再将刚才磨好的玉放进身旁的清水中泡了泡,这才起身。老师傅一转头,便看见了一旁的我。老师傅笑了笑说:“嗯,小孩,你要买玉吗?”我一惊,忙说:“不…不买。”老师傅说:“哦。”听到这话,我疑惑地对老师傅说:“都这么好看了,还要精磨?”老师傅嘿嘿一笑,说:“玉不细琢,不成精器嘛?这块玉还有不足之处呢,只有细琢,才能让它变得更好。”我想了想说:“是呢,但老师傅你的手艺很不错!”老师傅咧开嘴,笑着说:“我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呢,所以啊,我只能再刻苦练习,才能成为更好的磨玉师嘛!”

是呢,我也不是吗?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玉不细琢,不成精器。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篇六:以悟为话题的作文】

夏天的骄阳似火一般灼烧着我们的神智,一点一滴的瓦解着我们筑起的防备之墙与坚定的意志。

耀眼的阳光透过窗户,将教室里照得光艳夺目。我勉强支撑着已经耷拉的眼皮,尽量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那涣散的眼眸却透露出一丝无力,铺天盖地的黑暗似要将我团团围住,脑海深处却还有一丝清明,不让我沉睡,我挣扎着,像油锅里蚂蚁,每一寸理智,每一寸肌肤,似乎都被炎热的温度和那不断袭来的困倦之感折磨着。

“啪!”不知从何处爆来的巨响,让我瞬间清醒,正疑惑着,就听到一连串如惊雷似的话,让我的心掀起万丈狂澜,久久不曾停歇。

“连作业都不交,自己的任务都完成不了,你还怎么干大事,不成器也……”讲台上站着的那位,个子不高,乍一看,就像一个可爱的“大朋友”,可是如今谁也没想到,往日和蔼可亲的他,发起火来却如此令人惧怕,口中训诫的话伴随着偶尔拍向讲台的手,让我们意识到他是一位长辈,一位老师,并不是与我们同年龄的年轻人。不知过了多久,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可由于昨夜晚睡的困倦之意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平静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临近下课,兴许是老师刚才的威慑吧,期间再无一人放肆。

我觉得老师那时的怒气应该不仅仅是因为秦浩的作业没写,更多的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对我们如今不知进取的焦急与担心,看着我们在下课时打打闹闹,上课了仍然安静不下来,全然没有为两年后的中考拼搏的打算吧。

依稀间又记起,某节课时,我的笔不小心掉在地上,老师正巧在我前面,我正尴尬着,不知是否该去捡,犹豫之间,已经有人弯腰去捡了,我看着那熟悉的身影将笔递给我,楞楞的说了一句“谢谢,老师!”“没事儿。”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被我一直铭记。

老师,时代虽在变迁,岁月已在你脸上刻下了些许皱纹,可我却觉得,您,从未“老”过,您的心,也从未“老”过。

我望向窗外,骄阳依旧炙烤着大地,而我,却愈加清明精神起来。

【篇七:走过匆匆那年】

轻轻的推开熟悉的初中的教室后门,一缕正暖的日光恰好打在我的脸上,我向惊喜的老师微笑鞠躬,随即悄悄在后面坐下。我凝望着在未知面前踌躇回应的少年们,看到匆匆那年的自己。面对中考,越来越难以抉择,人从单纯到复杂,从稚嫩到成熟,本以为前路一片坦途,却荆棘丛生。有些东西在时光面前面目全非,有些过去却从未过去。我们终于走过匆匆那年,迎接下一刻青春。

记得匆匆那年那群真诚的面孔。他们曾一边奋笔疾书埋头题海,一边大笑着说些不着边际,放眼远方的话。也曾昂头不屈的与老师对抗,然后转身默默流泪感叹时光匆匆,相遇就是离别。阳光下的这群少年不畏中考,足够勇敢。他们作好一切准备,在注定经历的考验面前,让原本平静甚至平淡的人生,充分享受了青春斑斓的色彩。他们看重的从来不是结果,而是只有一次的青春和独一无二的回忆。所以他们不曾后悔过。感谢时光从未曾辜负我,让我有幸成为他们的一员,经历过那样美好的时光,那样难忘的一切。

我也记得匆匆那年那几双急切并期望的眼神,他们为我们的叛逆心痛,为我们的青春着急恼火。他们有时眼神流露出来的不经意情绪告诉我们:他们为我们的不成器懊恼的同时,也在我们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匆匆那年。他们笑,他们哭。他们最终沉默让我们自由飞翔,放手让我们一搏。走过了匆匆那年的我们终于看到了身后的他们。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斑驳的痕迹。他们也只挥手流泪笑着说:“去吧,加油!”他们在我们的视线中模糊,他们的真情却在我们的青春中愈显真挚。谢谢匆匆那年,让我们身边有最好的父母,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终于披荆斩棘,冲破迷雾,走过匆匆那年,直至踏上新的战场才暮然回头,其实我们得到的从来不比失去的少。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疼痛、快乐都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我起身走出教室,我知道我不再年少。我的肩膀需要承载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与未来的责任。谢谢我曾经历过的匆匆那年给予我的所有,伴我成长。我相信许多年后无论我成功或者失败,我回望曾经的这一切,满心都是温暖与安定。至少我曾走过那段匆匆那年,并且足够勇敢。我始终坚信,2016年高考,那段时光会给我无与伦比的力量去赢得我的梦想来回报匆匆那年最美好的他们。

热门推荐
1感动的作文
2坐在母亲的背后
3夏日的风采
4老师,我拿什么来爱你
5最好吃的东西
6“黑乎乎”第一次出门
7暑假去看海的作文
8大自然的声音
9我的小仓鼠
10舌尖上的爱
11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12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13我尊敬的老师
14三年级看图放风筝的作文
15青海湖的静
16傻妞
17写家人像什么动物的作文
18读《资治通鉴》有感
19万里桥西——草堂
20我与书的故事
21保护地球
22依赖着这日子
23与美相伴
24我学会了背书
25长沙的秋天
26鸡年抢食事
27滨江小城
28走过四季
29心儿怦怦跳作文600字
30那一抹绿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