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上海的味道】
自小到大,家里人一直跟我说上海话,所以当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会说上海话的时候,我却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上海话,甚至引以为豪。其实在我眼里,沪语就是一种独特的上海味道。
我能说上海话大多是受训于我外公。每天,外公都会一边烧菜一边和我说地地道道的上海话,听得久了,我也就能自然而然、声情并茂地说上海话了。
平时我喜欢吃蛋,也经常吃炖蛋,每当我看到外公把那“蜡蜡黄”“踏踏滚”的炖蛋端上饭桌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去品尝那“呼呼烫”的炖蛋,这时外公便会叫我“吃得慢点,不要急吼吼……”外公那简单而又幽默的话语,让我心中一阵温暖。
我之所以上海话能说得流利而又标准,也是得益于每天一家人都要把电视调到娱乐频道七点档,一起听舒悦《嘎讪胡》。起初,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滑稽,就会问外公:“为什么叫‘嘎讪胡’?”这时外公就会眉飞色
舞地告诉我:“‘嘎讪胡’么就是老多人在一起聊闲话。”我就很感兴趣地边看边听,不仅了解了许多上海街头巷尾的闹猛新闻,还不知不觉把上海话说得更标准了,居然还看上了瘾,每天不听上几句舒悦讲上海话心里就痒痒。
每当过新年,我总是要到外公家拜年,每次外公都会笑盈盈地拿出一个大红包。边递给我边说:“这可是赤刮辣新的钞票啊。”我好奇地问外公:“新钞票为什么要说成赤刮辣新?”外公便会乐呵呵地说:“赤刮辣新就是新钞票发出擦啦擦啦的声音。”我心想:多么形象多么有节奏感的上海话呀!拿着红包,心里乐滋滋的。
如今的上海海纳百川,普通话已经很普及了。说上海话的人却越来越少,特别是90后00后的孩子。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想应该把这样有魅力的上海方言传承下去。上海话是上海独有的味道,是上海人的情怀,是上海人的品味,海纳百川的上海仍需要保留这独有的味道。
【篇二:描写美食的作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数不胜数的美食,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我奶奶做的鳕鱼炖蛋。
坐在书桌旁,我正思考题目,思绪却被奶奶的喊声打断:“吃饭了!”我立即甩下笔,兴奋地奔向餐桌。奶奶用围裙擦着手,笑着说:“有你最爱的鳕鱼炖蛋!”
我把鳕鱼炖蛋放上桌,欣赏着这道美味。白白嫩嫩的鳕鱼肉躺在炖蛋之间,晶莹剔透的细鱼骨均匀地分布在细腻的鱼肉里。金黄色的炖蛋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整个摆盘很好看,令人食欲大增。
奶奶喜欢把鳕鱼焖上半天再出锅,这样,白嫩的鱼肉就变得滑溜溜的了。我找来一把小勺,舀起一勺如同水晶般透亮光泽的鱼肉,放进嘴里。恰到好处的调料让它的味道加分。软软滑滑的肉入口即化,美味至极。雪白的鱼肉上陷着一条条细细的、褐色的纹路,奶奶就把一些小小的盐粒撒进,犹如五色繁星散落大地,小巧玲珑。细细品味,咸淡适中,肉质嫩滑爽口,如同亮闪闪的丝绸一样柔滑。
制作这道佳肴时,不必滤去银针似的鱼骨,因为它也是一个加分点。细细的骨头很有韧劲,可以食用。吃完一块鳕鱼肉,我再仔细品尝这软骨的风味。用牙齿一咬,慢慢咀嚼,轻柔感觉就在舌尖绽放。
炖蛋也是这道菜里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它是整道菜的点睛之笔。嫩滑的炖蛋再加上一点酱油,味蕾给出的评价是满分!当炖蛋与鳕鱼相遇,一定是会擦出美味火花的。
心情好,当然也得配上美食。一次,我过于兴奋,把刚出锅的鳕鱼吸进嘴里,舌头被烫出个大泡泡,疼得我没能吃完那顿饭。如果大家有机会品尝这道美食,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心急!
写着写着,我就想起了鳕鱼炖蛋的绝佳味道。回家,我就要再品尝品尝这道令我百吃不厌的菜。能吃到如此棒的菜肴,真是幸福!
【篇三:家里的那些事】
一天中午,“咔嚓”一声门开了,爸爸头一伸,见我和妈妈回来了,清了清嗓子,“啪啪”又拍了拍桌子说:“知道你们回来,我特地做了香椿涨蛋给你们吃,还没好呢,待会儿一定会让你们口水如瀑布一样‘哗哗’流下来!”我这才注意到锅里发出的声音“嘟咕”“嘟咕”“嘟咕……”
妈妈到卫生间里洗了个手,只听“嗞”地一声,爸爸把一勺开水一下子倒在了锅里,妈妈洗完手,闻声跑来:“你在锅里倒了什么?”“没什么,就倒了些水。”爸爸心不在焉地回答。妈妈像木头人似的站了好久,只听“啪”一声,妈妈用手拍了一下脑门,哭笑不得地问爸爸:“你觉得香椿头涨蛋里面要放水吗?”“不知道要不要放,反正炖蛋里面要放,这两道菜里都有蛋,所以我觉得要放。”他一脸疑惑地看着妈妈“天哪,oh,dear!”妈妈又重重拍了一下脑门,说:“香椿头涨蛋里不要放水,但炖蛋里要放,算了,蛋也熟了,你把蛋盛在盘子里,在微波炉里打上几分钟,我们就吃香椿头炖蛋吧!”
“咚”一声,爸爸把盛着香椿头炖蛋的盘子和蛋一起放在微波炉里打了三分钟,“叮当,叮当”香椿头炖蛋打好了。“啪叭”一声爸爸把香椿头炖蛋放在了桌子上,迫不及待地说“快尝尝我的手艺!”那样子得意极了。
妈妈吃了一口就停住了,坐在椅子上一边笑一边说:“这不是香椿头炖蛋,是菊花脑炖蛋,你把菊花脑看成香椿头啦!”
“呃?”爸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时我仿佛看见一只乌鸦在爸爸的头上一边飞一边叫:“哇!哇……”爸爸一脸尴尬,我不禁哈哈大笑。
于是,这顿午饭,我们仨就吃吃笑笑、笑笑吃吃,也多亏了这道错了两次的菜!
“嘿嘿!”
【篇四:我是小小美食家】
8月14日,我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阳光海鲜城”参加小记者活动,就算天这么炎热,也阻挡不了我品尝美食的心情。
大约,上午十点左右,我到达位于万达广场旁“阳光海鲜城”走进酒店大厅,我看见一张巨型的“小小美食家”的海报,我和妈妈在大大的海报旁拍了很多照片。随后,酒店服务员问我们,“你们是来参加小记者活动吗?请上二楼包间”。我说:“是的,谢谢”。
来到二楼,已经有很多小记者和大记者在里面,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学校,但是不一会儿我们就非常熟悉,都七嘴八舌讨论些关于吃的问题,估计小记者们都到齐了,专老师说:“同学们,安静,我们今天来这里,主要是学习,而不是玩”。听到这句话,我们的小嘴巴,全部闭起来,都很认真听老师们讲课。
我原来,不知道什么叫“江、海、河、三鲜,是那三鲜”?听专老师讲完,我才知道,它们分别是:刀鱼、石鱼、河豚、。还告诉我们长江头在青海省,长江尾在上海市。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酒店厨房海鲜,这里有横行霸道的螃蟹、有张牙舞爪的澳洲大龙虾、穿着黑袍的黑鱼,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大鱼,我还调皮的拿起一只螃蟹吓唬他们。
终于,到了品尝美食的时候,我的肚子,早就唱歌了。服务人员给我们端上菠萝咕噜肉、蛤蜊炖蛋、海鲜疙瘩汤、红烧肉、等各种美味佳肴。不到一会儿,我们这桌菜就吃得差不多。因为这里的厨师烧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其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菠萝咕噜肉,它的口味是:有甜、有酸、有脆、可好吃了!
很感谢这次活动,让我不仅尝了美食,还学习很多文化知识!
【篇五:走进沙家浜】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我已经游览过好几次了,可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星期六上午,我又走进了沙家浜。
进入芦苇塘风景风,仿佛走进了一幅水乡风景画。清澈平静的湖水宛如一幅美丽的绸缎。走近一看,一群鱼儿在水草丛中窜来窜去,不时,漂出一个个水泡泡。一队小鸭子在水面上嬉戏追逐。远处,几叶满载游客的小舟从芦苇丛中慢悠悠地飘出来。突然,一艘快艇从湖面掠过,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仿佛在一匹翠绿的丝绸上绣上了一圈雪白的的莲花。密密麻麻的芦苇有两米多高,秋风吹过,挺拔的芦苇发出哗啦啦的笑声。金黄的苇杆、狭长的叶片、雪白的芦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远处,竹桥、小屋、凉亭、篱笆、柳林、时隐时现;茶馆、酒楼、戏台,伫立塘边。
沙家浜芦苇塘位于阳澄湖与昆澄湖之间,水产资源丰富。中午,我刚踏进水上餐厅,主人立即把生津清火的糯米鲜藕、细腻爽口的鲫鱼炖蛋、营养丰富的红烧鳝鱼、回味无穷的虫草炖鳖,摆上了餐桌。我一边畅饮甘甜清爽的芦根茶,一边品尝着天下闻名的阳澄湖大闸蟹。
到了沙家浜一定要去春来茶馆。我在七星灶旁手端茶碗,观赏对面戏台正在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当地的老爷爷告诉我,沙家浜芦苇塘里到处流传着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的传奇故事。阿庆嫂是当时无数从事地下抗日联络工作同志的缩影,她们为了掩护新四军、抢救伤员、传送情报,巧妙地与敌人周旋,是常熟人民的骄傲!爷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英雄故事,把我带进了抗日烽火中的沙家浜……
晚霞映红了芦苇塘,今日的沙家浜一是幅画,是一首歌,是一个壮丽的舞台。沙家浜人民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啊!
【篇六:奶奶和老花眼镜】
今天,只有我和奶奶在家。我快马加鞭地写着作业,一声不吭地。而一向勤快的奶奶呢,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不知在忙活着啥。
过了好久,估计家务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奶奶就坐下来休息,可能觉得无聊,便戴起了老花镜,看上书了。大约过了半小时,也许时奶奶觉得饿了,不由得看看墙上挂着的钟,发现四点多了,就随手将眼镜拨到了头上,像一位飞行员,快速踩着小碎步,径直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餐。
奶奶的厨艺一贯很精湛。这不,今天又做了许多菜,有红烧鱼头,炒青菜,肉饼炖蛋和豆腐羮。那丰盛的菜肴,还有香喷喷的味道,惹得一旁的我直咽口水,恨不得扑上去大快朵颐。
没过多久,忙忙碌碌的奶奶煮完饭菜,收拾完毕,就坐下来等我爸妈下班回来。然而,爸妈迟迟未归,奶奶取来几个空盘子,将它们倒扣在菜盘上,防止冷却得太快。然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爸妈归来,奶奶索性边等边看起了电视。来来回回拨了几个频道,都不感兴趣,于是她将频道转到了戏剧,瞧,奶奶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越剧,一边还兴致盎然地哼唱着里面的内容……
奶奶唱得很起劲,可是走调得厉害,我在一旁捂着嘴,暗自发笑。忽然,声音戛然而止。我疑惑地朝客厅张望。怪了!奶奶居然像一个扫描器似的,搜索着家里的各个角落。这模样,简直是一名地质探测员,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矿藏。我兴趣勃发,赶忙跑出书房去探个究竟。只见奶奶还在到处找,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奇怪,真奇怪!”我越发好奇,跟着奶奶的步子,顺着她的眼神也到处张望,然而什么都没有。
这时,妈妈刚好回来,一进门就瞧见我们祖孙俩都低着头,弓着身子,哈着腰,似乎在找东西,就问道:“你们在找什么?”奶奶直起腰,抬起头,对着妈妈一脸无奈,摇摇头答道:“找我的老花眼镜。年纪大了,记性真不好,想不起放哪儿啦!不中用了!唉!”
妈妈听了,扑哧一笑,高声说:“妈,眼镜不就在您头上吗?”奶奶摸了摸头,摘下来一看,果然是眼镜,顿时不好意思地开怀大笑。
原来奶奶在找这个呀,我这才恍然大悟,一把抢过奶奶的老花眼镜,戴在自己的头上,向她们扮着鬼脸。这下,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一时直不起腰来……
再看看老花眼镜,它也咧着嘴,冲着我们喜滋滋地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