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慢工的作文

【篇一:慢下来会精彩】

三月了,又到了奶奶榨青汁的月份。

小时候的我,对奶奶榨青汁的技艺就一直有点疑问:为什么要一锤一锤的手工制作呢?这样做也太慢了吧!直到因疫情而延长的假期里,我才发现,原来慢下来也有慢下来的精彩。

又是不能外出的一天,奶奶招呼我帮忙,干她的老本行--榨青汁。

奶奶早已准备好了两个小凳子,还有一个里面放着石头的大水盆,和她那古老的伙伴—木锤。“奶奶,你这样榨汁太慢了吧!”我不禁嘟起了嘴,“而且还费力!”奶奶只是笑而不语,用她长满老茧的手熟练地拿起木锤,把青草和荞麦放在石头上,不快不慢,均匀用力地锤了起来。奶奶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地捶打着,可一刻钟过去了,青汁才勉强铺满盆底。我渐渐失去耐心,拿出了榨汁机。

我一边轻松而随意地抓了几把青草和荞麦放进榨汁机里,一边心里暗笑奶奶。可是,当我按下开始键,榨机汁给我的回报却是一堆绿色的植物纤维和极少的青汁。刀片上,全是破碎的叶片,好好的几棵苗,被我榨得不成样,只能扔掉。

一旁的奶奶看见了,慢条斯理地对我说:“你这青汁是没魂儿的。你来看看我是怎么榨的!”我听了,重又坐在她身旁。“咚——咚——”“咚——咚——”,木锤随着奶奶的手臂上下移动,有力地砸在娇嫩的绿色植物上,很快青草和荞麦就受不住木锤的压力,纷纷流了绿色的汁液。仔细地闻,一股青涩的青草味中仿佛带着一点点泥土淡淡的气息,微甜,似三月的风儿那样柔顺。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举起木锤,耐心地、重重地锤青草和荞麦,不久盆地也有了和奶奶一样的青汁。

“慢工出细活啊!”奶奶接过我的木锤,自言自语道,又像是在对我说。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有时候“快”并不是最好的,“快”除了速度之外,也没其它的好处。而“慢”下来,做出来的东西则会更加细致精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快节奏生活中,我们也让自己要静下来,“慢”下来,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篇二:那就是我】

吾名方敏,年芳十三,nicetomeetyou!

在2004年12月26日晚上12点,医院的手术室里传来一声啼哭。声音不大,却透出新生的喜悦,是个女孩,肥嘟嘟的。当我满心欢喜的想来一个大大的拥抱、拥抱父母、拥抱世界时,我爸一脸嫌弃地望着我说:“一点也不可爱。”一边揉着我的脸,一边抱怨。我顿时抗议了:还不是因为你基因不好!我内心早已生无可恋,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眨眼之间,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渐渐长大,现在的我是一名小学生。家中是一家三口的标准配制。三年级时,天真的我无意之中考了一个第一,从此,被老师选入苦海无边(其实就是收收作业)的地方——官场。

我荣幸的当了课代表,天天带读英语。正当我可以回归一名布衣百姓时,英语老师走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非但没有请辞成功,更加上了一大堆的身份:组长就有三个,纪律班干和安全岗。每当看到玩的兴致冲冲的一年级学生被我禁止玩乐时的失望,心里就更失望,不过责任感也加了一份。

到了初中,又被发掘成课代表,现在每天提升学习成绩就是心中的一等大事。

闲暇之时,我多爱出去走走,一个钱包,一个手机,一辆自行车。我就可以出去很久,看看书,骑骑车,就是我最大的乐趣。

我时而做事雷厉风行,时而崇尚慢工出细活,不喜欢按常理出牌。一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就出去骑行,我觉得自然能告诉我比书本更多的道理。

这就是我,不美不丑,不平凡也不出众。希望我以后可以按自己拟制模板长大,那是我的希望的人生。

【篇三:外婆的家常菜】

已经很久没有尝过外婆的饭菜了呢。

从前,每天放学后,总是有那么一碗热腾腾的饭菜在家里等着。而随着热气上升的,是慢慢激发出的味觉。

各种普普通通的调味料,在外婆的手中,总是能够激发出不一样的味道。

一些平淡无奇的食材,也能够造出一场满汉全席。

现在,餐饮业的快节奏,使我们早已找不回原来的味道。那些慢工出细活的小店,也在时代的压迫下,销声匿迹了。

或许,现在唯有家,才能品尝到这种味蕾的熟悉感。

那只属于自己的酸甜苦辣,就算隔上几年再去品尝,还是熟悉的味道。就如同那句话:记忆已经不在了,但身体总会不由控制地记得。在外地能吃上一口家乡的菜,就如同回到了家乡。

外婆的家常菜里,装着满满的温柔。

装上一盒美味的风味肉干,在这求学的生涯里。

仿佛也是一种享受。

【篇四:慢下来会精彩】

午后阳光慵懒地洒进窗台,小小的书桌被一团温柔的光晕笼罩着。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渡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蓝色的窗帘被风拂起,透着朦胧的光。空气似乎都是香甜的。这一切颇有些岁月静好的意思——有谁不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躺在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热茶,放松心情呢?

而我,就是那个例外。

此时此刻的我,蓬头垢面。短短的头发随意地散着,闪着邋遢的油光。酒瓶厚的眼镜下是布满血丝的双眼。我身上围着一条沾满颜料的围裙,手里端着调色盘,正对着一叠画纸涂涂改改。一幅效果不好,就撕掉重新画。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我始终绘制不出想要的效果。我的右手颤抖着,紧紧握着画笔,心跳似乎都加快了,我紧张地只好不停做深呼吸。大脑早已疲倦,眼睛也胀痛得发酸,但我不敢放松,不敢停笔,不敢把视线从画纸上挪开——后天就是绘画比赛的截止期,我必须画出一幅效果震撼的作品,我必须拿第一!满屋的阳光安抚不了我紧绷的心,我的大脑已经一片空白。“拿第一”,成为了我此时唯一的念头。

朋友推开门,轻轻走进了我的房间。她看到了满屋乱糟糟的画具,看到了眼神空洞的我。我听到了她的动静,却无暇理睬。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弯下腰,把散在地上的画纸拾起来,把扔在一旁的画笔装回去。整理好一切后,她又慢慢走到我身旁,弯下腰,静静打量着。

我似乎听到了她轻轻叹了口气。良久,她开口:“你不要着急啊,慢慢画,急什么呢?急是画不出好作品的,慢工出细活。后天才截止呢,总能来得及……况且,你那么优秀,总会画好的!”我正深陷焦躁的泥泞中,自然没理睬她,在心里默默反驳着。不急不急,说得倒容易!就只剩下那一点时间,我能怎么办?根本就来不及!

我依旧拿着画笔,机械地画着。抓紧每一分与每一秒。

太阳在不知不觉中落山了,它带走了满屋的灿烂与温暖。窗户没关,傍晚清冷的风顺着窗帘吹入室内。房间变得阴冷起来。我坐在黑暗的正中央,反常地搁下了手中的画笔,呆滞地注视着桌子旁那一堆废弃的画稿。整个下午,心急的我果真什么也没画出来!

我长长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捂住双眼。一种名为“绝望”的滋味在心底蔓延。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不要急,慢工出细活!”

朋友的话此时在脑海中一次次回响,我又叹了口气,反正再急……也画不好。就按她说的试试吧!

我打开灯,拾起画具。放松心情,缓下动作。慢慢回想着曾经找到的灵感,让情感倾斜到画纸。手跟着大脑,随着意识,任凭思绪自由地游走。一笔又一笔,勾勒出一道道朦胧的线条,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色彩之花……

我感受不到街上的一丝喧闹,外面的世界已与我无关。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闹钟的指针不知走了多少圈,最后停留在十二上。

我长长的舒了口气,抹了把脸上沾染的颜料,放松直挺挺的腰,躺在椅背上。拿起刚完成的画作,满足地笑了。

真的,慢下来,会精彩!

【篇五:我爱做腊肠】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了,我们萧报小记者们亲自动手做腊肠,提前体验了一次过大年的滋味。

为了做好腊肠,我提前准备了小漏斗、一次性手套、筷子、塑料碗。活动开始啦!我们排队领了围巾、肠衣和肉馅。首先,把肠衣的一头打个结,再把肠衣的另一头全部拉到漏斗上,把猪肉馅塞到漏斗里面,肉馅会顺着漏斗灌进肠衣里面。由于漏斗的口子并不大,我塞得很用力,不一会胳膊就酸了。这时,一位师傅走过来看我们做的腊肠,说:“旁边同学的腊肠做的太细了,而且不均匀,有空气进去了。”他又观察了我做的腊肠,表扬道:“瞧,这位同学慢工出细活,腊肠灌得粗而均匀,很棒!”听到师傅的称赞,我一下子感到全身都是力气,胳膊也不酸了,加油干起来!很快,一根腊肠就做好了。我把灌好的腊肠口再打上一个结,在整根腊肠的中间位置系上一根绳子。一个漂亮的腊肠就有模有样地完成了。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又快速地把第二根腊肠也做好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我把自己亲手做的腊肠带回家给外公外婆看了,他们都夸我是小能手。我觉得今天过得好开心啊!因为我已经提前感受到了过年的滋味了。

【篇六:不要怪我太磨蹭】

“畅旸!”老妈又在数落我了!“你又在磨磨蹭蹭的!快点写作业!”老妈的话就像圣旨,我哪敢不听从,立马比原来做作业速度快两倍来写作业。

其实,我并没有在刻意磨蹭,我想,谁都知道“慢工出细活”这个词吧?我就是喜欢静下心来慢慢写东西,不管是什么,我都喜欢一边沉思,一边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偶尔我抬起头来,聆听窗外的几声鸟鸣,看看窗边那一株小苗长高了没。说实在的,我觉得有时这样写作业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只有一个人在困难与前进的道路上慢行,他才会领悟到此事的真谛;因为只有慢行与沉静,才会去思考、去领悟、去理解,一个人慢行,才会看到沿途的风景和世间的美!

就像我写作业,慢慢地写,静静地想,偶尔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我都开始喜欢起写作业来了。

而那些想快点写完作业去玩的人呢,不仅可能错一堆,还会越来越讨厌写作业,“欲速则不达”嘛!

也像我写作文,看我起先笔都不动一下,可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到时我可以一气呵成,不乱涂改了。

而那些急着写完的人,涂涂改改,文章框架却构思不起来,文章就写不好了。

更像我写数学题,我一开始没写是因为我在想更好,更快捷地解决方法。

而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太急,忙中出错,反而不好。

慢工出细活,我喜欢慢慢地来,这不叫磨蹭。

【篇七:母亲的唠叨】

“快点”“慢点”……记忆中,母亲那有些沙哑的声音总是不断地在耳边响起——

每每,在母亲做的一大桌美味佳肴前,我细细品尝。母亲一旁欣慰地看着我,她眯着眼笑:“快吃,一会儿还要上学校呢。”我立马扒起碗中的米饭,母亲却又担心地说:“慢些,别呛着了……”年幼的我,对母亲的提醒总有些疑惑。

每每,在温黄的台灯下,我悠悠地写着家庭作业,一旁打着毛线的母亲会不时地抬起头,轻轻地提醒:“孩子,快点,快点,写好早点睡觉。”当我快马加鞭赶作业时,母亲又拍拍我的肩:“慢一些,慢一些,把字写写漂亮……”少年的我,对母亲的打断很有些厌烦。

每每,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我慢慢走着,一旁提着我书包的母亲会催促着:“孩子,快点呐,要迟到了。”我小跑起来,大汗淋漓的母亲又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慢点,注意安全,看清路上的车子……”青春的我,对母亲的叮嘱很有些感动。看着母亲满头大汗,我的心也跟着跳动不已。

又每每,我替母亲干活了,母亲看我毛毛躁躁的样子,忍不住说:“慢些,慢工出细活儿呢。”我渐渐慢下来,一旁欣慰的她又拍拍我的肩说:“快一点吧,快点忙完,你去做自己的作业,剩余的我来做。”

当我真的长大,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心。母亲微微的嗔怪是对我的担心;轻轻的责备是对我的忧虑;小声的安抚是对我的呵护;悠悠的表扬是对我浓浓的爱。

我终于听懂了母亲的心声,那是最美的声音。那一声声“快点慢点”的提醒是那样悦耳,即使母亲因操劳而声音沙哑,在我的心中却依旧动人。

母亲的声音和她的爱已融入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如此美丽!

【篇八: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我和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其中“战争”属于出现次数最多的。而每次“战争”都是由我引起的,失败的也总是我,不信的话,我们就一起说说看吧。

战争一:

早晨,闹钟嘀嘀响个不停。其实,我早就醒了,可就是赖在床上不愿起来。不一会儿,就听见妈妈的女高音响起:“于轩,起床了!”我慢慢地睁开眼,伸了伸懒腰,慢条斯理地说:“急什么,一点也不温柔。”说完,我把头往被窝里一缩,又闭上了眼睛。妈妈生气了,大吼一声:“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起床,看我怎么收拾你!”没办法,我磨磨蹭蹭地坐了起来,拿起一件上衣左看右看就是不穿,嘴里还嘟哝着:“慢工出细活,我要学淑女!”“你到底起不起?”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把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吓得一吐舌头,三下五除二地穿上了衣服,还不忘自我解嘲一番:“河东狮吼,女儿抖三抖,悲惨啊!”

战争二:

晚上,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一脸的悲催,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今天数学第二单元测试,我才考了94分,本来那些题我都会做,只是由于粗心,丢了6分。爸爸妈妈最怕我粗心了,每次为这都没少批评我。哎,我得想个办法,逃过这一劫。一进门,我便瞧见爸爸新买了一套衣服,哈哈,天助我也。我跑过去抱住爸爸,“爸,你今天怎么这么帅啊,太酷了,简直酷毙了!”爸爸笑着说:“吃了蜜的大丫头,说吧,今天考了多少分啊?”我故作镇定地说:“不多也不少,94分。”爸爸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眉毛也立起来了:“又是粗心了吧,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就是不改,计算题之类的题千万不能错,错了多可惜呀!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个毛病改了啊!再有下回,我让你错多少道题就做多少道计算题!”我的天哪,我要晕了,怎么又是“老一套”!

这几年里,爸爸在家陪我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一直忙着在外地工作。都是妈妈照顾我的一切。妈妈虽然有些唠叨,脾气有些急,经常与我发生“战争”(当然有时候也是很温柔的),但生活上对我却是无微不至,让我每天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我的爸爸妈妈也许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爸爸妈妈,但是在我心中,他们却是我的最爱!

【篇九:等一场春风得意马蹄疾】

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日出的黑夜,茫然无措;缺少等待的人生,如同没有珍珠的项链,残缺不全。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等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等待;年轻的海伦凯勒在守候着三天光明;唯美的海子在期待着“春暖花开”;鲍尔吉·原野在寂寞里等待詹姆斯·拉斯特的琴声;贝克特笔下的人们在等待能带来好运的戈多……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它顺应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想要成为人上人,就要吃得苦中苦,“等待”派出了各种各样的艰辛与磨难来锻炼我们的心智,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而,有些人认为,等待是痛苦的。一个学生,永远在等待上课尽快结束,想像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中,无拘无束;一个职员,永远在等待仅仅只为加薪而不情愿忙碌地工作;一个囚犯,永远在等待“特赦”而得以自由的那一刻。他们的等待是被动和失败的,而且毫无意义。

人生总是在等待中度过,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所说:“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是啊,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何必无端地追求速度呢?那只会让你马失前蹄,错过沿途风景,何不向那些懂得等待的人学习呢?姜太公钓于渭水,一钓十年,让李白也心生向往,那便是等待的最高境界了。

一些人会在等待中自暴自弃,做了人生的逃兵,而更多的另一些人则确定了对社会有益,积极的人生目标,严于律己,将自己的等待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才是人生奋斗的王者。

随时等待,随处学会等待,曹刿三鼓后而进军,伯牙人生只不他求,等得子期一知己足矣;管仲入狱等待叔牙,虞舜耕田等待尧宣。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这固然好,我却不着急,因为我和你一样,也在等风,等雨,等一场地春风得意马蹄急。

【篇十:不妨吟啸且徐行】

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一夜成名”成为许多人追逐的“梦想”。但切不可因走得太快而忘了为什么出发。放缓脚步偃仰啸歌,与灵魂共舞,亦是一种前行。

张爱玲曾言:“出名要趁早。”这已成了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青年的至理名言。各类补习强化班都是为了加快步伐,以到达那个名为“成功”的彼岸而开设的。但一味强调速度,容易让我们落下灵魂这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外在与灵魂犹如人之双足,纵使外在再强壮,也终归是不健全、不完整的。况且过早的成名也带来了金钱、名利等各种诱惑,尚未形成成熟坚定心志的少年极易迷失其间,失去方向。德不配位的最终结果便是云端坠落,跌落谷底。外表的光鲜无法掩盖心灵的荒芜,因此放缓脚步,深耕心中的一亩三分地便显得至关重要。

“奔跑的时候不代表你快,散步的时候也不代表你慢。”“散步”的过程恰恰给了从一味前行中跳脱、省视自我的机会。前行途中难免受外界所扰,渐渐偏离方向,而徐行过程中聆听竹露清响,涤荡蒙蔽心灵的尘埃,回归本心,重归心之所向,正是给灵魂以成长的机会。

“速成产品”虽然见效快,但其长远价值却难及慢工细活淬炼而成的产物。快餐式的网络小说或许可以博君一笑,但终会因为缺少精神内涵,随着时间的淘洗而黯淡无光。相反,增删十余载,经精心提炼而成的巨著才能在任何时代都熠熠生辉。在文学、艺术、科研领域更是如此。有了无数个“高远”不计前程隐姓埋名的默默奉献方有了我国核事业的进步。而古迪纳夫于九十岁高龄获诺奖则更向我们证明,龟速依然可以迎来成功,并且心境亦在多年积辛中得到锤炼,由浮躁转为平和。

于吟啸间抒发心之所想,使灵魂得到升华,使人格得以完善。一个脑子中只有前程的人,错过了疾行途中的太多风景,也忽视了心底真实的感受。或许在多年之后蓦然回首,发现徒有一身虚名,却浪费了最宝贵的年华。

远离世俗尘埃,于穿林打叶之中俯仰吟啸,伴着灵魂的舞步,稳步徐行当是我们该有的姿态。

热门推荐
1对手表好奇
2给我一个理由
3我是一匹狼
4谁动了我的圆珠笔
5一缕文化情,伴我终一生
6形形色色的人
7时间都去哪儿了
8那些时光带不走的记忆
9遇见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10我的朋友
11八年级作文
12往事
13踢毽子
14城南旧事读后感
15碎片化的生活,完整的人生
16妈妈的爱
17不朽的精神丰碑
18躺在草丛里的星星
19吃西瓜比赛
20四代人的压岁钱
21游华山
22我的彩绘事儿
23最美的父亲
24“共享”是一个错误
25爸爸,我是你的“温度计”
26温暖作文开头
27正视尴尬
28我和哪吒的一天四年级作文
29人物传记
30《夕阳下的奔跑》诗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