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欣喜的作文

【篇一:最美一瞬间】

那天的阳光也是这样温暖和熙,看不见的风轻轻拨弄着那一溜儿挂在长绳上的风筝们的尾巴。每一只风筝都在渴望,渴望能够脱离那根绳子借风的翅膀飞翔。

在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装点着蔚蓝的天空。它们是已经飞起的风筝。我手中的那十个一长串的小风筝虽然无法像它们一样那样接近天空,但却是飞起来便不会落下。我牵着它缓慢地走着,它安详地在空中散步,没有要落下的意思。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看那些未飞起的风筝。

那几只飞不起的风筝也陆续飞起来了,独有一只黑色的蝴蝶风筝在不断翻滚着,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然而,它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或者说,是它的主人还没有停下的意思。那个风筝的主人是个小男孩,他身穿一条脏兮兮的牛仔裤,汗水浸湿的小手紧紧抓住那个风筝的线圈,后面有一只吐着湿漉漉舌头的小棕狗。

偶尔有一次,风筝飞的高了一些,那个小男孩便很紧张地看着那只风筝。那只蝴蝶在空中摆了摆短短的尾巴,就一头向地上扎去。这时,一阵风吹了过啦,小男孩乘机飞奔起来,却也只能让它停在风中的时间多了几秒。我的风筝串不知怎么地摆起了尾巴,好像带了一点讥讽。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先前那个小男孩骑在一辆有两个小轮子的自行车上了,风筝则拴在车把手上。他努力蹬着车,想让那只风筝飞得高些,风筝又一次重重地扎在地上,还被车拖出了好远。我看见他心疼地解下风筝,推着车带着小狗一起走了。

好一段时间,他一直坐在绿化带边,风筝和趴在地上的小狗靠在他的身边。他垂着头,狗吐着粉色的舌头无助地四处张望。

我的风筝不在摆尾,尾巴向地上垂下,似乎有点难过。我还是牵着它散步,它飞得不是很稳,有一种将要落下之感。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下午,风起了,很大,很温柔。那一只只风筝飞得更远、更高了。我的风筝串飒飒作响,它在渴望接触天空。这时,我看见那只小小的风筝,在小男孩的牵引下,慢慢地飞起来了!那一刻,小男孩的脸上充满着快乐、自豪,全然没有刚才失败留下的阴影。

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一种比放飞一只大风筝还要大十倍的自豪、欣喜。虽然我的风筝不是那只蝴蝶,我不是那个孩子。风吹动的树林是树不停拍击的手掌,鸟儿的叫声也如祝福一样充满了希望,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感。我十分高兴我目睹了这一切。我看见了那只短尾巴风筝的飞起,我知道,这样的风筝能飞起是何等的艰难啊!

在那只飞起的风筝平稳地飞在空中时,它的主人比我更加地欣喜和自豪。同样,我的心系在他身上,那种欣喜和自豪就沿着那根无形的“风筝线”传递了过来。那一瞬间,我觉察到了什么是这世界最美的东西,那就是一张纯真孩子的笑脸。那个记忆的一瞬间因而成为最美丽的珍珠,被我轻轻地拾起,放入记忆的篮子里。整个记忆因此熠熠生辉,光亮夺目。

我多想到那个孩子身边去,与他一起放飞风筝,一起感受那一瞬间的温暖、美丽。但我没有,我只是远远地观望,把欣喜和成就都留给了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体验那种快乐。但,这已经足够了。

当我把心上的线收拢,看见那个孩子依然在奔跑。那时,只剩下他一个人,一只风筝。那只蝴蝶飞得很高,没有要落下的样子。至今想来,我还是能感受到那个瞬间的温暖,像金色的波浪,给了我无数次的正能量来面对初中那单调的生活。

【篇二:共享时代——欣喜与迷茫】

6:50中心大街

一片人声汽鸣中,丽丽微倾前身,以惯常的飞速踏着共享单车驰骋在这条车水马龙的城市主干上。一年前,丽丽还不得不坐在父亲笨重的汽车上,与一路数百辆“大家伙”共同呼吸浑浊闷热的缕缕瘴气,在一寸一寸的缓慢挪动间消耗着清晨的宝贵时光。自从那款名为魔拜的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后,丽丽就立即把交通的重任全权托付给它了。共享单车使用方便,花费也不过是驾车出行的几分之一,丽丽除了每天上下学,也在周末将对它的喜爱表现到了极致:阳光微醺的周日午后,她常常约上两三好友,共同骑着亮黄或鲜红的共享单车,驰骋于高楼林立的商业大街,穿梭在梧桐疏影的小巷弄堂,便利快捷的共享单车,就是她眼中城市现代的最佳代表。

轻踏着有些磨损的塑料踏板,用右手旋转一下红木漆感的车把旁那已留下风雨刻痕的铜质车铃,清脆而简朴的铃声又一次绽放于小静耳边。同样是去市中心上学,小静却一直不太喜欢骑丽丽那样的共享单车。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虽颜色各有不一,但设计线条几乎相同,极致精简的原件,过于轻薄的车身,坚硬冰冷的车锁……这一切让小静觉得,自己身陷于千车一律的机械包围之中。原本斑斓交杂的街道,转眼间似被同一种交通工具所垄断,“先占为王”的时代里,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商家很难再占有一席之地,很多自己喜欢的店家商品,都已渐渐消失停产了,正如自己脚下的“非现代”自行车,只能在渐渐统一的审美影响下,独自低鸣着沉落之音,埋没在共享时代的都市统一设计之中。

5:40学校归途

放学前那场突然而至的大雨,让许多没有带伞的同学苦恼不已,丽丽却不紧不慢地收拾完书包,带着手机走向了学校门口的小站,不一会儿,手上便出现了一把简约轻薄的黑质小伞。丽丽常常被妈妈唤作马大哈,上学忘带伞被困学校的事情也不止一次了,但自从这共享雨伞的出现,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她也不必再忍受妈妈提醒带伞的催促和无法回家的煎熬了。

小静撑开包里常备着的碎花布制雨伞走入雨中。这是几日来的第一场大雨,学校旁共享雨伞取用点的的伞,不一会儿就寥寥无几了,不少学生飞奔着跑来,却又只好空手而归。走过伞架,小静不经意地瞄了一眼,却发现仅剩的两把雨伞,一把伞骨已经折断,另一把的伞架和伞面,更是经过摔折,面目全非了。看来,共享雨伞的处境,也比单车好不到哪去啊!小静不禁想起上学路上越来越少的可用单车,和随处可见的被破坏或私停的车辆……再这样下去,“共享资源”怕仅能成为少数人的专利了,物物的共享,究竟是便利还是不幸?小静难以分辨。

或许,欣喜与迷茫就是共享时代的必然两面,万物共享的新时代,请保留一点思想,共享一番思考。

【篇三:花开满径,天心月圆】

手忙脚乱的登上鞋子,一下下轮换戳着电梯上下键,焦急地盯着手腕上手表的指针。

“叮——”门一打开,架着车子就往里窜,“妈,来不及了!我先走了!”

“你等等拿上手套——”,话音未落,电梯门早已戛然关上,隔绝了那声急切却又无奈的叹息,只剩下因电梯运行而产生的暂时的失重感,空虚而又短暂。

飞奔在路上,似有东西闷在嗓子里,沉重而又窒息。前面是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慢悠悠的,瞥一眼校服,呵,小学生。刹那间,或许闪过了作为初中生的优越感,却又立即被欣羡之情硬生生的压了下去。早就过去了,那些……最无忧和美好的日子。

《少年派的奇幻旅行》中曾言:“即使人生要学会不断放下,最令人难过的还是没有好好道别。”或许吧,我们都曾失去过,也知道失去并不代表着什么,得到也是。日复一日,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先前对中学的向往和欣喜早已经被冗杂的课业吞噬,只剩下了单调而又乏味的坚持。真想逃离这里,一个人去远足,没有父母的唠叨,离开老师期待的眼神,撇下同学间令人压抑的竞争,我想,去呼吸自由的空气,去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出去接你姐吧,我还忙不开。”一句话,将我从空洞中拉出。“东门。”妈妈就是这么事无巨细,特意嘱咐东门下,好走。远远便望见那抹熟悉的身影,迎着跑过去。“姐。”“弟弟啊!”带着欣喜的腔调,给了我一个热切的熊抱,“长高了!”我不作声,接过行李箱自顾着走。“回家喽!”姐姐大三了,却比以往回家又多了一份热切,满脸写着迫不及待,我有点不懂为什么,甚至还有一点羡慕和怨气,一个人在外,该是多么惬意。

饭桌上,都是姐姐的赞不绝口,“多清淡啊,吃学校外卖都要腻死了,一点儿也不好。老妈,我下个学期要常回家,我得吃你做的饭!”滔滔不绝,完全没有一个大三学生的稳重。随意附和几句,想着还有一张卷子没写,喝完最后一口,径直向房间走去。晚饭后,又是一阵叨扰:“还是家里好!多舒服,我的床!”突然烦躁,抬起脚,走向姐姐房间。

“姐,外面不好么?自己,不好么?”一阵沉默,忽的两滴滚烫的泪珠砸在被单上,晕开两朵泪花。我惊愕,又忽的局促不安起来。“不好。我还是喜欢在家。”一场悲喜似水无痕,尽付无声里。

姐姐说了很多,我只是听着,安静的像是能从时间的缝隙里挤出水滴。接下来的几天,又去找姐姐聊了一次,我还是依旧安静,却没有停下沉淀自己。寻寻觅觅,也说不出在找寻着什么,只是感觉这个家,越来越温暖;只是感觉不再彷徨;只是感觉一切都很美好。

生活本来就不易,谁又比谁幸运。我们每个人好像一直都在跑,却总会把心和最后一点安全感放在我们最爱的家里。“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往往都是免费的,比如阳光,空气和爱。”阮筠庭曾道。我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去寻找一份遥远的美丽,孰不知,最美的风景就在家中,是每一个365天的朝朝暮暮。

海子说:“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有了我这个可爱的家,我还有什么理由停下脚步呢?时光带给了我们最美的回忆,亦拖着我们前行,而我,早已学会接受,并坚定。花开满径,天心月圆,一切的源头,均来自一个家。

又是一天,早早起床,看着妈妈在厨房忙碌,心中多了一份踏实。捧着热乎乎的豆浆,一切都很从容。出门的时候,再也没忘记带上手套,因为这样,妈妈会安心。

【篇四:钥匙】

钥匙,是人们常见的物品之一,钥匙也在人们心中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结。

小时候我不懂父亲,更不懂父爱。父亲总对我很严格,可不喜欢被束缚的我格外厌烦,每和他说话,总觉得马上就要吵起来,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现实的关系会那么的差。我嫌他说话太直接,太难听。大部分时候,对那些为我好的话也闭耳不听,要是听了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罢了。在青春期执拗的我也本着自己的想法与父亲的关系渐行渐远了。

直到那个夜晚,一把闪着金光的钥匙深深打开了我心中的那扇闭塞已久的门。

十二月的风,吹得让人脸发疼,吹得树叶在寒冷中哭泣,吹走了街道上的行人,更吹散了世间的繁华。

那一天,仅我和父亲在家。只因自己的安排,不得不开口和父亲说话。我不屑地给他说了一句:“我今晚要出去玩。”他似乎很是敏感,以他独特的口风说:“去哪?晚上?什么时候回来?”话音刚落,似乎有一种奇怪的魔力降临在我的身上,一句“我都这么大了,我不需要什么事都像你汇报!”直戳他心,可我依旧心情激愤着。父亲似乎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和微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丝的失望和浓烈的担心。我是他的女儿,他知道我一旦做了决定很难改变。静悄悄的走进了卧室。我只听见了“咚咚——咚咚”的声音从卧室传来,一会那双满是老茧的手递来了一个手电筒,又满是欣喜地说:“楼下的路灯坏了,晚上回来看不到路哈!”可我并不领情,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卧室。

冬天的夜黑的早,我那晚上将近11点才回来。一个人走在这漆黑而寂静的路上,凛冽的寒风吹在我的脸上,像一把把刀子在脸上摩擦着。黑夜的寂静,树叶的沙沙声也令我害怕了。用着那通红的手掏出手机,愿手机能照亮前方的路,可手机电也没了。

突然一束光从远方照了过来,那光好像有些微弱,向前走光亮强了。我抬头一看一个人在单元楼下打着手电筒,站着。依稀看见了,他披着一件并不厚的衣服,穿着拖鞋,拿着手电筒。可黑暗也抵不过亲情,那个体型,是他,是父亲。当他用那双近视的眼睛看到我时,大喊:“快,快过来,这么冷!”父亲在等我,喜出望外。我听了连忙跑过去,那段路我走的很温暖,凉风似乎也变得温暖了!当我凑近一看,他的脸早已通红,原来他已在那等候多时。

那时的惊讶让我感动,让我惊讶,让我欣喜。我明白了父亲的爱是那么的深沉,以往和他交流,每次也只是我带着那一如既往的坏情绪使谈话变了味罢了。

似乎那束手电筒的光芒更像是一把金色的钥匙,是父亲用爱铸造了那边金钥匙,那把金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结。

那个夜晚似乎不冷,那把解开心结的钥匙我也永远铭记在心中,因为那是父爱的深沉。

【篇五:从此改变】

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能左右心情——题记

2019冬至,冰冷的寒风爬上满是雾气的窗棂,雨水从屋檐上滴落。刚放学,去离家不远的爷爷家吃饭。坐在桌前单调地往嘴里扒着饭,耳边是爷爷奶奶“细致入微”的关怀,“怎么吃这么少,是不是做的不好吃”,饭碗里却早已堆成小山。终于,绷不住了,“我不饿,已经在吃了还要怎样!”奶奶不服气地跟我吵了起来,但还是清楚地看到在她眼里只停留了几秒的落魄。心里微微顿了一下,可少年涉世尚浅的叛逆迫使我摔碗而去。此后生活依然继续往前走,期末考试不紧不慢地度过。我,迎来了我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年,十五岁。

2020春节,连绵的雨已经持续了好几天,记得以前老人们总说:“冬至有雨过年晴”,今年的天气便显得异常。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像黑色的暴雨一样,来势凶猛,让人猝不及防,在武汉的上空倾盆而下,强制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计划。

一个空气潮湿的早晨,出门买菜。略带寒意的风拂过寂静的空气,卷起孤零的落叶,街上寥寥数人也都穿着厚重的棉袄,戴着口罩。站在路边等绿灯,发现对面有人正看着我,对着一双熟悉的眼,愣了半天才意识到是爷爷。他好像认出我了却不敢确定,于是我奔过去,“爷爷你也来买菜?”“嗯,一起?”,寥寥数字里饱含的是欣喜,可沙哑的声音令我顿时有些心疼。不知是天上的乌云还是口罩,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我一言不发,跟着去菜场。

一路上爷爷不停问我最近的情况,对我一个人在家很是担心。我也突然想起自己已是近两月没见到这两个老人了。“奶奶很想你啊,要不要去看看,顺便去吃个午饭。”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看见奶奶看见我那一霎她眼里闪过的欣喜的火花,才意识到我对他们的重要。半小时不到桌上立刻摆满了我喜欢的菜,依然是一碗小山高的饭菜和喋喋不休的话语。“好”我扒起米饭,鼻头有点发酸。我的生活里不仅有家人,还有朋友和同学,兴趣和学业。但对他们来说,生活里就只剩下了家人,看着两人看我狼吞虎咽而露出的笑颜,心底满是柔软。我想还是改变一下态度,不要让他们伤心,不要再因为小事伤害到身边的人。我忍住眼泪,快速地吃饭。

2020元宵,天气已转晴,我去爷爷奶奶家包汤圆,听到新闻里传来关于疫情的消息,心中尤为感动,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仍在奋斗,他们甚至无法见到家人。他们舍弃小家团圆,只为这万家灯火。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能见到想见的人,都能与爱的人团圆。

走过人生十五载,从此,改变。

【篇六:我是一尊兵马俑】

曾几何时,我和同伴们被泥土覆盖,被烈火煅烧,才站到这个空洞洞的大厅。

我们身边的皇帝,叫嬴政。曾几何时,他征服六国,一统天下,令人仰视。

谁曾想,就是这位英明的皇帝到后来竟变得麻木不仁,开始大兴土木,妄想长生不老,还一手造成了令读书人叫苦不迭的“焚书坑儒”。而今,一切都已经远去,他只静静地躺在我们中间。我们对他,有着太多的崇敬,太多的赞叹,也有太多的失望。但我们依然忠诚地站立在他的身边。

曾几何时,我们听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听到了人在呐喊,马在嘶鸣……我知道,又要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情景了。我似乎听到了“精忠报国”的抗金大潮声,也听到了无耻小人的阿谀声;我也知道,又有忠良要被奸邪算计了,又有有志之士要被小人杀害了……我感到有滚滚的热血流遍了我的周身,又被深深刺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我也听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自豪,也听到了单于无处可逃的那声声哀叹……

历史的车轮啊,抹不去的记忆!我醒了,从欣喜转为愤怒。我听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怜,也听到了反贼踏着尸骨跑过了城门,我听到了贪官大嚼五谷树上粮食的噪音,也看到了无数清官血染国仓的悲壮……

曾几何时,我看到朱元璋吃虎皮豆腐,大快朵颐,也听见马皇后心胸宽广,一心帮助皇帝治理朝纲……可我不明白的是,如此盛世,为何凤阳艺人还要唱“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一再地,我听到了“满汉合一”的欢呼,努尔哈赤被人朝拜……可曾几何时,我听到了彼得“雷帝”对边境的侵犯,在我知道了康熙大帝亲自领兵出征时,那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放下来……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我听到了一声声此起彼伏的“打倒封建主义!”——我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称自己为“人民公仆”而骄傲,也为卖国求利的袁世凯而感到羞耻;我听到了希特勒恼人地大喊“世界属于我!”,还听见,那残暴的日本鬼子用那沾满鲜血的双手杀死了一个又一个妇孺弱小,还以此取乐!我还听到了“中国不会亡!”的惊天呐喊声,终于,我听到了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声音……我笑了,同时,也涌出了眼泪,我可以放心地沉睡了。

醒来时,我发现我正站在一个玻璃罩里,面前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正用生硬但极富感情的中文在说:“中国的历史真是太奇妙了!”我又笑了。

还有谁能知我心中的历史印记呢?因为,我是

【篇七:灯】

“灯在最冷的地方散发温暖,在幽暗的地方赐予光明。灯是书,装点着家里每个角落。”

心中微微一动。

曾经叹息泛滥的城市景观灯遮蔽了星空,叹息“灯火阑珊处”意境的一去不复返。后来,渐渐收起一时的不服气,因为发现了灯这个“人间第二个月亮”,有时真美。

在张小娴《灯是人间的第二个月亮》这篇文章的开始,她向我描绘了一个温暖的画面:晚归的夫妻打开家中所有的灯,让柔软的灯光透过纱帘落入凡间。

其实你我都曾见过这样的画面。

你一个人回家,夜色裹挟着你。你抬头看着那一幢幢居民楼——黑夜中,所有的家庭以亮着的窗格为单位说:“我们在家呢!”一小格一小格中透出白的、橙的、浅蓝的,各种各样的光,和楼房若有若无的轮廓一起形成了一盘垂直站立的棋。只是没有厮杀和周旋,只有一格格的耐心等待——晚归的孩子,远行的游子,或者只是等待夜深如期而至的倦意。

此时,灯是一种期待,亦是一种等待。

你看到那么多人家亮着灯,你便急急地跳跃目光寻找你身心归处。你已经走到楼下了,抬头看向那一层那一扇窗——亮着!

一丝欣喜,不算“莫名”的欣喜,偌大世界,或者范围小一些,偌大城市,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你,众生之一,还有一个安身之地——不论是否郎阔,装饰是否精美,家具是否昂贵,它都是你的私人之所。它还会为你容纳愿意为你点灯的人,还不知足吗?

灯,是一点底气,一种踏实,一种安全感。

有时不巧,你得独自生活。开门,关门,开灯,屋内陈设在灯的照射下呈现出来。东西还是那些东西,怎么看着就和白天不一样呢?是灯做的好事。自然光常常音浪,把独居者孤独的生活照的太亮,有时会刺痛自尊。电流好像给了灯一点灵气,它识了些时务,让你感到一份特殊的温柔。它听话,何时何地亮或灭,他都听你的。厨房的灯陪你嗅饭菜的香味,哪怕烧糊烧焦,它也不会让你尴尬,客厅的灯陪你消遣无聊的时光,床头灯陪你度过偶尔不眠的夜晚……灯是家中无声的伙伴,为你脱下寂寞的外套。

如果今夜没有月光,请为自己点盏灯。灯下做羹汤,有了烟火气;灯下读书,有了书生气;灯下与家人朋友敞开心扉,更增生活气息。一个人,守一盏灯。一群人,围一盏灯。

顾城说:“这个世界是唯一的,人都要回家,都要用布把星星盖好,然后把灯碰亮。”

我披星戴月赶回,只为那亮着灯的家。

【篇八:孝心书信】

致亲爱的外公外婆:

我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情感,也不知道用何种细腻的语言来表达,只是当我每每想到几碟小菜,三张木板凳围绕着一个已用过多年的小木桌的简单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也渐渐随着成长褪去,这种莫名的感伤也从心中泛起波澜……

当我去看望你们时(或许这机会总是越来越少),你们总是那样笑着,我心里却有些难受,外婆斑白的头发,如银丝般在阳光下闪耀着,闪到我的心里;外公见我来了也意外的高兴,瘦削的脸上多了些许岁月的痕迹……这些并不是我想看到的,但面对这一切的我总是无能为力,任凭时光蹉跎,夺走你们的青春,留下的只是岁月的沉淀。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内心的歌’

有时候,只希望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等等他们衰老的容颜……

生活还在继续,时光仍如流水奔腾不息。无论工作学习多么繁忙,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亲人的一处栖息之地,因为在这世界上,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亲人会陪伴我或多或少的时光,但长大的我不能永远陪伴在他们身边。龙应台的一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在那最炎热的夏天,我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在周围同龄孩子中我成了最骄傲的那个,同样,在你眼中我成了让你最骄傲的那个孩子,你曾经苍白的脸上多了几分光彩,但这于我而言却又夹杂着许多欣喜和无奈。欣喜于我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完成我的梦想,无奈于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你们慢慢变老……

正是因为害怕,害怕有个人突然从你生命中消失,所以才更加珍惜。那天,你迈着迟缓的步伐,扶着楼梯间生锈的栏杆艰难地爬上一层层阶梯,微驼的背支撑起瘦弱的身体,一幕幕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就这么看着你,看着你……我想说,我愿意花上一辈子的时间等你慢慢走。

高中的烦躁不安总是带来许多坏心情,但似乎经历过世事沧桑的心对任何事都能淡然处之,拥有惯看秋月春风的境界,每当我因考试而惴惴不安时,你会对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用心考一切都会好的。’听到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却让我躁动的的心平静下来,让我不安的手安稳下来。

我不去想未来会怎样,或许我前行的道路上充满荆棘,或许某个人不经意间消失在时光里,不留下一抹痕迹,不带走一丝尘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梦想的地,做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相信你同样会为我而高兴。

此致

敬礼您的孙女

【篇九:相见时难别亦难】

记得《红楼梦》中林黛玉对相见与别离的态度曾有“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原来的我像黛玉一样也是不喜聚,认为离别的痛苦要远远大于相聚时的开心。还记得小的时候假期总会去爷爷奶奶家,因为我是家里辈分最小的原因,受到了大家的宠爱,不论是长辈还是小伙伴。我其实是一个不喜欢回忆的人,但纵使这样,我还能记得在那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在那里一直听奶奶讲他们年轻的事,奶奶说那时候大部分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奶奶也没有读过书,那时候她们这些女孩是需要放羊的,奶奶总是借着放羊的时候和放牛的爷爷偷偷的见面,爷爷总是教她认字,记得有次学的太入迷还把牛放丢了,他们俩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把牛给找回来,回来晚了爷爷还被他的爸爸揍了一段,每次提到这,奶奶就笑成个孩子。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他为了追求奶奶写了好多的情书,在当时的那个读书都不容易的年代,情书是一种大胆并且难得的告白。奶奶说她就算人步入老年阶段,她还是能记住第一次收到爷爷的情书的时候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奶奶的爸爸妈妈都不识字,她就感觉书信就是他们互诉情愫的媒介,像是密码一样也不怕被人看见,因为就算看见她们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奶奶总是有些窃喜的感觉,我也总是笑称奶奶是“不良少女“。那里也有许多与我同龄的小伙伴,记得以前我们一起捉蝉,我们几个人两两分组,我们抓了一把面放进水里,然后开始揉,每一组都捏一点之后揉成一个小圆团,然后拿了一个长竹竿,把面团插在竹竿上,我们比赛看哪个组粘下来的蝉多,那个组就赢。结果还没等有成果,婶婶就回来了,看到我们这些人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面撒了一地,水也到的到处都是,就把我们痛训了一顿,虽然被训了,但我们仍然很开心。年少的我第一次感受到集体受罚的滋味,但感觉还不错,同时让我们也更团结了。

团聚的时间总是那么短,短短的暑假就这样过去了。每次离开那儿就瞬间感受到深深的悲伤,小的时候还可以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长大了无法流泪了,但内心好像更难受了。慢慢的不喜欢相聚,比起接受欣喜后又会忍受更大的痛苦,我更愿从一开始就拒绝这份欣喜,慢慢留给我的更多的思念怀旧,而非相见。

因为学习的原因,我再次见到儿时的伙伴已是高中毕业后,原来那些少不更事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长大,再次相见虽有百般欣喜,纵不像原来那般亲近了。谈论的话题也有原来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变成了如今的大学工作。感觉我们都已成熟,却也少了些什么。感慨颇深,发觉少了那些许纯真。

爷爷在我大二的时候得了食道癌,那是我第一次这么深切的感受到身边的人将要离去的痛苦和深深的无力感。我尽量的抓住自己所有的时间去陪爷爷,后来爷爷的病情加重,他已记不起所有的事了。当爷爷在病床上问“你是谁?”时,奶奶泪流满面的样子我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同一年,爷爷去世了,在我印象中奶奶一直是一个温婉的形象,哪怕是面对爷爷的去世,但我感受到她内心深深的痛苦。同一年,我们一家人回奶奶家过年,有一天晚上看到奶奶没有睡觉,又翻出年轻时爷爷写给奶奶的情书,我就明白,奶奶又想念爷爷了,但这份别离将是永远的了。第二天,我本想安慰一下奶奶,却发现她看待人生比我看得透彻多了。她跟我讲人生本就是说你好和再见的过程,不必过分欣喜,也不必过分悲伤。

随着自己的慢慢长大和思量,感受到有些人的相识与相聚就是一种缘分,又何故去计较相聚的时间呢?以前总觉得相聚会有别离,别离后也会有相聚,但我忽视了不是所有的别离都会迎来相聚。对于有些人来说,相聚一天就少一天,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们还有机会相处多久。相见本是幸福欣喜的,又何苦在乎离别时的难过呢,好好的珍惜可以相处的时间,哪怕时间再短,甚至是离开又有什么可难过的呢,珍惜好一切则是最重要的。

不觉又想起《红楼梦》中曾描写“那宝玉的性情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虽然在看红楼梦之时感觉宝玉相比黛玉看待人生没有那么真切,又有他的那份份“呆”和“俗”,但现在的我在聚别方面的观点更符合宝玉一些,有时候“俗”未必不好,时而“俗”也是一份真。相聚时难别亦难,学会珍惜才是真。如今的我不怕相聚,更不怕离别。

【篇十:爱的轮回】

"风萧萧,雨凄凄,离家的孩子欲断魂。"说实话,刚离开家的时候我还有一丝欣喜,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束缚,独自行走天下,然而寂寞的黑夜中,我初次尝到了想家的滋味,更加想念父母的疼爱。

我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没有能力给我想要的星星月亮,也不会像城里孩子的父母一样给我买许多玩具零食,能给的只有他们深深的爱。但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也不会把自己的感情暴露出来,在我的眼里,他是个有诗意的老农。女孩子总是喜爱想象,我喜欢葡萄,更想让葡萄爬满墙壁,但这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父亲他却在庭院里栽了几棵葡萄树,还搭了一个小棚子,我欣喜地渴望有一天能吃到酸甜的自产葡萄。盼了一年又一年,望眼欲穿的感觉使我沮丧、失意,不料一天父亲竟端进来一小盆葡萄,说是自产的,我怀疑地走到树下,竟欣喜地发现树叶间还有一串晶莹的小粒珠,闪烁着迷人的绿色,我欢呼跳跃,父亲在一旁傻笑。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受骗了,那串小葡萄是父亲从别人的葡萄园里要来的,用绳子小心拴上去的,这样做只是为了讨小女儿的欢心。但我并未因为父亲友好的欺骗而愤怒,相反,我更爱父亲。

父亲的腰不太好,一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就下不了床,每当看到他那被疼痛折磨地变了形的脸,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我宁愿自己随那番痛苦。我做过许多努力,甚至积攒零用钱买来昂贵的药,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利用暑假跟表姐学习按摩,想通过按摩的方法减轻父亲的痛苦。学习按摩很辛苦,一天下来,我的手都不会弯曲了,有时还会发抖。但我并不在意,只希望心中的小小的愿望能得到实现。后来,父亲的腰又痛了,我的手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了,当我把手放在父亲的腰间时,竟感到他是如此的瘦,我摸到的都是骨头,父亲的身体只是靠一副骨架支撑,二十几年来支撑这个家的也是这骨架。我一边为父亲按摩,一边泪水不停地流着,为了这个家,为了子女,父亲付出了太多太多,连健康的身体都赔了进去。

想到这儿的泪又流了出来,我读过许多故事,都是关于母爱的,其实父爱也很伟大,当你做错事父亲打你时,当你考试失败父亲骂你时,当你生病父亲默默地在床边守护时,或许这些你都只被表面现象迷惑,并不了解一颗父亲的心,反而会伤父亲的心。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父亲,蹒跚的背影,花白的头发,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只不过世上的父亲都很会隐藏自己罢了。

哲人说过:父亲是一首要用心去读的诗,儿子就是诗中的灵魂。而我想说的便是:用心读父亲,用心爱父亲,让爱轮回!

热门推荐
1七夜雪读后感
2每个站点都有风景
3小兔过河
4观《夏洛的网》有感
5刻意
6撇捺人生
7番茄学游泳
8我学会了吹吸管
9爱臭美的妈妈
10劳动的乐趣
11未来的眼镜
12飞龙栈道
13图书借阅公约
14从诗词中窥见万里浮华
15感动
16一封家书表孝心
17拔罐记
18我的妈妈
19初秋
20我爱我家
21假如给我一双翅膀
22乞讨的人
23阅读,让我更聪慧
24我的妈妈
25二十年后的家乡
26游炭河古城
27有意思的小老鼠
28我与语言汉字的故事
29我感冒了
30生活的碎片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