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横笛的作文

【篇一:美】

我人生的第十五个春天,清晨的薄雾散不开,朦朦胧胧的空气中氤氲着湿气,春泥也变得柔软细腻,在早晨的微寒中透露出一点清凉。

我卷起裤腿,将两只光脚丫子轻轻踩在上面,很舒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农村春日的泥路上,遛着家里的黑狗子。路边的春草已经长起,有的长在泥路中间,不小心蹭上我的脚丫子,挠得我不禁咯咯笑出声。黑子走走停停,东嗅嗅西闻闻,转悠到一朵野花旁边,突然伸出前爪挠挠腮帮,转过头眨眨眼看我,我上前轻拍它的脑袋,它又屁颠屁颠地跟着我往前走。

不远处传来少年的笛声,走近些,一片草量略有稀疏的草坪上坐着一位少年,十六岁的年纪,戴着草帽,手持横笛,目视远方,单薄的衣着藏不住风华正茂时的阳刚之气,稍带棱角的面庞让我略有慌神。我悄悄走到他背后的不远处,还是隔着一些距离,躺下,仰面朝天静静地欣赏笛声。

视觉里充盈着天空的湛蓝,没有刺眼的日光,有几丝淡淡的云。偶有几只飞鸟路过,只是在视线里停了几秒,却还是让我看清了那奋力伸张的羽翼,有飞的渴望,象征强壮的健美,在我空阔的眼界里被放大,被彰显。

已经习惯了的笛声停了,我慌忙闭上眼,想着少年大概要走了,走的时候会不会看我呢,我的心有些酥软,却跳动得比平时快,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在血脉里喷张,奇妙得让人喜悦。

一上午我都躺在草地上回味着这种感觉,呆到日中才慢慢走回家。到家时炕上已经烧着饭,母亲坐在门边晒太阳,背朝外,面向里,怀里抱着三个月大的弟弟。母亲微微晃动身体,手掌拍着弟弟,陶醉而幸福地微笑,挽到耳后的发丝抚过脸庞荡下来,奶奶经过时用布着皱纹的手轻轻将它挽了过去,两人相视微笑,没有言语。

傍晚父亲回了家,今天似乎心情很好,始终扬着嘴角。夜幕降临的时候,他把我带到了河边。父亲是个精壮的汉子,但是难得的感情细腻,常陪我谈心,尤其是在我十三岁以后。我们坐在岸边上,双腿浸在水里,我踢着水里的月亮,小声地说着上午的悸动,父亲笑着搂过我,说今天月色真美,我要长大了。我望着水里日渐修长的双腿,不明所以地笑了。

【篇二:搞怪大王陈佳辉】

我们班搞怪的人很多,但是我觉得陈佳辉的搞怪才是最牛的。

前几天,我在收拾课桌,看见陈佳辉瞪着眼睛,使劲儿斗鸡眼,嘟起嘴巴,然后用双手托住下巴,做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而且呢,他的眼睛还是一单一双的呢。陈佳辉伸出食指和大拇指,放在下巴下,酷酷地说:“我帅的掉渣。”

陈佳辉不仅在下课时搞怪,上课时也忘不了搞怪。

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练习横笛,陈佳辉捧着他的横笛,把他和他同桌的笔插在横笛的两个孔上,然后他拿起他自制的“机关枪”,坐在座位上扫射,还一边发出“得得得得得”的声音。突然,他放下武器,对着前面的人小声地说:“前面的人听着,不要动,救世主陈佳辉来拯救你们啦!”接着他又说:“不好啦,飞机出故障了,三二一要坠机啦。崩——邦。啊——我死啦!”过了一会儿,他说:“我有一个优点——我很帅,我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我帅的不明显。”陈佳辉甩甩头发说:“范天乐,我帅吗?”范天乐看见陈佳辉自豪的表情,只好勉为其难的说:“帅,帅呆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搞笑大王陈佳辉,他还有很多搞怪的事呢,下次再告诉你吧。

【篇三:搞怪大王陈佳辉】

我们班搞怪的人很多,但是我觉得陈佳辉的搞怪才是最牛的。

前几天,我在收拾课桌,看见陈佳辉瞪着眼睛,使劲儿斗鸡眼,嘟起嘴巴,然后用双手托住下巴,做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而且呢,他的眼睛还是一单一双的呢。陈佳辉伸出食指和大拇指,放在下巴下,酷酷地说:“我帅的掉渣。”

陈佳辉不仅在下课时搞怪,上课时也忘不了搞怪。

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练习横笛,陈佳辉捧着他的横笛,把他和他同桌的笔插在横笛的两个孔上,然后他拿起他自制的“机关枪”,坐在座位上扫射,还一边发出“得得得得得”的声音。突然,他放下武器,对着前面的人小声地说:“前面的人听着,不要动,救世主陈佳辉来拯救你们啦!”接着他又说:“不好啦,飞机出故障了,三二一要坠机啦。崩——邦。啊——我死啦!”过了一会儿,他说:“我有一个优点——我很帅,我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我帅的不明显。”陈佳辉甩甩头发说:“范天乐,我帅吗?”范天乐看见陈佳辉自豪的表情,只好勉为其难的说:“帅,帅呆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搞笑大王陈佳辉,他还有很多搞怪的事呢,下次再告诉你吧。

【篇四:芦柴膜】

搬家时,整理一个书柜,手指在一叠不知道多少年前的报纸后面碰到了一个白色泛黄的塑料方盒,上面纵横两条红色的布带绑得严严的。我很好奇是什么,想抽出来竟然挺费力,盒底已经似乎粘在抽屉的木板上了,稍稍用点力抠开,“吧啦”一声响。

那是用细腻的蝴蝶结绑起来的布带,很明显是父亲的手法,迫不及待解开,灰尘便在空气里蔓延开来。轻轻揭开方盒的盖子,一股久违的特有的陈味告诉我,里面满是厚厚几层芦柴膜。

我小的时候不比现在的孩子,功课也没那么多,课业也没那么繁重,每天在学校完成了一些书本知识便可以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龄的伙伴们几乎都爱去操场扔扔篮球,亦或跑到小店里买几包“唐僧肉”、“老虎肉”躲在角落美美地尝,然而我倒不大爱走动,除了在教室拉着几个玩伴一起讲脑袋里杜撰出来的各种神怪武功之外,最大的乐趣便是去办公室跟着韦总学横笛了。

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片柴膜,轻轻搓掉内壁细细密密毛绒绒的絮状物。剪一块试试吧,看看还能不能吹出童年的声音来。

韦总是位三十多岁的男老师,因为在小学里担任财务总监,而且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韦总,而我之喜爱他的原因也就是他端平横笛吹出了那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曲子了。每每看着他仔细地贴好笛膜,找办公室一处稍宽敞的地儿站好,伴着脚下轻轻敲打的节奏,任凭笛声从他一张一翕的指间飘出,那都是一次次极细腻的享受。倘至笛声高亢处,韦总俨然一名虔诚的宣誓者,左眼的眉头轻挑上去,坚定而又不失柔和的眼神望着窗外的远方,无限沉醉。那样伟岸的画面一直定格在脑海里,仿佛那就是童年记忆中的英雄。

四下无人的时候,我也偶尔端起横笛,模仿韦总的样子贴好贴膜,左脚轻轻打着拍子,微昂起头望着远方,眉头轻挑,纵然笛子不比那么精致,笛膜也只是找块透明胶替代,节奏也没那种韵味,笛声更比不上韦总的动听,然而在那么一个时刻,仿佛我自己也沉醉了,也伟岸了,仿佛世界都是我的了。这种孩子纯粹的境界,现在想来是多么有趣而且可爱。

第一次开口跟父母要零钱,不为一袋糖果一只陀螺,就是那么几片笛膜,是大毛竹里的提取品,贴在笛子上声音很清脆,花五毛钱买上一小袋,够用几个星期的。然而五毛钱于那时的父母来说也不无难处,一次放学回到家,见满屋子水泥方砖铺成的地上都是芦苇杆儿,芦苇叶子撒得东一片西一片,父亲、母亲、外公都坐着剥,身上、头发上全是干枯的苇絮,旁边地上一个白色塑料方盒里全是剪得很齐整的一段段芦柴膜。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心里的乐劲儿,书包一甩就跟他们一起剥开了,一家人围着一捆芦苇杆儿,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日子虽然贫寒,却依旧觉得幸福。如今长大了,随处可买到比芦柴膜高档数十倍的笛膜,然而那些包装精致华丽的玩意儿,在我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繁星满天的夏夜,父亲会搬两张木椅在门前,我站在木椅上吹横笛,他在一旁坐着听,为我摇扇子,我会吹很多曲子:《喜洋洋》《新白娘子传奇》《翻身道情》……没有谱子,都是自己摸索,幸而也渐渐能吹出点模样。邻居跟母亲说晚上听不着我的笛声就很难睡着觉,我于是每晚愈加卖力地吹奏,似乎那就是一场场音乐会,那些没有面对面的人们都是我的听众,而我总在用旋律触摸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地方。这样表演着,技艺也渐渐纯熟,我想横笛给那无数个夏夜带来的除了欢乐,大概还有孩子天真的自豪感吧。然而究竟邻居有没有听我的笛声,母亲究竟有没有听他们说过那些话,我已经无从知晓了,只是那时候的一头热劲儿,到今天似乎也无从寻觅。

一根细细小小的横笛,一枚方方窄窄的芦柴膜,在点点繁星的夏夜,演奏着少时童真的我心中一曲曲盛大空前的音乐会,那许是农家夏日晚上最快乐的童年了。

我取出箱子内壁的横笛,把剪开的一小块芦柴膜贴上去,韦总说过,笛膜要贴得皱皱的,吹出来的声音才有震动感,才清脆。轻轻吐一口气,悠扬的笛声在指间萦绕开来,芦柴膜震荡着的时光在心底回荡,但那年少时满含情愫的说不出的笛声,却再也找不回了。

【篇五:以转身为题的作文】

温暖的阳光慷慨地洒向大地,云儿在天空中随意地舒展着。

又是一个静谧的午后。

此时的我,一边吹着横笛一边转着身,往事便穿过溟濛的水汽游走开来,惊鸿般颤颤的滴落在我的心头,泛起回忆的涟漪。

“放松,嘴唇要松一点,手抬高,肩膀也要放松,好!”第一次从师学笛,我还是个童稚未褪的孩子,那横笛对于我,是有一般重量的,不得不用尽全身的力量摆好姿势,又谈何放松?我的眉间流露出的不耐烦大概是被老师看到了,她让我放下了又僵又酸的手臂,拿起了她自己的横笛“你看,这才叫放松,放松怎么会累呢?”我很钦佩她的驾轻就熟,一股端庄沉稳的静雅弥散开来,我看到了她那和蔼而充满期盼的目光。

小时候的我不谙世事,只懂得悉听师嘱。老师见我吹笛动作始终摆脱不了僵硬,便给我支招“要不然,你试着转身,先吹笛边跟着乐音律动,看看会不会好点?”听了老师的话,我一下来了兴致,拿起横笛,感受着唇间气息的来回往复,感受着指尖微颤带来的曼妙旋律,那一刻,声人合一,转身带来的感觉,真的让我放松了许多,一曲终,我不禁朝老师笑了笑,老师也对我竖起了个大拇指。

随着学业的繁忙,低音在流光中悄然做了个渐弱,美妙的乐音宛若指缝间的流沙,渐渐淡出了我的人生轨道。

再见到老师时,我熟练地准备给老师演奏一曲,老师却让我从最基本的单音练起,我疑惑不解,只是照做,一个个乐音迸了出来,老师善意的摇了摇头:“转身啊,忘记了吗?要放松。”老师的话,恍若醍醐灌顶,让我重拾记忆,我又拿起了横笛,轻轻地转起身来,当嘴唇与横笛共振的那一刹那,我又体会到了那种微妙的感觉,那种久违的放松感,卸下了我身上所有的重担。

昔日音容今犹在。就像此时,我怀着沉稳,端庄的姿态吹着横笛,我似也如老师一般沉稳,雅致,那样“腹有音韵气自华”。这都多亏了转身带来的放松感,给我带来了一份沉稳的安然和自信的气度,直至今日,我才悟透:放松的另一途径是转身。

热门推荐
1早晨的太阳
2秋游
3人间最美是母爱
4一次难忘的旅行
5《演讲与口才》读后感
6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7长大改变了我
8雪中温情
9的作文
10深厚的友谊
11难忘的回忆
12别人家的孩子
13二十年后的家乡
14我的烦恼
15未来的电脑
16仰望星空
17南韵馆之游
18假如我是孙悟空想象作文
19理想的翅膀
20有时候我是坏小孩
21心愿
22我学会了感恩
23我的高低床
24第一次游泳
25晚霞
26离别
27一碗鸡蛋汤
28给自己一个梦想
29乡村里的夏日
30开启心门的密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