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母爱无言】
爸爸妈妈在广州工作,暑假期间,我就去了广州和他们团聚。
妈妈每天很早就起床了,做完饭后,吃一点就去工作了。这时的我还在床上睡觉,我都不知道妈妈起那么早,我起床了,只看见爸爸,却怎么也看不见妈妈,每天晚上妈妈回来都弯着腰,脸上写满疲惫,而我却早已睡着了,一天到晚我都没有看到妈妈的影子,我有点伤心,以为我的妈妈不爱我了,一天到晚都不陪着我玩。
有一天晚上,我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11点钟了,妈妈才回家中,我看见妈妈疲倦地坐在椅子上。爸爸对妈妈说:“明天你请一天的假,休息一下。”妈妈扭头看了我一下,我就假装睡着了,妈妈轻轻地说:“一天还能再挣100元钱呢。多攒点钱,让孩子过得好一点……”那一刻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
就这样,妈妈没过几天就躺在医院里了,医生盯着妈妈说:“你要好好地歇歇,别去工作了。”妈妈对旁边的爸爸说:“我吃一点药就行了,我还要赶快工作去,再弄几百元,还可以给孩子们多买一些吃的,多买一些穿的,还可以多买一些学习用品。”我端着茶,站在门口听着,不知不觉又流下了眼泪。我真傻,竟然以为妈妈不爱我了。他起早贪黑都是为了我啊!
我把茶端给妈妈,这时,我的眼睛已经哭得有些红了。妈妈问我:“你怎么哭了?眼泪流多了,眼睛就会坏。”我抱住妈妈,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曾经我很羡慕别人有一个温馨的家,而我总是一个人躲在房子里,孤零零的看着他们,有无数次,我总是问自己:妈妈到底是爱不爱我呢?现在我明白了,妈妈是爱我的。我擦干眼泪对妈妈说:“你过几天再工作,这几天,你就陪我玩几天,休息休息。”妈妈流着眼泪,开心地说:“孩子,你长大了。”我们紧紧依偎在一起。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小时候,妈妈总是抱着我,再大一点,妈妈拉着我的手,让我学习走路、攀山滑雪,现在,为了我拼命工作。
妈妈,谢谢你对我的爱!
【篇二:沂蒙山游记】
暑假我去了沂蒙山游玩,那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真是像《沂蒙山小调》所唱的,“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
第一天,初入沂蒙山,映入眼帘的是那雄伟壮观、连绵起伏的鹰窝峰,此峰极其险峻,犹如刀劈斧削般,唯有苍鹰才可到此筑巢,故得此名。其景之壮美秀丽,更有“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之说。而天桥就是通往鹰窝峰的必经之路,这座桥是由人工攀山而筑成的。
第二天,再深入其中,你会看见许多当地居民,他们待客热情,耐心善良。你可跟随他们上山采药,山上各种奇珍异草,令人眼花缭乱。等你采摘完后,还会帮你做成珍贵的植物标本,并且还能将心爱的标本带回家收藏,居民们还会细心地告诉你这些药草分别是医治什么病的。
第三天,我们去体验了舒适、轻松的农家生活。钓钓鱼、捉捉鸡、服侍老人。还能自己准备材料做饭,用那里的鱼和鸡做出来的菜,味道别提有多美味了,现在想起来还不禁流口水那。
第四天,参加了许多有意思的娱乐项目,比如赛龙舟、滑雪橇,还有羊皮筏子。坐着羊皮筏子在山水间游荡,怡然自得,就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一样,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这就是我的沂蒙山之旅,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去体验一下呢?
【篇三:别让距离吓怕你】
芸芸众生数十亿,任何一个人在当中都显得那样渺小。但没有人甘心平庸过活,大家都梦想自己能成为心目中的成功人士。然而要实现那梦想就必须克服它与现实的距离。
所以,别让距离吓怕你!
有些时候,在现实与梦想间的距离并不是那么无法跨越。天才,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派。所以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当中,现实的起点是很低的,有些人则更甚。比尔·盖茨的家庭出身十分普通,只不过是一个在西雅图的中产家庭,小时候还很瘦小笨拙;张海迪即使高位截瘫后也一直没有放弃理想……他们最终还是把梦想实现了。
历史上重来就不缺贝多芬﹑那破仑或斯蒂芬·霍金这样从落后于人的起点上追求梦想的人。尽管现实与梦想间看似千山万水、遥不可及,但只要想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你最终会战胜那距离。所以距离不管有多遥远,别让它吓怕你!
很多时候,距离也是你在现实与梦想的征途中的一股精神动力。在披荆斩棘、攀山涉水的辛苦过后,当你看到自己与成功仅一线之差时,那最后的一点距离不正是激起你潜在干劲的最好的催化剂吗?无数的学生在心中听到这个问题时肯定会在考试前勤奋复习的回忆中暗暗赞同;爱迪生在成功改造电灯之前能在“冲线”前的巨大兴奋中睡个安稳觉吗?成功在望之时,你不会让距离吓怕吧?
更多时候,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是会改变的,但这没什么大不了。在现实与梦想的征途中,说不定哪一天的一个错误或一点意外会让你原地踏步甚至重回起点。这时,请别停止努力!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可他硬是把距离化为零;法国的卡巴12岁时意外失明,结果也实现了他“成为轰动欧洲的摄影师”的梦想;中国也曾经在“文革”、“大跃进”的波涛中动漾,可也没能阻止她的崛起。当那距离突然拉长时,不论你是另辟途径还是加倍努力,总之别让距离吓怕你。
其实,只要坚持走,你终将把你与梦想间的距离化为零。所以,距离有什么可怕的呢?
【篇四:诗香,为生活增添美好片段】
六月,空气中含着几分萦绕的燥热。瑰丽的阳光将我吵醒,我将手习惯的向床边的书架上探去,但却并未摸到那本表皮粗糙的诗集。我被惊醒,一睁眼却发现书架空了大半,被换上满当的练习册与试卷。我下楼与母亲争执。她淡淡地表示:临近中考,你所有爱好都应适当放下,她已经将那些无用的书都扔了,现在不学习还想弄什么。
无用?我差点扔下一句狠话,冲上楼去。
没有了那些诗句,我有些怅然。当时二战最艰苦的时候,巴黎的女人也能用笔在腿上画出丝袜,一些干面包房也总会配上几朵鲜花。生活如果不留下一些好的片段,怎么才能使这段枯燥的生活焕然生机?
一段诗香不知从何而起,李白踏着飞剑又邀我花下独酌,踏遍太行黄河一边说:“我辈岂是蓬蒿人。”杜甫捧着几卷汗青邀我观这大好河山,鼓励我道:“江南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悠悠转醒,才发现自己躺着又睡着了。想起那段小憩,我打算更加努力,并要学会与母亲多多沟通才是。诗在心中,哪需要什么外来之物作为修饰?
阳光打在薄薄的木窗上,被镂成几段,投射在书本上,让我不禁想起一次攀山。太阳是毒辣的,将几颗豆大的汗水不断滚下,身上的衣服被汗水黏得又紧又湿。山路远在天边,心中数过几万次想要放弃,但也抵不过爬上山头后振臂一声高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冲击着要大。
我又一次返回楼下,将我的想法认真的分析给母亲。生活并不是一味的紧张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攀山或者古诗,甚至几朵简单的鲜花,才能为接下来的远行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母亲也认真地看着我,她平日一向专断,她说古诗中也有些关于情爱的诗不适合我们看,她挑选后一定会归还给我。
这是我们第一次达成的和解。我兴奋无比,整个人都要跳起来御风而去,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在这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那些登攀的汗水与诗读中的晦涩之处只占了一小部分,我们需要注意的并不是它,而是它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放松。“生活不知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不放弃,是为了给生活预留一点美好和期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