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汪洋大海,那麽饮食便是承载我们在海上进行奇幻漂流的船隻。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吃”了。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那就错了。这个“吃”,是中国人情感的结晶,散落在民间的无数颗“微粒”映射出丰富的文化。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华民族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把这种“和谐”的思想渗透到饮食中。远近闻名的安徽毛豆腐,就是豆腐与微生物“和谐相处”的结果。微生物在豆腐的雪白肌肤上默默无闻地耕耘,夜以继日地为豆腐编织出一件“绒毛大衣”。每当人们烹饪时,各种调味料就会在毛豆腐的身体里悄悄蔓延开来,酸、甜、苦、辣,和谐而又完美地挑逗了味蕾的神经,与此同时,一股诱人的芳香如氤氲般在空气中弥漫。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抺总相宜。”中华美食中也有这样一道风景——饺子。饺子谐音“交子”,有吉祥团圆之意。每年的除夕子时,人们就会围著热腾腾的火炉,把浓浓的思念与祝福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中。盛上饺子,也盛出了人们对明年的美好期望,饺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西安饺子宴是对远方客人的一种独特的问候,宴桌上各具风味的饺子馅传递著独特的寓意:芹菜馅是人们对勤劳与务实的寄託,白菜馅祝福新人白头到老,韭菜馅祈福天长地久……这些怎能让人不惊歎中华美食这朵奇葩呢?
每逢佳节,内心不免泛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情愫。对于一颗漂泊的心来说,中华美食的魅力之大更在于回味。那是故乡的味道,亦或是父母的味道。我有一位叔叔在国外生活,对中国餐馆情有独钟。有时为了在一家中国餐馆进餐而放弃当天的行程。他总说:“坐在中国餐馆里,嚼著中国菜,就像回到故乡一样。”离开根的叶,总想在泥土里找回花的芬芳。军训期间,我有一回在功能表上瞟到“茄子肉丝”的字样,内心窃喜。这是平日里我最爱的一道菜,也是老爸的拿手绝活。正当我满意地夹一口放进嘴里咀嚼时,表情霎时凝固。这道菜无法与老爸的佳作相提并论,我竟有些怀念老爸的手艺了。所以说,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氛围,思饮食的过程,更思饮食传递出的浓浓亲情。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站在舌尖上跳舞的国家。浓厚的饮食文化,虽然在文雅上略输儒家思想,在美感上稍逊琴棋书画,在风韵上也无法与诗句曲赋相媲美。但它像万有引力般亘古不变,如陈年老酒般香醇。它融汇了万千世界的纯淨与激灵,把大自然的真善美都融入了国人的美好祝愿中。一个华丽的转身,情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篇二:抓螃蟹】
有一天,我和姐姐去海边沙滩边抓螃蟹。
螃蟹跑得好快啊,刚开始我以为是被风吹跑的灰尘,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螃蟹。我拼命地追,可螃蟹还是跑掉了。我看到螃蟹钻到了一个洞里,洞旁边有好多个小圆球。我想起有一本书里写过,螃蟹吃沙子里的微生物,再把沙子吐出来就变成了小圆球。我就在小洞边守株待兔。不一会儿,我就看见一只小螃蟹从洞里钻了出来。我去抓它,可它又钻回洞里了。我好气恼呀!
这时,我发现海边的螃蟹跑得最慢,我在海边抓到了好多只。海边的螃蟹也最肥,可能是海边的浮游生物多点吧!后来在海里游泳时,突然有一只好大的螃蟹夹到了我的手上,我都吓得叫了起来,拼命把手上的螃蟹甩下去,螃蟹就游走了。
在海边玩的日子里,发生的好多事情都和螃蟹有关,难道这里就是书上说的螃蟹国吗?
【篇三:科学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今天,科学老师给我们上了科学书里的第一课:水滴里的微生物。
我们都十分兴奋,只见科学老师拿了一个杯子,杯子里有土,草,还有两个一大一小的生物,老师说:“烧杯中有一个活的生物和一个死的生物。”老师还让我们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当老师拿着杯子放在我面前时,我仔细地观察着,突然,我发现一堆土里有一个东西在动,我用放大镜观察得更细致了,终于,我看清了它的庐山真面目——是一条蚯蚓,还有一个生物浮在水面,是一只死去的蚂蚁,当时很多同学也都注意到了那条蚯蚓,老师示意他们不要说出来。等同学们都观察完了,老师才揭晓答案。
老师问同学们刚才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大家说出了一个个答案,蚂蚁有六只脚,两个触角……因为当时杯子里水有点浑浊,所以我没看清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只得听同学们说了。”
如果用显微镜来看水里有什么微生物的话,我想里面应该有鼓藻、草履虫、钓钟虫、轮虫、水蚤等,当时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在显微镜下微生物的照片,我看见草履虫的照片时,吓得我连水都不敢喝了。草履虫是一种用肉眼也看不见的可怕生物,我想我看到这些照片以后,以后再也不敢喝生水了。
当我上完这节课,我知道了生活中的微生物虽然用肉眼看不到,但是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也知道了我们喝水时只要喝有烧开的水,就可以了,因为水烧开的温度就已经把对我们人体有害的一些细菌等微生物杀死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喝水了。
科学课,让我懂得很多很多……
【篇四:蜘蛛结网的秘密】
今天下午,放学回到家,我惊奇地发现在我家的阳台上一只大腰细腿的蜘蛛正在织网。这时,我对大蜘蛛萌生了好奇心,便仔细地观察起来。只见丝的上头粘在阳台天花板的一个钩子上,蜘蛛就被一根柔长的丝吊在空中。随着八只爪子不停地划动,那丝线也不断延长。
看着看着,天空忽然下起了雨。我望望天,又望望那只正在织网的蜘蛛,感到十分好奇。我的脑海里突然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问号——是不是蜘蛛一织网,天就会下雨呢?
于是,带着这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对那蜘蛛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通过观察得知,每次下雨前,蜘蛛都会做同样的的工作——织网。
看着这幅情景,我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蜘蛛一织网,天就下雨呢?于是,我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找答案。原来蜘蛛吐的丝由某种微生物组成。这种微生物在晴天散发不出来,到下雨天时,就能迅速凝结成丝。所以蜘蛛才会在下雨后织网。
我恍然大悟,原来蜘蛛不仅是益虫还是位“天气预报员”呢。
【篇五:我想我应该是一只孤单的浮游】
冥冥中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我就像一只无用的微生物,浪费着空气,吸食着有机物,我慢慢地和人群疏散,孤单着,孤单的。
每当我看着人们离我远去的背影,我沉默了!每当听到他们欢声笑语,而我孤苦零丁时,我沉默了。有时我在想为什么自己那么不受欢迎,也许,这是命中注定的吧,也许我这一生只能像一只蜉蝣那样,到处漂泊,到处流浪了吧。
上课了,老师进来了,我还是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当中,没有目标,没有向往,更没有对未来的渴望。老师在讲台上一气呵成地讲了一大通,而我却只是一只耳进,一只耳出,像一只微生物,纯粹是来混日子的。
当时,与我形影不离的伙伴,现在已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了。当时,与我格格不入的,现在更是”不是你死,就说我活“了。
也许吧,这就是做为一只蜉蝣的下场,也是做为一只蜉蝣本应该有的下场,以前那一丝丝一点点美好的往事只是幻想而以。
人生如一场戏,谁与争锋;人生如一场梦,醉生梦死;人生如一幅画,悲欢离合。
也许我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梦吧,醉生梦死,活的时候是醉的,死时却又是在梦里。
我的一生应该是一只无影无踪的蜉蝣,想看看不着,想抓抓不着,想要不孤单,有自己的朋友,但却做不到。
冥冥中我失败了。
【篇六:参观污水场】
我们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污水处理场。
一进门我们最先来到了固体垃圾场,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垃圾车,车上的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等待着工作人员处理!然后,我们来到了氧化沟,听说氧化沟里面有微生物,讲解员告诉我们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虽然我们的肉眼看不见,但他们的能力可真大呀!然后老师和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污水场的心脏——二沉池。二沉池是排放生活污水的地方,我们平时用来冲厕所的水,洗澡和洗衣服用过的水等等。污水通过城市下水道聚集在二沉池再排放,所以二沉池的水是又黑又臭,如果这样的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的话,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变得一团糟,河里面的小鱼小虾也会因此而无法生存。而污水处理场的精密滤池会把这些污水层层过滤,最终转化成了对环境无公害的清水。
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场的话,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又臭,又黑,又脏。如果我们喝了这样的污水,我们就会容易生病,所以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更应该感谢在污水场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给我们带来这样美好的生活。
【篇七:感受传统酿造术】
8月27日,作为新消息报小记者团的一员,我和50多位小记者一起走进宁夏大夏生态酒有限责任公司,零距离了解传统酿造术。
进入车间,一个个长方形的池子呈现在眼前。“同学们,这个叫窖池,四周和底部都是红泥,上面盖着的也是红泥,里面放着高梁、大米、玉米、小麦和糯米5种粮食。”由于酿造车间只有一个狭长的通道,站在后面的我没有听清楚讲解员叔叔的话。
大家都到下一个环节参观时,我和几位落在后面的同学围着讲解员叔叔,请他再讲一讲。原来,传统五粮酿酒的过程是,先把粮食放进窖池,等着它发酵,变成酒糟;70天左右将酒糟从窖池里取出来,再进行蒸馏,这样就可以得到酒了。讲解员叔叔特别强调,这个是酒的原浆,和最后卖出去的酒有区别。
为什么用红泥做窖池?因为红泥里生长着许多有利于酿酒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提高酒的口味和质量。窖池还分老窖和新窖。老窖池和新窖池哪个好?答案是老窖池好!因为老窖池的窖泥含有丰富的微生物,酿出来的酒口感更好。
走进酿造车间,我懂得了传统五粮酿造技术的精华,也明白了“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的含义了。
【篇八:小河的呼吁】
我曾经是一条清澈见底,纤尘无染的人见人爱的小河。只要从我身边路过的人都想来我怀里洗把脸或洗个手,那时的我可快乐呢!
小鱼小虾在石缝里捉迷藏,鱼妈妈带着鱼宝宝散步,鸭妈妈教鸭宝宝游泳,小朋友在我的怀里一边唱歌,一边捉小鱼小虾。我呢!用清澈的泉水轻轻地扶摸着它们,可好玩呢!
而现在,现在的我呢?全身臭哄哄的。在我的内心底下有无数的对环境有害的微生物,这些有毒的微生物,对动物、人物、环境都有很大的污染。不多久,鱼妈妈和鱼宝宝小鱼小虾都搬了家,鸭妈妈和小朋友们都不来这里游玩了,从这里路过也不会理采,只是从这里路过去。
我真搞不明白,人类的科技虽然飞速发展了,提高了生活水平。我是为他们而感到欣慰,但是工厂里天天总要排出那些污染环境的黑水,冒着乌黑的浓烟,我相信像这样下去,大气层终就有一天会破的。
我多么希望人类能悔改,重建我们的家园。人类呀人类,快悔吧!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快行动起来吧!快快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吧!
【篇九:鱼缸隐身侠】
今天,我和表弟在家里看科幻片。电影里面有一个让我们不禁感叹的片段,那就是一位科学家在用显微镜研究微生物。一大堆白色的微生物在显微镜的镜头里不停地移动,那画面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于是,我和弟弟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拿显微镜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说干就干,我问爸爸要来他珍藏的宝贝——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非常复杂,上面是目镜和镜筒,旁边有一个粗转焦螺旋和一个细转焦螺旋,它们是用来调整距离的,中间是载物台,最下面是镜座。
我们首先采集了一点鱼缸最深处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把显微镜调到适当的焦距,观察水里面的生物。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片白,但是慢慢地,我和弟弟分别看到了许多奇怪的东西,有大的、小的、棕色的、透明的、椭圆形的、长的、短的,各种各样。到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奇形怪状,就跟动画片里的怪物一样。更可怕的是,它们中的一些竟然动了起来,有的在翻滚,有的在转圈,有的跑来跑去,那情形非常可怕!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其实一滴水就是一个微观世界,更何况一个庞大的地球呢!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时时留心,多多观察,世间万物处处都有惊喜。
【篇十:生命的力量】
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趣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一群弱小的微生物。
记得在旧洗衣机的下面,有着一块木制垫板,在历经水汽侵袭之后,它已经变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朽木。就在这朽木之上,居住了一群黄曲霉菌,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成为足球大小的黄色绒球,仿佛是一片灿烂的文明,在一个巨大的帝国之中闪闪发光,接着,它们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把吸收来的营养铸造成了许多细长的蘑菇,像一棵棵参天大树,斜插在朽木之上。
我吃惊地看着这一切,在为一个顽强的族群的到来而欢欣鼓舞。可是大人的眼光永远是没有幻想的。奶奶把杀菌的工作交给了我,我拿着84消毒液,久久不肯下手,望着正在蓬勃生长的小生命,一股怜悯之情已经漫上心间,而那无声的霉菌,似乎也在向我恳求,恳求我让他们有生的机会。奶奶的命令是不可违的,当那一滴滴腐蚀液触碰到黄曲霉们稚嫩的表层时,那一团绒毛仿佛都在颤抖,在挣扎,在痛苦中寻求生的可能。而我却只能扮演着刽子手的角色。第二天,它的黄色暗淡了,蘑菇萎缩了,它生命的速度放慢了。也许它死了吧!--我这么想,心中充满了无限遗憾与愧疚。
不!这个字像一道闪电划过我的心间,当我再次驻足凝视他们的时候。我呆住了:在烧焦的绒毛上,一个饱满而雪白的蘑菇又重新屹立在那儿,像是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竖起了一面战旗,显得分外悲壮。这就是微生物的力量吗?这个微小的种族,在生命的漫漫征途上,赢得了我--一个最高级生命的敬畏!
奶奶也看见了这一幕,不过她的想法不一样,也许她终究不能与其它生命进行沟通吧。她想做的,只是继续赶尽杀绝。此后,每隔一天,奶奶就亲手把84消毒液倾泻在这片黄色帝国的上空,又有无数的生命之火熄灭了,可它们却在"空袭"后的一天,一如既往地庄严地又送上一枝雪亮的蘑菇,比前一天更大,更有力量!我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了,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哀伤,却又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感染着我。
菌族终究没被消灭,它也成为了洗衣机下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大人们永远也不知道,在洗衣机下,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源源不断地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