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囊萤的作文

【篇一:我与书的故事】

说起书的故事,大家都会想起几个故事: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我和书也发生过一些故事。

以前,我看书都是囫囵吞枣,不懂吸收书中的内容。可自从那次开始,我才慢慢领悟到读书的乐趣。

那一天,我正在读《三国演义》,当我看到火烧赤壁时,我仿佛身临其镜,看着刘备的军营被火烧得一干二静,我的心有种莫名的酸楚,开始慢慢地体会到书中主人公的心情。从此我就爱上了读书,当我读到坏人如何算计好人时,我总会恨得咬牙切齿,握紧拳头,为好人打报不平;当故事主人公有个美满的结局时,我总会眉开眼笑;当坏人接受法律制裁时,我总会大声叫好,仿佛我就是曾经被他算计过的人……由于我看书都看得津津有味,所以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20元钱叫我买四瓶啤酒回来招待客人。我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声“哦!”又继续看我的书。我哼着小调陶醉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过来了,看见我还在悠哉悠哉地看书,脸瞬间黑下来了。她怒斥道:“臭小子,叫你去买酒,你居然还在这看书,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我被妈妈的训斥声强硬地拉回现实世界。我立刻回过神来,一眼瞧见老妈那阴沉沉脸,心里想道:完蛋了,我这么久没去买酒,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再不走的话,肯定会屁股开花的。

这时,妈妈顺手夺过我手中的书朝我扔过来,要不是我逃得快,估计就遭殃了!我迅速穿好鞋跑下楼去,总算是逃出“鬼门关”了。十分钟后,我提着两瓶酒悻悻地走回了家。回到家后,妈妈盯着我手里的酒许久,哭笑不得地说:“我叫你买四瓶,你居然只买了两瓶?”“我尴尬地摸了摸头,都是读书惹的祸啊!

我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带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快乐。我和书的故事还在继续……

【篇二:书香伴我行】

又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听着柔和的音乐,喝一口妈妈准备的橙汁,轻轻翻动书页。

读《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书架上的那本已经有些破旧的《三字经》仿佛把我又带回到小时候和妈妈一起背诵《三字经》的时光。那时,还在牙牙学语的我和妈妈常一起在小区里散步。妈妈背一句,我就跟着背一句……就这样,我把整本《三字经》给背了下来,虽然还有许多地方读不懂。现在长大了,再次翻阅《三字经》,我发现过去很多不懂的现在都懂了。我懂得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心;懂得了“融四岁,能让梨”的谦让品德;懂得了“如囊萤,如映雪”的坚持不懈……书就这样无声地向我输送着知识的营养,让我懂得人生的道理。

读《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刘备托孤……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让我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硝烟四起的三国时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让我百读而不厌。重情重义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孔明,狡诈多疑的曹操……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让我的心情随着他们的命运跌宕起伏。书就这样带着我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心跳,聆听历史的声音。

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读纪伯伦“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看到自己的影子”的睿智,读许友彬《十月》里深沉的母爱……在书海里,我撷取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把我的世界装点得越来越绚丽多彩。

纵然时光流逝,书带给我的快乐永远都不会消失。

【篇三:读《三字经》有感】

大概我三岁的时候,妈妈就让我背三诵《三字经》只是那会,尽觉得《三字》经朗朗上口,像唱歌儿似的,并没能理解其中的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我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三字经》,并带着几分不解与好奇。拿起《三字经》好好的细读起来,感慨也油然而生。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替父亲温暧冰冷的被窝。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吃,自已吃小的。而今我也九岁,总是无条件向父母索取却未曾说声“谢谢!”并把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只要是我想要的,张口就要。与弟弟相处,也经常因为一点零食或一个玩具就大打出手。相比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三字经》短短的十几个字,竟把孝敬与谦让讲的淋漓尽致啊。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话说晋朝车胤买不起油灯,把萤火虫装纱袋照明读书,孙康家贫就借大雪的反光来读书。在如此的环境中,都没有停止过学习。而现今,包括我身边的同学,个个条件都好了,可却没人能勤奋学习,只要有时间全是要么面对电视机,或抱着电脑,手机玩游戏,错过了良好的学习时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扬名声,显父母。”

获得好的名声,为父母争光。这句话就是我不太赞同的,不管是学习,还是获得好的名声,全是为了自已,而不是为了别人,人不是为了争光而学习,学习是要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生活变得更好!不过对于以前那个封建制度下的学者,扬名声,的确可显家底。我们只需汲取其精华。

《三字经》是中华文化的宝典,句句都是经典,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学习。

【篇四:为理想尽全力】

晨曦显现,天空也因阳光而层次清晰,当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刹那间,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小鸟醒了,瞧!它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枯藤醒了,瞧!它抽出了新的枝叶;花儿醒了,瞧!它绽开了娇艳的花朵。而我也醒了,是上学的时间了。

一路上,空气清香,树木青绿,阳光明媚,偶然间还会闻到一股泌人口脾的淡淡芳香,教室里,同学们阵阵朗朗读书声,打破了寂静的氛围,让空气都变成了跳跃的音符,九年级了,在这最后的时间,我想尽力就是去完成我的目标。

心絮随风飘到了昔日,那时的我胆小懦弱,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总是傻愣着发呆,也不愿去请教老师,到最后绞尽脑汁,题也未解出半步,心里很焦急,可就是不敢去问同学,真得用尽全力还是解不出题,无奈之下又不想放弃,所以一个人悄悄地去问我的数学老师,在忐忑不安中听老师的讲解,好在很快就明白了心中的疑问。胆怯全都消除了,从那之后,我遇到难题时都会去请教老师,在尽自己的所能还是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去寻找能帮助你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想尽力,就是在自己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时,可以去寻求别人的帮助,不要死脑筋。

时间如白驹过隙,恍惚间离中考已不到一百天了,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去练习各种题型,应对中考,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全力以赴,考上自己心仪的高中。

伟人邓稼先用尽毕生心血和智慧尽全力制造了防御武器原子弹,贝多芬虽然失聪仍用自己顽强不催的毅志尽全力谱写了脍炙人口的名曲,海伦凯勒又盲又聋又哑,可她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命运虽然不完美,但她尽全力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

我自问:你尽全力了吗?我想我并没有!十年寒窗苦读,将会在今年七月,绽放理想的光芒。

在这紧要的时刻,请学习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奋发精神,想想比你学识渊博的人都比你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呢?我们都要尽全力奔跑,争取在中考能有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五:夏天的故事】

夏虫在青灰的尾巴草里吟唱,门前的银杏树的叶早已绿得发光,树底下不免有几只猎狗在乘凉。夏,在讲述一串美丽的故事。

小时喜欢夏,因为各种小虫让夏变得欢闹。你看冬天,动物小虫们都无了音讯,人也蜷缩在家里,整个世界都静得令人心惶惶。而夏呢?它是生命最多,也最活跃的季节。

就说那蝉,三伏天里,没有哪次听蝉鸣不觉这鸣叫十分沙哑的,叫人听了怪心疼,可它是不愿停的,只紧紧抱着树荫底下的古铜色树干,那时,我认为蝉是夏最热衷的歌手,有了它,夏才有了生命。

我没斗过蛐蛐儿,这算是小时的一大憾事,如今想斗,也找不到那样多的蛐蛐了。但曾养过螳螂,我想这应可以弥补斗蛐蛐的空缺了。螳螂捉回来时已有我的大指甲盖那么长,有一次意外地发现它从玻璃罐里跑出来,站在水台上吃着一只大蜻蜓,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螳螂是会吃蜻蜓的,而且它能捕食到比自己大那么多的食物,看着它那两只抱着蜻蜓的前爪,竟让我感到凶猛的螳螂也十分可爱。或许也是在那个时候,激发出了我对昆虫的热爱吧,那年的对我意义很大,虽然现在看来,知道螳螂会吃蜻蜓根本不算什么。

夏夜里总是停电,小时候一遇停电,首先假惺惺跟着大人抱怨一声。其实内心是真的开心,因为一停电,整条庄都热闹了,人们都拿着大蒲扇子出来,家里太闷,呆不住的。在草丛里还能发现几只萤火虫,我总是蹲在石板上静静看着它们,我知道“囊萤夜读”的故事,想试试是不是真的亮得能看到书本上的字,但又突然想到自己没有薄布兜,就只好看它们在草上转圈圈了。有几个人在打电话给修电的,嗓门太大,我生怕吵走萤火虫,我听他们说:“修电的,快来我们庄看看!半夜不让人睡好觉!”“我在你前头一庄呢,等会要去你后面的,谁叫你电话打迟了?”“快点快点!”我噗地笑出来,因为我知道可以再多玩会,只是这一笑,将我的萤火虫笑散了!

于是我闲了下来,感觉有些热了,就跑去找奶奶,“奶奶!热!”于是大蒲扇就一上一下扇起来,我倚在墙边,一会儿睡着了,梦里隐约有蛐蛐叫声,还有人们知道电修好后的欢呼声。

夏,轻轻赂我们讲述美丽的故事。

【篇六:感恩老师】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史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宇两雅,一心栽树,点点心血育英才泽神州。

——题记

当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有灯光依然闪亮在你的窗前,这使我又想起了你,想起你呕心沥血不知疲惫的身躯。

青灯黄卷,宵衣旰食,或许有些寂寞;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或许有些无奈。然而我们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我们追求的同时,却时常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偶尔感到迷茫,是你,教我们寻找方向。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还是你教会我们,用热情去奔跑,去超越。然后拾掇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困苦艰难后的从容。“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地岸,峰天不羡瓦松高。”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此明月寄托了人们多少情思柔肠。是你告诉我们不要满足,从吟风弄月之中,引领我们走向太空。探索宇宙神奇,任思绪在浩瀚中遨游。

站在时间的叉口,审视历史的回音。是你,引领我们品前车之鉴,论千秋功过。是你,是你,还是你。或许,虽无纵横捭阖之利,虽无被多数人所追捧之荣耀,但“流星”总有被历史记住的那一天。你,在严厉中让我们学会做人,在关怀中使我们成长,在期盼中送我们远去,在辛劳中架起又一座桥梁。是你用你那平凡的身躯,塑造一段段不平凡的传奇,任凭着春秋冬夏,只把青春挥洒。正是因为你的坚持,才有我们的明天。

老师,千言万语,我也只能说:“您辛苦了。”此刻,我才明白,在人类情感面前,语言和文字是多么的乏力。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您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感谢您这么多年孜孜不倦的教诲,我将永生难忘,时刻铭记于心间。

【篇七:勤奋读书不虚度】

我是渔行实验学校的一名学生,也是班里的领头干部,虽是重任在身,但我仍然热爱学习,勤奋地去汲取知识,将这笔精神财富化作我不断抢进的动力。

我爱读书,爱读好书,虽然我不必像古人那样‘囊萤夜读,韦编三绝’。但我仍视书莫大的财富,难得的好友,并孜孜不倦地与他会面,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

我认为读书要勤奋,要发奋,虽然不必像前人那样“头悬梁,最刺骨”,但仍然要刻骨研究,勤奋阅读,如今,我已养成勤奋读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当得到一本好书时,我更是欢喜无比,忘乎周围的一切去认真阅读,久而久之,我便走进了书里去,与书中的人物交流,沟通,完全浸浴在‘读书之乐,其乐融融;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境界里。

读书使我更加镇静,消除了我的一起杂念,是我能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圣贤书。’由于我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去努力攀登,最终使我有所收获,在班里,乃至整个学校的作文竞赛中都获得了名次,赢得了同学们的赞扬与钦佩。而今我进步的重要原因就是勤奋,不懒惰,应为知识是一笔人生财富,他就像人体学业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而想要获得有用的知识,从来没有阳光大道,捷径可攀,反而会面对荆棘一样的懒惰,只有勤奋的保健将这拦路的障碍除去,才能顺利攀登上成功的最高峰,去迎接胜利的曙光。

为了达到这个充满挑战的目标,我会从现在起,加强阅读、勤奋学习,为驶向成功的彼岸,报销学校、社会及我们伟大的祖国,扬起风帆。

【篇八:享受孤独】

生而为人,总是很孤独。

——题记

孤独是什么,"孤独"是有打闹的孩子,有香郁的瓜果,有吠叫的柴犬,有各式的鸟兽。一切的一切浑然天成,和谐灵动。你看着这幅令神往的画,孑然一人。

接下来你是黯然神伤,愈想愈愁;是不屑于顾,无动于衷;还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从容不迫?

孤独是种态度,不是高傲自矜,是王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孤独。是王安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一种敢于攀登,俯视众生的孤独。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一种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独。他们孤独,他们在等他们的伯乐。虽说凡间烟火气,最抚俗人心。但他们宁愿孤独,不愿让片点瘀泥沾染衣袖,他们孤独,他们自由。

孤独是一种选择。韩愈《马说》有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因此,"千里马"便隐匿于人群,不复出焉。可现实中有很多"千里马",明明可以日承千担,行千里。却自己"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他们受不了被认为是"异类",选择回到"同类"的群体中,摆脱了"异类"的标签,但选择了那条亿万人拼的头破血流,尔虞我诈的道路。投简历,加班,升职,生活亚健康,打着不停歇的手游,拿着死工资。他们摆脱了孤独,但是却选择了庸俗。

孤独是一场修行。车胤孙康囊萤映雪,孙敬苏秦悬梁刺股。刚开始也是一介平民,但坚持着孤独,孤独的坚持。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为前途黑暗,看不到那书牵引的光源,"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总是很可怜,牵挂着天天的"伊甸园",可是窗边的玫瑰却让他认为"伊甸园"不过如此。融不进的社交圈,不如"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你要记住,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无数的嘲笑讥讽会造就了你这条孤独的蛟龙。你跑得慢,听到的就是骂声,你跑得快,听到的就是风声。要用"孤独"之剑铸造自己,一步一步靠近那个完美的你。

习惯孤独,欣赏孤独,后来享受孤独。

——后记

【篇九:我们怎样读书】

朱熹曾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告诫了我们读书要用心读,不用心无济于事的道理。

读书用心,就要求我们勤奋。车胤出身微寒,但少小立志,勤学不缀,刻苦用功,其囊萤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苏秦锥刺股,后终为六国之相;匡衡凿壁偷光,遂成丞相之耀。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读书要勤奋。勤奋读书,用心读书,是成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专心读书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兴趣广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今社会,每天的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如果我们只把眼光封闭在眼前需要的这些书本上,那么就会制约我们的思路,阻碍我们的眼界。就像江河,只有万众小溪汇入才能壮大;就像大树,万千树根吸收水分才能成材。所以,我们除了专心读书,还要读各种各样的书,涉猎各种各样的内容。这样,我们才会在当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不至于落伍。

读书又有三个境界:一为吞,囫囵吞枣;二为啃,精雕细琢;三为品,余响绕梁。吞,只能了解一层浅意;啃,可以了解深意,知其一还知其二;品,联想甚多,举一反三。读书做到第一步不难,做到第二步有点难度了,做到第三步必须需要我们在深厚的知识积累之后才可以做到。

综上所述,读书须专心,读书面要广泛,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到用心读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篇十:学海无涯乐作舟】

俗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许多有成就的人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的至理名言。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勉励、鞭策自己勤奋学习,这无疑是最好的。但我们更需要另一句口号:“学海无涯乐作舟”。

其实,古人提倡的“苦作舟”,“苦”字往往被后人误解为“死”和“呆”。其实不然,所谓“苦学”的精神,并非提倡学习上的“苦行主义”。定要寒冬“执书映雪”,夏夜“囊萤读书”,“头悬梁,锥刺股”,把学习描绘得如此痛苦不堪,使青少年望而生畏,其益处也不大。我不知古人读书的感受到底如何,但如果只是读得愁眉不展,叫苦连天,我想这也很难收到良好的读书效果,而这个“舟”也很难到达学海的彼岸。

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苦”到底,不仅会影响身体,学习效果也不会提高。我们应该科学学习,从中寻找乐趣。如果单靠“苦作舟”,难免会忍受不了而半途而废,正如登高山一样,一味地苦苦攀登,不把登山当作一件乐事,就很难看到山顶那无限风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当你苦苦寻找快乐的时候,他不会出现,当你醉心于某一件事时快乐便悄然而至。”读书也一样,只要一心一意学,就能“乐作舟”了。

在周日没作业时,我经常卧在一旁看《中国皇帝传》。那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一个个传奇的人物全都印在我的脑海里。爸爸也喜欢历史,平日里我们父女俩一起讨论,不太懂历史的妈妈在一旁“瞎搅和”,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我这才明白,有了知识是那么的快乐自豪!还有呢!我家到处都是书,电脑桌上,餐桌上,床上,洗衣机上……只要有我经过的地方都有书。就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学习,要有兴趣才会有动力。当你感到所学到的知识是这么神奇,令你日思夜想,那你就快要“乐作舟”了。

学海无涯,乐作舟!

热门推荐
1瓶子
2描写动物的作文
3表哥,我想对你说
4留一些小确幸给自己
5初二一个成长的我作文
6新时代新青年
7有一种温暖来自自身
8论共享时代的共享单车
9天桥义卖
10刷新自我
11考试那些事
12端午粽香情
13快乐的暑假
14我的一家
15因为你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
16红海行动影评
1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8激励我的一句名言
19碎片化的生活
20冬天来了
21第一次做菜
22鸡山岛之旅
23奶奶我想对您说
24等一朵花开
25我的妈妈
26说明文
27想象作文小兔和小狐狸
28节水创意金点子
29家乡的四季
30春天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