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聋盲人的作文

【篇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了这本书,我最佩服的就是海伦·凯勒那身残志坚的精神。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海伦·凯勒的小女身残志坚的故事,她19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种叫猩红热的病,变成了聋盲人。刚开始时,海伦对自己的生活是厌烦、暴躁,常常发脾气,对生活感到失望。在父母的陪伴下,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耐心的老师成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伦学认字。海伦是盲人,学认字要比正常人困难得多,老师把字打成盲文,教海伦用手来摸。虽然海伦在学认字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反复触摸,不厌其烦,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看到这里我很佩服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培优闯关题,稍微有点难度,就不愿动脑筋选择放弃,和海伦比起来,想想都惭愧。我决心要迎难而上,不让数学拖学习的后退。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篇二:当一回盲人】

大家知道谁是海伦·凯勒吗?她是19世纪美国的盲聋女作家,她借助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和自己顽强不息的努力,掌握了五国语言,并著作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作品,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盲聋人的困难和艰辛,所以,让我们闭眼三分钟,体验盲人的感受。

在失去光明的第一分钟,我就感觉孤独、不安、无助、恐惧笼罩着自己。在闭上眼睛的同时,我只觉得四周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了知觉,我顿时方寸大乱,刚才不屑一顾的心情立刻化为乌有。此刻,我真想尖叫出声来,来平复我内心的焦虑。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越来越希望、真诚的祈祷时间快点结束。终于,一分钟的时间到了,我睁开眼睛,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美好,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不禁联想:我才闭眼了一分钟,就已经欲哭无泪了,那些盲聋人可是失去光明了一辈子,他们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不禁冷汗直冒。

失去光明的第二分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默写一首古诗词(闭着眼),写好后仔细欣赏一下自己的“大作”,并说说自己的感想。我闭着眼飞快地默完了诗,睁开眼一看:哎呦妈呀!真是个“旷世绝作”呀!那诗句一会儿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会儿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字写得可真是“丑不胜收”啊!我又联想到那些盲聋人的生活,即刻感叹道:“我们有自己的苦难,盲聋人也有不可逾越的丰碑啊!”

第三分钟,我们的任务是闭着眼睛,在教室前方转三圈,转后,找到自己的座位。我在转完圈后,已经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然后跌跌撞撞地往前走。不时撞到一个人,或椅子、桌子,还差一点儿被绊一跤。我一边用手摸,一边用小碎步一点儿一点儿向前移动,终于到了座位周围,却不知道座位在哪儿,像只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转。到达了座位,睁开眼睛后,才真正明白当个聋盲人是多么的艰难!怪不得现在很难看到盲人在外活动了呢!

这一课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道理:面对残疾人,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嘲笑他们,应该把他们当做正常人看待,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比我们更需关怀!

【篇三:读《海伦凯勒》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海伦凯勒》。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也是一位聋盲人。

文中写到她在一岁半时因为一场重病眼睛看不见了,耳朵听不见了。她就这样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但是她依然不肯屈服,顽强拼搏的与命运做斗争。

她的老师让她摸清楚舌头、牙齿、喉咙的位置,以此来体会怎样发音。她就是用这种完全靠触觉的方法学习说话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钢琴老师,她也是让我触摸她的手指、手腕和手背,来学习弹琴的动作。海伦夜以继日的反复练习,高声朗读词语和句子,一读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要学习海伦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个又聋又盲有哑的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是多么不可思议呀!相比起海伦凯勒,我觉得自己幸运多了。因为我可以用耳朵来倾听世界。文中告诉我,没有人注定一生下来就是天才,不管自身条件如何,只要努力、不放弃,就能取得成功。

每当弹钢琴弹到手痛时,我就会想到海伦凯勒和她的故事。她的故事不断激励着我前进。

【篇四:自制力与个人发展】

自制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着一个人的个人发展。

自制力,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人自我控制的能力,对自己要求越严格,越容易成功。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在其他人闲暇娱乐的时候,控制好自己,摆正心态,才能出人头地。

毛主席作为一代优秀杰出的领导者,他的自制力也是高于常人的。据说,毛主席曾经在纷繁嘈杂的地方读书,但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影响到他,毛主席一人站在角落里,沉浸书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我认为毛主席之所以成为一位杰出的领袖,和他的自制力密不可分。

鲁迅作为一位名响中外的作家,我认为他有很强的自制力。在那个抗战、纷乱的时代里,鲁迅坐在书桌前,不受外界和敌人的任何影响,坚定自己的信念,写下了许多抨击敌人的著作。

古今中外无数名人都有着强大的自制力。强大的自制力使他们成功。

美国海外女作家海伦·凯勒也有着超乎想象的自制力。海伦自小遭受厄运,孩童时的她,本该天真烂漫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去感知五彩缤纷的世界,但一场大病夺去了海伦的视觉和听觉,生活在黑暗笼罩下的海伦心中充满了惊慌和恐惧,直到她的老师的到来,仿佛一道明亮的阳光投进了海伦的生命里。海伦的老师教她感受世间的一切,教她认字、写文章,作为一个聋盲人,想要写一篇文章,几乎不可能,但海伦凭借着自控力和坚韧的性格做到了,完成著作的她闻名世界。海伦的事例也说明了自制力与个人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自我控制的能力弱,随着互联网、高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也都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总是忍不住地去看看肘边的手机,一旦拿起来就停不下来,大把的时光都消耗在这上面,很多人的失败也都源于此,源于自制力的薄弱。

自制力对人生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关乎着一个人的个人发展。我们应当多多提升自己的自制力,以便更接近成功。

【篇五:生如夏花】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我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难道生命是破壳而出的小鸡?生命是枯木抽出的嫩芽?生命是野火烧不尽的小草?

生命到底是什么?我觉得生命是十分顽强的。有一次,我把十几粒稻谷粒放在一个篮子里,本以为谷粒可能就这样烂掉了,我也就任谷粒自生自灭。过了几个月,我再来看谷粒,它已经长得有三十多厘米那么高了!我想:那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顽强的生命力的啊!竟然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土壤,没有水分的篮子里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个月。

海伦·凯勒是一个聋盲人,但是她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春夏秋冬一一在她身边展开,这对她来说是一出无穷无尽的惊人的戏剧。这戏的动作在她的指头上流过的。海伦·凯勒一个聋盲人光光学会说话就非常不易,而她竟学会了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这五国语言,她竟用她的人生谱写了一本人生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了这本书我们都被海伦·凯勒坚韧不屈、奋勇向上的行为和精神所感动,我们备受鼓舞!

所以我们也应该好好地使用生命,不能白白地糟蹋生命,我们一定要向谷粒以及海伦·凯勒学习,学习他们顽强的生命力!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篇六:读书的议论文】

好读书,读好书,我们的生活中离开不了书籍。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修养,在快乐中学习……而我,坚信着这句话。

有人说,读书就像品茶,粗略的一口喝完,你什么也尝不到;相反,你细细品尝一口,可以尝到茶的味道……对啊,读书也是如此,只有细细的看,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十分喜欢读书,家中的书可以装满一书柜。《鲁滨逊漂流记》《解忧杂货店》《匹诺曹》,这都是我喜欢的书,不过,令我映像最深的还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那是海伦凯勒的自传,里面记录了海伦凯勒成长的点点滴滴。他是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文学界上闯出一片天地。当看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感慨万千。我无法想象,一个聋盲人可以做到一般人都做不到的事,可见她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啊!而我们呢?又不聋又不哑,却无法干出成就,为什么?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笨,而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勤奋!我们看的书还不够多!我们可以不做海伦凯勒那样伟大的人,但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成功者。怎样才能成功?我们最主要要多读书,多看报,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勤奋,勤于思考,去体会书中的乐趣。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家想必都听过。其用意就是想让人多看书从而进步。可现在的人,不是手机就是电视,很少看书,我不敢想象以后书被手机代替的世界……

朋友们,我们要勤于读书。放下手上的手机吧,拿起书桌旁陈旧的书,细细品味,你会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篇七:假如给我20分钟黑暗】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突然聋盲一段时间,那对他可能会是一种幸福。我一直对这句话很不理解:一个人如果聋盲一段时间,那么在那段时间,他将陷入无底的深渊,失去幸福与快乐,他的内心将只有悲伤与绝望,又怎能说是一种幸福呢?

于是,我尝试做20分钟聋盲人,来体会海伦·凯勒那句话的真正内涵。

我用耳塞堵住耳朵,再用围巾蒙上眼睛,绕了几圈,里里外外裹得严严实实的,看不见,听不着。顿时,我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耀眼的阳光消失了,小鸟的鸣叫声也被无边的黑暗吞没了。周围没有半点声响,万籁俱寂。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刚开始,我还觉得这样子挺有趣的,不会再有讨厌的嘈杂声与喧闹声。在黑暗中,一个人静静地待着,烦恼消失了。

可过了一会儿,我便开始害怕起来,孤独感与恐惧感越来越强烈,就像是火车一点点向我逼近,可我仍待在轨道上,不知如何是好。随着恐惧感的增加,我的眼前仿佛越来越黑。我在黑暗中摸索着,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东西南北。在这样悄无声息的黑暗中,这种沉寂使我感到压抑。我焦虑不安:让我睁开眼睛吧!我要回到光明!

我很想把现在这种感受诉说给自己身边的家人,可是,就算告诉了,也看不见他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更听不见他们回答我的温情话语,这反倒会让我感觉更加悲痛、绝望。在这黑暗中,也只有亲密的接触能暂时解除我内心的恐惧,在黑暗的最深处,点亮一盏昏暗的灯。这时,我想到了光明,我想到了喧闹。

经过这次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海伦·凯勒的那句话“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突然聋盲一段时间,那对他可能会是一种幸福”的真正内涵。黑暗使我懂得了光明的可贵;寂静使我懂得了声音的甜美;黑暗让我更加珍惜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那些聋盲人的眼中,也许一次小小的握手会使他暂时脱离黑暗,一天光明也许是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他们用手来感知这个世界。而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我们只是对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一味地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却从未珍惜过……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公众号:我们555666)

【篇八: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今天看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伦。凯勒生下来的时候是一个健康的人,在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她患上一种病——-猩红热。她自从得了这种病,就变成了一个聋盲人。幸运的是,她遇见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时时鼓励着海伦,让她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鼓励下,海伦。凯勒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我真的要学习海伦。凯勒那种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我在学习的时候,常常心烦意乱,稍微累一点就不想学习了。有的时候作业实在太多了,做完语文做数学、做完数学做英语、做完英语做……有时甚至想把作业本给撕了。可当我看了这本书后,我不禁在想:海伦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并且还学会了五种国家的语言,真是了不起。我对我做的一切事情感到很惭愧。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不管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要把一件事做到自己的极限!

热门推荐
1写给胡峰铭的一封信
2路在脚下的作文
3秋天的山
4我发现了母爱
5秋天的校园
6不寻常的爱
7你让我的世界多一份童真
8筑梦路上
9以快慢之间为主题的作文
10描写自己的作文
11长大的感觉真好
12精彩的艺术节表演
13怀念一种害羞
14一品天下橘之最
15给朋友的一封信
16雷锋,就在我身边
17穿越时空想象作文
18向你推荐一本书
19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20星语心愿
21我的文具盒
22风景
23为了心中的梦想
24我的宠物
25记忆里的爷爷
26翠华山
27红星公园
28不一样的春天
29人生需要规划
30“爱管闲事”的胖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