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信任危机】
人与人之间其实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不信任。只要二人之间战胜了这层隔膜,那么他们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透明人,将自己的一切都无怨无悔的展示给了对方,因为他深知:对方是不会害我的。大家互相相信,又逐渐成为了黏体人——成为了一对整天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能战胜这一层的人并不多,所以生活里就变成了肮脏的谈判桌,充满了勾心斗角。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其实人与物,物与物都可以反映出这种互不信任的情况。
不禁联想到去年暑假,我难得回老家看看。突然,一声狗叫传入我的耳边。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条狗毛呈棕黄色,毛长的几乎要拖到地上的纯种狮子狗正在墙角落里朝我吼叫。呵!威风凛凛如狮子,却又略显憨气,真是可爱极了!这时,那只狗正向我摇尾乞怜,看来它还蛮喜欢我的嘛!况且它还被绳索拴着,对我没有攻击性,耍它何妨?那么好的狗,不逗逗太可惜了。哈哈!它还直给我拜年呢!我将脚伸向它颈部,它就很满意的样子,用狗爪抓我的脚。再看它的尾巴,摇的就跟潜水艇的风扇推动器似的。舅舅见我玩的开心,便把绳索给解开了,想让我玩的痛快一些。可我立马就软了:我天生怕狗,即使它一直向我摇尾巴以示友好,可我却连半步也不敢接近它。不相信它的外表,生怕它咬我一口。
哎!如果人与狗的信任只建立在一条绳索上的话,那么它还真实吗?这条狗以及我也就暗示了整个人类,即使对方向你示好,可你也不敢接受,生怕别人暗算你,这就是不信任。如果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不能互相信任,那么整个世界就少了些许真诚,多了许多勾心斗角。
【篇二:令我敬佩的那个人】
或许有一种人,一生下来就活在自卑痛苦之中。他们因为外表的丑陋,逃避着这个世界,活在阴影之中。但,并非全部如此。那件事,恰似我心中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田。从此,我便对他们隐去了心中的隔阂,而产生无限的关怀与敬意。
那是一个阴雨天的下午,道路的两边满是水洼和泥泞。我止不住地抱怨着,踏上了返校的“征程。”
我上了地铁,选了一个把角坐下。这时,一个身材极其短小的人从我面前走过。我不禁抬头打量他:大大的脑袋和身子很不协调,身高也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多,可面相看起来却像是三四十岁的样子。他一手用力抓着栏杆,使劲抬起一条腿,身子卖力地往位子上够着才坐了上去。甚至坐好后,他的也腿只能在空中打旋。为了将身子固定,他盘住脚,一手紧紧握着栏杆。咦?这不就是侏儒人么?今天竟然见到了。
我不时抬头饶有兴趣地打量他,发现他不玩手机不做任何事,显得很特殊。与其说是在沉思,不如说更像是在逃避。他仿佛与世界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失去语言交流,失去了信息交流,哪怕一个眼神交流都没有。他,真的自卑么?
在我疑惑时,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上了地铁,那位母亲扶着小女孩走到对门的边上,与那位侏儒人只有一层玻璃相隔。这时,我发现那位侏儒人抬起了头,时不时的看看小女孩,脸上竟扬起难得的微笑,看得出来,那笑是发自内心,是对天真孩童的喜爱与关怀。我不禁更疑惑了。这时,那位侏儒人移动着身子,十分困难地从座位下来,向着那位母亲和女孩指了指自己的位子,喃喃着什么,不是很清晰,但看得出来他想让母女俩坐。那位母亲先是一愣,打量了一下这位“奇怪”的人,看着他真诚的表情和急切的手势,似乎明白了,点点头示意谢谢后,便扶着女孩坐了上去。而他沧桑的面容上也绽放出憨厚质朴的笑容,还略带羞涩,似乎是感觉这种行为完全不值得受到这么多道谢似的。但看得出他很开心,由衷的开心,使那与尘世的隔膜也悄然消散。我因这位侏儒人的品行愣住了,我没有意料到一个弱小的人却怀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没有想到在社会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奉献……我看着,心中油然而生一阵酸楚和敬意:“身材弱小的他却有着对他人的照顾和热心,多让人敬佩啊!”
比例不协调的他站着很难保持平衡。于是他拖着瘦弱不利的腿脚,支撑着摇晃的身子,一步步小心地走到中央的栏杆旁,两手紧紧把着栏杆,吃力保持着平衡,生怕站不稳撞了他人。列车到站时会剧烈晃动,每到这时他脚下就会打着踉跄,但他脸上的笑容却一直洋溢着,如温暖和煦的阳光。
“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与我有关。”我脑海中忽然浮现了这句话。因为自卑,因为畏惧,他们与这世界隔膜着;而因为善良、因为爱,他们又关心和回报着这个社会。一个身怀病症的人抹去生命的黑暗,通过关怀他人增添人生的色彩,增添社会的色彩。他人的眼光丝毫没有让他强大的内心动摇。多么可敬的人啊!恰似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此时是对那位侏儒人的无限敬意。刚刚在路上的抱怨,也在此刻烟消云散:“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也“都与我有关”。
【篇三:坚固的墙,只因执着的心】
斗转星移,日月更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从以洞穴为家的原始社会到现在随处可见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的现代社会,产生了一种坚固的建筑物——墙,墙蕴含的意义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变化。
长城的墙,捍卫民族的尊严。已经记不清中原大地曾经多少次遭受外族的侵略,多少次国破家亡了,面对这样的苦难,我们那凝结血汗和希望的长城张开他强劲而宽阔的臂腕誓死抵挡一切暴风雨般凶狠的敌人的入侵,他那对人们对国家无比忠诚的信念变得无比坚韧,他将保护他的炎黄子孙,面对一切,永不退缩。
柏林的墙,见证了冷战的压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序幕又从砖瓦废墟中缓缓拉开。两大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德国柏林这个地方,为了彰显它们势不两立的关系,筑建了这座著名远播的柏林墙。从此,一个完整的德意志民族被迫分离。连绵不断的柏林墙,泛着压抑,延绵到灰色的天边,就像那一条带着痛苦且沉重的枷锁。恐惧、压抑、憎恨、核威胁弥漫全球。善良的人们怎能不对这令人无限痛苦的柏林墙恨之入骨了?但和平的曙光总会向着善良的人们发出希望的光芒的。1989年,冷战结束,柏林墙随之倒下,弥漫在人们心头的压抑也随着柏林墙的倒下而渐渐舒缓。墙是倒下了,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前面是希望、光明?还是更高的一堵墙?记住那份压抑,沧桑的双手会告诉你该怎样做。
心灵的墙,隔绝灵魂的交往。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因为和弟弟的皇位之争与偏爱弟弟的母亲发生矛盾。这时,高耸的心墙隔绝了亲情的呼喊,使郑庄公与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亲人与他分享。强权,富贵,都只是沾不上身的金箔。一次与颍考叔共餐,颍考叔特意将菜肴里的肉留下来,为的是给没有吃过皇室菜肴的母亲尝尝。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郑庄公而黯然落泪。机敏的颍考叔得知缘故后,就向郑庄公提出“阙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建议,使郑庄公可以与他的母亲打破心灵的隔膜,重拾昔日的天伦之乐。
人与人之间难免存在隔膜,这座阻碍人们交流的墙,有时候让我们感到冷漠,空虚。但彼此的交流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将帮助我们打破一座座的心墙,让我们心无恶念,人与人之间达到真正和谐。
墙,因为它的坚固,保护了一切;因为它的冷漠,隔绝了彼此;因为它的矛盾,伤害了对方。当人们要保护心爱的人和物时,执着的信念造就了墙的产生,坚固的围墙下,保护的是我挚爱的宝贝。
【篇四:如果父爱可以重来】
曾经有一段亲情,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时才知道后悔,如果可以重新来,我愿对他说;“爱你一万年“。——题记
在饱含人生酸甜苦辣中,我失去父爱,在迷茫世界里,我对父亲有一丝内疚,如果可以重来,我想对父亲说:“您能否原谅我吗?”
落叶满地时,人无独立时,在寂寞无聊中。想到那46岁的父亲,他满脸的条纹,累累的伤口,父亲是一个忠厚老实善良的人,总为别人而着想,含辛茹苦为这个家,拼死拼活的挣钱,自己的不懂事导致与父亲渐渐地疏离,想想,我真的是很不孝顺。今年暑假去了父亲那里,本是很高兴的,由于我与父亲种种矛盾的恶化,结果失落地回了老家。
有一次,父亲要我去哥哥家里学习,我断然拒绝了。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在当时我不能理解,父亲的脸色看起非常严肃,这时父亲拿起一根木棍向我脚打去。我哭了,我非常恼怒父亲,也无法冷静面对,我想要父亲伤心,用手向玻璃锤去,当时我真不知道痛,觉得这样就可以让父亲伤心,看着父亲表情很严肃,其实还是很关心我的手的。无法知道父亲的创伤有多么严重,但是我内心对父亲有一丝内疚,真无法知道,此时此刻的父亲是怎样的心情,也许是难过、内疚、自责……
花开花落时,懂事的我与父亲有一层很深的隔膜。然而我的手上的伤疤仍还留着,虽然已复合,但是与父亲之间的爱渐渐地远离。
曾经爱已错过,已经失去也无法挽回,如果可以重来,我会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父子情,一切的一切因自己而失去,摆在我眼前的是怎样与父亲处好关系,需要自己去面对。
如果可以重来,我愿对父亲说:“爱你一万年”。
【篇五:单车的共享时代】
你是否已经看惯了拥挤繁忙的车道,听腻了连绵不绝的鸣笛,瞧够了行色匆匆,冷眼相待的路人。不过随着共享单车的问世,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更拉开了人与人间无形的隔膜,拉开了全新的共享时代。
清晨,伴随着一缕透过窗户的初阳,轻闻着桂花甜丝丝的诱人芳香。我睁开了朦胧睡眼,伸伸懒腰,开始了新的一天。
踏上上学的路,道旁停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共享小黄车。转角处的树荫下,摆着一个小木凳,坐着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大爷。每天早上,他都准点出现在这里,一壶水,一张凳子,一个灿烂的微笑。每当他舒展开黝黑面颊上嵌着的深深沟壑向每个来借车的人,展现着老顽童般的笑,都像是送出一份真诚的礼物,给一天带来好心情。当所有人都共享着单车时,老大爷总是乐呵呵地看着,偶尔叮叮嘱几句。“用完后要停好哩!”他喜欢让人们共享这个时代的礼物。当他对我说这句叮嘱时,我用心地点了点头,跨上小黄车,滴溜溜地骑走了。
骑车慢性于自行车道上,两旁是呼啸而过的汽车,摩托车。只有在这条,如桃花源般的车道上骑行的单车才能共享路途上美妙的瞬间与偶然的相遇。我悠闲地蹬着车,看着道旁的落叶在空中如彩蝶般起舞,不知不觉,放慢了骑行的脚步,身后丁零零响起一阵铃,一位二十多岁的大哥双脚有力地慢腾腾地踏着车板,长长的耳机从耳边垂入裤兜,边骑边吹着口哨,不时地摇几下铃。就这样,我们并驾齐驱着。他注意到了我,向我投来好奇又善意的一瞥。在这段车道上,大家互不相扰,没有拥挤,没有推搡。陌生人偶尔善意的一眼传递的是一天小小的祝福。骑行路上,自由自在地“漫步”是最宁静的共享。
转过下一个路口,告别了行人,告别了宁静的车道。来到噪杂的十字口。即使在这里,因为有一位特殊的交警,共享得以延续。十字口中央,那位交警指挥得笔挺,清亮的哨声不时地回响,伴着哨声,他向着对面成群结队的单车族与行人们呼唤,“单车族们别压线,帅哥你往后一点,小萝莉你快走,要红灯了!”我从没见过如此幽默自信的交警,然而,他就是这样,十年如一日,风来雨去地为路上的人们送温暖。
我从他身旁骑过,他微笑点头,道了声,“注意安全哦!”呼啸的风瞬间吞噬了一大半声响,但那个友好的祝愿还是传入耳边,深深地铭在心上。在这拥挤的人潮车潮中,道路是共享的。
穿过再一个路口,学校到了,我规矩地停放了单车,结束了上学路。
在这个共享的时代里,路是共享的,车是共享的,人也是共享的。朋友,骑上单车,让我们拉开隔膜,共享属于单车的美好年代吧!
【篇六:我的母亲】
今天,语文老师朗读了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令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铁厂工人,与我的爸爸在铁厂中相识相爱。她每天工作很忙,只是每天吃饭时回来为我做饭,在我休息时,我总是钻到电脑前,听到大门一响,便知道是她回来了,然后就可以听到“咚咚”的上台阶声,“咣当”一声打开正房门,然后叫一声我的名字,我答应一声,她便下去做饭了。
在吃饭期间,我们也只是各看各自的手机,无话可说。有时她回来常常骂我说我制造垃圾,除了这个我什么都不会,她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骂我,说实话我很恨她,恨她的蛮不讲理,不理解我!
可是,我也很爱她,因为她是我母亲,如果没有她,我也许活不过一岁。我小时候大病一场,是她和爸爸为了我四处求医才治好了我。后来,我自己又因为眼睛做了手术,双眼剧痛,彻夜无眠,她和爸爸就整夜整夜陪在我身边,从来没有一丝懈怠,让我很感动。
虽然有时,只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一些小脾气,我与她有了隔膜,但我还是爱她……
这就是我对母亲的母爱——一种爱恨交织的爱,痛起来痛彻心扉,爱起来无法忘记。
【篇七:苍老的心】
独自一人站在人海中,身旁的人都匆匆而过,望着那天空中那微小的尘埃,不知觉地被微风吹散。此时,是为了那遥不可及的梦,还是只为了生存?
思绪了片刻,望着讲台上充满着满足的童欣教授和和肖老师,心中涌出一股说不出来的感受。岁月的沧桑早已使他们放下了许多曾认为重要的物件,慢慢淡化。人心的隔膜渐渐消退,没有人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孤身一人来到了美国,仅为了一个女孩,让人不禁有些怀疑。正因为年少的青涩与无知,便会有了回忆与印记。可有谁知,在世界的另一端的一课苍老的心,久久未放下。
肖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脑海不禁回想起我的母亲。那个肥胖又显得笨拙的背影。记得我还年幼时,觉得我的母亲没有别的母亲漂亮,没有别的母亲该有的文化和气质,全身上下显的平凡、朴素而又不起眼。因此我常常远离我的母亲。当然,母亲也知道我心里想的是什么。在别人面前,从来都不跟我走的很接近,但我知道她的心在痛。后来,我学会了长大,渐渐地触摸到了母亲的伤痕,才发现上面的一道道疤,是我亲自用一把利刃刺向我母亲内心深处,她那双深邃的眼睛早已变得浑浊,两鬓的白发越来越多,知道至今,我才发现,母亲早已累了,早已放弃曾经一切的一切。
母亲老了,只是把心中的痛埋没,不让人发现。
可我清楚地知道母亲的伤痛,因为我是这些痛的制造者。
如今母亲犹如一张泛黄的纸,吹落在地面,附属着空气中的尘埃,无人拾起,渐渐撕裂、破碎。散落在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可无论怎样,记忆早已变成碎纸,无法拼凑。
我仿佛走在雾里,借着那点点的微光,照亮了一颗苍老的心。
【篇八:珍惜所拥有的温暖】
怀着感恩的心,投入她的怀抱,才发现那份温暖未曾逝去,一直都在……
——题记
时间像一把无情的刀,割开了我与她的爱,时间越长,那把刀越坚固,想拿开却无能为力。
六月的雨,让这个世界充满了迷,有种声音在心里响了又停,像海风吹进心底,与心跳在共鸣,片片记忆的碎片在脑海里重组。
同样是六月,同样是雨季,骑着车在马路上穿行,急刹车的“吱吱”声打破了宁静的场面,我的心头一颤,摔倒在地上,虽然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伤,但这足以让我的魂魄离开我的身体几秒钟。等我回过神来,那辆车早已驶向了远方,我站起来了,却对自行车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感,差点儿被死神带走的感觉充斥着脑海。
到了家,我脑中一片空白,冲进卧室趴在床上就是一阵痛哭,妈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很担心,想要进来安慰我,可是我不想让她知道,早已将门关的紧紧的。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不想让她担心,还是心里产生的那层无形的隔膜,让我将妈妈拒之门外,将妈妈的温暖拒之于心门之外。
夜幕的降临让世界变的恐怖,可是我还是决定默默承受……
几天过去了,最初受到的那场惊吓渐渐淡去了,可是我发现妈妈精神恍惚好几天了,我不忍心看妈妈再这样下去,于是把一切都告诉了妈妈。妈妈的担心与安慰让我再也无法忍受几天前的那场危机给我带来的压抑与恐惧,一头扎到妈妈怀里痛哭了起来。从妈妈口中得知,那天她在门外守了一夜,妈妈的话让我无地自容,惭愧与感动同时砸向了我,那种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诠释。我只是将妈妈抱得更紧了,感受着那份我一直以来都未曾好好珍惜的温暖。
其实,妈妈的温暖一直在我身旁环绕,只是我没有好好去珍惜母爱的温暖。
依旧是六月,只是没有再下雨,而我也一直生活在温暖之中……
【篇九:隔膜】
中午,整栋教学楼沉睡在宁静里。
厕所,听得见鸟鸣。突然,急促的脚步声覆没了空气。
“嘿,和你说个事!”是个陌生的声音。“最近xxx不和我玩了,感觉她碰见我招呼不打,看也不看我了……”
“她是不是从进去九(三)班就这样的?”这个声音,比我原来熟悉的,更粗犷了。是张欣雅。
“咦?好像是的——”
“那就是了!肯定会这样啊,又没什么稀奇的!”声音愈来愈高亢,仿佛在阐述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她们读书可都是往仙桃中学奔的,哪里和我们这些人比的了……”
我听不清楚了。
“可是我觉得她——”
“哎呀,一定是这样,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是,我——”
“你呀,你想想我们和她们的差别,怎么可能……”
……
声音越来越低,那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让我第一次感到了难受和不知所措。为何要如此想,我们之间哪来的分别?难道六年级的一别便是人生的永别吗?头脑里猛然插入张欣雅的脸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幕令我难忘的情景——
那次,我碰见了张欣雅,不,应该说我的目光与她相撞了。我们就远远注视着,什么也不说,脸上是各自读不出的情感。三年了,物是人非,我该说什么,又能说什么?想断绝这一切,却又做不到像陌生人那样擦肩而过。我只定定地望着,目光望进她的眼底,什么也想不着了。突然,她以一种我看不清的速度移开了目光,而刚才发生的一切仿佛从未存在。她淡然地走过了我身旁,那种言不尽的气息让我清楚地感觉到,两颗心愈来愈远,一层看不清的膜将我们狠狠隔绝了开……
我有那么一丝冲动上前去解释,想对她们大吼: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可又只能强迫自己死死掐灭那丝疯长的欲望。“不是,不是,就像我一直都记得在餐桌上蛮横的你……”不知过了多久,讲话声消失了。我猛然发现,那层膜已长成了高大的城墙……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什么时候有些人会离去,什么时候又有新的人出现,一切冥冥之中都已注定好了。
走出厕所,教学楼的喧闹淹没了整个世界。
仙桃市剅河镇谢场中学九(3)班汪静芸
【篇十:无形的桥梁——沟通】
风行水流,云绕雾萦,鹰击鱼翔,虎啸狮吼是大自然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当然更少不了沟通,心与心的隔膜是因为缺少沟通,人与人的猜疑是由于缺少沟通,国与国的误解是缘于缺少沟通。沟通,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具体的内容。
有生命就有沟通。绿水与青山沟通,小鸟与森林沟通,阳光和绿叶沟通,生命与生活沟通,人与人也要沟通。
绿水和青山沟通,就成了画;小鸟与森林沟通,就有了景;阳光和绿叶沟通,就有了诗;人与人沟通,就成了朋友。
朋友之间的沟通最为纯美。朋友之间,交谈,学习,结伴而行,孤独没有了,忧伤没有了,朋友使你丰富,使你充实,使你远离绝望,使你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自己与自己沟通,自己就成了自己的朋友,内心变得澄澈,眼睛会更加明亮,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自己给自己信心,自己给自己力量,自己也就成了一个独特的自己。
当你因为琐碎的小事与父母吵架时,当你与朋友之间发生误会时,当你与老师发生冲突时……你为什么不沟通呢?你自闭,是胆怯,是虚荣?可是当你鼓起勇气与他们沟通时,就会发现,尽管父母很坚强,但内心也有难言的伤。朋友,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老师只是为了你好或是遇上其他什么不顺心的事,……你了解了他人,也就能理解他人,你理解了别人,别人又怎么会不理解你呢?沟通以后,曾经的遗憾和内疚将会消失,曾经受伤的心将会愈合,代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融恰、和睦和温暖。
两代人的沟通,使两代人成了朋友,成为忘年交,消除了两代人的隔膜,增进两代人的了解,完成了上代人的希望,实现了下代人的梦想,生命得以延续。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是的,上级与下级的沟通,使得事业有成;老师与学生沟通,使得学习进步;我们与世界沟通,便了解世界,掌握了世界的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
“万物了然于胸”,还有什么办不成的呢?曾经看到一首外国无题诗:朋友,在你寂寞无助的时候,在你对生活绝望的时候,有一个人,在向你伸出双手。
我想,现在我可以给这个外国诗人所写的诗命名了——Exchange(沟通)。
痛苦,悲观,孤独,眼泪,它们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你消沉,颓废,也可以使你振奋,升华。试着与他人沟通吧,朋友会帮你分担忧愁,会用一双温暖的手告诉你——你不孤独。
人生就似一堆沙子,只有与人沟通,才会变成丘陵,变成巍峨的大山,才不至于被生活的浊流腐蚀,冲走,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