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汴绣的作文

【篇一:家乡的汴绣】

我的家乡是开封,开封汴绣闻名于世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五牛图》、《群鹤图》、《兰花图》还有《小猫图》。若是挂上这些绣图,使得原本漂亮的新房子愈发显得精致而有情趣了。

仔细观看这些默不作声的绣品,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从小在身边看到这些,对它们太过于熟悉,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品味它们的时候,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惊喜。绣品上的每一笔都很细腻、圆润。无论是高雅素淡、独放幽香的兰花,还是活泼顽皮、精灵一般的小猫,都栩栩如生,就连平时里一向沉默的几头老牛,也变得可爱灵巧起来。我知道,这都要归功于绣工们灵巧的双手、善于观察的慧眼以及精湛的创作技术,他们该是多么的勤奋啊!

我又细细揣摩《群鹤图》,它大约有半米高,青色的透明丝织物结实地固定在铜色的木质支架上,古色古香。画面的主体部分十几只姿态各异的仙鹤,有的引吭高歌,气质脱俗,黑白色调的装束犹如歌剧演员;有的俯下头用细长的嘴巴梳理洁白的羽毛,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有的展翅欲飞,似要冲向高空;有的悠然自得地品尝这林间野果的美味。岸上那两只相依相偎的仙鹤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亲密无间。幸福和谐!

这就是我的家乡汴绣的魅力,感受着他们诱人的美,我为自己的家乡汴绣而骄傲,更为汴绣闻名世界儿自豪!

【篇二:锦绣中华】

一弯弦月透过浮云,现出朦胧的光,虚虚的,淡淡的……

照回那个古老的时代,那个扇袋香囊时刻不离手的时代,那个娴静古雅的中国秀极盛的时代。蜀绣的巧妙,汴绣的奇异,粤绣的细密,苏绣的柔情,鲁绣的逼真……伴着朦胧的月色,一幅幅,一幕幕,映入眼帘。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蜀地的绣,是女儿家绕指柔破千万针,一针一线含情而绣。女子手中拿着情真意切也绣不尽的鸳鸯枕,心中念着漂泊天涯的意中人,不谙离别苦楚的月光下,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蜀地的绣,传达的是山盟海誓的游子思妇之情。

那是何时,岭南的人们与中原隔绝,湿热的环境下,朴实勤劳的粤地人民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绣文化,一个个绣佬翻腾着一根根绣花针,中华的男儿竟也能如此精细,那一个个融合佛山织物和黎族剪纸的织绣图,没有最华丽,只有更华丽,那汇集山水灵气的粤绣,传达的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精神。

那是何时,汴绣诞生在那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北宋开封。那不仅是瓦舍勾栏的盛世,不仅是诗坛画坛的盛世,那更是汴绣的盛世。大相国寺中的琳琅满目的物价,汴绣成了其中最美的色彩,那些本来已经了却红尘的尼姑,夜夜针不离手,手不离绣,绣出所有的繁华,绣出所有的得意。那是一座城池的盛世,一个王朝的盛世。汴京的绣,传达的是泱泱大国文化的恢弘与气魄。

所有的这一切,靠的是静卧在滇西大路上的几条细若游丝的马帮路线传向世界的。那几条路,见证了那些由脚夫商贾,马帮象队从一个帝国驮往另一个帝国的丝绸,织绣,香料,茶叶……见着了那些关于文化传播的累累白骨和血色记忆。当着一切逐渐远行的时候,这被文化传播踩出来的路,默默地承载着辉煌,也承载着落寞,无言的尘封着一部厚重的历史。

一幕幕过往从眼前飘散,月光照在地上,当有游子思妇不在,当城空了,人散了,中国绣留下了一个关于文化的唯美背影。

无论是粤绣,湘绣,苏绣,蜀绣四大名绣争奇斗艳的明清,还是近代夹缝中求生群的丝织厂,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湮没中传统文化的拯救工作,中国绣再也回不到那个被当做“贵族宠儿”的时代了,那个扇袋,香囊盛行,户户皆置屏风幔帐的古老时光,和关于时光深处那些焚香,净手的安宁心境,再也回不来了。

毕竟,一名绣师从成名到封针也不过短短数十载,而一幅精美的绣品耗费的时间,精力,心血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又有多少人当真会用大把的青春去换回一个旖旎的梦呢?

哒哒的马蹄声从远方传来,月光朦胧下,那一幕幕昔日的繁盛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里,我的心里…。

热门推荐
1游绍兴
2参观武警中队
3我家的小金鱼
4蒙眼抓人
5我的同桌
6我最喜欢的老师
7赠汪伦古诗改写
8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9可爱的螃蟹
10放风筝
11数学,我开始崇拜你了
12七月,再见
13遇见美丽
14生态园踏春之行
15给奶奶梳头
16美丽的当湖公园
17我们班的话痨
18当年少遇见孤独
19快乐的寒假
20狗是用舌头散热的
21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2我心中的中国文化
23劳动创造美
24我不拒绝那些笑容
25神秘的百慕大
26七年级英语作文
27再见江畔
28米老鼠买礼貌
29家乡的小提琴
30元旦庆祝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