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鞋”的思考】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比如人活着走路为什么是头朝上脚朝地,为什么我们人有头发,为什么我们不能飞……这种种问题有时候都会成为我们思考的原点,今天就关于鞋子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小的时候经常会穿妈妈做的布鞋,那个时候因为家里家庭条件有限,所有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穿妈妈手工缝制的布鞋。别看是布鞋,穿起来非常的舒服,而且不臭脚,只不过是样子,不是特别好看。
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穿上了一双妈妈做的布鞋,但是样子比较老旧,去到学校以后遭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穿那双鞋,反而责怪妈妈为什么给我做这样难看的鞋子。
慢慢的逐渐长大了,现在也上了寄宿制的学校,却穿布鞋的机会越来越少,开始穿运动鞋,运动鞋自然是好的,因为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潮流思想,所以很少出现同学之间嘲笑鞋子的事情了。
尽管现在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对于鞋子的选择都有很多种。而且我也经常对妈妈给我买的鞋子会抱怨不好看,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不领情。直到那一次我在马路上看到一个没有双脚的人,那个人的年龄看起来30出头40不到,整个人却十分的沧桑,他拄着双拐在街上乞讨,当我路过他旁边的时候,我的那双白色运动鞋十分的显眼。回到家后开始思考,我现在有什么资格嫌弃我的鞋子不好?如果跟那个人相比,我岂不是比他的人生要好许多倍,他连双脚都没有啊!
从那以后无论什么样的鞋子,只要穿到脚上舒服,我都不会去谈论鞋子的好坏,因为我们要知足,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在别人的眼里有可能就是一种奢望。
鞋子的样式款式越来越多,但是请大家不要忘记鞋子本身的作用,它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双脚。
【篇二:我的学校】
我的学校新竹二小是一所公办的寄宿制小学,这里有让人尊敬的老师,团结有爱的学生,我的学校是个温馨的大家庭。
进入校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竹子,它寓意着“坚韧不拔、虚心劲节、蓬勃向上、朴实优雅”的精神,以特色文化引领师生的成长。以“竹文化”的创建为主轴,以打造“新竹”教育品牌为学校发展目标;以彰显竹文化特征的“谦虚、尚实、坚韧、优雅”作为学校师生的核心价值观。谨遵“自律、至诚、谨严、尚实”的校训。
竹子的后面是我们的教学楼及师生宿舍,这里有设备齐全的电脑室,阅读室及多媒体教室,给了我们优质的学习环境。旁边是宽敞的操场,那里是我们锻炼身体和玩耍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多欢声笑语。
我爱我的学校,我爱这个大家庭。
【篇三:我家的小狗】
在生活中除了我们的爸爸妈妈,还有我们的朋友、邻居、亲戚等等,这些人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些东西陪伴着我们,那就是小动物们。
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在所有的小动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狗。因为小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仅能与人交流,还能带给我们温暖、快乐。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的同学家里的大狗生了8只小狗,因为太多了,所以就给了我一只。刚来的时候,这只小狗只有巴掌那么大,眼睛却圆溜溜的,黑的晶莹透亮,它的毛是黄白相间的,耳朵还立不起来,一直耷拉着,样子特别可爱,小尾巴一摇一摇的,特招人喜欢。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小黄”。小黄吃的特别多,每顿饭都要吃将近半个馒头,还要有一颗鸡蛋黄,不然不吃饭,吃饱的饭以后就自己躺倒自己的窝里睡一觉,有太阳的时候,它就会跑到太阳光底下,晒晒太阳。它走起来的样子也十分逗笑,尤其是它吃饱的时候,跑起来就像
一团肉球,特别惹人喜爱。
我最喜欢它睡觉的时候,把小肚子露在外边,咕噜咕噜的,小嘴巴还一直动,估计是做梦梦见啃骨头了吧!
如今我已经上寄宿制的学校了,很少能见到小黄了,一周才能见到一次,有时候会特别想它,小黄,你知道吗?你也要想我啊!
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呵护它、保护它!
【篇四:爱有时很简单】
有人说:爱是一道繁复冗杂的数学方程式,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中间永远都有等号连接着。
有人说:爱是一个枷锁,因为爱的责任,我们成为了囚犯。
而我要说:爱,有时很简单。
每个人因为人生的际遇不同,所以对爱的意义的诠释就不同,爱给予心灵的震撼也就不同。
那是发生在一个上学日早上的事。我因为生病了,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发发牢骚。我上的是寄宿制学校,离家很远,一个月才可回家一次。起初我是不愿意来这上学的,但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却以外面的学校教学质量好为由,强行把我送到这里。现在我又生病了,心里自然觉得委屈。还记得,昨天,打电话回家时,一向倔强的我在电话这头哭得连话都讲不清了。边含糊不清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边控诉爸爸的不是,结果却遭来妈妈一句:要自立更生,以后,你总会离开我们身边的。我便气恼地挂了电话,心里更是有无尽的委屈。拖着带病的身体坚持上课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我在心里一遍遍地骂着爸爸。突然,眼角不经意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门外徘徊,是爸爸,我赶紧向老师请了假,向爸爸走去。
“爸,你怎么来了?”我仍然不敢相信站在面前的人是爸爸。
“你不是说生病了吗?我不放心,来看看你,好点没?”爸爸很焦急地询问着我的病情。
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这一次不是委屈的泪水,而是感动的泪水,感动于爸爸给予我的那份简单的爱,简单的父女之间的爱。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爱的戴体。例如,很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它们都可以承载住你那满满的爱。
爱,有时很简单
——后记
【篇五:母爱的温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她们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我们身上。在那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在寄宿制学校,一星期难得见母亲一面,每个星期,母亲总是会早早的接我,带着我回家,一见面,母亲就会走上前,亲切地叫我的名字,从我手中抢过最重的东西拿,边走边说:“背这么重的书包,快有五十斤了,都快把你压成驼背了”。边走边问我这个星期学校发生的事,向我讲述这星期家里的事,在谈话中,我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到了家,母亲便问我想吃什么,说完便大张旗鼓地忙了起来,即使是冬天,母亲头上也会滚落下汗珠,不一会儿,一大桌丰盛的菜变做好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便开心地笑了,在母亲的微笑中,我感到了母爱的温暖。
升入初二,加上期中考试的临近,作业自然多了起来,我便忙忙碌碌不停的写,已经到了晚上十二点,屋子里静极了,只听得见挂钟在嘀嗒地响着。只剩下我的书房里的灯关和写字时沙沙的声音。因为夜深了,我觉得有点冷,身子蜷缩在一起,每到这时,母亲就会踩着极轻极轻的脚步,动作非常非常轻缓地在我桌子上放一杯蜂蜜水。看我也没有说话。母亲看了我一会儿,便又以极轻的脚步转身走了。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
由于学业的繁重,这几次回家,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回去的一天半里也没有和母亲说什么,但我心里知道,母亲在我回家后总是默默地付出,帮助着我,为我做了很多。等到有时间了,我一定要给母亲洗洗脚,捶捶背,对她说一声“谢谢”,用我的行动去回报母亲那如甘泉、如春风、如阳春三月阳光般温暖的爱!
【篇六:给父母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还记得你们梦寐以求的第一声爸爸、妈妈吗?光阴似箭,14个春秋已悄悄走过。14年里,我叫过的爸爸、妈妈已不计其数,你们把这两个词当做宝贝,把他们视为春风,视为珍珠……
还记得你们第一次叫我走路吗?那时的我,很不争气总是摔倒,你们没有放弃,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学会了走路,你们的脸上便洋溢着花儿般的微笑,那微笑中有骄傲,有自豪,也有欣慰。
还记得第一次送我上寄宿制学校吗?那个夜晚,你忙到了很久很久,为我想这个,忧那个。当时的我真的很聪明,什么事也不想,早早的便睡了。第二天你那大大的深深的熊猫眼让我知道你彻夜未眠。到了学校,您又是一阵啜泣,好像再也见不着我似得。我却笑着说,妈妈不如我,这样大了还哭鼻子。
还记得第一次打我吗?那次,考试考得很糟糕,一再向你们隐瞒不告诉你们。后来,你知道了,脸色突然大变像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样子,那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了我的脸上。瞬间,我便感到火辣辣的,哇哇大哭了起来,而你也在偷偷拭泪。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虽然这些第一次或许很恐惧很烦恼,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你们陪同我度过这些第一次,它便是甜美的,幸福的。
爸妈我想对你们说,如果你们是大海,那么我便是海中的一条小鱼。如果你们是天空,那么我便是天空中翱翔的一只小鸟。爸妈,你们是圆心,我是半径,女儿长得再大,走的再远,都走不出你们关爱的视线。如果有人问我,脸上为什么洋溢着微笑,我会自豪的告诉他,那时因为我沐浴着阳光,而你们,就是那温暖灿烂的阳光地带。
爸妈,你们永远是女儿最坚强的后盾,你们辛苦了!女儿永远爱你们!
祝你们身体健康、顺顺利利、开心每一天!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女儿:申佳琪
【篇七:碎片化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们的档期通常都排的满满当当,被切割成一个个小版块,我们,称之为,碎片化。
生活在上海,这个一线沿海国际化的城市里的我,生活在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在学校里,每分每秒都被合理安排,不会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从早上起床开始,我就成了一个闹钟——一到指定时间,就准时报时,停下手中做的事去做另一件事,你晚了一秒别人就多了一秒,竞争无时无刻在进行。
我看过郝景芳写的那本《北京折叠》,那本书似乎遇见了未来的世界,人们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好每一个48小时的周期。其实和我们挺像的,只是我们的世界不像书里的那样那么的发达,我们所有人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只需要自己安排好每一个周期,每一个碎片化的周期。
因此,合理而有效的安排时间成为了每个老师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给我们安排了足够多的作业,用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有些人而言安排时间很简单,但对于我这种拖延症患者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所谓今日事今日毕,但我偏偏就要把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完成。这样碎片化的生活其实对我还有点好处,至少能让我逼迫自己去计划好一分一秒的时间,而不是发呆发呆就浪费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其实有好有坏,不同的人看法也不一样,但至少,遇上了,我不后悔。
【篇八:我的父亲】
看着这张身份证上的照片,不知是多少岁时照的,但肯定不超过25吧。照片上的人头发略微凌乱,胡子拉碴,只有那张我与之酷肖的脸,还能让我分辨出这人是我的父亲。
那时的父亲应该还在乡下教书。他出生在农村,家中兄弟姐妹共五,日子贫困而又艰难。所以父亲工作得很早,在十五岁的时候,还没上完中学的父亲就开始教别人念书了。现在他已是公务员,职务也不算太高。四十岁的他在事业上不会再有太大的飞跃,但他是成功的。父亲靠着自己的努力从草根阶层进入了管理阶层,靠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了属于他的天空。我敬佩他的不屈。
父亲算得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时尚男人。
家中的大事起决策性作用的从来都是父亲。他很会待人接物,在工作上也颇有领导风范,在大场合上讲话清楚从容。父亲在家里虽不喜欢干家务(酷爱围棋和电脑),但做饭的确很有一手。比妈妈做出来的东西还要好吃三分,虽然比不上大宾馆里大厨的手艺,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味道。在我上了寄宿制学校后,每周回家,父亲都会做好吃的给我吃。我留恋他的手艺。
父亲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懂许多知识,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他教给了我很多东西。他教过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人绝对不可以太聪明,太聪明的人会很孤独。大家会害怕你的聪明,害怕太聪明的你会在背后算计他们。他教过我做人要大气,凡事不可斤斤计较,不能只顾着自己。偶尔吃点小亏也没关系,要有大将风度……
我想我不太聪明,也不一定会干成什么大事,但我希望可以领会父亲所教给我的做人的道理。
这就是我的父亲,我深爱着的父亲、我一直都很敬仰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