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面团子的作文

【篇一:寻年味】

自从腊八以来,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浓浓的年味,我则在一旁寻找着自己眼中的年。

足不出户,家中就有年味。在椅子和桌子之间,有一根竹竿横跨当中,就像是一座由两端架起的桥梁,而在这“桥梁”之上则挂着串串油汪汪的腊肠,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还有那条条令所有猫咪都无法抗拒的美食——咸鱼。它们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使之垂涎三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鱼和腊肠在年饭中都市必不可少的美味。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过程中也毫不缺乏年味,更为春节的到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景,先把上联贴上去,再就是下联,最后是贴对前先一幅对联的概括,是有着画龙点睛之笔,锦上添花之妙作用的横批,贴好过后,红底黑字的春联甚是好看。红底让人能感受到春节到来的喜庆和欢乐,而黑字透露着袭袭油墨香,看起来赏心悦目,更加沁人心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走出家门,在这大街小巷之中凡是有一颗玩乐之心的人,都会手拿摔炮,毫无半点忧虑之意,随地一扔,“砰”的一声,正随着声音,其中之物质散落开来,怎能不让人感到刺激和有趣?也因此,整条大街都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从中不难体会到大家对过年的期待之情。

今天正好是全家动员蒸包子的大好时机。只见我爸在潇潇洒洒地从推满面团的缸中掏出一个面团子,电光火石之间,用手指头向中间挖开一条缝,再接着挖出面团的容积,并手疾眼快地把馅儿塞进当中,最后投入蒸笼之怀抱,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照这般进度,蒸笼中已经放满包子,再把四层蒸笼放在灶炉中一蒸,热气腾腾,象征着“蒸蒸日上”。

我也被这满屋子的水蒸气笼罩住,久久无法释怀,不禁感叹:这真是一派香甜而又忙碌的年味啊!

【篇二:快乐的元宵节】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又恰好是元宵节,学校要举行猜灯谜和做元宵的活动。同学们都非常高兴,连空气里也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随着人流来到学校的体育馆,一进去我就看见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灯笼,高高地挂在空中,漂亮极了。同学们有的在仰头观看,有的还在驻足思考,还有的已经跳起来摘灯谜了。我走过去随意挑了一个红灯笼,打开了纸一看,谜面是:像人又像狗,走路时像狗,又有人的手。我看了心里面暗暗高兴,因为我以前已经猜过这个题目。我不假思索地把灯谜纸条给摘了下来,准备去体育馆外面领奖。

我走到外面,把纸条给大队委的时候,我心里面暗暗祈祷:“对!对!一定要猜对啊!”果然,那个大队委说:“正确。”我心里面有说不出的高兴,想:“终于可以抽奖了。”我虽然只抽到一个学分,但我还是乐滋滋地跑回了教室。

猜灯谜之后,我们又回到教室里面来学做元宵。

三位热心的妈妈和一位奶奶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陆奕帆同学的妈妈和陆老师负责教我们做。

陆妈妈先来给我们做演示。首先,她拿起一个面团子,放到手心里,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放到面团子上面,像转圆圈一样搓。好了!一眨眼她已经把元宵外形做出来了。接着,她用拇指在元宵中间按一个洞,再把元宵托在手心里,用中指、食指按住。突然,陆奕帆妈妈手里的元宵像风车一样转了起来,不一会儿,用来放豆沙馅的洞就捏好了。

这动作看似容易其实非常难,许多同学捏得不是奇形怪状就是粉身碎骨,不得不重头开始。我也是在陆老师帮助下才做出来的,最后,再把豆沙放进洞里去,可有些人因为刚才做的有些裂缝,面皮子不是扯断了就是撑破了。我慢慢地摸索出了诀窍,先把四周的皮拉一拉,再封口粘好,搓圆就完成了。

元宵被拿去煮了,许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吃了,老师看着我们的滑稽样,便给我们每人先分了点剩余的豆沙馅解解馋。元宵终于出锅了,许多同学口水流下三千尺,放下装豆沙的盆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元宵来。

不一会儿刘同学就叫道:“我吃完了,锅里还有吗?”其他人也在飞快地吃着,王同学一个还没吃完就急着把第二个塞进了嘴里,丁同学干脆就直接把一个元宵一口塞到嘴里。大家吃着自己做的元宵都觉得很幸福,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篇三:包饺子】

今天是冬至,妈妈已经在厨房忙活起来,说是要给全家饱一顿饺子吃,我自告奋勇加入妈妈的包饺子队伍,妈妈欣然同意了。我也开心地不亦乐乎。

第一步是准备饺子皮。妈妈帮我在面盆中倒入几勺生粉,然后加入适量的水,便让我和面。我上下翻打着面团,将面团拍、压、打、摁着。过了一会儿,一团结实又均匀的面团子便被我和好了。接着是擀面皮。从大面团子上揪下一块面,在面板上揉成小团子,再揉成条形面团子,尽量长一些。之后,用刀把长形面团子切成一节节的小面疙瘩。随后,把每个小面疙瘩用擀面杖擀成厚度均匀的面片,饺子皮大功告成。

接着是拌饺子馅儿。把绞好的猪肉馅儿放进大盆中,然后放进去切好的芹菜丁儿、十三香、香油、盐、少许酱油,用力延一个方向搅拌。不一会儿,飘香的饺子馅儿大功告成,香味扑鼻而来。

最后是包饺子的过程。拿出之前擀好的饺子皮,平摊在手掌心,用勺子挖出一小块饺子馅儿,放在饺子皮的正中央,然后双手把饺子皮合上,对整齐后,沿着边儿把饺子皮的边缘捏紧。最后,再用一只手把饺子从腰部拗一下,这样,饺子便可以站在席子上了。

第一次包饺子,让我学到很多,真开心!

【篇四:家的味道】

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独特的食品,我的家乡──汝阳也有很多,比如上店的麻花、柏树的红薯、靳村的香菇……但我最爱的还是妈妈做的红薯面条。从小到大,每次妈妈做红薯面条不管我饿,还是不饿,我都要吃上一大碗。那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红薯面条的做法吧。

首先用开水将红薯面烫一下,揉成鸡蛋大小的团子备用,然后开始用温水和白面粉,和成后揪成馒头大小的面团,然后用白面团子将红薯面团子包住,按扁、开始拿来擀面杖擀,擀得时候得在面饼上撒点玉米面粉防止面饼粘住,每次看到妈妈做这道工序的时候都觉得妈妈的手像在变魔术一样,只见面饼卷在擀面杖下不停地转着圈,一圈一圈地面饼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薄。不一会就擀好了,妈妈就会将面饼叠起来,然后用菜刀切成两厘米宽的面条,至于宽度完全由个人喜好了,这样面条就算完工了。

接下来就是做调面条用的料汁了,爸爸妈妈总是喜欢吃蒜汁,也就是把蒜、姜捣碎放入盐,醋香油等调的汁。他们总说红薯面条配蒜汁最好吃,但我还是喜欢妈妈炒的番茄鸡蛋来拌面吃,我觉得这样吃起来更香,所以每次做红薯面条妈妈都会做两种料汁。

料汁做好就等水开下面了,水开后把面条放进去,再加点青菜,三分钟后就可以捞出来浇上汁,一碗妈妈味的红薯面条就做好了。红薯面本身淡淡的甜味加上料汁的香味,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吃的时候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大口吸入,一碗下来甚是满足。

妈妈跟我说她们小的时候经常吃红薯面条是因为那个时候吃不起白面,所以红薯面就成为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日常主食。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食品的种类也是愈加丰富,我们随时都可以吃到各种美食,但在外边吃多了总会腻,可妈妈做得红薯面条总会让我时不时的惦记。可能它的味道里包含着一股浓浓的家的味道吧!

热门推荐
1同学生气了
2制作润唇膏
3愉快的赏花之旅
4文具盒里的对话
5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6差别
7爸爸,我想对你说
8小白兔
9我喜欢打乒乓球
10责任在心,争做担当少年
11品位书香,迎奥运作文
12守住心中的希望
13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
14忘不了那处沿途风景
15末来的学校
16写坐过山车的作文
17遇见
18第一次诵读比赛
19语文作文优秀
20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1碎片化的生活之美
22奶奶,您听我说
23我爱我的家乡——十堰
24一分钟有多长
25我爱画画
26生态之我见
27生活中的坚强
28敢于面对现实
29有意义的六一
30姿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