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原知的作文

【篇一:与书为伴】

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与书为伴,让我健康成长。

——题记

我喜爱读书,它让我从盲目走向成熟,让我理解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思念。

我喜爱读书,它让我从无知走向成熟,让我明白了何为爱国。爱国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死不瞑目;爱国是“遗民泪入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期盼;爱国更是“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旷世情怀。

我喜爱读书,它让我健康,成熟,让我懂得了爱情的内涵。爱情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亘古眷恋;爱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睨与坦荡;爱情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追求。

读书伴我成长,给我启迪,为我指引正确的方向。

李白的潇洒与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的自信与博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为之震撼。

李清照的凄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悲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让我震撼不已。

谭嗣同的正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辛弃疾的豪壮“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杜甫的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情绪澎湃。

在我失落时,它给了我自信;在我失败时,它给了我坚强;在我成功时,它给了我鼓励。

漫漫人生路,会有得有失,有悲有喜,朋友会背叛,亲人会离开,可唯独书不会,它会给人精神的支柱,为人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是人最忠实的朋友。

与书为伴,共度一生。

【篇二:在这片热土的天空下】

在这片热土的天空下,需要的,不是其他的,而是一颗心,一颗爱国心。

——题记

艾青曾说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被土地孕育的人们。他们怀着这份感激之情,用自己的汗水耕种,将满腔的热忱投入祖国大地上,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阴暗潮湿的监狱里,是谁,写下了不朽的诗章?是谁,屹立了不倒的精神?又是谁,洒下了不悔的热血?面对尽锁的让人进出的门,敞开的让狗爬出的洞,还有一张张狰狞的面目还在高声喊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他们渴望自由,却深深的知道:人的身体怎么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于是他们选择了死亡,用滚烫的鲜血来唤醒麻木无知的人们。这片土地,因为他们的鲜血,花儿开得愈加灿烂,愈加夺目;因为他们的鲜血,草儿愈显青翠,阳光衬得愈加耀眼……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铁栅外的阳光和雨露,让他们舍弃了铁栅外焦虑的亲人?是心灵!他们是时代的先驱者,他们用醒目的颜色来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爱之片土地,因为爱之利的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诗人唱出了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心声,揭露了历史天空下百姓的痛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节书生,柔弱不已,可脆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铮铮铁骨和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亡算什么!死亡仍无法阻挡他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望。临终之际,留下殷殷叮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心跳停止了,那份爱,依然紧紧地凝固在历史的天空,散之不去。

在这片热土的天空下,有雄伟的山川,碧绿的河流,青翠欲滴的森林,勤劳朴实的百姓。这片土地,又怎能燃人不爱,不为之付出?李贺亦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又何尝不是这种心态?为君,更是为国为民。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其他的,仅仅是一腔热情,一种意志,一颗爱国心!

【篇三:的作文】

也许,昨日的你还沉浸于玩泥巴的热烈气氛中,还对床上的一大堆芭比娃娃依依不舍,而且还趁着大人不注意是而溜出家门去捅马蜂窝。而这天,你已对儿时的泥巴抛弃脑后,还一大堆地狂欢与街道......

这一切的一切,你感觉到了吗?感觉又是什么呢?哦!原知:长大的感觉真好。

长大的感觉真好。感觉象春天里的一阵风,让人心随飘飘;感觉象夏日里的一杯茶,尝进口中有过熏人的味道;感觉是秋天里一张坠落的枫叶,让人虚感年华;感觉像冬日里的一堆雪,洁白无暇,空净而纯白。

长大的感觉真好。感觉中有点枯燥的味道,随即翻上心得日记,心里便亮开了光,感觉中有点飘浮的味道,到了办公室经老师一番修理也就风平浪静,感觉中有点滑落的味道,为什么要滑落。唉!心不在焉,回家被骂。感觉中有点兴奋的味道,兴奋什么?s.h.e的新歌上市了。哦,原先如此,快打开单放机,装上一盘,任你听个没完没了。

长大的感觉真好。早晨6:00起床感觉有点忙,但回头一想,进教室琅琅上口的感觉还是较好。午餐有点饥饿的味道,下课铃一响,前线又忙于打仗,感觉学校的生活有点忙。晚自习才上三节,抛开课本,回到床上。可,好像感觉有点不妙,又回到教室报告。感觉中的日子就如此,晚上睡觉嘴里含一丝微笑。彼此,感觉中的一天真好。

长大的感觉真好。感觉中好像去过英语角,是自我感觉那里的一切都比别的地方要好。感觉中去石阶盘坐的时刻,心里怦然心跳,担心自我学青蛙乱跳。感觉中有点在草坪打滚的味道,狼狈的样貌,逗得大家开颜而笑。感觉中有几分秋天的味道,伏在草丛中,翻一页书纸,而感觉到了一中的秋天也有另一番味道。

长大的感觉真好。感到你能够放声大笑,感觉你能够纵横霸道,但感觉中也会掺杂一点火药的味道,熏得人已满脸通红、两眼泪掉。

长大的感觉就是这样。酸、甜、苦、辣……样样俱备,你感觉到了吗?

让我们一齐放声说道:“长大的感觉真好。”

【篇四:生命谈】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呢?怎样正确地对待生与死呢?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生死观体现着不同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诗人克家曾写过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开头的两句是这样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两句诗看似矛盾,令人费解,实则不然,它恰好折射出两种不同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上就有这么奇妙的事,有的人虽然死去了,但他们却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最熟悉的雷锋同志,他在人生征途上只度过了22个春秋,但他却用自己火热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后人永远赞颂的歌。又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生奔走于枪林弹雨中,来往于友好国度之间,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受到许多国度人民的敬仰。还有赖宁……他们都找到永生的最佳方式,他们永远活着,永远年轻。

相反,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们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利,身为人民的父母官却不为人民排忧解难,整天想着如何找借口挪用公款以供挥霍。正因为他们作恶多端,罪行累累,人们诅咒他们——这些社会败类“不死何为”?

面对死亡,后者充满畏惧,他们想方设法寻求长生不老药。古代秦始王对死亡害怕简直发狂,他未步入老年,就早已感觉到死亡的威胁,他把全国三百多个方士都召到宫中来为他日夜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

在中国古代,许多贵人死了,丧葬都隆而重之的,不但用无数珠宝玛瑙,还要活生生的人来陪葬。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更残酷,更残忍的吧!由此可见,他们对死亡的畏惧是何种程度了。

但英雄是不怕死的,这样的英雄比比皆是。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泰然处之,临死还思念着国家民族的安危,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即使不能死得轰轰烈烈,也要死得其所。“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壮志豪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生与死呢?你是否找到答案呢?

热门推荐
1我爱读书交流会
2植树节作文
3我有了一对翅膀
4我爱春天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教室旁的“小树林”
7令我感动的人
8一次有趣的活动
9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
10校园我成长的摇篮
11我的外婆
12我身边的小能手
13青春作文
14感恩老师
15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16爸爸的鼾声
17未来的世界
18父母的爱
19抓鼠记
20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21寻春
22我的弟弟
23我的理想
24今晚新月如钩
25畅想2059
26的秋天作文
27人间有味是清欢
28优秀作文
29池塘游记
30今天我当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