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国庆假期里,妈妈带我和几个约好的同学一起去看《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引起,是在清朝末代,那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当时的朝廷为保自己的利益,于是就狠心把四川割给了日本,把台湾割给了香港,孙中山正因不想再见到,朝廷割自己祖国的肉,于是就到处发起呼吁,由此引发了革命。孙中山的第一次起义是在广州,由黄克强带领的一百位年轻小伙子参加起义。可是因为朝廷有重兵把守,所以起义失败了。
在这一百多位年轻小伙子中,我最敬佩林觉明,他为了起义胜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虽然身上已有无数的新伤旧伤,千疮百口,但他仍然坚持在战场上,攻打敌人。战争结束后,他不幸被朝廷捕获,无论怎样的严刑拷打,他就是不肯招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敬佩他,如此顽强,我敬佩他,不屈不伸!
《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启发了我,中国,有着光辉的历史,也有被凌辱的雪耻,这些英雄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新的中国!从现在起,我也要努力学习,为崛起中华,我要认真读书!
【篇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湖北旅游。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我们来到首义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先生身穿长袍,面南而立。再往里走,是一幢西式的二层楼房,整幢房子都是棕红色的,又名“红楼”。步行入内,我们依次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会议室等古色古香的房屋。接着,我们看了革命壁画,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先烈们留下的一些战斗血衣,刀、枪、大炮等战斗武器。我们还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写的“博爱”、“天下为公”。再往里走,忽然我眼前一亮,那些战士们的腊像栩栩如生,有的扛着冲锋枪,有的推着大炮,跑在最前面的那位战士挥舞着大旗,张着大嘴仿佛在喊“冲啊……”战士们是多么的英勇啊!
时间过得真快,参观结束了。这次参观让我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多少革命党人用鲜血换来的。
【篇三: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场伟大的起义。它,昭示着封建统治的崩倒;昭示着冉冉东升的人民希望之光;生在新中国的我们,应当秉承着革命先驱不朽的精神,带领中国再次走上繁荣昌盛的道路。
“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这便是辛亥革命所体现的勇武精神;敢为天下人之先的创新精神;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光明重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凌辱,革命先驱展现出了中国人应有的气节,顶着黑暗,寻求光明,带着迷茫的人们探求自由、民主的道路,推翻腐败的清王朝。何其英勇、何其睿智、何其无畏。勇绝、智绝、壮绝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朝的灭亡,就是清王朝发展的必然。辛亥革命是迷途中的路村,亦是打破黑暗的光束;革命志士纷纷循着路标,走在革命道路的前沿;迷茫的热血青年正在革命的路口徘徊,那丝光束,点燃了他们内心的希望。辛亥革命将封建帝国推向覆灭的边缘,人民拍手称快,各地纷纷高兴义旗。中华人民即将从被欺压的耻辱中走出来。此举可谓一呼百应,首义先驱奋臂一呼,带领热血的民众纷纷投身到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中。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被此义举所惊醒,渐入民主时代。
程正瀛的第一枪,带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带动了各地的响应;此为历史发展之必然。岁月如歌、沧桑巨变,武昌城头的枪声渐渐远去,起义硝烟稍稍散去。历史的年轮,一圈圈泛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数首义列士,以他们的鲜血熔铸成不朽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永在。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场伟大的起义,那些大勇的烈士和那些鲜为人知的革命者,我们更应该带领新中国走向未来的光明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