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新的领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但每次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和领悟。在我身上,也是如此。
初读——迷茫
“终于读完了!”我趴在桌上,手边是厚厚的一套?三体?。天哪,怎么会写的这么难懂?一个一个我闻所未闻的物理名词仿佛扑面而来,把我淹没在它们的汪洋大海中。我试图回想那些故事,可那些名词固执的冲上前来。我便放弃了,盖上被子就开始睡觉。正好什么都不想。
再读——惊叹
禁不住老师与同学的再三推荐,我又捧起了那本被我遗忘在角落里的书。
拍掉上面的一层薄薄的灰尘,露出的是一个身着军装的女子,站在落日的余晖下仰望着一个星球。翻开书,从叶文洁向守宙发射信号时我对他的痛恨;她害死丈夫时的绝情;她在审讯室里的绝望;三体上的荒凉。一切又是那么的真实。从《黑暗森林》里的末日之战,千余精英战舰竟像放鞭炮一样瞬间几乎全部爆炸,令人震撼的大场面决不亚于任何一部电影,罗辑的意气风发,他的颓废,一切又那么真实;他的无助、他的逃避,又那么虚无漂渺。到了《死神永生》,银河的二维化印在我的脑海里,像极了达利风格的画。
我惊叹与他的功底,他的书像黑洞一样,把我吸引,无法自拨。
又读——深思
我读了一遍读又一遍,总希望能从书中找出一些东西,还真被我发现了,不过……
叶文洁在文革中的变革令我痛心,从四位面壁者接任时的,万民赞讼,到最后的不管不问、恶语相向;在末日战争前的“自信”到末日战争之后的万民惊恐;从罗辑的救世战略提出到他再次被唾弃;从联合国大楼前万民对程心的请愿到她执剑失败后的万民鄙视。那些人的人性是可憎的,更是自大的。用科技麻痹自己与他人,以自己的喜恶评价他人……
这,是人性吗?我不得不去思考。
【篇二:三体读后感】
《三体》是“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很好看。今天,我把它推荐给大家。
《三体》描述的是距离地球约4光年远的半人马座三星生活着三体人。它们经过了200多个文明的轮回,在地球上文化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三体人接收到了红岸基地发射的信息,并发出了警告。但三体人元首知道后立即让智子(被改造成超级计算机的质子)锁死了地球人的基础科学,还派出了杀气腾腾的宇宙舰队向地球进发。人类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地球人组建起了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还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弱点,制定了“面壁计划”,选出了四位“面壁者”。三体人也从地球叛军选出了“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了智慧博弈……
《三体》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章北海和罗辑。章北海他很有头脑,料到了人类在末日之战必然失败的真相,为人类保存了5艘恒星级战舰,组成了星舰地球。罗辑则做了两次救世主,拯救了太阳系的人们,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成为罗辑那样的英雄。
在整个三部曲中,我认为第二部完成度最高,也最好看。有时我会想:要是有一天,三体人真的来了,怎么办?当然,这只是幻想。
看完了《三体》,我发现:科幻小说的很多东西就如同我们看的神话,而神话里的东西已慢慢成为现实。从古至今就是因为人类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脚步,不断地向未知探索,才使得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