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葬花词的作文

【篇一: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

又是一个夏天,我独自坐在秋千上轻轻的荡着,默默的想念着你。抬头看看天空,蓝得耀眼,蓝得令人心迷。渐渐地,我的思绪飘向远方……

在那个灿烂的夏天,我认识了你—慧。那是你转到我们班,一直不爱说话。我试着接近你,向你打招呼,你只是微微一笑,你笑时会露出两颗门牙,不乏可爱。我总是找话题跟你聊,尽管你没有多余的话语,但我很高兴,因为你已近开始放下芥蒂,接纳我。

渐渐地,你开始向我敞开你那封闭的心扉,我和你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每次下课,你就挤我座位上来,我总会让出一半的座位给你,我们俩就这样背靠背坐在一起聊天。我们从八卦聊到时事,从古典聊到流行,从唐诗宋词聊到校园小说,从人类起源聊到未来梦想……

我们突发奇想,把写了愿望的纸条挂上树枝;我们在学校的沙池里埋下写了我们名字的贝壳;我们装伤感的吟诵《葬花词》,学着林黛玉葬花;我们一起坐在台阶上,托着腮帮望着天空发呆,享受那份难得的静谧;我们把一只受伤的小鸟带到医务室,求老师帮忙治病……我们曾在一起哭过,笑过,吵过,闹过,有过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但我和你最难忘的是—我的左手牵着你的右手走在学校的小道上,嗅着花香,应着清风,唱着我们爱唱的歌儿……

一切还是那么平静……

可你在一天的放学后,告诉我一个坏消息-你要转学!我顿时懵了,我拼命的为你为什么,你只是低着头默默的哭,我抱住你,靠在你肩上,顿时,两行热泪从眼角流出,我们只是这样抱着,哭着,谁也没说话,任凭风儿从脸颊拂过,拭干我们的眼泪。

我们相处的最后一天,我牵着你的手,把拥有我们美好回忆的地方都去了一遍。几近黄昏,我从口袋里缓缓的掏出我为你准备的礼物—一个手的形状的精美项链,我翻开衣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露了出来“我准备了两条,你一条,我一条。”你伸出手,摸着还有我体温的项链,眼泪顿时涌了出来,我紧紧的牵着你的手,回忆起种种往事,眼泪不争气的落了下来,尽管我们约好谁也不哭……

再见了!我的朋友,是你的陪伴,温暖了整个孤单季节。美好的回忆是我们青春所有纪念,相信我,所有离别是为了重逢的那天。让我们之间的每一瞬间停留在永远……我的左手旁边是你的右手,我一直在你的左右。

【篇二:我的“恋人”】

“书卷多情似恋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知何时起,我便开始谈恋爱,我爱上了书,终日与书不离不弃。

我听到过杜甫的感慨,在茅屋,在雨夜;我看到过紫荆城上空的弯月,落寞时,傍徨时;我嗅到兰亭周边的花香,意境起,思绪飘。这些,都是书馈赠给我的。我欣赏鲁迅犀利的文笔,我敬佩孔子的仁爱,我理解仲永的无奈,那些,都是书告诉我的。

自我遇到我的伴侣之前,我一直被困在一个四面八方好像都没有路可走的迷宫里。我被一团雾气所迷惑,让我觉得书干燥无味,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一只只黑色的蚂蚁,会吞噬你的心灵。我一直无法走出迷宫。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怎么了,四大名著风靡校园,掀起了一场热潮。那时候,几乎每人都有四大名著中的一两本,不爱看书的我就纳闷了:这几本书真有那么好看吗?都好像着了魔一样。难道古人在书上是了魔法?

因为好奇,我在同学那借了一本《红楼梦》。本想随便翻翻,但我却被这本书吸引住了。从那以后,我一有时间就拿起来看。

书被我像珍宝一样细细品味完了。我曾感叹到结局的悲伤:黛玉的抱憾而亡,宝玉的看破红尘,宝钗的夜对孤灯,以及贾府的衰败柳条。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黛玉。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就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的插进了我的心中,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从那以后,我与书谈起了恋爱。现在,读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

书,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给我乐趣。它是我最敬爱的老师,最亲密的伴侣。

【篇三:静静地接受成长】

“你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时间苟延残喘,无可奈何……”第一次听到这几句歌词时,便觉得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它的流逝带来了我们的成长。

可是,曾经的我是十分抵触这份成长的。当一个人慢慢衰老,变得不再美丽,动作开始变得迟缓,直到垂死,这是一个我不愿接受、面对的事实。那时的我认为,时间让我们成长,成长让我们失去,失去又意味着让我们一点点走向死亡。

后来逐渐长大,和不少经典书籍交朋友,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成长还可以是这副模样:申力雯说“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刻”,村上春树说“大人是不动声色、不会偷偷想念不会回头看的人”,丰子恺认为通过时间的冲刷“可以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我开始思考,时间流逝,成长除了带来衰老,还带来什么。

偶然再翻起小时候看过的《红楼梦》,读后的感觉却全然不似当年。年幼时读《红楼梦》,脑海里只记得林黛玉和贾宝玉发生过一段凄婉爱情。现在再读,却仿佛读出来黛玉在森严冷漠的大家庭中寄人篱下,渴望一份真挚感情的心;看到如一池灵动活水的黛玉,在面对封建枷锁时不甘束缚的心;看到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家庭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听到黛玉在百年前轻吟《葬花词》时的泣声……《红楼梦》仿佛带着我走进了大观园的世界。这时,便觉得这是时间成长所带给我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铸就,而是当你的理解能力及人生阅历,随着时间流逝增长后,再度与经典的作品相逢。仿佛又离它们更近了一步。这种说不清的感触,使我相信这是时间、是成长带给我的礼物。

现在,我依然在成长,并伴随着老去。但我不再抵抗。我开始向往,向往阅尽人生后的苏轼还能说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向往叶芝“等你老了”时回忆“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的美好。

我将静静地坦然地接受成长。成长,是一种美丽。

【篇四:小忆我的“作文生涯”】

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不甚太好,总羡慕别人写的美文,佩服他们的文字功底是如此之高,竟有如此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总想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收获甚微。可回忆起我的“写作生涯”,真的感慨良深啊!

小学时,老师总夸我的作文写得好,每每都喊我上去读自己的作文。小学时,我走的是幽默风趣路线,因此每次读时,下面的学生总时不时地大笑。现在翻开自己小学时的作文本,也还被逗得乐不可支,文章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童言无忌的味道,令人禁不住发笑。可文章里也没有什么好词,也没什么好句,有的只是一种童心的幽默吧!

小学高年级,大约是五六年级时,老师规定作文的优美性,规范性。于是,我无奈放弃了幽默这一正火的行业,走向青春路线。于是文字里工团有了一些青涩,有了一些所谓的成熟。为了满足老师的要求,每次写作文时,我都要绞尽脑汁,非得塞几个成语、谚语上去。否则,就视为不过关,是要重写的。正因为这样,我的作文显得十分生硬,多了许多繁文缛节。

现在,上了初中,又要放弃青春路线,改走成熟路线了。每次看到同龄人的作文,总无比地羡慕他们,心想:“自己要有这么好的写作水平,那该有多好啊!”中学的作文大都要求记叙中穿插议论,这对我来说,无非是比“登天还难”。因此,我不得不多读一些书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佩服古人的智慧,短小精悍的诗词中竟隐含了如此之多的情感。我叹,原来文章如此精辟!但依我的能力是无法写出如此短小而又精悍的文章的!于是,我只能再次叹息;我佩服鲁迅的睿智,能以独特而又敏锐的目光旁观人情冷暖,写尽人生百态。我叹,文字可以如此地犀利,但是这世界,以我的年龄,以我的思想是无法去冷对的。再说时代变了,又有多少能让我们“横眉冷对”的呢?我佩服季羡林、余秋雨的优美笔调,我叹,原来文章还可以如此优美,可我没他们那种智者的心境。

于是,我在茫茫文章中寻找自己的路线,我想写出像李清照的”悲悲凉凉”,写出像林黛玉的《葬花词》,可是我的人生不是悲惨,又何来的悲伤情绪去写悲伤文字;我想写出像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样的豪迈,可是我本身没有那股豪气,又如何写出那般的豪迈的文字?终于在试了许多途径后,我不得不放弃,还是走自己的平凡路线吧!

于是,我的作文就走上了平凡路线。

【篇五:我是“红楼迷”】

合上《红楼梦》,心中暗暗伤感。原本一时兴旺的荣国府,就这样败落了?

我是个“红楼迷”,一想到《红楼梦》里的情节,就两眼闪闪发亮。没事了,也常问爸爸妈妈,你最喜欢哪个主子、丫环,最讨厌哪个?

因为常读《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我倒记得清楚:黛玉漂亮,可多愁善感,内向,还有点儿小心眼;宝钗爱笑,性格外向,给人一种好感;宝玉……丫环可好:紫鹃可爱,袭人聪明,晴雯漂亮,平儿冷静……

刘姥姥曾一时成为我们的关注点。记得那一次看新版《红楼梦》中,她老人家头上戴满了花,进了荣国府凑热闹,把我和表姐笑得死去活来。

可因王熙凤等人后来做错事,臭名远扬,被抄家,再后来,主子丫环们,赶的被赶,嫁的被嫁,出家的出家,荣国府就衰败下来。

曹雪芹不是有才,而是太有才了。以前,我一见《红楼梦》就生气,真想把那书给撕了;如今,我懂得了欣赏这令人痴迷的著作,而且有不少长进。

妈妈给我在电脑上查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书籍,找不同时期拍的电视剧,可我看得还是不厌其烦。

我从小就爱设计发型、服饰,对《红楼梦》里的古装美女的指指点点评评论论更是家常便饭了。“这个好,清一色的长袍和淡蓝的丝带,搭配不错!”“那个一点儿品位都没,黄和紫搭配,多难看……”

一次,听黛玉吟唱《葬花词》,我心中又发伤感,只记了最后两句:“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想到如今黛玉死得这么惨,又起了同情心。

我看曹雪芹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可把一块美玉想成了一个人,作品又这么出色……

噢,新版《红楼梦》开演了,我要去看了。拜拜!

【篇六:八年级寒假作文】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你,你柔弱的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用无力的玉手软弱的摆着手中的花锄。一片片花瓣被你扫起,在旁人看来,你葬的是花。但你在心中知道,你葬的不仅是那落花,还有那一缕缕随影而飞的花魂。你也是一缕花魂,在大观园中尽情的展现着你的美。你如诗,如画,如歌,如梦,如幻。有人说你尖酸刻薄,可又有谁知你在夜深人静之际的泪光点点;有人说你故意使自己倩影袅袅,如一阵柔风。但这原本就是你,毫无矫揉造作。谁人懂得你寄人篱下的痛苦?潇湘馆旁的竹叶摇曳着,却催人泪下。你是一位诗人,写的`诗句句含愁,字字带泪。你是否记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唉叹呢?你与宝玉的木石之盟,让人潸然泪下,又有谁知你在宝玉与“林妹妹”成亲时在潇湘馆用那无力的手将诗稿扔进火中?你最终香消玉殒。一段葬花词,亦是一曲离人之殇,愁断了千古女子的悲伤泪。

【篇七:让我沉醉的美】

午后的一抹阳光,鸟儿把诗词丢进了我的茶杯,小睡过后惺惺忪忪,呷一口绿茶,忆起了古诗词中的那些失落、美丽、消散的女子,温婉的阳光让我沉醉在那片花田。

“红藕香残,玉簟秋”,遥看李清照划着小船而来,憔悴的面孔,“人比黄花瘦,”失去了丈夫,深感百般寥落,只能悲叹,哀求“云中谁寄锦书来”,一袭白衣,落寞而孤寂。

微风中有人悲泣,恍若隔世,黛玉唱起了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桃花片片,宝玉在远处张望。红楼女子命多坎坷,黛玉焚稿自尽、熙凤受冤而走、元春死不瞑目、睛雯被赶出府,那些曾是翻云覆雨、受尽宠爱、补孔雀裘、撕扇一笑的千金,却因为怨恨、冤错而香消玉殒。

再看那些“春日凝妆上翠楼”中的少妇们,在春光明媚中,对窗而愁,于是便有了一声又一声的《闺怨》,仿佛看到戴花涂脂的姑娘,坐在窗前蹙着眉,百无聊奈。不如像木兰一样替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痛痛快快地做个巾帼女英雄驰骋疆场,英姿飒爽。不要像潇湘二妃哭夫哭得竹林满泪斑。束发系带像妇好,木兰一般,保卫国家。

再看看那些红颜,古诗中不乏她们的影子,《西施》中诉说了国家灭亡本不是西施的错,当年献美人计,西与郑两位美人相对坐在镜边梳妆,连大臣们走过都不无惊叹。如今却怪罪西施一个柔弱的女子,实在是一种悲哀。更有写宫中妃子们的生活不如寒鸦,更不敢诉说,怕鹦鹉学舌的悲伤,宫中繁琐,妃子们更是小心,不敢出错一步,倒不如采莲的女子轻歌痛快,在藉花深处留下笑声、歌声。

更有那个“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女子,与年轻的诗人偶遇,一笑定情,而如今却只留下一间空屋,只有“桃花依旧笑春风”。

夜间的寂静,在一片珠翠罗绮溢目中,偏有这样的诗人,只梦见一个素颜白裳的女子,寂静而美丽。

那些诗歌,写了天上的嫦娥,地下的妃子,天上的麻姑,地下的女侠,而她们一起舞动,便成了古诗词中不可缺的美丽。

我喜欢她们的娟秀和飘逸,在人世沉沉浮浮。

在古诗中曼舞,她们给我的,是令人沉醉的美。

魂归梦醒,阳光照在茶杯上。

【篇八:倘徉在书的海洋】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少时,这句话就已伴随着我了。

或许刚开始时,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物件,但当我真正意识到它的乐趣时,书,就已经必不可少了。

在刚入小学吧!父母就开始极力培养我对于书的兴趣,在家里的书柜上码着整整齐齐的一列书:从拼音读本到儿童绘本,从诗歌散文到文学名著,不可计数,以致于那时的我对这些新奇的书本爱不释手。无时无刻,走到哪里手上都拿着本书,出去玩耍也不尽兴。父母开玩笑,说我都可以拿书当饭吃了,我立马回敬,反正老师说书本来就是“精神食粮”嘛!父母笑笑,你还有理了。但当然,看到我对书这么感兴趣,他们还是很乐于其成的。

最令人回味,引人深思的就是四大名著了,在我看来,它们仿佛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用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叙述篇篇或传奇,或精彩的故事。

四大名著部部皆是精彩绝伦,可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曹雪芹以略带悲情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家族的繁盛兴衰,宝玉黛玉的痴痴恋恋。最喜欢的还是清高孤傲的黛玉,也悲怜她的孤苦无奈。还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执着着自己的那一份清纯,有着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只是令人叹息的是她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纵使大观园热闹非凡,却总是有患得患失。而她,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至今犹记读《红楼梦》的心情,浅浅读过,看见的是荣宁二府的兴衰,理解内涵,瞥见的是雾里拨不开的辛酸。“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文学的真谛就在这里。

畅游书海,体会文学的魅力,领悟书籍的精彩,不仅带来无穷的知识,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充实感。

【篇九:读书真好】

我想,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盐水,存有一丝芬芳。然后等候着,在一个书香氤氲的年头里,慢慢拼接成一个蔚蓝色的海洋。

旧时微风拂月夜,杨柳岸,晓风残月。当月夜又至,已经是我喜欢上他的第5个夏天了。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姿意流淌,他的文字却依旧能让野草在焚烧之后燎原,洋散满地,恍然间犹如碎媚。那些曼妙的诗行会在刹那间腾起薄而幽深的浓雾,枭鸣如歌,凝成未知名的情愫。叶赛宁,那个笔尖有花,喜欢尖刀的男子,终于在诗歌的尾声缓缓轻吟:

“或许你还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不重开的花朵。”我知道,我深爱的叶赛宁正安睡在黄泉畔的湿地。

伊人回眸泪倾城,白堤旁,云影环绕。在落花纷飞如雪的日子里,我看见那个眉眼安然的女子。走在行道树边,没有纷繁芜杂和风沙的沧桑,像是西湖的毛尖或者武夷山的碧螺春。从东亚跑到了北丰,留下了若干清灵飘逸、浪漫而热烈的文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在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也从不寻找。”三毛,你用文字许下了一座不败的城。

花本无心碎自怜,园林里,风起朦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若说没有缘,花中又是谁的牵挂?你曾用干净白皙的手写着《葬花词》;用剔透的噪音诉说红楼旧事;用深邃的瞳孔倒映宝玉的影子;用处世不惊的脸抵抗封建的吞噬。我记得你说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想有多少泪珠,才经得起秋流至冬尽。

竹牍墨香间,素月高悬,文字为房;腹有诗书词,无酒自醉,标点作窗。

读书真好。

热门推荐
1美丽的张家界
2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3带着梦想一起飞
4美妙的乡村生活
5雷锋精神传万代
6三国演义读后感
7军训日记
8跳火群
9那次我选择了忍耐
10割稻记
11游雕塑公园
12未来的衣食住行
13童年的一件事
14美好的时光
15真假美猴王新编
16忘不了
17快乐的一天
18我的母亲
19扇出来的母爱
20下册期末考试作文
21钢琴也是学校
22读《自然之道》有感
23我心中永远的美好
24年的作文
25泸沽湖
26难忘的第一次
27想象出来的大楼
28走错的也是路作文500字
29期待
30与海伦·凯勒对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