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冬天的校园】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空中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
一进校门,还在沉睡中的校园鸦雀无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透过密密麻麻的雪花,隐隐地看见一排排顶着“白雪帽子”的万年青在风雪中毅然挺立着。近处的房檐下和光秃秃的树枝上挂着一根根冰柱,有的像把透明的刀,有的像小宝塔,有的像倒挂着的葫芦……形态各异,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雪住了,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了。它像一位蒙着白色面纱的害羞少女,把柔和的目光投向宽阔的大地。顿时,沉睡在梦中的校园苏醒了,琅琅的读书声穿越清凉的晨风,在校园上空回荡。教室外寒气逼人,可是教室内却春意融融。
太阳渐渐升高了,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宽敞的教室里,同学们又来到了操场上做操。大家步伐整齐,动作坚定,伴随节奏伸手、弯腰……
太阳光越来越强烈了,照在雪地上,洁白的雪在阳光的映照下,变成了粉红色。到了同学们喜爱的课间十分钟了,大家有的跑步,有的跳绳……最有趣的数男同学的打雪仗了,只见雪球有大有小,在天空中飞舞,突然一个雪球击中了那个正在做“子弹”的同学的屁股,随着“哎哟”一声,那个同学向前扑去,顿时,他的脸上沾满了雪,变成了“圣诞老人”,大家不由地哄笑起来……
啊!我爱冬天的校园,因为它像春天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篇二:美丽的阳台】
我家有一个美丽的阳台,阳台上种着许多植物:有夜来香、芦荟、韭菜莲、牵牛花、粉掌等等,把不大的阳台装饰得十分漂亮。
几株夜来香长的很茂盛。傍晚时分,迎着清风,她们开放了: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微风中晃动着自己的小脑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芦荟有好几盆。她们的叶子一层一层,像小宝塔一样。叶片长长的,边缘长着许多小刺,挺直的叶片就像一把把利剑刺向高空。每片叶子看起来都很厚实,翡翠一般,碧绿无比。
韭菜莲是最漂亮的:粉扑扑的花瓣,粉得那么好看,就像小姑娘一张张绽开的笑脸。花瓣中央是金黄的花蕾,细细的、长长的,微风习来,她频频颤动着自己的“小脑袋”。她的叶子和韭菜一样一条一条的,搭配着白色的根,漂亮极了。
我喜欢这美丽的阳台,因为阳台上这一棵棵生机勃勃的植物,这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篇三:母亲花】
“五一”节假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无锡的鼋头渚游玩。我惊讶地发现花园里密密麻麻的花丛中布满了一束束不知名的花,花色特别丰富:白的纯洁、红的鲜艳、黄的灿烂、蓝的碧蓝,好似一座座五彩缤纷、错落有致的小宝塔,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沁人心脾,使人着迷,还引来了许多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不停地穿梭嬉戏着。
我疑惑地指着这些花问爸爸:“这么美的花,是什么花呀?”“孩子,这是鲁冰花。你听,花园的喇叭里吟唱的可不就是这首歌嘛。鲁冰花也叫母亲花,象征母爱……”爸爸热情地给我讲解着。原来,这就是鲁冰花,它虽是山野之花,却是小草的伙伴,也是大地的儿女,更是伟大的母亲。谢落时,它无声无息地凋零,悄无声息地混入泥土,无怨无悔地呵护着花朵,真是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使我想起了三年级上学期的事。那一次,我的脚扭伤了,爸爸出差在外,妈妈每天都背着我往返学校。我的体重已经不轻了,趴在妈妈背上,总是慢慢往下滑,妈妈使劲往上一托,步履突然蹒跚起来……我挣扎着要下来,“没事,趴稳点。”妈妈仍坚持着。我看见妈妈的脸颊上滑落着颗颗晶莹的汗珠,似乎还在冒着丝丝的热气,我再也不敢随便乱动,乖乖地任妈妈背着。
在我心目中,妈妈更像是一朵鲁冰花,且比鲁冰花更坚强,更勇敢。
【篇四: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首赞美竹子的诗。我非常喜欢这首诗,更喜欢竹子的那种宝贵精神。
竹子,没有娇艳的花朵,可它坚忍不拔;没有婀娜多姿的娇态,但它亭亭玉立。
残冬的余寒还没有结束,新生的竹笋就在地下悄悄地萌发了。
当春雨滋润大地时,竹笋急切地冒出地面,活像一座座黄里透绿的小宝塔,散布在竹林之中。
夏雨洗礼中,竹笋变成翠绿色的新竹。新竹不断地向上蹿着,渐渐地脱出层层笋叶,换上了碧绿的外衣。
立秋以后,许多树木开始落叶了,而竹子傲立在风霜中,不怕风雨,给人以启迪。
数九寒冬,万物凋零,竹子却斗志昂扬地面对着寒风暴雪的考验,并努力地积蓄着养分,准备来年更加蓬勃地生长。
我爱竹子,爱她那“宁折不屈”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的生命力;爱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拼搏向上的品质,更爱那些具有竹子的精神、气质和品质的人。
【篇五:松果壳的秘密】
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在公园的石子路上悠闲地散步。就在旁边的草地上,我突然发现了两个松果壳静静地躺在那里。我像发现了宝贝一样赶快将它们捡起来,一手拿着一个仔细端详着,它们像两朵棕色的花朵,花瓣一层一层地向外侧绽开着;又像是两座棕色的小宝塔。我觉得松果壳样子真奇特,可以扩充到我的玩具队伍中去,于是就将它们带回了家。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正好顺便给松果壳也洗了个澡,然后把它们摆到了我的书桌上。晚饭过后,我去收拾书本,突然发现我的松果壳像被施过了魔法,奇迹出现了:松果壳变成了两个椭圆形的松果球。原来的“花瓣”全都一个挨一个地紧紧地贴在了一起,真是不可思议!我赶紧叫来妈妈,妈妈也觉得非常神奇。于是我们开始从网上查找资料。原来,松果壳内有一种海绵体,它吸足水分后就会紧紧依偎在一起,而当水分都蒸发掉之后,就会松弛开来。第二天早晨,松果壳果然又“开花”了,真是太有意思了!
我想我可以给我的好朋友表演一个松果壳魔术,只要他们还没有发现松果壳的秘密!
【篇六:蟹黄汤包】
我们泰州的美食小吃虽不豪华,但却丰富。街头巷尾到处可以买到好吃的食物,而我比较喜欢的是泰州著名的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在泰州早茶中已不算稀奇。这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来到会宾楼品尝那里的正宗蟹黄汤包,让我饱饱口福。蟹黄汤包要现吃现点,我们点单后,没过多久,一笼香喷喷的蟹黄汤包便做好上桌了。那小汤包的皮薄得很,包住了里面鲜美的汁水。看,那小巧的形状好似一座座小宝塔。如果不是上面还有圈凹凸不平的地方,就真像圆鼓鼓的小气泡了。
其实,蟹黄汤包的制作过程还是很繁琐的,首先将准备的蟹黄和蟹肉与熬出的蟹油炒出香味,再用处理过的猪肉沫与蟹肉搅拌并加入佐料,让馅的味道能更加的鲜美,最后再把它包成包子,不过最后一步还是很难的,要保证皮的薄而皮又不破还是需要很高的技术的。
蟹黄汤包的吃法也是很讲究的。我第一次吃时,看到这晶莹透明的皮,闻着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我恨不得一口就“了结”它。妈妈却跟我说:“蟹黄汤包吃时要先咬个洞,把汁都吸走。它的精华可全在汤汁里哩!”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先咬个洞,顿时,汁水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涌进我的嘴里,鲜美的味道不停地冲击着我的味蕾。把馅和皮醮点醋,咬一口鲜鲜的、浓浓的、咸咸的,让你吃了还想吃。我忍不住抢着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我满口留香,啊!真是美味之极啊!
有时候吃得太快也不好,比如有一次包子刚上来,我便迫不及待的抓起来就吃,结果包子烫得我直吐舌头。
中国各地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却都表现了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来到泰州,让我免费帮你做次美食导游吧!
【篇七: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要带你们游览一下美丽的风景。
现在,我们在颐和园的大门,绕过这个大殿,我们便可以看到有名的长廊。看,它像不像一条长龙?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一眼望不到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颜六色的画,上面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还讲述着一些故事呢,有的画上还有名家的书法作品。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大家抬头看一看,是不是很美、很漂亮、很有趣?再看看长廊两旁的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真是五彩缤纷,你们说呢?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的山了吗?那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看一看,有没有看到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那座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小宝塔,它那黄色的琉璃真是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郁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正前面来看,昆明湖静得像一面光滑的镜子,绿得像一块翡翠。向东眺望,还能隐隐约约地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呢。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一次也看不完,希望你们有机会再来细细游赏一番。伴随着夕阳日火红的阳光,我们今天的颐和园之旅到此就结束了,很荣幸今天能当你们的导游,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再次在颐和园相会,再见!
【篇八:印象西湖】
雾渐渐散去,天空露出一丝丝微弱的阳光,寒风吹动着枯黄的杨柳枝,湖边的小道上游人如织,初到西湖,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杭州这座美丽而有韵味的城市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三潭印月”这个景点。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它堪称人造园林艺术精品,由三个小宝塔组成。据了解,每逢农历十五的日子,月光可以通过宝塔外侧的圆孔折射到湖面上,人们便能在湖面上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月亮,场面非常壮观。
漫步在湖边,放眼望去,苏堤和白堤犹如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的漂浮在湖中,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湖面并不平静,泛起层层的涟漪,来往的游船尾部把湖水划出小小的浪花。湖边晨练的人们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打扮喜庆的游客们,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悦。刹那间,随着音乐声,一股股巨大的水柱迅速向上喷起,在空中组成各式各样的造形,气势恢宏,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
西湖的美景,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印象中。西湖如画,一幅唯美的画,不论春夏秋冬。
【篇九:家乡的竹园】
我的家在乡下,那里有着成片的竹园,竹子环绕在村的四周,就像驻守的士兵保卫着我们的家园。我喜欢那清脆欲滴的竹园。
每当春天快来临的时候,小竹笋已悄悄地在生长,人们称之为冬笋,也叫团笋。乡下的人们总会想方设法把它挖出来运到城里来卖,能卖个好价钱。因为冬笋味道鲜美,所以春节前后人们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美味可口的冬笋。到了三、四月份,鹅黄色的新笋已钻出地面,仿佛林立的小宝塔,它的顶上黑中带绿,这时的笋外面明显有一层毛茸茸的细毛,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毛笋,也叫春笋,这时价格不怎么好,人们一般会用它加上其它的干菜晒成笋干,留着来客时拿出来招待客人,拿它蒸肉吃或做汤喝,可以说没什么才可和它比拟了。毛笋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土有多硬或上面压着多大的石块,笋都能从下面钻出来。人们根据笋的好坏进行选择,把粗壮的笋留下,让它长成竹子。
晚春时节,笋会迫不及待的脱掉外衣,任由春雨的洗礼,成了嫩竹,脱壳不久的嫩竹子颜色是嫩绿的,竹节处有一圈白色,不久之后会抽出嫩叶,它的叶子比老竹子的叶子显得更加翠绿。
到了炎热的夏天,那些竹子都长大了,一阵大风吹过,竹子会随着风向而摆动,仿佛绿色的波涛,起伏不定,显得气势是那么雄伟,我们放学归来,经常会来到竹林里嬉戏,玩耍。有的小伙伴掰下一些老竹枝编成帽子扮演红军,在竹林里“打仗”。有时我们会抓住一棵弯弯的竹子荡秋千,十分有趣。
秋高气爽的九月,地上长出了一枝枝细长而又清秀的笋鞭,其得名因其形状像鞭子的缘故,这时我们便到园中去挖掘,家里又增添了一碗笋汤。
冬天是百花凋谢、树掉叶的季节,可竹子仍然葱绿提拔,下雪时竹叶上托着一团团的雪,煞是好看。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