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间桃源】
寒风凛冽,万物萧条,河水携带着时光往东跑,一去不复返。忆当年,这儿还是黄泥小路,尘土飞扬。看今朝,已是阳光大道,亭台驿站,小桥流水。漫步在长达42公里的绿道上,四处张望,风景非常。
感受着脚下平坦的道路,聆听着溪水奔涌。虽身处严冬,但也有别样的情趣。
看,右手边山上是千奇百怪的岩石。有的像迷路的羔羊,抬头张望;有的像饥饿的雄狮,张牙舞爪;还有的像下凡的仙女,嬉戏打闹。但最著名的是那位无头婆婆和小媳妇。她们的故事都家喻户晓,我便不多说了。
再走下去便是倪翁洞了,这儿最著名景点是那“阳谷三窍”了。她的三窍分别是灯盏洞、米筛洞、读书洞。在早晨太阳升起之时,阳光射入三个洞穴中,由此得名。倪翁洞边上是独峰书院。背倚好山,面临练溪,为宋元人大书院之一。此等悠远历史底蕴,也难怪仙都有争夺5A景区的力量。
走出倪翁洞,扭头便可以看见镶嵌在山间的小赤壁。她好似神龙盘踞过后留下的痕迹。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绝美风景。
再向前走,便到了仙都的鼎湖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到她“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雨天点来。皇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鼎湖峰作为仙都的“C”位担当,真是名副其实!其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直刺云间,高170。8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峰”。山脚下是来来往往的游客,半山腰是爬山登顶的游客。如不便登山,则可以坐缆车上山。山顶上有商贩叫卖着,增添了许多乐趣。而那棵偌大的许愿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条子,迎风飘扬。从这里往下看,壮观的鼎湖峰一览无余。“好高啊!好美的石笋啊!”“不愧是5A景区”不断有人赞叹。作为缙云人我感到骄傲与自豪。我放慢了脚步,加入他们中间,也当作是第一次来玩。重新认识她,她确实改变了很多。平坦的道路,崭新的建筑,多样化的设施,越来越为游客着想。“以人为本”,这大概就是5A的一个代表吧!
离开鼎湖峰就往朱谭山,这里是仙都最浪漫的地方。平静广阔的水面,古老的石桥立于溪上。可以漫步在小桥上,看着溪水翻滚,听着哗哗流走的声音。如在清晨,小桥便在雾气缭绕中,偶遇老汉拉着老牛从桥上而过,宛如世外桃源般,清静而美丽。桥的二头有大片的平地,一片种满了玫瑰花,另一片种满了向日葵花,仿佛置身花海。你若到此处,还有机会遇到拍婚纱照的新人哩!这美丽的花海既见证了他们的幸福,又送给他们美好的祝福。
最后一站,便是铁城了。这里是烧烤、爬山的好地方。宽阔的溪边干干净净的鹅卵石,炉子一放,便可以烧烤,香气四溢。溪对面便是风景优美的芙蓉峡,游客可以坐着小筏过溪而至,然后顺着小道爬上山顶一睹风光。至山顶还可以大吼一嗓子,听着峡底悠扬的回音。
近年仙都的旅游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很多电影电视都在这边拍摄,带动了缙云的经济增长。政府不断在景区投入的建设,我相信仙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返程路上,回首再望。阳光大道上有快乐驻足,林荫小道上有笑声回荡。即使溪水携着时光向东跑去,但随着一起逝去的是当年。而今朝,是一个焕然一新的、与时俱进的世外桃源——5A仙都!
【篇二:我的家乡】
家乡,是什么地方?是养育你的地方,是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我的家乡位于浙南腹地,有个如画的名字—缙云,它并不像杭州那般出名,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说起缙云,立马就能联想到仙都。仙都最出名的也莫过于那直入云霄的鼎湖峰了。鼎湖峰究竟有多高呢?直到现在还是绕在我心里的一个谜,他就像一个遍经沧桑的老人,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茕茕孑立。峰顶,有一弘清澈见底的潭水。潭重视成群成群的石斑鱼,四处乱窜,如那幼稚的孩童,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岸边的松石。仙都是缙云的一大标志,可缙云的迷人可不知在仙都有所体现。如碧玉一般温润的好溪,滋养着我们世世代代勤劳的缙云人民。
鼎湖峰总是那么明媚,一年四季都拥有着不同的美。
来,鸟语花香,鼎湖峰脚下的潭中锦鲤嬉戏,带有游人往水中投入几颗褐色的饲料。峰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峰顶,松树傲立,像是一个个智慧的老人在给我们指点迷津,树下还星星点点的撒落了一些小小的不知名的小花,让人好生喜欢。
冬至,本事绿意一片的鼎湖峰被一点点的薄雪所覆盖,峰脚下的潭中有一点儿薄冰,峰上起先还有一点绿,越是往上,便越是雪白;峰顶的青松仍是泛着绿,尖儿上确实被雪花给扣上了一点白色的帽子。分明是与春截然不同的景象,却也仍就是那样清丽动人。
缙云,那么美丽,那么动人,它是我的故乡,是我出生的地方,养育了我的地方,那块我深深的爱着的地方。
【篇三:美丽的家乡】
来自广袤原野的长风,烟开杨柳湖山的墨色,中原起伏的麦浪,打开了鱼米之乡的味蕾,流丽清婉的声腔,传唱黄河圣君的贤良;高耸入云的山石,凝聚古老部族的历史。这,就是我的家乡——缙云。
缙云,一座诗画小城,它坐落在浙江丽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诗画般的美丽风景。它,正以惊人的速度闪耀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仙都,是缙云的一个小镇,那高耸入云的鼎湖峰,正屹立于此。鼎湖峰高170多米,如同一支巨大的竹笋钻出地来,直耸入云,又如一只火箭,随时准备着向天空飞去。在鼎湖峰旁,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环绕着整个缙云。它,便是好溪,好久好久以前,好溪如同一条柔美的丝绸,轻轻地落在缙云这个小城里,不停的造福着两岸的人民,清晨的时候,乳白色的雾好像淡雅丝绸,一缕一缕地缠在鼎湖峰的腰间。漫步在此,放眼望去,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缥缈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好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也仿佛身临于仙境,云雾迷蒙,山连山,水连水……渐渐的,太阳从遥远的天边缓缓升起,渺渺的云雾悄悄散去,巍峨的鼎湖峰在阳光照耀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秀丽。微波粼粼的溪面反射着太阳的光芒,犹如撒下了一颗颗金子。小花小草也苏醒了,展示着自己的笑容。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露珠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一阵微风吹来,拂起了溪边杨柳的枝条,杨柳是大地的秀发,在空中轻轻飘荡着,微风拂过水面,水上顿时出现一条转瞬即逝的狭长的银色薄箔。
雨中的仙都也是美得如画如诗,雨,悄悄地来了。“沙沙沙,沙沙沙”雨仿佛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曲又一曲美妙的音乐。山上的花草经过这雨的洗淋,绿的清晰、绿的秀丽、绿的耀眼,鼎湖峰在雨中依然笔直的站立着,雨中是那么的朦朦胧胧,却蕴含着神秘的美。一峰一水,朝朝暮暮、日日月月的陪伴着缙云。他们就是缙云的明珠,时刻闪耀着光芒。
缙云的这座山峰,诉说着缙云的悠久文化,它是缙云人民的辉煌。缙云之美,展现在缙云的自然与人文,它正以多彩多姿的姿态面对全世界;这座小城的发展,正讲述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篇四:缙云仙都 人间仙境】
人们都说,仙都风景美如画,一谈起缙云,人们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仙人故居”——仙都。2019年末,仙都更是被国家评定为5A级风景区,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于是,怀着对仙都的美好回忆和向往,我重新回到了风景如画的仙都,打算来一次故地重游。
一路上环境清幽,清澈的小溪伴随着马路蜿蜒进入深林,沿路的树木苍翠挺拔,适逢下完一场小雨,群山在云雾缭绕之间,只隐约留给人一个朦胧的身影,当真是如“神仙居”一般神秘美丽!
来到仙都景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仙都最著名的“鼎湖峰”,当地人又称其为“石笋”,170多米高的石块在溪边拔地而起,我站在底下向上望,不由自主的感到头晕目眩,这让我不禁感慨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欣赏完神奇的鼎湖峰之后,我们就前往黄帝祠宇参观。黄帝祠宇坐落在鼎湖峰边上,我们沿着古色古香的小路往黄帝祠宇走,小路边上的池子里有一群群金红色的锦鲤,它们在池水中跳来跳去,仿佛在欢迎前来游览的客人。
走到黄帝祠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龙纹汉白玉,汉白玉上的花纹做工精致,巨龙栩栩如生,为黄帝祠宇增添了几分气势。我们拾级而上进入到主殿,就看到轩辕黄帝威严的站立着,目视前方,守护着富饶美丽的神州大地,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黄帝祠宇人很多,但大家都很安静,井然有序的参观着。
出了黄帝祠宇,我乘着缆车到了高处。从高处往下看,在一片苍翠的树林间,好溪犹如一条飘逸的织带点缀其间,大概是哪个小仙女遗落在这儿的,又为仙都增添了几分“人间仙境”的意味。好溪上飘着几只竹筏,船家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不徐不疾的划着竹筏,这样的仙境,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也沾染上了几分隐士高人的气息。
这一趟仙都之行让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人间仙境的魅力,在成为5A级风景区之后,我相信,将有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篇五:浓浓的乡情】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自古以来,“故乡”都是心灵的寄托,心神的向往,返璞归真,归的亦是一份童真。
——题记
我的故乡——缙云,如似小桥流水人家,坏境优美,民风淳朴,是个美好的地方……
云雾缭绕,山峰高耸,仿佛高出了天,穿过了云,这便是我们这的一大特征——鼎湖峰。
话说这鼎湖峰啊!甚是壮观,高耸之雄伟,虽巨大,但不失优雅之美,顶尖云雾朦胧,就好像给鼎湖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峰旁的高低树木,俯仰生姿,树与花相互映衬,花与草交融点缀,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鼎湖峰前流淌这一条蜿蜒的好溪,溪上还有一座石板桥,就好像是好溪的一条灰黑的丝带,凸显好溪的“性感”,把好溪点缀的那么婀娜多姿。水面上,漂浮这一只只竹排,那真所谓是小小竹排画中游啊。泛舟好溪,微风轻佛,竹排在溪上轻轻摇摆,好像躺在摇晃不定的摇篮之中。柔柔阳光的沐浴及清清湖水的滋润,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会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惬意……
累了,困了,倦了……可别忘了品尝我们的特产——缙云烧饼。
外皮透着金黄,上边洒落着丝丝芝麻,就像孩子的脸上跳跃着几颗调皮的的小豆豆。在烧饼还冒着热气时,赶紧咬上一口,嗯,香!太香了!皮薄馅多,外脆里儒,里面的肉还泛着点点有光呢……想着,幻着,口水直流。
烧饼,简直是百吃不厌,就好比是皇上的御膳,人间的极品,包您吃的停不下嘴。……
故乡,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儿女,形成了一方风俗。
故乡,它是我们落叶归根的土地,我们之间,就着说不清的关系,就好比血脉相连。
故乡,无论我们身处何处,你的浓浓深意,我们永远不会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