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遗的作文

【篇一:跟非遗传承人学剪窗花】

今天是寒假的第二天,天气晴朗,一朵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空。下午。妈妈带我去萧山日报社1楼食堂参加跟非遗“昭东剪纸”传承人裘一锋老师学剪窗花的活动。

我到了不一会儿,裘老师就来了。老师先做了自我介绍,给我们发了彩纸和剪刀。他还说剪的好的小朋友和剪的创新的小朋友有奖励。大家都兴奋极了,都想得到奖励。

裘老师介绍了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和剪纸的步骤。他先教了我们团团圆圆的团花,又教了像古钱币一样的铜钱花,最后教了一刀剪天鹅的技法。剪纸真神奇啊!只要剪几刀就能变成美丽的窗花。

我的团花作品入选了十佳,得到了老师亲笔题字的招财进宝大公鸡剪纸一枚。我真是太开心了!我喜欢剪纸。

【篇二:我是非遗传习人】

第一次接触非遗,是通过暑期杨浦区少年宫艺术社团招募,原本喜欢绘画的我经学校老师推荐学习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花样经剪纸。

从入门的第一天起我就被少年宫民族工艺馆内细如发丝,小若针孔的剪纸作品所深深吸引。那富有灵性充满动感的镂空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我更被那想象丰富,思维精巧,构思多变的视觉艺术所震撼!

为学习掌握剪纸技艺,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我都一如既往。我不但熟练掌握每次所学,而且还创作了自己的作品,爸爸还饶有兴致地根据图意配上毛笔书法图文巧妙的结合起来。爸爸还在朋友圈推出我的每次学习作品,谁知好评如潮。鼓励与鞭策同行,学习与创新同在,为了拓展我的思维,我还利用在少年宫学习的课余时间到“民俗文化大讲堂”聆听专家学者的声音。尤其是第三讲华师大民俗研究所博导田兆元教授关于《民俗传承与雅致生活养成》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明白了民俗非遗文化既能提升人们的素养、品位,也是我们雅致生活的体现,这更加坚定和增强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我的不断进步和出色表现被少年宫评为“非遗优秀小传人”。我的参赛剪纸作品《皇帝的新装》还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上海市第三届剪纸里的童话’作品展一等奖呢。

非遗文化虽是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但被时下人们当成了新生事物来猎奇,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与飞速发展的时代脱轨了,还没有溶入我们的生活并被广泛普及。做为非遗优秀小传人,我不仅为中华民族灿烂的非遗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为她的传承和发扬深感责任重大。我想让非遗文化与时代同步、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也想让源于生活,取之生活的非遗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我更想把祖国的明天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绚丽辉煌!

【篇三:走进非遗文化展】

2018年2月5日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坐车来到位于忠旺路的新华区文体中心,体验非遗文化活动。展厅内人山人海,宋老师点名集合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三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亲手体验一种非遗项目。

我们首先来到了木板年画的展台,是一个木板上刻着精美的线条,用沾了红色颜料的刷子刷满,再把纸放上去,固定好,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拿一把干刷子不停地刷,这时一件精美绝伦的年画就诞生了。

之后我们又去做了手工头饰和布艺。手工布艺是做挂坠,我和奶奶一起动手,奶奶帮我缝针,我负责穿线、修剪、装料。我们还见到了缂丝、铁板画、石头画……很多非遗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很多非遗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丽和神秘。

【篇四:走进非遗】

感受棕编之趣,传承指上非遗。十一月九日,我们来到八里庙村社区跟随马以花老师体验了棕编之趣。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棕编这一非遗艺术:棕编就是巧妙地利用棕叶的天然色泽及质感编织出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编蚱蜢。这是入门级的棕编。稍难一些的作品有蜻蜓、燕尾鸟等。”

蚱蜢?这种昆虫我可是观察过不止一次了,不知道用棕叶编出来的蚱蜢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呢?

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条长长的、翠绿色的棕叶,编出来的蚱蜢颜色一定很好看。

“大家看好了!把叶梗绕个圈,将叶片套在上面拉紧。像这样左右各编一次,叫做一对。一共要编四对,不要数少了!”

啊?原来这么简单。我还以为有多难呢!我信心十足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将叶片弯圈、拉紧,可无论我怎么拉拉拽拽,总也打不成一个正确的结。

我焦急地想:这蚱蜢可真难编!正当我满头大汗的时候,老师来了:“这里要将叶片折过来绕,就像这样。”老师边说编了一个结给我看。

我恍然大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麻利地编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结,心里美滋滋的。一旦掌握了技巧,我就编的越来越熟练了,领略到编织的乐趣,不禁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不知不觉编织接近尾声,我暗自嘀咕:“老师编的蚱蜢活灵活现,而我的看上去略显生硬。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我皱紧眉头,仔细对比。原来,我做的蚱蜢的腿和触角都是直直的,而老师示范的都是弯的。

最后一条腿弯折结束,一只栩栩如生的蚱蜢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十分得意,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上挥舞。只见它触须微微颤动,六条腿蓄势待发,如同一道绿色的闪电,顺着我挥舞的方向腾空而起,仿佛要带我一同来到野外,追逐打闹,嬉戏游玩。老师还说:“棕编还有稍难一些的作品,比如燕尾鸟。”

指间飞舞别样真,质朴无华野趣浓。非遗文化,星火不断,代代相传。

【篇五: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

9月15日的上午,我们身穿校服,头戴红帽子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的活动。在学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叶店祠堂,和六位非遗传承老师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文化。

这次活动分为六个项目,有书法、布艺、剪纸、版画、漆画和竹碳泥。我们其中的10位小朋友跟着倪老师学习漆画,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画板,每2个人共用一个调色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画漆画。先用红和蓝调成淡紫色,用来勾画花的轮廓;再用红和白调成淡粉色,用来画花苞;接下来用黄和蓝调成绿色,用来画叶子;最后用黄色画花蕊;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就完成了。

这次学习各种婺文化的同学们都很兴致勃勃地听老师们讲课,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着自己的成果,大家都咧开嘴笑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婺文化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习更多的婺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婺文化。

热门推荐
1吃一堑长一智
2丢三落四的我
3爱的力量
4我的书屋﹒我的梦
5寒假趣事
6假如我有翅膀想象作文
7雪糕雨
8给自己一个微笑
9小雪花旅行记
10悄然而至的秋姑娘
11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12写身边有特点的人
13带着梦想起飞
14往事
15写给哥哥的信
16路上的发现
17念你来看荷
18寒假开学第一天作文
19我爱我家
20最爱的蘑菇屋
21
22学打乒乓球
23有你,真好
24留住年华的芬芳
25描写接力赛的作文
26看电视
27我的乐园学校的操场
28我家的淘气包
29寻找童年的足迹
30军训日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