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遗的作文

【篇一:跟非遗传承人学剪窗花】

今天是寒假的第二天,天气晴朗,一朵朵白云飘在蓝蓝的天空。下午。妈妈带我去萧山日报社1楼食堂参加跟非遗“昭东剪纸”传承人裘一锋老师学剪窗花的活动。

我到了不一会儿,裘老师就来了。老师先做了自我介绍,给我们发了彩纸和剪刀。他还说剪的好的小朋友和剪的创新的小朋友有奖励。大家都兴奋极了,都想得到奖励。

裘老师介绍了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技法和剪纸的步骤。他先教了我们团团圆圆的团花,又教了像古钱币一样的铜钱花,最后教了一刀剪天鹅的技法。剪纸真神奇啊!只要剪几刀就能变成美丽的窗花。

我的团花作品入选了十佳,得到了老师亲笔题字的招财进宝大公鸡剪纸一枚。我真是太开心了!我喜欢剪纸。

【篇二:我是非遗传习人】

第一次接触非遗,是通过暑期杨浦区少年宫艺术社团招募,原本喜欢绘画的我经学校老师推荐学习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花样经剪纸。

从入门的第一天起我就被少年宫民族工艺馆内细如发丝,小若针孔的剪纸作品所深深吸引。那富有灵性充满动感的镂空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我更被那想象丰富,思维精巧,构思多变的视觉艺术所震撼!

为学习掌握剪纸技艺,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寒风凛冽,我都一如既往。我不但熟练掌握每次所学,而且还创作了自己的作品,爸爸还饶有兴致地根据图意配上毛笔书法图文巧妙的结合起来。爸爸还在朋友圈推出我的每次学习作品,谁知好评如潮。鼓励与鞭策同行,学习与创新同在,为了拓展我的思维,我还利用在少年宫学习的课余时间到“民俗文化大讲堂”聆听专家学者的声音。尤其是第三讲华师大民俗研究所博导田兆元教授关于《民俗传承与雅致生活养成》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明白了民俗非遗文化既能提升人们的素养、品位,也是我们雅致生活的体现,这更加坚定和增强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我的不断进步和出色表现被少年宫评为“非遗优秀小传人”。我的参赛剪纸作品《皇帝的新装》还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上海市第三届剪纸里的童话’作品展一等奖呢。

非遗文化虽是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但被时下人们当成了新生事物来猎奇,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与飞速发展的时代脱轨了,还没有溶入我们的生活并被广泛普及。做为非遗优秀小传人,我不仅为中华民族灿烂的非遗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为她的传承和发扬深感责任重大。我想让非遗文化与时代同步、推陈出新,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也想让源于生活,取之生活的非遗作品走进寻常百姓家,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我更想把祖国的明天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绚丽辉煌!

【篇三:走进非遗文化展】

2018年2月5日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坐车来到位于忠旺路的新华区文体中心,体验非遗文化活动。展厅内人山人海,宋老师点名集合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三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亲手体验一种非遗项目。

我们首先来到了木板年画的展台,是一个木板上刻着精美的线条,用沾了红色颜料的刷子刷满,再把纸放上去,固定好,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拿一把干刷子不停地刷,这时一件精美绝伦的年画就诞生了。

之后我们又去做了手工头饰和布艺。手工布艺是做挂坠,我和奶奶一起动手,奶奶帮我缝针,我负责穿线、修剪、装料。我们还见到了缂丝、铁板画、石头画……很多非遗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很多非遗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丽和神秘。

【篇四:走进非遗】

感受棕编之趣,传承指上非遗。十一月九日,我们来到八里庙村社区跟随马以花老师体验了棕编之趣。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棕编这一非遗艺术:棕编就是巧妙地利用棕叶的天然色泽及质感编织出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编蚱蜢。这是入门级的棕编。稍难一些的作品有蜻蜓、燕尾鸟等。”

蚱蜢?这种昆虫我可是观察过不止一次了,不知道用棕叶编出来的蚱蜢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呢?

老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条长长的、翠绿色的棕叶,编出来的蚱蜢颜色一定很好看。

“大家看好了!把叶梗绕个圈,将叶片套在上面拉紧。像这样左右各编一次,叫做一对。一共要编四对,不要数少了!”

啊?原来这么简单。我还以为有多难呢!我信心十足地学着老师的样子,将叶片弯圈、拉紧,可无论我怎么拉拉拽拽,总也打不成一个正确的结。

我焦急地想:这蚱蜢可真难编!正当我满头大汗的时候,老师来了:“这里要将叶片折过来绕,就像这样。”老师边说编了一个结给我看。

我恍然大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麻利地编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结,心里美滋滋的。一旦掌握了技巧,我就编的越来越熟练了,领略到编织的乐趣,不禁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不知不觉编织接近尾声,我暗自嘀咕:“老师编的蚱蜢活灵活现,而我的看上去略显生硬。问题是出在哪里呢?”

我皱紧眉头,仔细对比。原来,我做的蚱蜢的腿和触角都是直直的,而老师示范的都是弯的。

最后一条腿弯折结束,一只栩栩如生的蚱蜢便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十分得意,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上挥舞。只见它触须微微颤动,六条腿蓄势待发,如同一道绿色的闪电,顺着我挥舞的方向腾空而起,仿佛要带我一同来到野外,追逐打闹,嬉戏游玩。老师还说:“棕编还有稍难一些的作品,比如燕尾鸟。”

指间飞舞别样真,质朴无华野趣浓。非遗文化,星火不断,代代相传。

【篇五: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

9月15日的上午,我们身穿校服,头戴红帽子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非遗的传承,有你,也有我”的活动。在学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叶店祠堂,和六位非遗传承老师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文化。

这次活动分为六个项目,有书法、布艺、剪纸、版画、漆画和竹碳泥。我们其中的10位小朋友跟着倪老师学习漆画,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块画板,每2个人共用一个调色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画漆画。先用红和蓝调成淡紫色,用来勾画花的轮廓;再用红和白调成淡粉色,用来画花苞;接下来用黄和蓝调成绿色,用来画叶子;最后用黄色画花蕊;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就完成了。

这次学习各种婺文化的同学们都很兴致勃勃地听老师们讲课,也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着自己的成果,大家都咧开嘴笑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了解了婺文化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习更多的婺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婺文化。

【篇六:参观非遗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们全班师生满怀期待地在校长妈妈的带领下参观了雨花非遗博物馆,度过了充实又快乐的一天。

下午,我们从学校出发,经历了大约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了目的地——雨花非遗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口我们排好队之后就见到了讲解员阿姨,在同讲解员阿姨和校长妈妈一起合影之后我们就开始了雨花非遗博物馆的参观旅程。

第一个馆是湘绣馆,湘绣是湖南地区的传统美术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馆里挂着雨花非遗馆的镇馆之宝——《开国大典》。只见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特别是毛泽东爷爷,看上去特别自然、亲切。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走进非洲”馆,非洲馆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全面的非洲,非洲馆中完整还原了整个非洲,就是活脱的一个迷你小非洲。在馆中还摆放了许许多多的非洲鼓,大的、小的、兽皮的……各种颜色、式样、材质的应有尽有。

随后我们去的是皮影戏馆,讲解员阿姨让我们全班同学都体验了一下,我排在第五个,我玩的角色是一个清朝的皇帝,我和接下来的同学玩的皮影撞来撞去,把其他同学逗得都笑趴下了。

跟着讲解员阿姨我们陆续还参观了许多不同主题的展馆,不知不觉都到了要返校的时间了,走出博物馆那一刻,我心中感慨,非遗文化真是人类珍贵的历史财富,了解他、掌握他才能真正地保护和传承它。

【篇七:我和“非遗”传承有个美好约会】

初秋的早晨,一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的露水送出秋天一丝丝凉意,但丝毫不减我的兴致,因为今天我要以最美的姿态来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约会。

伴着秋风,携着秋阳,我们50名龙娃和6名非遗传承人走进叶店祠堂。六位老师早已做好了准备,我被分到第六组。第六组的任务是学习民间剪纸,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最为流行的艺术之一。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犹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古典女子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我们看了个个都赞叹不已,老奶奶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就耐心地讲解:“剪纸这门手艺是很难的,它讲究心灵手巧,即使剪不出来也不能灰心。每个要剪的东西要心中有个底,每个事物在脑子里面有个整体的形状,这样才剪得漂亮。”接着她拿出十几把剪刀和一叠纸,教我们如何剪,纸在奶奶手中好像被施展了魔术,剪刀变成了一根魔术棒,剪刀飞舞,令人眼花缭乱,一剪刀下去,没过一会儿一个复杂的五角星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都跃跃欲试,老奶奶给大家剪刀和纸,让我们大展身手。

虽然剪得没有奶奶活灵活现,但是也剪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哈哈,诗语同学的花粲然绽放在她手里了。剪纸讲究心灵手巧,刻画也是有趣十足。我拿着滑轮在墨上滑动十几秒,又在画板上画了十几秒,然后将宣纸放在刻板上,用手慢慢从上滑到下一个,雷锋的画像便在宣纸上了。不仅如此,金婺陶创始人吕永明老师又带给我们陶艺的快乐,揉、捏、搓、压,一步步整合,做成了一朵朵精致的玫瑰花。

活动最后,他还向我们展示紫阳画研究所紫阳居士的作品。作品典雅和时尚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漆画的传奇魅力。另外还有书法的飘逸,也带给我们心灵的震颤。

学非遗文化,传中华经典。今天在叶店祠堂的双堂双进活动让我们获益匪浅。非遗文化需要一代代龙娃的传承,婺城文化也在传承的道路上撒满芳香,我相信非遗文化定然在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热门推荐
1阴沟里翻了船
2读懂一座城
3我的同桌
4光荣院里笑声欢
5我家的猫
6为人缘改变
7美丽的万绿园
8沙家浜之旅
9母爱如灯
10心中的那抹晚霞作文
11写夏天的作文
12元旦活动
13美丽的沙扒湾
14秋天的风景
15同心协力
16抓鸡
17想起那句话我就后悔
18一封家书
19那一刻,她很美
20瘸腿女孩
21
22游金仓湖有感
23碎片化的时间
24天生“碎时”
25值日趣事
26太阳和月亮
27游览三峡好风光
28我的拿手好戏
29什么让我如此美丽
30《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