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国的作文

【篇一:不灭的灯火】

在历史的深处,总有一盏灯在不停地燃烧。那盏灯照亮了历史延续的方向,让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那源源不断的灯火中汲取营养。

这灯火,是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从《礼记》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再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一盏盏灯火,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回首“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我们似乎仍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而这一切,皆开始于最初的爱国恋家情怀。这盏灯火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这灯火,是不同流俗的高尚德行。古有孔子携玉扬五德的仁义礼智信,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美德似乎总是人们心中对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星汉灿烂,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人们心中开花结果。古人强调人贵务本,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强调的是重人、修德、行善、守诚的重要性。这即是中华美德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树新风化新人的价值引领。在历史长河中,这灯火从未间断,依旧生生不息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这灯火,是流传千年经典名篇。《诗经》里对爱与和平的呼唤和赞美,成为诗歌河流中泛起的绝美的浪花;老庄哲学成为我们在黑暗社会中洁身自好的精神食粮;建安文学的“苍凉慷慨”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坚实基础;大谢、小谢的山水田园,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的深情相拥。正是这些流传的经典,我们的精神花园才能阳光普照,百花盛开。虽然有些经典已经流失,但从经典背后我们看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人性的张扬。这灯火历经沧桑却依然迸发着自己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激荡。

无论是情怀、美德还是经典,它们都源于文化却又成就了文化。它们在引领我们方向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照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与光芒。而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不负过去、展望未来,继续传承并创造这亘古不灭的灯火。

【篇二:红色家书读后感2000字】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高高在上的姿态、贪赃枉法的行为,只会让人民所唾弃,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正因为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他们”的家国大义。“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并不是。“他们”是这一封封红色家书的另一方,历史的聚光灯也少为“他们停留”。“他们”是替毛泽东照顾病母的舅父文正兴、文正莹;“他们”是瞿秋白每封家书必提到的“小独伊”;“他们”是带着徐向前的一双儿女,东奔西走躲避飞机轰炸的黄杰;“他们”是共产党员的父辈、爱人、儿女。他们何尝不想亲人们留在自己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国难当头、神州涂炭,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儿女情长,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亲人们踏上救国征程,正因为“他们”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让这些共产党员们在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书,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沉甸甸地记录着共产党员和至亲们的心灵默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新中国的光荣和伟大,永远有“他们”的一半。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绝不是封建王朝那种一朝胜、便称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外来侵略、推翻暴力统治的正义的胜利。这胜利来自于人民,也将造福于人民。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毛泽东为儿子毛岸英的进步而喜慰,罗荣桓对女儿感叹为人民服务已成终生职业,刘少奇教导儿子刘允诺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是这一代传一代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传统,让将近百年的共产党队伍历久弥新、永焕生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1921,还是国富民强的2018,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必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275封伟大而温暖的红色家书,勾勒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从1919年到1982年这63年的时间跨度,更加凸显了主题的宏大。红色家书记载的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传递着脉脉温情,反而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没有了战争的威胁,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窘境。如今的中国,正越来越强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更要不断汲取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力量,继续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披坚执锐、奋勇向前。作为省民爆公司党委书记,我将以《红色家书》中传承的先烈意志为精神指引,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报效国家,不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三:网络文学,在鼓励中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网络文艺可谓是风靡整个影视作品,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花千骨》、《琅琊榜》再到去年火爆全国的校园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这些网络文学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能够如此流行呢?网络文学在很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内心的一种美好情感,一种怀念,这样的作品其实征服了很多人的心。就拿之前的《琅琊榜》来说,剧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家国情怀,以及梅长苏的一句话“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的活着”这句充满着正能量的话语激励着很多人,再加上情节拍摄合理,没有什么无厘头的情节,自然而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口碑。

网络文艺是应着时代而生,它的存在对于我们很多观众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应该用一些积极的引导方式,让正能量去引导网络文艺的发展,让像《琅琊榜》这类能够散播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剧更多的出现。与此同时,网络文艺的编剧和作家也应该有时代担当感,不断前进,把那些更好的作品呈现出来。在反思中前进,绝对不能被那些金钱蒙蔽双眼,不能被“商业化”收编,文学就是文学,不能沾染金钱的味道。

【篇四:致我亲爱的祖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一次读艾青的诗歌,8岁的我并不理解他的一腔深情。只是看着头发花白的外公扶着镜框低声吟诗的模样是那么的神情专注,我的情绪竟然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这也许是幼小的我对“家国情怀”的最初体验吧。

稍大一点,我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听了一位高年级的同学讲戊戌变法的事情,当时的我真是听得热血澎湃!那充满激情的演说深深打动了我。从这里我也了解到,原来伟大的祖国也有过一段苦难的历史:落后贫穷,割地赔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后来,每当有人提到近代中国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都恨不得立马走开,简直不忍心继续听下去!小小的我第一次为自己的国家曾遭受的苦难而感到心痛。

渐渐地,年岁渐长,我对祖国的情感也变得丰盈饱满起来。现在,10岁的我已经能坦然接受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因为我心中的隐痛已经被自信完全替代了!现在的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底的骄傲,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们再也不是落后挨打的弱者了,我们有好多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力量:神舟飞船早已升空,奥运会和世博会也已经成功举办,超级高铁更是成了当代中国一张烫金的名片!我们的城市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网络购物,微信支付,共享单车……我甚至还跟着妈妈学会了网上订票和医院预约挂号,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新生事物给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与此同时,我的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

我带着一双欣喜的眼睛去观察,我发现不仅城市生活更美好了,农村的生活也好了。今年清明节回去插挂青,家里的老人们都在感叹: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家家户户都翻新了房子,好多人家还添置了小车,村里的公路也通了,出门上街都非常方便……

我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宁的年代,我很感激,感激祖国发展为我们创造的物质条件,我也很自豪,自豪身处于一个跌倒了却永不言败的民族,我更感到责任重大,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致我亲爱的祖国!

【篇五: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厉害了我的国”——对这句话以前还真的不太理解,直到今天,当我看完了《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凝聚着中国力量、展现家国情怀的纪录片时,我们每个中国人最温馨的港湾,是我们最坚实的靠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精神理想的家园,我们的国家,是当前引领世界创造奇迹的先锋,我深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国”是我们坚实的靠山。

影片开篇就用重彩描绘记录了中国桥——尤其是港珠澳大桥当最后一节沉管仅以0。8cm误差率平稳着床时,一项新的合龙世界纪录又诞生了。一条蜿蜒伸向远处的海上通途便展现在眼前。真乃“海阔驾飞桥,车驰浪中跑。天堑便通途,联通港珠澳。”看到这一刻,我的心立即被震撼。中国高速路有着世界最高,最长的里程。中国复兴号高铁列车、中国港、中国网……所有这些一个又一个非凡的超级工程,无不展示了我国科技强国征程中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和实干精神,展示我们国家在改革三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取得的历史性辉煌成就。一组组镜头,使得我们每一位观众心情澎湃热血沸腾。自豪、振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慢慢的自信和心安。再看到非洲撤侨画面时,那铿锵有力而又倍感亲切的话语让人们情不自禁的流出眼泪——“祖国派我们来接你们回家!”。“国”就是“家”,“有国才有家”的概念此时铭刻于每一位侨民心中。看着影片中的画面,仿佛我也是站在非洲码头侨民中的一员,仰望着高大威严的军舰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受着缱绻厚重的家国情怀……这是什么?这就是祖国——我们最坚实的靠山!

只有“厉害了我的国”才会“幸福了我的家”!

影片中,习主席的话铿锵有力,萦绕耳边,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是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上。近5年来,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所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诸多便利设施建设和惠民建设的出台,让我们充分享受到了便捷与实惠。精准扶贫政策,是的边远山区扔掉了贫穷的帽子,住上了洋楼……。医疗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体制等等各领域所取得的众多成就,体现了全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进,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复兴梦想而不断奋斗的进取精神。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们13亿中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日渐增强的五年。

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之栋梁,为祖国腾飞做出贡献。

【篇六:说乡愁】

乡愁,这一绵延千古的情感早已在多少游子的反复吟咏下与那些传世名篇一同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了历代中国人常有的一种情怀。但这种思乡伤神的情怀绝不是说中国人天性软弱,因为这种在空间和时间面前的易伤背后是撑起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一角的家国情怀。

空间上的距离和时间的推移仅是勾起乡愁的外界推力,其根源是人对于家乡的眷恋。若再深究则落在一个“家”字,家乡之所以能成为游子魂牵的家乡,绝不是简单的因为家乡是你的出生地,主要的是因为家乡承载了太多太多关于家的美好回忆。中国人心中似乎是天生存有着一角会在真情面前无比柔软,即便是再罪恶滔天之徒也能在亲情面前滚鞍落马,立地成佛。正是这种柔软让中国人对家格外的依恋,对亲情有着难以割舍的牵挂,而这也就成了游子在外飘零时的羁绊,也因此有了安居乐业的幸福和背井离乡的悲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前的密密缝织教游子如何不想家?离家愈远,离得愈久,这份愁思便郁积得越深,平常或因年少志远不得觉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般的意气风发,离家闯荡,但身形稍一放松,不经意间,一棵树,一轮月,或只是一张陌生人的脸,撞入了你的眼帘,撞得你神晃情迷,至此,所见忽成了记忆中曾那般熟悉的人事,眼角湿润,喉咙哽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即使是潇洒如李白,怕也再难掩自己的心在亲情面前是那般柔软。

至于那些失意的迁客骚人,乡愁于他们则更为沉重悲痛。为着理想和事业,孤身外出漂泊,但与亲人故友一别多年后却未成大事,这种现实的无情,时间带来的思念及其背后的青春流逝,说是乡愁淡淡二字,其沉积的是怎样一种愧对亲友,辜负光阴,愤恨现实的断肠之痛。人落入此境,一枯藤落叶便可今人仰面哀叹。

尽管如此,我想,这种物喜己悲的乡愁于游子不仅是羁绊,是包袱,还是一种证明,证明他志向远大,信念坚定,即便要痛别亲友,忍受孤独,也愿去追求梦想,成就事业;证明他勇敢坚韧,敢于一人面对旅途中将至的种种困难,即便受尽挫折,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证明他心怀柔软,即便时间流逝,前路漫漫,也不忘回望起始之地。同样的,乡愁还是一种力量,鞭策你继续前行。即使空心闻笛,烂柯还乡,处境再如何潦倒,为了不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终,你也会起身继续前行,即使衣着狼狈,神形憔悴。其实游子也好,异客也罢,都只是最初的那个孩子,那个渴望父母的温暖怀抱的孩子,执拗地想在父母面前保持一点骄傲。

中华民族是与生具有家国情怀的,爱家,爱国仿成天性。无论哪个时代,中国都不乏爱国之士,尤是逢乱世时,文人笔下的乡愁都是与国恨分不开的。人于家,家于国,家国命运相连,国有难,家则难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时乡愁,国恨糅杂于诗文,也郁结于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个人的眷恋与愁思便上升为对全天下的担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境界愈高,乃从小家挣脱为“家天下“。

乡愁,二字太简,承载的却太多,作为个人的,民族的情感,跨越了数千年,贯穿了多少兵荒马乱,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刺痛着游子的柔弱之处,策着游子含泪前行,袒露着照耀千古的家天下的情怀。

在外失意的游子啊,何不背负着乡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篇七:最美的风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当我置身于我们的母亲河身边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循环着这句歌词。如此磅礴的气势,如此奔流的河水,我想最美的风景也便是如此了吧!

黄河之水不与那些圣人口中清澈纯净的涓涓流水相同,它浑黄厚浊,汹涌澎湃;它腾起裹挟着泥沙的浪潮,一次次奋力击打着河岸。它无数次涌荡,无数次翻腾,无数次爆发出令人震悚的咆哮!它,就是我们东方雄狮的母亲!

我曾看到过这么一段文字“第一部农书在黄河水中浸泡,第一部兵书在黄河水中洗濯;第一部医书在黄河水中完善;第一部史书在黄河水中打磨”是啊,我们大中华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在黄河母亲的悉心呵护下进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近代的抗日、解放,哪个离得了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它汹涌澎湃,涌动的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黄河,它浑黄厚浊,裹挟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带着这些发出的咆哮怎能不令人震悚,令人肃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七十周年。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国庆阅兵式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国军人满满的铿锵热血: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军阵,仿佛是由同一个人复制粘贴而成。他们一个个坚挺的军步,一次次强劲的摆臂,一张张严峻的面颊,无一不在大声宣誓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还有网友找到了其他国家的阅兵式视频,但一与我国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此盛朝,如此佳景,这难道不是最美的风景?

但,似乎不只如此。

近日,新闻头条中又一条热点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饭圈女孩怒怼香港愤青。平日里,追星女孩们总会被人们误解为花痴,表现形式不过于:“某某某好帅!”但真正到了国家领土受到威胁的时刻,她们却纷纷为阿中哥挺身而出。据悉,还有一香港少女不顾香港愤青的威胁咒骂,毅然撕下港独标语,并淡定从容地转身而去。这就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这当然也是最美的风景!

黄河,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彰显中华情怀;军人,以他(她)铿锵有力的步伐宣誓爱国情操;普通百姓,以他们的一举一动显示家国情怀!这才是最美的风景!

【篇八:落叶归根】

枝头新叶萌芽,青翠欲滴。一碧万顷,枝繁叶茂。秋意近,红叶飘零醉人心。风霜雨雪,虬枝劲节。在我看来,叶的繁茂是中华文化灿烂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如一棵茂盛繁壮之树,深深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五千年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它枝劲叶茂,从而造就了伟大灿烂的民族文化。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风靡世界,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叶子已飘洒在世界各地。但如今,文化产业化“西化”的现象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文化的发展不能离根弃本,只有深深扎根在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精华,在此基础上,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此所谓落叶需归根也。

落叶归根,首先归在了心中那永恒不变的家国情怀。心系百姓、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多少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人生高境界,它凝练了多少的乡愁与国魂啊!昔者范仲淹心怀着“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浓郁乡愁,更怀揣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愫。这种博大的爱国情怀更应在当今社会发扬光大。湖北秭归县县委书记罗平烺撰写的《爱民十戒书》将这种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将心忧天下、以国为家的传统民族情感与时代步伐相结合。范仲淹即使在仕途不顺时仍然心系天下,这种认为有国才有家、国是灵魂归宿的家国情怀应成为个人发展的根。在外归国,在国归家,“归”这种情怀已经渗透到炎黄子孙的骨髓中了。在海外求学的学子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继承这归家归国、心系天下的精神。

落叶归根,归在了那对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执着追求的精神。对民族文化敬仰的力量足以战胜荆棘满布的旅途,用生命的动人姿态足以唤醒灵魂深处的本心。正如文化行者余秋雨怀揣着寻觅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那蕴含民族意蕴的文化之根的初心,毅然踏上这文化苦旅的执着。他所追求的是用行动为中华文化强基固本,在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呼唤本心,为中华文化滋根养心。纪德曾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的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是的,我们需要更多像余秋雨这样毅然走上发扬民族文化之旅的行者。中国需要它们在各种文化激荡的今日坚守文化传承,让更多的人以中华文化为荣,让更多的人发觉到内心对中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历史使命感。

落叶归根,归在了那创新文化发展、熔铸时代精神的创新精神。文化创新是一种心力,这种力量可以很微小,但足以改变世界。西方国家将其目光聚焦在中华文化上,不断挖掘这个延绵数千年仍长盛不衰背后的奥秘。无疑,是创新赋予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使世界对中国文化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苗族歌手雷阿幼朵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她放眼世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将中华文化带到金色大厅的舞台上,震撼世界。只有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圣埃克苏佩里曾道,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只有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华文化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把握文化发展的节奏。在自主创新下,文化精神之源泉才能不息不止。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强根。落叶飘落成泥,叶之馨香如故。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应不断滋养着中华文化之根,人们才能感受到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沁人心脾的芳香,才会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来。江山明月本归无形,文化于此无言矗立。落叶需归根,将中华文化这种精神力量发扬出来,以强基固本,以凝魂聚魄,以宏德扬美,以感召生命,以传承中华文化!

【篇九:以合唱为话题的作文】

乐起,初时无人问津;乐中,大弦嘈嘈如急雨;乐止,此生无悔入华夏

——题记

在这新的一年中,发生了全国人民都为之恐慌的事件——疫情,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一起奏起了一曲抗疫之歌。来了一个关于中国的大合唱。

疫情刚刚开始的阶段,大家并不在意,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也没人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起初只是一个人,几个疑似。但随着病例数的增加,变成了一座城,上千人。这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每一个人都在寒风中担惊受怕,让这本来期盼美好的春天的心变得失去光彩。当每一位合唱者深陷其中揣揣不安时,还有许多愿为国家贡献的后浪们那些年轻的演奏者们为疫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甚至牺牲了生命。

印象中那位武汉的护士长说了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换了一身衣服,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人人都说90后00后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被惯大的。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见识到了00后,90后,他们这些后浪的责任和重担,他们拥有这些家国情怀,他们就像那合唱中的脊梁,站在正中间作为主声部为整个集体献出力量。虽然年轻,但身上的情怀不输老一辈的人们。还有那位00后小护士刘家怡说过:“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更能体现后浪们的家国情怀是多么强大。在这场大合唱中,他们作为演唱者的坚守,用那微薄的力量逐渐积攒,成为了谱写着次合唱的终章。

在这个冬天的结尾,春天的初幕,这场大合唱宏大又有魅力。用一场疫情表现了中华人民的情怀。这次大合唱演奏的很成功,结束了疫情,终将留在历史中的长河里。它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疫情大合唱。

【篇十:阳光】

倘若世间清明,吾辈愿解甲归田隐于渔礁;倘若盛世将倾,吾辈当万死不辞深入临渊。

汉,匈奴来袭。叫嚣与城内肆意于市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未央宫的上方阴云笼罩,压抑人心。武帝深感其忧,遂命霍去病前往战场,解除霍乱。霍去病于乱世之中披上战袍,手执长剑,铁蹄踏过之处信念尽起。领命率三军。将敌人的妄为砍在刀尖。刀光剑影,劈开乱世浮沉。直捣敌军主营,将匈奴赶出关外。又将赐婚酒劲尽倾于泉,朗言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塞外的阳光炙热强烈,披在战士的男儿意气与家国情怀上,将温度带回了汉朝。未央宫头顶上的阳光劈开云层,照亮了清史。

这缕阳光,穿过千年,将霍去病印在战场之上,熠熠生辉。

清,朝廷腐败,西洋来袭,东瀛虎视眈眈。泱泱华夏困于泥沼,越陷越深。黑暗压抑的时代,刺激着战气的颓废与扭曲的时空。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无能至极的清政府派出了李鸿章请求议和,李鸿章却在日本遭遇袭击,大腿中弹。日方请求治疗,那个长着胡子的老人只是说:“再给我一枪,免掉清朝对你们的赔款可好?”又于谈判桌上声嘶力竭,将五千万两白银一压在压,最终于青史终签下了刻骨铭心的骂名。至此再未抵达过日本。当年他笑着说:“这一签,便是千古骂名。殿下,您还小,让老臣代您吧!”他眸中的压抑与隐约的释然,如一缕阳光,照在了史书上。用这千古骂名,背负盛世颓唐。

这缕阳光,穿透腐朽,将李鸿章镶在《马关条约》之中,刺痛人心。

民国,当权者只顾利益,张口人民与平等,满嘴道貌岸然。国民精神低下,旧时代的封建余毒依然顽强生存。鲁迅执起笔杆,在灯光下抨击人性。树人,周树人。这样端正的名字,似乎本该是属于他的。他将温柔的余热给向人民,把含毒的话语刺向社会。他在黑暗中砥砺前行,化作灯火,鼓舞着人性,照亮着前行。白纸黑字,揭开沉沦与逃避。

这缕阳光,穿射黑白,将鲁迅嵌在文字之中,永不褪色。

这些在黑暗中迸发的光芒,是缠绕的温柔,与疾苦于乱世融为一体,那阳光照亮的是爱国者心,是家国情怀。

热门推荐
1在伤痛中成长
2为自己鼓劲
3为青春喝彩
4义与奸的交界线
5开学第一课的演讲稿
6美丽的绽放
7五彩的夏天
8考试的作文
9我的多彩童年梦
10炒菜作文
11未来的家
12感恩的花开在奋进的路上
13读书之乐
14友情
15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16包粽子
17年夜饭
18我的家乡在梅州
19劳动的颜色
20爸爸我想对您说
21蓝色大海的传说
22最美的时光
23追求让梦想花开
24童年趣事
25幽默的爸爸
26的我作文
27小金鱼
28多肉观察日记
29烈日下的坚守
30八年级幸福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