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雨的交响曲】
大概只有在江南,才听得见黄梅时节淅淅沥沥的雨声。
这几日下雨,淅淅沥沥地把整个天地都湿透了。今日友人兴起,约我听雨,却临时有事爽约。我一人独坐窗前看书临帖,看着稀薄的光落在雕着暗纹的桌角,一点一点地勾,勾出时光纹理,仿佛还是当年镌刻上去那般。一颗清净心也慢慢地、慢慢地,勾出了一丝丝寂静的欢喜。
年少不知愁滋味,却也爱听雨,听那缠绵悱恻的乐音。那时的日子过得又轻又慢,捧着绿豆汤闲坐庭间,感受着风从指间穿过,任由“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绵绵愁思将我包围,内心却有着别样的寂静安然。
年长之后再无当日少年时的明心见性,身上被累累的红尘之网所缚,逃不了,离不得。提笔作画,俱是俗世琐事,幻想着自己也是俗世奇人,却失望地发现自视甚高,自己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一芥。失志时偶尔听雨,也是听得郁郁寡欢,胸中郁垒难浇,听得满身满心的惆怅,以至于后来,竟全无听雨的闲适与心境了。
前年只身奔赴大洋彼岸求学,许是思乡太甚,竟在一场雨后病倒了。房东太太怕我无聊,将我的房间挪至花园旁,于是在那段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我又重新开始听雨了。
这里的雨与故乡是不同的。这里的雨纯净热情,如同稚嫩的孩童,而故乡的雨却是有着千百年的故事——千百年的光阴中,它在江南一个女子悲秋的眼中瘦成薄薄的一枚黄花;它在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萧声里化为千万缕愁绪;它让一个婉约的词人躲进玲珑皎月的帘后,听见第一滴雨珠滴打残荷的声音。
独在异乡为异客,唯有雨能使我感到半分亲切,可大洋彼岸的雨在我听来也是有些寡淡的。手里的书草草地翻,思及念及,而后顿悟,我诗意尽失地在这尘世奔劳,贪恋的,不也是故乡的雨么?
幼时泛舟南塘,桨声和着雨声,点点惊飞了鸥鹭。雨打在船蓬上,像古时女子转轴拨弦三两声,有淙淙的音,有叮咚的韵。于是便认定自己身处南唐后主“春意阑珊”的那场雨里,只是不知道是我回到了南唐,还是南唐那场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到至今。
习字时祖父的谆谆教诲,“人需求可入诗,物需求可入画”。手酸凝滞之时偷懒去看窗外被雨打过的芭蕉,却被江南的迷蒙烟雨所惑,另铺纸描摹,只得一二妙处,便已是一幅极佳的泼墨山水。
抑或是邀约三五知己于雨中漫步江岸,看绿柳如烟,看江鸟飞歌,看这漫天雨雾是如何邀人入梦的。有阿哥阿妹隔着江水对歌,那山歌从山坳里溜出来,炸了漫天的雨水,化作了这锦绣的天地文章。
是了是了,似是恍然开悟般明白自己所求为何。功名利禄,俗世烟云都遮蔽了我的双眼,拨开层层的迷雾,我所念所求,不过是故乡那魂牵梦萦的雨声。心慢慢沉静,日子也变得温柔。如今再听雨,已了无惆怅,听的是光阴,听的是梦。
母亲在隔壁抱怨雨下起来没完没了,我收了画,闭上眼,耳边是江南的雨声。
下吧,下吧,下完这一场,整方天地便都是新的了。
【篇二:那一刻,我读懂了你】
你是谁?怎么我对你丝毫不认识。你是哪位?你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我本来是一体的,只是你没有读懂我罢了。”说着便向远处离去,我连忙追上去问,可你马上转身向远方跑去,越跑越快。我无论怎么跑,都追不上你,最后累倒了。
突然坐起,我发现自己还在床上。原来刚才只是南柯一梦。继续躺下,想着梦中之人想让我懂得什么。是什么呢?我的回忆,我的经历,我的意念,还是我的……
隐隐约约,我又看到了你的身影,我追着你呼喊着,可你像没听见一样,只是发出悠长的声音,像在告诉我什么,可我完全听不懂。你究竟是谁?你令我茫然,令我不知所措,令我费煞思量。你可知道我的迷惘?你的声音越发急促,可我真的不知道你要告诉我什么。你到底想告诉我什么呢?让我明白些什么呢?是道理,是规则,还是……
我再一次陷入恐惧之中,你像在天涯海角的云翳,是那样的遥不可及;你像在世界之巓的勇者,是那样的英勇无畏。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拥有澎湃的激情;你好像那急骤的狂风,拥有摧枯拉朽的强劲力量;你好像在那无比的深渊中,拥有那无比的深邃寂幽。
你那强大的外表似乎暗示着我勿扰其绪。我望而生畏,但我是多么地想明白你啊!而你应该让我知晓应该怎么做啊!
读懂你,是我毕生的追求;读懂你,要我无比的坚毅。
如果你在山间,我可以攀越石岩来寻你;如果河是你的住处,我能置身于水中;如果你在我心中,那么我能请你出现好吗?
我不是那得道高人,有上善若水的境界,有那超凡脱俗的修为;我不是那高明的智者,有那大智若愚的禀赋,有那安常处顺的心境;我更不是竞技场上的强者,有那矫健机敏的身手。我似乎只是平凡得俗不可耐的人。为金钱,肉欲,享受,忙碌而疲于奔命的人,我很难明白你此刻想告知我什么。
不巧的是,我泡在水池的深处。我的肉体浸在水中,心潮平静得无半点涟漪。对了,这一刻。是的,就是这一刻。我看到无数的气泡上升至我眼前,我看到自己的模样,一个个水泡出现了多个我生活的缩影,许多我尘封以久的记忆。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意思,我终于读懂了你。
你就是我纯真的本性,未被俗世污流浸染的本性。你是圣洁无暇的天使,使我从俗世中解脱,让我烦恼尽失,寻找到真、善、美的心灵居所。在你这里,我变得天真浪漫,无拘无束,可诉尽心中无限事,道尽世间无尽理。
读懂你,是我毕生的财富;读懂你,是我脱俗的必履之途。
【篇三:生命的连接号】
青莲出淤泥而不染,用高洁的情操飘洒花开花谢的芬芳;
小草逢野火而不灭,用顽强的毅力连接生与死的青翠;
战马面危局而不惊,用忠诚的信念背负主人穿越死亡之洲。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高洁、坚忍与忠诚在历史的书卷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那些便成了他们生命的连接号。
携一缕清风,披一身朝露。你,陶渊明,荷锄而至,晨兴理荒秽。你既然看不惯小人的横行,朝廷的黑暗,何不独归山林,享受自己的幸福?也许你猛志固常在,可是你还是平淡地接受生活,享受幸福,用一身高洁与俗世做一个彻底决断。没有案牍劳形,你便可灯下乱翻书;没有高堂的抬望眼,你便可悠然望南山;没有显贵的来访,你便可与乡人疑义相与析;没有牧丹的大红大紫,你仍可独享秋菊的幽香与恬淡。做一株青莲,于俗世外飘然。
“洁”是你一生的写照,“洁”是你理想与人生的连接号。
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阴湿的监狱里,等着最后的判决。你,一个小小的史官,面对这样的监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抉择……有谁能体会到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与无奈,有谁知道那一刻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与泪水?在种种责难面前,你用坚韧的毅力忍受住了世俗的非议、身心的痛苦,写出了“史家之绝唱”。你,司马迁,是苍茫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
为成大事而“忍”,你铸就了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忍这一字连接了你痛苦却又光照千古的一生。
当风波亭上的日华失去了光泽,当你用含泪的眼看着一旁的将士,也看着即将离别的山河,你,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青酒,你选择了吞咽,有谁知道你曾经的壮志豪情,有谁想到你当年的叱咤风云,为国家,你饥食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你的忠,连接着年少时的杀敌效忠,“忠”字,连接了你信念的忠贞。
历史长河,洁、忍、忠连接高洁、艰忍与忠贞,让伟人有了高尚的人格。
【篇四:书是什么】
书是什么?
从物质上讲,它不过是由一些印有文字纸张叠覆而成的整体罢了。
但从精神角度来看的话,它则如许多伟人说的那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是的书就像一双可以打破次元的眼睛一般,带你领略古今中外五彩斑斓的世界。
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如果能左手捧一本书,借助交接的月光,细细的品读书中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位知心好友谈心,能解开心中的疑惑,让人心旷神怡。
在一天下午,我被爸妈“无情”地抛弃在了家里,更让人懊恼的是:留下来陪伴我的却是如山的作业。
正当我奋笔疾书之时,桌子角落的一样东西吸引了我因过于兴奋而发红的眼球————-一本《三国演义》!此时就如一股湿润的海风拂过我心中那干旱的沙漠,滋润了我的心田。我如获至宝,小手一挥,作业就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打开这本《三国演义》,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黄沙漫天,烽烟四起,兵荒马乱……。我漫步在这战乱的年代。看见了刘关张三人在桃园举杯对天,共誓结义的情谊;看见了吕布以一己之力力战三英的力魄;看见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远大抱负;看见了张飞大战长坂坡的,一声怒吼惊退百万军队的匹夫之勇;看到了诸葛亮用千人吓退司马懿十万人的神机妙算。
我遨游在书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也感受不到俗世中的压力,有的只是在书中世界中的心旷神怡。
书,也是一个世界。
【篇五:国学与人生】
国学本就是与人生相互依存的。
孔子论人生一成德之教,为己之说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要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成人之美,而不能以小人之心来待人待物。孔子把仁爱作为自己一生的道德基础,并时刻警示自己的学生也要以仁爱对天下。这是多么值得后人来学习的大爱。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却无义就会捣乱,小人只有勇却无义就会偷盗。孔子认为,在追求物质利益时,必须讲究有道义。若是凭借着无道无义而取得的东西,孔子觉得是可耻可恨,不屑一顾的。甚至在今天,“义”也被人们称赞,并作为结交朋友的根本。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伤人。孔子认为,“礼”为人们的生活约束了许多。现在,不讲礼数的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庄子论人生——高洁旷达,逍遥自在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可是如果梦不是梦呢?那么人生怎么办呢?就把它当做是梦。孟子以阔达乐观而闻名,他认为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为何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开心度过每一天,把一切当成是梦呢?
“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人若是没有志气,便和禽兽差不多两样。孟子虽逍遥以对俗世,但他却满怀志气。没有了志气的人,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缺少了年少热血澎湃的感觉,便与没有思想,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的禽兽一样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在灯红酒绿的俗世里的人们,金钱与权力的欲望贯穿了身心,对于他们而言,修身养性最好的方法,便是减少自己的欲望,淡泊如水的享受平静的生活。
国学与人生,我认为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来,品读回味经典国学。学习国学的过程,也是你灵魂的一次净化,人生的一次升华。
【篇六:童年】
童年是树上的知了,是水中的鱼儿,是鲜花的芬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是简单美好的,是让人魂牵梦萦的。
童年如梦,回忆起来一切都犹如梦境一般。它似幻似真,它梦幻美好。潺潺的小溪,山中甘甜的野果,金黄色的银杏,飘香的丹桂,都是一副梦中才有的画卷。
童年如白纸,未经世事渲染,单纯静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色彩斑斓,记录着烂漫往事。
童年如清润的雨水,干净澄澈,那赤子之心能涤净一切污垢。
童年如初升的太阳,朝气无畏,生机勃勃。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憧憬。
童年如画,色彩艳丽,饶有趣味,画上的颜色却在渐渐退去,直到模糊不清。
童年如雪,洁白无瑕,不染俗世尘埃。没有任何忧虑。在山中玩得酣畅淋漓,在雪地里摸爬滚打。
童年如歌,那是一曲别样的歌谣。有欢快,有悲伤,有迷茫。记载着我们牙牙学语,记载着我们朗朗书声,记载着我们童年过往。
童年如青草,初涉人事,看似柔弱,实则倔强,对万物都投以好奇的目光。
童年如雾,迷迷糊糊,模棱两可想赶快走出,却没有仔细观察她的美好。
童年如玻璃球,漂亮透明,却越滚越远。
童年如水痕,渐渐远了,淡了。
【篇七:关于礼的作文】
从车上的窗户看去,那是一座较为简单的房子。白色的瓷砖上或多或少有些裂缝,看上去已有些年头了。外面有几张木桌,几位客人搬来了木椅子坐在上面。一些披着围裙的服务员在来回穿梭着,他们手上都端着饭菜。看来这里应该是一家小饭店。
车停了,我谨慎地下了车,四处张望着。因为平常都是待在家里,很少来饭店等地方,而且看样子今天来参加饭局的应该都是大人,我不禁紧张起来。
跟着家人穿过人群,我一路想像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下到底是怎样的面容,眼睛瞧也不敢仔细瞧一眼,都只是草草一扫而过。
跨过门栏,一阵清爽的凉气拂过全身,相较外面的温度,有种说不出的舒适感。来到桌前,我拉出椅子坐下,手不自然地握在一起,人还往后挪了挪,终于定下了身子。
我扭过头,看见奶奶拿着一个袋子,里面不知道放着什么东西。她把袋子提起,硬塞进表姑的手里。两个人一推一塞,展开了一场“拉锯战”。虽然我不会讲福清话,但她们说的话我大致还是听懂了一些,大概就是平常送礼时说的客套话,一个用情,一个不愿,但不愿的一方往往会屈服,很少有不受利之人。
其实不愿的一方无论如何一定会接受的,怎么说这也是对方的一片心意。可总是碍于面子,嘴上挂不住,就撑着说“不用不用”。都是世俗之人,沉于俗世之事而已。
【篇八:读俗世奇人有感】
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届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题记
我最初对这本书起了兴趣,源于课本里一篇名为《刷子李》的文章。
我当时读罢,便觉有趣,天下竟有这般奇人?视线往下面的注释一移——原是取自《俗世奇人》。
之后的事情自是不用多说,我抽出时间,将这本书从头到尾拜读了一遍。
我对它的初印象是有趣,充满津味儿,富有浓浓生活气息的日常对话,字里行间的天津地方特色,使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冯骥才是画画出身,书中的插图皆是由他亲自手绘。不过几笔,那些活在书中的角色便跃然纸上,形神兼具,仿佛下一秒便会从书中走出来,变成活生生的人。
开头的序是对全书时代背景的一个介绍。当时的天津卫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书中各种怪异人物,既在上流社会,又不乏市井百姓,但他们的共同特点,皆是一个字——奇。
这种“奇”,表现在多方面,有的指性格,例如苏七块、冷脸;有的指手艺,例如刷子李、泥人张。这些通俗易懂的外号,让人一看便可从中了解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或职业特征,这一点倒是绝妙的。
这本书,绝不是单纯地图有趣而将这些“奇人”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读完全书,我的认知也更进一步。
这些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物,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天津卫的居民们所熟知,大多数是由于令人叫绝的行业本事,这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但我却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这些“奇人”的品性上。
一身好本事自然不是作者想要展现的唯一主题,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上的闪光点。例如泥人张,在面对海张五对自己的侮辱,虽是表面上未发作出来,却凭借自己高超的手艺捏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海张五头颅,最后还传出了“贱卖海张五”这一笑谈。手艺人对于本身行业的维护与热爱,作为手艺人的自尊,在泥人张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小的一个天津卫,不知有多少能人异士,这本书所体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得一些虽朴实却也着实让人受用的道理。
最明显的自然是一个成语——熟能生巧。“俗世奇人”中,不乏地位普通的各个手艺人,他们那一手让人拍案叫绝的好本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我们在看到他们让人艳羡的本领同时,也不要忘了,他们也是普通人,能做到如此境界全靠自己的努力与真才实学。妄想着什么也不做就能功成名就的天真想法应当在我们的脑海中坚决清除,要想成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想与旁人不同,唯有一个词——勤奋。天赋是否出彩并没那么重要,那些手艺人当然不可能全是因为天赋极高而练就的绝活。只不过是做的多了,练的多了,这旁人学不来的手艺自然也就掌握了,只要有心,一件事做个上百遍,上千遍,甚至上万遍,还怕不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熟能生巧”这个道理,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做事的一条黄金准则。
其次便是各种做人方面的道理了。坚守心中的道义,这是苏七块教给我们的;遇事应沉着冷静,处理问题应讲究一个“巧”字,这是好嘴杨巴告诉我们的;盗亦有道,不做欺压百姓之事,这是燕子李三用实际行动展现给我们看的……种种如此,不胜枚举。
小小天津卫,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合上书,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还历历在目。
【篇九:最喜欢晴天】
你要问我最喜欢什么天气,我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晴天。
喜欢大晴天,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清风拂面,只要有阳光洒来,心情也都会变得暖洋洋的,很是温和。好多人喜欢阴雨天,可能那样的天气,宅在家里,看看书,睡一觉,会特别惬意舒服。可我却是偏爱晴天,总觉得晴天有一种不一样的力量,能够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暖意和修复。
也有人喜欢大风天气,站在街头,任凭风肆意的吹过来,即使凌乱了秀发,却好像能够吹走心中的烦闷,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大风只是使人更加的清醒,而真正能够带走烦闷的还是自己内心的平和。
所以我喜欢大晴天,喜欢在阳光下自由自在的奔跑,喜欢向着暖阳的力量,温暖、美好。我喜欢在阳光下晒过的棉被的味道,也喜欢洗过的衣服上有阳光晒过的暖暖的感觉,喜欢所有温暖的、美好的,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喜欢晴空朗月,万里无云的天气,也喜欢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总之是能够带给人心灵上的放松,能够让人忘记俗世的压抑困惑或是些许迷茫。
如果生活中每天都是好天气,那么我们的心情也会明媚的多吧,只可惜并不只是晴朗的天气,那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开朗一些。
【篇十:人生当素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高洁。无须粉饰。不失本性,是对芙蓉的真实写照。而如今我们的社会却难觅纯真,我们用面具,浓妆掩饰着我们。然而真正地人应当一如清水芙蓉般,以素颜描绘人生。
人生当素颜,保持我们地纯真,一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多一份率真,少一分粉饰,多一份纯真,少一分做作,便是浓妆淡抹,也不及着素颜人生美丽。
素颜的人往往会在这俗世中脱颖而出。试想,如果当初王羲之没有真性而为,卧床而食,又岂会被太尉看中选做女婿,有何来东床快婿之说?多一份率真,少一分粉饰我们才不会在虚伪中沉浮,才能把握住自己;若非晏殊在殿堂之上秉性而为,道出应试缘由,另谋它题,又怎会博得朝臣刮目相看,仕途之路一帆风顺呢?而正是因为率真行事,元亮“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赋《归去来兮辞》,赢得百世芳名。
人生本意率性而为,丢掉那些粉饰,一如宝石,人们追求的永远是那些天然纯净的宝石,越是人工雕刻,越是价值低下,保持我们的真性情,保持一份素颜!
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住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繁华俗世里,又得几人把持住自己不去戴上虚伪的面具,不去抹上做作的浓妆,能以一个出水芙蓉的姿态向世人展示风采呢?
多一份纯真,少一分做作。这是成为一个高雅的人所必须达到的,我们可以猜测,如果当初阿黛尔仅仅因为提醒太胖而放弃歌唱,她会有今天的成就吗?正是保持一份纯正,坚持一份原生态,让她赢得了“灵魂歌手”的美誉。想想微博中明星们的卖萌取宠,透过着背后,会发现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累,素颜的人生很轻松,我们不必太过担心夜晚过后世人的惊异,因为这才是真我!
我想粉饰做作的人生无意识背负着道德的枷锁,承受着心灵的拷问,分不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地自己,人是天地至情至性之灵者,又怎能不已真实相交?
素颜人生,随心而行,随意而动。无须雕饰,自当如出水芙蓉,绽放纯真之美,直率之美!